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善良温厚的宋仁宗赵祯有几位妃嫔?为啥没儿子?

news.xixik.com   2022-9-25 19:49:54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宋仁宗一生廉洁,后宫却丰裕,最出名包括5妃2后:郭皇后、第二任皇后曹氏、温成皇后张氏、昭节贵妃苗氏、昭淑贵妃周氏、德妃杨氏、淑妃董氏。

“狸猫换太子”是历史上著名的典故之一,其实是根据历史上已有的事件改编的,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太子”就是北宋皇帝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坐像轴,绢本设色,188.5x128.8cm,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像上仁宗头戴幞头,黑鬓发,长须,目光炯炯有神,身着赭袍,腰间束朱带,双手于腹下平放,脚穿皂纹靴而正坐于龙椅之上。

中国历史朝代表

宋仁宗赵祯(zhào zhēn)(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母亲是李宸妃,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封庆国公,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封寿春郡王,天禧元年(1017年)进中书令,二年(1018年)进封升王。九月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宋真宗驾崩,仁宗即帝位,时年13岁,1023年改元天圣。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4岁。在位四十二年。其陵墓为永昭陵。谥号: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史家把仁宗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说起来这赵祯的人生还真是演绎了什么叫“受益”。宋仁宗“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在位九个年号

宋仁宗的身世也是非常坎坷,但也没有故事中那么魔幻。让赵祯受益的人,是宋真宗和他最宠爱的妃子刘氏,而这位刘氏并不是赵祯的生母,他的生母是李氏,奈何李氏不得宠,而刘氏又无子,所以赵祯很“荣幸”地成为刘氏的养子,为了把戏做真,赵祯的身份也被隐瞒了起来,对外宣称是刘氏的亲子。

历史上的刘太后可谓是一个好皇后,在宋仁宗的父亲原来的皇后去世后,她便成为了皇后。但刘太后没有子嗣,于是在新皇子诞生时,刘太后与皇帝周旋,将后来的仁宗抱到了自己的身边抚养。

仁宗皇帝在年仅13岁的时候就掌握朝政了。但刘太后借由于皇帝过于年轻为由,便垂帘听政、时间长达十一年,临终前才还政于来仁宗。当了皇帝之后的赵祯,自然也能从旁人的言语中,察觉到一丝不寻常。狸猫换太子历史原型 李宸妃至死没与宋仁宗相认

但宋仁宗对于刘太后非常的孝顺,在晚年刘太后病重,宋仁宗还为刘太后祈福大赦天下,让朝廷百官给太后拜寿,可谓是母慈子孝。

《清平乐》播出后,性情温厚的宋仁宗和他的妃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有愚蠢泼辣的郭皇后,温文淑雅的曹皇后,青梅竹马的苗心禾,大胆张扬的张贵妃,貌美心巧的董秋和等等,这些人物在历史上也有原型,不过有名气和重要的人都被收录于《宋史》。

其实宋仁宗的妃子有很多,而且先后有着两个皇后以及十三个妃子:郭皇后(后被废为净妃)、慈圣光献皇后曹氏、温成皇后张氏、张贵妃(宋史中仍认为其为妃而非皇后)、昭节贵妃苗氏(宋仁宗奶妈的女儿)、昭淑贵妃周氏、德妃杨氏、贤妃冯氏、淑妃董氏、德妃兪氏、昭容张氏、贤妃张氏、充仪尚氏、充仪朱氏、婕妤连氏、美人杨氏、美人尚氏。

在《宋史》中留下姓名的只有2个皇后:郭皇后和曹皇后

5个妃嫔:张贵妃、苗贵妃、周贵妃、杨德妃、冯贤妃。张贵妃死后被封为皇后。

剩下的妃子只能零散的记载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各个笔记文史里面。如果要与《甄嬛传》里面类比,这七个人就是宋仁宗后宫的胜利者。我们来看看这些人在历史上各自是什么样子的情况。

说起宋仁宗此人,他性情宽厚,对待自己的随从和大臣非常宽容,即便有大臣向他禀报事务时,情绪激动唾沫都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不但没有怪罪他,还采纳了这位大臣的建议。

宋仁宗赵祯宋朝历史上名声最好的皇帝是。他位42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在他统治期间,名臣辈出,国家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而且,宋仁宗本人宅心仁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极高,并称他的时代为“仁宗盛治”。被史家誉为“守成贤主”。全民偶像宋仁宗:去世时连辽国皇帝都泪流满面

