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临幸妃子全过程如同嫖妓
据说明代嘉靖皇帝自打被宫女谋杀未遂之后,对被窝里的女人顿起防范之心,再不敢玩通宵了,跟女人一干完那事儿,第一时间会大喊一声:送客。
这段不怎么光彩的历史,被清代皇帝的第三只眼看见了,于是,他们时刻牢记,以史为鉴,女人是老虎,小觑不得的。先是顺治皇帝用做反面教材开展正面教育,子孙必须学习嘉靖同志这个好榜样,不能玩物丧志;然后,康熙皇帝秉承父亲教诲,专设“敬事房”,负责具体落实;再然后,清朝的皇帝们可郁闷了,性自由被管制,“奋青”集体变“愤青”。
性,这个东西,事关本能,连本能也有人干预,难怪他们不高兴。可不高兴归不高兴,“敬事房”的太监们该干预还是照常干预,没得商量。怎么干预的呢?对,整个过程一如嫖妓。你若问我是如何知道嫖妓全过程的,那我告诉你,别不怀好意,中国三千年青楼史,任取冰山一角,答案就浮出水面了。
报花名
古代嫖客进入妓院,老鸨子嘴上会一股脑儿叫出许多香艳的名字,什么“翠花”、“小兰”等等,这就叫报花名,好让客人选择,跟如今某些歌厅里的“点台”类似。
清代的“敬事房”总管太监,跟妓院老鸨子没啥区别。每日皇帝晚膳用毕,他就颠颠奉上一个大银盘,银盘里放了几十块绿牌子,每一块牌子上记着一位后妃的名字。皇帝只看牌子不看人,选了谁,把牌子翻过来就行。
侍寝
这里该当省去若干字,是的,形象鲜活才叫人抓狂嘛,放心,咱一定诲淫诲盗。在青楼里,妓女服侍恩客,需要先行安排恩客上床休息,然后自己做好身体的清洁,再上床,然后……此处省略若干字。
看清代“敬事房”如何安排妃子侍寝皇帝的?被选中的妃子先行汤沐,这是必须的准备工作。待皇帝先就寝,太监会将被子盖到皇帝的踝关节处,龙足得露在外面。此时,那个幸运的妃子早被脱个精光裹着披风在外等着,由专门负责背妃子的太监送上龙床,扯去披风,妃子就从暴露在外的龙足这儿匍匐钻进大被,然后皇帝开始做事……此处再省去若干字。
催钟
先得交代一下,古代妓院里的嫖客,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留宿的,甚至还有长期住在里面的,此类嫖客不会遭遇老鸨的催促;另一种是临时的玩家,事情做完,拍屁股走人。这种嫖客往往按时付费,老鸨当然也会与“时”俱进,到时间就催,唤作催钟(别笑,你若会心而笑,说明你经历过)。
清代皇帝正在兴头上的时候,也会被烧包的太监催钟。因为整个过程中,他们就守在窗外,不是他们有偷听叫床的嗜好,而是职责所在,一怕皇帝过度兴奋而出意外,第二就是“执法”,到点催钟。这个“点”到底多长时间,咱不知道,估计不会太长,为啥?你等过火车不?十分钟你就会不耐烦。总管太监多半也会不耐烦,先高唱:“是时候了”,若皇帝装聋作哑,就再喊一次,事不过三,太监一般喊三次,皇帝就不能当没听见,因为头顶高悬一把剑呢,它的学名叫得“礼”,戏名叫“龟腚”。
避孕
古代妓女如何避孕?对,这类文章很多,大家去搜来读读,我就不多嘴了,反正各有各的招,不能被套牢,否则不小心怀上个把“韦小宝”,找爹可就不容易了。
清代后妃若怀孕,将来孩子找爹不是问题,但须得皇帝同意,不是你想怀就可以怀的。太监催钟完毕,妃子面对皇帝,倒着爬出被子。太监再次用披风裹着她,背到门外。总管随后进来,问:“留不留?”皇帝说留,那就留,若说不留,总管就出来,找准妃子腰股之间某处穴位,微微揉之,那什么的就流出来了,这叫人工避孕。如果避孕不成功,就补做人流手术。
记账
古代青楼多是营业性的,妓女是赚钱工具,每个妓女每月创收多少,一般都会有账可查,作为所谓“花魁”的评选依据。即便没有专门的账房先生,老鸨子心中肯定有一本账,谁最红,谁赚得最多,谁应该当宝贝似得捧着,等等,总的有个数。
