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4月14日,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邮轮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首航时沉没,这次事件在人类历史上备受瞩目。今年的4月14日,是泰坦尼克号遇难100周年,人们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一巨大海难,经典爱情电影《泰坦尼克号》3D版将在全球同步上映,图书《泰坦尼克》也同步推出,带领人们重温关于泰坦尼克号的那些爱情、亲情、人性、伦理……其中一本114年前出版的小说《徒劳无功》引入中国,由团结出版社首次引进出版,这是一本神秘的小说,神秘之处在于,它早于泰坦尼克号沉没14年出版,却预言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专题:说不尽的泰坦尼克号
预言还是巧合?
小说与历史竟惊人相似
这是关于泰坦尼克号最大的阴谋论,说14年前的1898年英国作家摩根·罗伯逊(Morgan Robertson)写了本小说《徒劳无功》(Futility)准确预测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说两船名称和参数极度相似……然而,在泰坦尼克号发生沉没事故后,罗伯逊才修改书名为《泰坦残骸》(The Wreck of the Titan),才让她跟泰坦尼克号有了关联,特别是书中有关泰坦号(Titan)的数据。这是哪门子预言?无非是以为普通作家为了版税蹭热点时间罢了。
在泰坦尼克号沉没百年之际,此书引入中文版更是命名为《徒劳无功:“泰坦尼克”死亡预言书》。更是宣称:灾难相似度90%!爱情相似度90%。全球最著名预言小说,114年来中文版首度引进!《徒劳无功:"泰坦尼克:死亡预言书》作者死因非常神秘,写完此书后,作者自杀,因怕被追究责任!看过《徒劳无功:"泰坦尼克:死亡预言书》,可以再看"泰坦尼克号",惊叹巧合!——此书有一个章节有对泰坦号的描述,后面的章节几乎和泰坦号无关了,生拉硬凑,翻译牵强,错别字连篇,中文翻译圈的节操可见一斑。
诚然小说初版内容和现实有几分相似之处:船名:Titan VS Titanic;“最巨大的海上船舶”和“ 人类最伟大的杰作”,且号称“永不沉没”;都有3个螺旋桨;都是在4月一晚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沉没;都是因为救生艇不够乘客命丧大西洋;
事实上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后,这部小说重新发行了一些变化,特别是在船舶的总吨位方面,这下你懂了吧?
至于其他参数,罗伯逊不好意思改地完全一样:
---- 乘客及船数:3000人/2207人
---- 救生艇数目:24/20
---- 载重量:75000吨/66000吨
---- 长度:800/882.5
----- 碰撞时速度:25海哩/23海哩
然而在那个飞机还没诞生的年代,邮轮是横渡大西洋最理想的交通工具,作家们似乎流行写各种关于海难的小说,在这种“全民航海热”的环境中,写一些出人意料的故事自然也是小说家们获得读者,赖以生存的不二法宝。所以在当时的那些作品中,我们看到里面提到的邮轮的基本特点,就是最大最快最雄伟,所以不少人的情节能对的上“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比如侦探小说作家鲍德金(M. McDonnell Bodkin)1908年作品《船航》(The Ship's Run)写的正是“泰坦尼克”号,它与4年後的真正“泰坦尼克”号都是“最大、最快的客运邮轮”。而海恩斯(Thornton Jenkins Hains)的短篇小说《白鬼灾劫》(The White Ghost of Disaster),在1912年“泰坦尼克号”出发期间发表。故事讲述1艘800尺邮轮,以每小时22.5海里的速度,在北大西洋撞到冰山後沉没。船上没有足够救生艇,大群乘客死亡。更离奇的是英国记者史泰德(W.T.Stead)的1886年著作《现代邮轮沉没》(The Sinking of a Modern Liner)。这部小说的内容与“泰坦尼克”号惨剧异常相似,故事中的邮轮在利物浦港启航,前往纽约市,在途中撞船。很多乘客溺死,也是因为船上救生艇不足。而他本人,则正好死于“泰坦尼克”号!他当时正在船上!只是这些作者的炒作能力没有摩根·罗伯逊强,以至于当下很多人认为只有他这部“预言小说”。
另外罗伯逊收到数百名来自船难遗孤的哭诉信,指责是他小说的恶毒诅咒才使得他们的亲人遭此劫难。1915年3月24日,在美国新泽西州阿多兰迪市的罗伯逊离奇自杀,时年53岁。他自杀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枪杀,有人说是服用了过多的药物,莫衷一是,无从考证,死因成谜。
故事梗概
小说中也有一个爱情故事
《徒劳无功》这本小说中,也有一个爱情故事,但小说中的故事与电影中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有一些不同。
小说中,罗兰只是船上一名普通的水手,但因缘巧合,他在船上看到了多年前他深爱的也同样深爱他的美丽女子米拉,却不想,她如今已是有夫之妇,穿戴奢华,身边还带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罗兰在看到这一切的同时,不由为自己低微的身份感到悲伤……但看到她如今过上如此富裕的生活,不由为当时那个决定感到庆幸……
罗兰总是在暗处偷偷看着米拉,他深知这样会招致她的反感,但因为爱情,他宁愿选择让她误解,只为在有生之年多见她几面,而米拉为了躲避他,竟选择离船而去……
人们在这巨轮上尽情地享受着 。却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了,泰坦号撞上了冰山,船上一片混乱,在危急之中,人类本性中的善良与丑恶、高贵与卑劣更加分明。而罗兰虽然身份低微,但为了保护米拉的孩子,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
永恒的题材
作家笔下的“泰坦尼克”
100年前,泰坦尼克号沉没后,很多作家选择以泰坦尼克号为题材创作作品。100年来,十几部小说出版,20多部电影以此为基础改编而成。
早在1912年5月,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十四行诗《二者的辐合》就抓住了冰川和泰坦尼克号之间致命、迷人的关联。1996年,贝丽尔·班布里吉的小说《人人只为自己》也是以泰坦尼克号为题材的,获英国布克奖的提名。
对中国观众来说除了《泰坦尼克号》,最熟悉的关于泰坦尼克的电影就是《冰海沉船》了。这部电影是根据作家沃尔特的小说改编 。这部小说中有一个经典情节被导演卡梅隆抄去沉船之时,露丝对设计师安德鲁说:“你难道不想试着逃生吗?”沃尔特的经典《冰海沉船》启迪了后来所有和泰坦尼克号相关的电影和书。
这场灾难很令人痛心,那可怕的夜晚,给那700多名幸存者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疤。和沃尔特同等杰出的大师,作家安德鲁·威尔逊,就曾在《泰坦尼克号的阴影》中,反映过此方面,对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的苦涩结果作了精彩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