多样的后宫:5妃2后

昭贵妃苗氏,便是电视剧《清平乐》中的苗娘子。她在史书中的评价是德行兼备,用心专一,貌美。她的母亲曾是仁宗的奶妈,深受仁宗信任。

一次偶然的机会,被仁宗临幸。她对于仁宗尽职尽责,非常照顾。她还抚育了宋英宗,在英宗即位后追封苗氏为贵妃。

宋仁宗对于周淑妃也是非常宠爱的,淑妃心细体贴,在仁宗生病时亲自照顾仁宗,仁宗知晓后非常感激,这想必也是淑妃长年得到宠爱的原因吧。

后来淑妃要求宋仁宗为她的父亲谋一个官位,仁宗答应的也很爽快,而在淑妃死后,给予她超出皇后待遇,种种迹象皆可以表明她的受宠程度。

史书中记载杨氏对于音律以及曲牌都有深刻的认识,杨氏也是早年就入宫,凭借在音律上的优势,很快就获得仁宗的宠爱。

但因为仁宗出现身体不适,大臣以及太后都认为是仁宗常年留恋于后宫,并把仁宗的病因归于杨氏,将杨氏赶出宫外。

而张贵妃可以说是仁宗最出名的妃子了,她在史书上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她聪明伶俐,但又评价她嚣张跋扈。但改变不了的是宋仁宗非常宠爱她,她是为数不多在死后被追封为皇后的妃子。

张贵妃由于小时候家里贫穷,年纪轻轻的就入宫做了宫女。在这吃人不见骨头的皇宫中,张氏学到了圆滑处事,加上本就机智在后宫中倒也过得不错。

仁宗对于张贵妃可谓是一见钟情,在一次去参加宴会上,年纪轻轻的宋仁宗邂逅了张氏。过了不久张氏理所当然地攀上了皇帝入宫了,很快她便当上了贵妃。

用“飞上枝头变凤凰”来形容张贵妃一点都不为过,想巴结她的人数不胜数。但是张贵妃很聪明,她非常的识时务,她非常懂得克制,她也清楚仁宗此人性情温厚,善良简朴,因此她为了不热皇帝烦心很少接受别人的巴结。

相对于其他来自大户人家的妃子皇后,张贵妃有的就是一股真率,别的妃子不敢做的,但她敢。

在那个时代,跳舞表演被认为是下等的戏子才会做的事情,身为大户出身的小姐们自然拉不下这个脸去表演。而张贵妃却常常用歌声舞蹈来讨宋仁宗开心为他排忧解闷。

可惜的是张贵妃在三十一岁时就去世了,仁宗非常伤心,不顾众多大臣的劝阻,也要追封张贵妃为皇后并取名为”温成皇后”。

另一位妃子与张贵妃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她便是周贵妃。周氏是张贵妃的养女,早年间入宫后被分配到张贵妃宫里,而张贵妃与周氏非常有眼缘,同时也为了收拢周家变收了周氏为养女。

后周氏被封为安定郡君,因此才服侍到了宋仁宗。周贵妃为宋仁宗生下两位公主,在宋仁宗死去后,周氏为仁宗祈福,每日只吃一次饭,整日整日的朗读佛书。

此后的几十年,她在宫殿旁开辟了一间小屋,钻研佛法,不问世事。而且周氏是仁宗所有嫔妃中活得最久的一个,一直活到宋徽宗时期,历经五朝,在93岁这年闭上了眼,在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宋仁宗后宫佳丽近20位,为何偏对张贵妃情有独钟?

细细算来,宋仁宗能说得上名字的妃子有近20位之多,再加上那些没有名字留下的,宋仁宗的后宫真能称得上“佳丽三千”。

不过在这些妃子中,宋仁宗最宠爱的是张贵妃,那么他为何偏对张贵妃情有独钟呢?