清代皇帝睡女人,一样要记账的。总管太监随身有个小本子,皇帝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睡了某妃子,都得记载详细,进行存档,其程度比内务府官员记的“起居注”还有一丝不苟。
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连这点隐私也不能“隐私”,叫人情何以堪!康熙皇帝第一个就后悔了,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设这个劳什子“敬事房”制度,但自己定的规矩,又不能自己破,肿么办呢?康熙不愧是“有作为”的皇帝,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动用内帑外赋,大肆修建圆明园、避暑山庄等行宫,宫内损失宫外补,皇帝在行宫临幸妃子,则不受“敬事房”老鸨的管束。
图:光绪的妃子,或许能解释同治皇帝为何要嫖妓了……
康熙之后的几代皇帝大多不满意这种嫖妓般的过程,雍正自律较严,就不说了。乾隆六下江南,恣意领略人间美色;嘉庆、咸丰等帝,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圆明园,尽情享受园内女人的千般旖旎万种风情。“敬事房”太监基本是集体失业,人人面临“下课”的压力。最为搞笑的是,那个同治皇帝在后宫“嫖妓”感觉不过瘾,又颠颠跑去八大胡同玩通宵,引进了梅毒,一下子呜呼哀哉,真是霉了去了。(赵炎)
清代皇帝婚前为何临幸乳母和老宫女
“盈盈十五不知春,偏惹君王注视频。愁煞宫中诸女伴,一方红绵束腰身。”这是一首当年流传甚广的清宫词。说的是清代的年轻美貌的后宫妃嫔在皇帝召幸之前,必须要做好一些诸如“一方红绵束腰身”准备工作。那么,嫔妃在与皇帝行房前,为什么要“红绵束腰身”呢?原来,清代的后宫嫔妃进入皇帝的寝宫之前,都必须要脱光身上衣服,只能在腰上扎一条红色的棉布。
按清代的定制,皇帝婚后,每当召幸嫔妃,专司皇帝性事的敬事房太监,不但要把年月日时记在手册上,作为嫔妃受孕的证明,而且在皇帝的晚膳之时,凡是备幸的嫔妃,敬事房太监都为她们准备了一面绿头牌,上边写着备幸嫔妃的姓名。
事实上,清代皇帝或皇储婚前,已经与老宫女,包括乳母献了第一次。当然,有的皇帝会瞒着皇太后打野食,这种乱炒米饭,清宫定制,是不允许的。清代皇帝之所以被如此设套,是因由前代前车之鉴的。
因为清代以前的皇帝,按规定,嫔妃必须有被皇帝临幸的权利,自己也有向皇帝素要性福的权利,也就是说,皇帝对待自己的女人,只算包括皇后在内的嫔妃就有一百二十一人,皇帝为了兴乐,也为了根深叶茂,每天晚上都不能休息,最多的几个晚上要连续临幸九人。
比九人更多的也有。 宋《迷楼记》载:隋炀帝晚年,尤沉迷女色,在迷楼之中一天一夜,御女三十人。宋度宗赵禥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一次到门谢恩的嫔妃竟达四十多人!这样做,一天两天还可以,时间一长,即使有再厉害的“壮阳药”相助,只怕也会力不从心。赵禥就因为操劳过度,在位仅十年,身子就被掏空病死了,终年三十五岁。据《续资治通鉴·宋纪》记载:“帝(赵禥)自为太子,以好内闻;既立,耽于酒色。故事,嫔妾进御,晨诣合门谢恩,主者书其月日。及帝之初,一日谢恩者三十馀人。”明武宗朱厚照活得还要短,三十一岁就呜呼哀哉了。