为了有所对比,说张贵妃之前,我们还得先说说宋仁宗的两位皇后。

狂野的郭皇后。

赵祯继位之后,“母后”太后刘娥就为他物色了一位名门之女作为皇后,此人便是北宋平卢军节度使郭崇的孙女郭氏,郭氏家族是代北豪族,郭皇后祖父郭崇从五代时期的后唐入仕作为武将,郭崇跟随后汉刘知远开创后汉一朝。又跟随郭威创立后周,被封为使相,此后一直在北方防御契丹和北汉,属于后周的元老重臣,在边境有势力,是边防不可缺少的大将。宋太祖赵匡胤只能算是郭崇的晚辈,所以宋太祖兵变继位后,对于郭崇这样的老将也只能拉拢。郭崇去世,宋太祖追封郭崇为太师,足见郭崇的威望。不过在宋仁宗时期,郭氏家族已经衰落了。之所以刘太后选定郭氏作为宋仁宗的皇后,就是看中郭氏家族的衰落,因为这样的女子当了皇后不会产生后族干政,同时还会对于刘太后俯首听命,一则可以让刘太后控制后宫,二则可以让刘太后顺心的控制朝政。不过郭氏此人比较像一个大小姐,一方面是郭氏出生于郭氏家族,娇生惯养。另一方面是刘太后选定郭氏为皇太后,郭氏也得到了刘太后的支持,加上是武将世家,郭氏自然是比较狂野的。

两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懵懵懂懂地就入了洞房。论出身、姿色和才学,郭皇后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可是她身上有两个缺点,第一个缺点是郭皇后因为家学的关系,对道教文化非常推崇,所以就弄了一些古怪的书,整天神神叨叨的;第二个缺点是郭皇后的脾气不好,跟皇帝都敢闹别扭。

郭氏入主后宫之后,仗着刘太后的给她撑腰,在后宫是著名的“母老虎”,就连赵祯都得受气,而且此人极其霸道,她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赵祯宠幸其她的嫔妃,但是赵祯的后宫又不是只有郭皇后一个人,后宫的乌烟瘴气自然不可避免的。

后来等到刘太后死后,赵祯就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自然也不把郭皇后放在眼里,不过郭皇后依然没有看清局势,做起事来还是我行我素,赵祯就不予理会,甚至冷落了郭皇后,而偏爱尚氏、杨氏等妃子。

有一次赵祯在尚氏那里正在享受惬意的时光,郭皇后却去了,不巧的是郭皇后正好听到尚氏在说自己的坏话,那还了得,于是上前就要和尚氏比划比划,赵祯一看情势不对,就去保护尚氏,结果郭皇后抓伤了赵祯的脖颈。

这下好了,郭皇后不仅犯了龙颜,还伤了龙体,更要命的是,郭皇后没能为赵祯生下皇子,这三件事情加起来,郭皇后自然地位不保。

宋仁宗虽然掌权时间不长,但也是从小娇生惯养的,那里有人敢动他一手指头!这位素来厚道的皇帝赶紧去找宰相诉苦,指着脖子上的掌印说道:“皇后敢打我,你们想想应该怎么办!”宰相吕夷简素来与郭皇后有矛盾,此时正好借机报复,主张宋仁宗废后。宋仁宗盛怒之下,竟然就同意了。于是,郭皇后以“无子”的理由,被请进了道观。

但是宋仁宗的心地还是比较厚道的。真正和相濡以沫的妻子分开了,他心中也还是有些不忍。一年之后,宋仁宗耐不住思念,便让人给郭皇后送去了乐队。郭皇后回诗唱和,两人旧情复燃。宋仁宗本来想秘密地把郭皇后接回宫中,但郭皇后却说想让她回宫,必须有百官上册才行。也就是说复婚,宋仁宗必须先承认自己当年错了。这下宋仁宗为难了,此事便搁下了。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郭皇后莫名其妙地病死了。宋仁宗心中悲痛,便追复她为皇后。

规矩的曹皇后。

郭皇后被废黜之后,此时刘太后已经去世,赵祯的另外一个长辈杨太后就肩负起为赵祯物色皇后的重任了,于是年仅18岁的曹氏就被招进了宫里,这个曹氏出身名门,知书达理,勤俭简约,在进宫第二年就成为了皇后。