总之,做皇帝是件很辛苦的差事,清宫自然不敢怠慢。清朝皇帝或皇储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十五岁,大多数是在十二岁至十六岁之间,几乎所有的皇帝、小皇帝在正式结婚之前都已临幸过女人,有着熟练的性经验,有的甚至已经生儿育女。
于是,清代宫中明文规定:皇帝在大婚之前,先由宫中精选八名年龄稍长、品貌端正的宫女供皇帝临御。这八名宫女都有名分,从此成为宫中有身分的女子,每月拿俸禄,不再像其他的一般宫女从事劳役。
因此,这份差使也一直为宫女们所企盼,希望藉此脱离苦海,一步登天。这八名宫女的名分一般是冠以四个宫中女官的职称,即司仪、司门、司寝、司帐。乳母往往是最佳人选。清代宫中的这种规定,目的是使皇帝在婚前对于男女房事取得一些经验,以便在婚后与其他后妃生活中汲取前朝教训。
对于青春年少的小皇帝来说,对乳母依赖性很高,因为乳母均是有丰富性检验并经过严格训练过的,当然乳母的姿色无可挑剔。事实上,无论宫女,还是乳母在宫中都是女仆,是没有名分的一类。宫女如果被临幸和得宠,则会取得名分,从而改变其卑贱低下的地位。乳母能自由出入宫禁,即便被临幸,但其乳母的名分永远不会改变,也无法改变。
这在前朝也有此例,如明宪宗朱见深和宫女万氏。万氏是四岁时进入皇宫、成为一名宫女的。万氏最初在英宗的母亲孙太后宫中服侍。英宗是宪宗朱见深的父亲。万氏进入青春期以后,日益娇艳秀美,加上她聪明伶俐,善于察言观色,侍候太后体贴入微,所以极得孙太后的宠爱,成了孙太后的心腹和不离左右的小答应。聪明绝顶的历万氏不知在何时何地用何种手段勾引了少年太子,两人发生了性关系,太子从此不能自拔。太子依恋着万氏,离不开万氏,万氏成了他生命的寄托。
无独有偶。从史料上看,乳母客氏和天启皇帝也有过性关系。
所以,清朝皇帝婚前性技巧培训是有严格程序的,乳母以身试教,让皇帝务必遵循房事的科学发展观,但乳母在清朝没有再出现清朝那类西方式魂断蓝桥的爱情悲剧,或说乳母无任何名号可言,至于其他老宫女,运气好生过孩子的,到可以考虑尊荣。
不过,清宫往往杜绝皇帝婚前乳母或宫女受孕。乳母或宫女被办完事后,太监则用手微按她们的肛脉,于是“龙精”尽出,点穴避孕。据《清稗类钞》记载:“道光十年春,奕詝(后来的咸丰帝)于长宫女处,上谂其故,乃顶祖训至宫正跪,命人请皇帝起听训。孝贞历数其过,用杖责之。”根据这段记载,可以得知,乳母教完性课程后,是不能让皇储做长时间逗留,以防节外生枝。其前,康熙、乾隆、嘉庆等,婚前亦是与有姿色的年长宫女或乳母,学习性经验。
我们再说皇帝婚后房事秘闻。清宫规定:皇帝需要行幸众妃时,事先要将“召幸后妃绿头牌”摆好,这是一种长条形的薄竹片,头上为绿色,竹片上写着后妃的名号、简历、姓氏、出身等。被选中的后妃得旨之后,要沐浴净身,用毯子把身体裹严,由太监背到皇帝寝宫。
图:太监用“点穴避孕法”决定嫔妃的命运
出于安全的考虑,自雍正以后,被选中的后妃们,要从皇帝脚下轻轻掀起一角,逆爬而上,事后仍由皇帝脚下退出。一定的时辰后,太监会在窗外喊道:“是时候了!”连喊三声后,皇帝必须传太监将妃嫔背走。并且,在临走前要问皇帝:“留不留?”如果皇上说“留”,就要把该妃嫔的姓名、时间记在“幸宫簿”上,待有孕后备查。如果皇上说“不留”,亦采用太监用手微按她们的肛脉的“点穴避孕法”。
这是清代宫禁中祖宗的定制。如若皇帝住在圆明园,那么此类仪注就都废除了,可以随时召幸,如同一般人家。可是膳牌制度仍然照旧执行。所以清代的皇帝们大都住圆明园时多。
于是,巫山云雨几度秋。无数清代宫娥依旧是:“盈盈十五不知春,偏惹君王注视频。愁煞宫中诸女伴,一方红绵束腰身……”
清朝的皇帝们表示其实我们很“惨”