赵祯对于曹皇后却也是不感冒,因为曹皇后尽管优点很多,但却有一个短板,那就是相貌平平,赵祯作为皇帝,作为一个喜欢看脸的皇帝,曹皇后自然无法得到赵祯的真正宠爱。

不过曹皇后在赵祯眼里可要比郭皇后懂事多了,至少她不干涉赵祯的自由,赵祯想宠爱谁就宠爱谁,即便有妃子仗着赵祯的宠爱,不把曹皇后放在眼里,曹皇后依然不动声色。

看着曹皇后这般懂事,并且把后宫处理的井井有条,赵祯反而对于曹皇后多了一丝敬重,这份感情在帝王的后宫是少见的,而正是凭借规矩懂事,曹皇后得以做了几十年的皇后。

曹皇后的脾气好到了什么地步呢?一次,宋仁宗的最爱张美人恃宠而骄,竟然要用皇后的仪仗出行。宋仁宗不好明面驳斥,便让张美人自己去找曹皇后借。可没想到曹皇后二话没说,就把依仗借给了张美人。最后,反倒是宋仁宗觉得此事太不合礼制,说了张美人一顿,此事才作罢。

但是,曹皇后却并非是软弱之人,真到危险的时候,她体内的武将基因就会觉醒。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正月,宋仁宗到曹皇后宫中歇宿,晚上突然有人叛乱。在贼人的喊杀声中,宋仁宗不知所措,反倒是曹皇后镇定自若,一方面从宫外调兵,一方面武装太监,很快就把叛乱平定了。

不过,此次平叛倒成了夫妇二人决裂的导火索。据调查,曹皇后身边有个宫女涉案,论罪当死。该宫女通过其他嫔妃来求情,宋仁宗心软,想要从轻发落。但曹皇后不同意,执意要处死此人。她站在皇帝面前说:“不杀此人,无法肃清掖庭!”最终宋仁宗在曹皇后的坚持下,处死了这个宫女。

这两件事,让宋仁宗从曹皇后的身上,看到了太后刘娥的影子。他半生都活在刘娥的阴影下,对这一类的女人是又恨又怕。如今枕边人如此,他哪里还敢继续亲近?所以从这次平叛之后,夫妻的关系降到了冰点。但是曹皇后本身没有做任何错事,所以两人的日子还是要凑合过。

宋仁宗晚年,神经越来越脆弱,会间歇性地发疯。这是宋朝皇室的遗传病,他也未能幸免。有一天,宋仁宗突然衣冠不整地找到宰相,说“皇后与宦官张茂则谋大逆。”宰相当然不会当真,只能对外说皇帝又犯病了。但是耐人寻味的是,宦官张茂则扛不住压力,自尽而死了,这让这个谋逆事件成了一个历史的谜团。不过,曹皇后一直稳稳地坐在皇后的宝座上,直到仁宗去世。此后,她又辅佐了宋英宗、宋神宗两代皇帝,掌控宋朝天下二十多年。

貌美的张贵妃。

赵祯是一位看脸的皇帝,他最宠爱的张贵妃,就是一个国色天香的美人,而赵祯对于张氏,可以说是一见钟情。

张氏身世,可比郭、曹二位皇后差得远了。她的曾祖张美,虽然也是宋初的功臣,但比郭崇、曹彬要差得远。她的祖辈和父辈,也不过就是进士及第,但官职都不大。她的童年并不幸福,年仅8岁就被送入了宫中,之后在宫中贾氏的抚养下长大,而贾氏是一位舞女,所以张氏自幼就跟随其学习跳舞,一个会跳舞的美人,对于看脸的赵祯来说,那是有着致命吸引力的。

就在一次献舞的过程中,四目相对,赵祯和张氏就对上了眼,自此一发不可收拾,赵祯得到了张氏之后,很快就被封为了贵妃,而赵祯的一颗心自然也都被她给夺了去,得到了皇帝专宠的张贵妃,自然也不把曹皇后放在眼里。

这一个时期的张氏,是非常乖巧温柔的。再加上容貌清丽绝伦,所以很的皇帝喜爱。最早宋仁宗选皇后的时候,其实是想让张氏为皇后的。可后来由于太后刘娥的阻挠,才选择了郭皇后。不过,这并没有影响皇帝对张氏的宠爱。几年之内,张氏给宋仁宗接连生了三个公主。对比两位没有孩子的皇后,就能看出张氏在宋仁宗心中的分量。

张氏在宫中的地位,也并不稳定。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之前,张氏累封清河郡君。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张氏生皇三女安寿公主。十月,她晋封才人。