当皇帝坐拥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这是每个男人的梦想,每天晚上想找谁侍寝就找谁,夜夜当新郎,每晚换新娘。不过并不是每个朝代的皇帝都是如此,清朝的皇帝们表示其实我们很“惨”。
清朝入自关之后随着满人汉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儒家的礼仪对清朝皇帝影响很大。由于清朝是由满人建立,为了得到儒家的认可,因此清朝皇帝比历代皇帝都更加重视礼教,也因此清朝的宫廷规矩比历朝历代都更加繁琐。
清宫规矩,皇帝不仅不能随意宠幸宫女,更不能随意和妃嫔过夜,皇帝可以每晚翻牌子找哪位嫔妃侍寝,而侍寝不代表着皇帝要在这妃子寝宫中过夜,清朝皇帝的“过夜权”只属于皇后所有,妃嫔侍寝完事后皇帝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去皇后寝宫休息,要么就是回自己的寝宫休息,所以清朝皇帝受限制很多,并不是很自由。
清朝皇帝受限制这么多,要怪其实还得怪到邻居明朝头上,具体要怪到明朝的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身上。在嘉靖之前
嘉靖是历史上有名的道士皇帝,他在位初期还比较有作为,曾经缔造了“嘉靖新政”,但是后期开始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崇信道教,开始懒政怠政,长达20多年不理朝政。而致使嘉靖如此前后大幅转变的事件就是嘉靖中期发生的“壬寅宫变”事件。
事发当夜嘉靖住到了宠妃曹端妃的寝宫翊坤宫,但这一夜嘉靖险些被曹端妃和另一位妃嫔王宁嫔的宫女所勒死弑杀,幸亏被闻讯赶来的方皇后所救。事后通过调查得知是王宁嫔指使自己寝宫的宫女联合曹端妃的寝宫的宫女合谋想弑杀嘉靖,最终嘉靖下旨将王宁嫔、曹端妃以及谋逆的宫女杨金英等人全部诛杀。
从此之后嘉靖越发敏感,独居西苑,潜心向道,而他也为了杜绝后世子孙再遭遇像自己这样的事情,他也定下了宫廷规矩,那就是皇帝以后夜晚要么自己独居,要么就只有与皇后同寝过夜。
从此之后皇帝不再像以前似的随意去哪位妃嫔寝宫过夜,而是皇帝将想要宠幸的妃嫔召到自己的寝宫来“战斗”,等完事以后再让妃嫔回去休息。嘉靖提出的这个规矩得到了朝臣一致认同,毕竟这是一个好的规矩,可以避免皇帝沉迷于酒色之中,所以嘉靖这番做法得到了朝臣的吹捧和赞同,也因此在明朝之后宫廷之中就形成了这个规矩。
清朝入关之后基本承袭了明朝的制度,而清朝也认为嘉靖这个规矩不错,可以杜绝皇帝沉迷女色。因此这个规矩也就被保留下来了。
清朝不仅承袭了明朝的宫廷制度,而且在明朝的制度上改进得更加严格。清朝皇帝是不允许由宫女服侍,也不能随意宠幸宫女。
清朝自顺治入关之后,顺治就定下一条规矩,为了杜绝子孙后代皇帝荒淫,顺治规定清朝后世皇帝不得随意宠幸宫女,身边也不能有宫女服侍。
据清末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曾经回忆清宫规矩,在清宫中宫女主要服侍的都是太后、皇后、妃嫔这些女主们,皇帝起居基本由太监服侍。在清宫中如果宫女要离开女主办事,必须有两个人以上的同行方能出去,否则不能单独行动。
清朝是严禁皇帝接触宫女,这一点比明朝更加严格,清朝皇帝如果想宠幸宫女,必须是由皇后或者皇贵妃以及内务府官员推荐,而且皇帝宠幸宫女时,必须由内务府统一登记管理备案。
据溥仪回忆他自己在13岁的时候去向光绪的瑾太妃请安,溥仪一进屋,屋内的宫女就自动告退出屋,屋内只留下年老的嬷嬷伺候太妃与溥仪说话。这就是为了防微杜渐,连13岁的溥仪都禁止与宫女接触,可见清宫规矩之严格。