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十二月,张氏进封修媛。

庆历二年(1042)五月,张氏的大女儿安寿公主薨逝。张氏生了皇四女宝和公主。

庆历三年(1043)七月,张氏的二女儿宝和公主薨逝,宋仁宗也因此得了一场大病。不少人说,公主之死是因为张氏照顾不周。张氏被降为美人(据说降位为张贵妃自请)。到了年底,张氏生了皇八女幼悟。

此后虽然宋仁宗依然宠爱她,但是一直没提升她的地位。庆历八年(1048)十月那场宫内的叛乱之后,宋仁宗却突然说张氏有功,越级提拔她当了贵妃。

但是,张氏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柔情似水。其实她早就已经将宋仁宗的心思全部摸透,就等一个机会让自己鲤鱼跳龙门了。郭皇后在的时候,还能压制她。后来换成了“与世无争”的曹皇后,张氏的野心就彻底暴露了出来,经常没事儿就和皇后找茬。

根据史料记载,张贵妃受宠期间“饮膳供给皆逾于曹皇后,几夺其位数矣”,甚至出行的时候还借来了曹皇后专用的华盖,幸好曹皇后看得开,只要张贵妃开口,曹皇后就答应,这或许也是后宫生存的大智慧吧。

另外她还干政,仗着皇帝的宠爱为伯父张尧佐要官,结果被包拯顶了回去。所以在后世,张氏的名声并不好。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祸兮旦福,至和元年(1054)正月,张氏却突然得了急病,很快就去世了。时年31岁,赵祯哭得死去活来。

对爱人的死,宋仁宗悲痛欲绝,当即命令辍朝七日,禁京城歌舞一个月。同时,他还不顾及曹皇后的感受,以皇后之礼发送了张贵妃,并赐谥号“温成皇后”。张贵妃一生的愿望,终于在死后实现了。六月,宋仁宗追封温成皇后(张贵妃)的父亲张尧封为清河郡王,母亲曹氏为齐国夫人。不过,宋朝的大臣大多不承认这一事实,依然称其为张贵妃。“生死两皇后”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件奇葩之事,而且这件奇葩之事竟发生在仁德皇帝宋仁宗身上。

嘉佑三年(1058)九月,张贵妃的伯父宣徽南院使张尧佐病故,追赠太师。

嘉佑八年,宋仁宗离开了人世,也许他走时并不痛苦,弥留之际,他甚至有些期待,在那边,应该就能见到张氏了吧,她一定在等我,等我好久了。

说到这,还得再说下曹皇后,张贵妃死的时候,曹皇后依然还健在,赵祯以皇后的礼节安葬张贵妃,明显是对曹皇后的不重视,不过曹皇后还是忍了,不得不说,在宫斗中以不变应万变,曹皇后的功力还真是了得。

两位皇后的交替

第一任皇后是郭皇后,这位皇后是早年间由刘太后亲自为皇帝选的,但这郭皇后善妒,且仗着由刘太后撑腰,在后宫中横行。在一次争执过程中误打了仁宗的颈部,引得仁宗大怒立马下令废后,降为净妃。

在第一任皇后被废后一年后,宋仁宗册封了第二任皇后曹氏。曹皇后父亲是开国将军,曹氏在父亲的影响下颇有胆识和心胸。她入宫后严以律己,不争宠,为人谦逊。

皇后还曾帮助仁宗平息了后宫叛乱,当时仁宗在与曹皇后休息中,听到殿外有躁动,仁宗惊醒,慌乱之下想穿衣逃跑,这时曹皇后拉住仁宗,并对仁宗说:此时逃跑,容易被有心之人杀害。

仁宗听完大为赞叹,并采取了曹皇后的建议。派随从先去抵抗,一直安全等到士兵赶来救驾。从史书上也可以看到,宋仁宗对于曹皇后非常满意,也非常的尊重。

而她也不负皇帝所望,承担起了这一宫之主的重担。在仁宗刚刚驾崩时,对于皇位虎视眈眈的人可不算少。为了确保皇位可以顺利交接,曹皇后挑起大任,先是命令大臣们封锁消息,后命人暗中保护皇子来到宫殿继承皇位。

仁宗在位年间,皇帝采取“仁治”这期间这个宋朝人才辈出,百姓们安居乐业,仁宗的后宫也是人才辈出。

史料记载最负盛名的就是仁宗的妃子,仁宗与妃子们的故事再后来也被流传于民间,尤其是曹皇后与张贵妃这两位女性之间的故事。

仁宗一生博爱,却没有一个皇子。到最后皇位传给他的侄子,这大概也是仁宗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情吧。

《宋史》上真实的宋仁宗后宫:二后五妃

《宋史》由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撰修于元朝末年,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宋史》中关于宋仁宗赵祯后妃没有全部记录,有载的只有两位皇后和五位嫔妃(而可查史料,仁宗后妃共16人),她们分别是:

皇后,是平卢军节度使郭崇之的孙女,仁宗天圣二年被立为皇后

由于郭皇后是太后刘娥支持上位的,所以仁宗并不真心喜欢皇后,但是郭氏因为有刘太后的扶持,故而在后宫骄纵放肆,尤其是对于宋仁宗宠爱的美人(妃嫔的封号)杨氏和尚氏十分不满,经常发生争吵。

刘太后去世后,宋仁宗亲政,他对于郭氏就十分不爽,有一次郭氏在宋仁宗面前和尚氏再次发生矛盾,两人打了起来,宋仁宗上前阻止两人,被郭皇后抓伤脖子,宋仁宗大怒,于是召集宰相吕夷简废了郭皇后

当时支持废后的是宰相吕夷简,反对的是范仲淹、孔道辅等人,最终吕夷简一方胜出。

1034年,宋仁宗开始后悔年轻时候的冲动,想要召回已经在瑶华宫修道的郭皇后,但是当时郭皇后生病,很快去世,宋仁宗追念郭皇后,以皇后礼节安葬。

一说宦官阎文应故意不治疗反而投毒导致郭皇后病重去世。

《宋仁宗皇后像》是我国美术史上存世的皇后像中,时代久远且保存完好的一张精品。画中的第二任皇后曹氏,谥号为“慈圣光献皇后”。这幅画像创作的时期大致应是仁宗逝世之前,其时曹皇后大约四十来岁,也符合中年妇人的容貌。身着礼服的皇后端坐正中,交领大袖的五彩袆衣,衣上绣山雉图案,织金云龙纹领,看上去凸显皇后威仪。皇后相貌并不出众,画师似乎也没有故意修饰夸张其容貌,其清癯庄重、不苟言笑的神态,给人以端庄恭肃之感。她的左右各有一侍女,衣着正式,但面部表情较皇后活络生动,更见生趣。作者用了“三白法”来表现人物的立体感,皇后的眼睛等处、还用红色来强化凹凸感。头饰、座椅上毛毯的画法相当烦琐,可见画功的精湛和技艺的高超。

皇后,曹皇后是枢密使曹彬的孙女,宋仁宗明道二年,郭后被废,曹氏被宋仁宗养母杨太后看重,曹氏奉召入宫。景祐元年九月,因为百官支持,曹氏被册立为皇后

《宋史》载,曹皇后:性慈儉,重稼穡,常於禁苑種穀、親蠶,善飛帛書。除了性格好、不嗜奢靡,曹皇后还是一个果断的人。

庆历八年,有贼人潜入后宫,仁宗听到动静想出去看,皇后拉着皇帝不让出去,又把内监宫人集中起来,分派把守宫门。并亲手为每人剪下一绺头发,叛乱平息之后,以发为记,论功行赏。

这次事变中,曹皇后指挥若定,仁宗大为佩服。

皇后在1048年虽然在宫廷叛乱中,救过宋仁宗,不过当时的张贵妃也有救驾之功,这使得宋仁宗对张贵妃爱护有加。晚年病重时甚至喊出“皇后和张茂则勾结谋反”的话语,这使得曹皇后到宋仁宗去世时,都不敢接近宋仁宗,两人的关系淡薄可见一斑。

皇后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王安石变法中的大反派太皇太后曹氏。不过曹皇后在宋仁宗时期并不受宠,而且还受到张贵妃的欺辱,过得日子并不好受。

皇后一直到神宗年间才去世(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代皇帝),期间,她反对过王安石变法,也救过苏轼的性命,驾崩后谥号为"慈圣光献皇后",葬永昭陵。

张贵妃,张贵妃父亲张尧封是石州推官,张贵妃是宋仁宗时期后宫第一人,河南永安人,出生的时候父亲去世,伯父张尧佐不收留张氏,母亲只好把张氏送入宫廷给真宗的皇后做仕女,张氏在宫廷里面学会了歌舞,在一次宴会上被宋仁宗看中,由此一飞冲天。张贵妃巧慧多智數,善承迎,勢動中外。

张贵妃此人心思细腻,很会揣摩宋仁宗的心意,很受宋仁宗的宠爱。在后宫的吃喝使用物品的规格都超越曹皇后,朝廷的大臣文彦博、王拱辰都纷纷巴结张贵妃,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一度官拜三司使。

除此之外,宋仁宗还给予张贵妃皇后才有的封赠三代,但张贵妃连生三个女儿,三个女儿都夭折,加之身体不好最后去世。仁宗皇祐年间,三十一岁的张贵妃去世,不顾群臣的阻扰,坚持以皇后礼节埋葬了张贵妃,还赐谥号“温成”,以示自己的心意。

苗贵妃,苗贵妃的母亲许氏是仁宗的乳母,仁宗登基后,把许氏的女儿苗氏接入宫中,封为德容。

苗贵妃后来生了唐王昕、福康公主。

她的一生很平静,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只是随着时间慢慢升迁封号,最后到达德妃。

其实苗贵妃在宋仁宗时期并没有贵妃封爵,是因为养育宋英宗有恩,被封为贵妃,在宋哲宗时期去世。享年69岁。

宋哲宗元祐六年苗贵妃薨,年六十九。哲宗为其輟朝,謚曰昭節。

周贵妃,周贵妃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姑姑进了皇宫,张贵妃把她当女儿看待。

后来周氏年纪渐长,姿色颇美,仁宗娶她做了妃子,生下两个公主。

仁宗驾崩后,周贵妃每天吃一次饭,其他时间都用来抄送佛经,如此坚持了四十年。

周贵妃活了93岁,一直到宋徽宗朝才去世,谥号昭淑。

杨德妃,杨德妃因为章献太后刘太后刘娥的关系被选进宫为御侍,之后封原武郡君,进美人。

《宋史》称她端麗機敏,妙音律

杨德妃的父亲有功劳,仁宗想赏赐,德妃劝说皇帝不要轻易赏赐外戚,仁宗很高兴。

杨德妃与郭皇后不和睦,郭皇后被废,杨德妃也被送出宫,后来仁宗想念,召回,封为婕妤,最终封德妃。在宋神宗时期去世。

冯贤妃,冯贤妃九岁以良家女身份入宫,后来侍奉仁宗,生了邢、魯國二公主及两位皇子,皇子都夭折。不过品位只是始平郡君。

冯氏的养女林美人得幸宋神宗,冯氏的地位也慢慢上升,后宫六十年,始终五朝,在宋徽宗时期去世,有77岁,死后封赠贤妃。

这7位妃嫔是《宋史》记载的妃子,如果仔细看的话,宋仁宗的这些妻子都比他小,甚至还有年龄差距非常大,不过这在古代属于正常现象,所以她们活的时间比宋仁宗长得多。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宋仁宗有着这样的先天条件,按道理来说应该会有很多的小孩才对,但可惜宋仁宗一生只有四个女儿,其他的孩子全部都夭折了。刚开始的时候宋仁宗就先后剩下了几个女儿,但是等到年龄越来越大,宋仁宗也开始担心了起来,也是就说谁要是生下了男孩,那么就能成为太子。

可谁知道也正是因为这个命令,使得后宫之中的女子们开始尔虞我诈了起来,一时之间也是让很多的妃子陷入了危险之中。这时候很多妃子即使是怀孕了,也总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导致流产,甚至于说皇后也没有办法逃开。到了后来那些妃子们也开始不敢去怀孕了,不但是伤害了自己,还要伤害自己的骨肉。到了后来宋仁宗也因为没有办法,只能够默默接受这个事实,直到宋仁宗去世之后,才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侄子。

由此可见,宋仁宗在历史上,虽然在政绩上可圈可点,但也是一位性情中人,他对相貌平平的曹皇后的感情并不是爱情,而是一种需要,而张氏能盛宠不衰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张氏的姿色。

即便像宋仁宗这样在历史上饱受好评的皇帝,在后宫嫔妃的选择上,依然逃脱不了“看脸”,这或许正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吧。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投诉/举报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