这么看来清朝皇帝是不是受限制很多,清朝不止宫廷规矩繁琐,连皇帝侍寝都非常复杂,皇帝都不能尽兴。
清朝皇帝的妃嫔侍寝制度更加讲究需要翻牌子还需要有太监计时记录
清朝皇帝召妃嫔侍寝更是非常讲究,每天晚饭前由敬事房的太监总管递上一盘所有今晚准备侍寝的妃嫔名牌,皇帝喜欢谁想找谁侍寝就把牌子递给敬事房的太监总管,这位太监总管就会立刻去把这个消息传给被翻牌的妃嫔,然后皇帝开始用晚膳,这期间被翻牌的妃嫔就开始沐浴更衣准备迎接皇帝的宠幸。
在这其中参与翻牌子的后宫妃嫔里并不包括皇后,这就是因为皇帝如果不想宠幸妃嫔的话,那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独居,二是去皇后寝宫休息,而且所有参与翻牌子的妃嫔都是要经过皇后凤章签盖才能陪皇帝侍寝,也就是说皇后批准谁可以陪皇帝侍寝,皇帝才有机会翻这个人的牌子,如果皇后不同意,那就没机会了,所以皇后不用参与翻牌子,她的权力也非常大。
关于为什么皇后会有如此大的权力,这还是得从康熙说起,皇后有权力负责遴选陪皇帝侍寝的妃嫔此前在顺治时期是不存在的,毕竟顺治十分不喜欢前后两任皇后,他只宠爱董鄂妃,所以他不可能把这个权力赋给皇后,真正把这个权力赋给皇后的还是康熙。
康熙的原配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虽然与他是属于政治婚姻,但是两人婚后感情非常好,夫妻恩爱和睦,康熙对孝诚仁皇后也给予了很大的尊重,出于对孝诚仁皇后的喜爱,因此康熙为了表示尊重皇后定下了这个规矩。
后来孝诚仁皇后去世,康熙每当她的忌日时都不会再找妃嫔侍寝,而是每晚独居,甚至怀念孝诚仁皇后到哭泣,这种情况一直到康熙晚年才有所好转,可见康熙对孝诚仁皇后用情比较深。
而皇后和皇贵妃可以有资格向皇帝推荐宫女侍寝也是从康熙开始,不过这回不是由孝诚仁皇后开始,而是由康熙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而始。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即使康熙的表妹也是他的妻子,她最初并不是皇后,康熙在前两任皇后孝诚仁皇后和孝昭仁皇后去世后不再册立皇后,而是册封孝懿仁皇后为皇贵妃,由她权摄后宫事务。
在孝懿仁皇后以皇贵妃身份统领后宫期间,也正是她向康熙推荐了宫女宠幸,后来成为了康熙的妃嫔。这其中最有名的还属雍正生母德妃乌雅氏和皇八子胤禩生母良妃卫氏。德妃乌雅氏和良妃卫氏最初入宫都是做宫女,后来被孝懿仁皇后向康熙推荐才获得宠幸。
在孝懿仁皇后推荐下,德妃被康熙宠幸后生育了雍正,良妃被康熙宠幸后生育了胤禩,偏偏这两人最后还成为了康熙晚年诸子夺位中的竞争对手,而雍正和胤禩的生母之所以能被康熙宠幸受孕都是依靠了孝懿仁皇后,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历史巧合。
再继续说回清朝皇帝翻牌子,皇帝翻完牌子用晚膳,这期间被翻牌子的妃嫔就得沐浴更衣,然后等皇帝用完晚膳,被翻牌子的妃嫔就得脱得一丝不挂,然后由敬事房的太监们用大氅裹好抬到皇帝的寝宫之中。
当妃嫔到了寝宫中后,敬事房的太监将她放在皇帝龙榻之下就得退出房间,然后妃嫔脱去大氅由床尾逆床而上跪爬到皇帝面前,然后两人开始进入“战斗状态”,当皇帝辛苦的在耕耘时,敬事房总管太监和负责驮负妃嫔的太监都要在门外等候,总管太监还要得负责为皇帝计时。
这就是因为怕皇帝沉迷于酒色之中,也怕皇帝被酒色掏空身体,所以清朝宫廷对皇帝的耕耘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制。通常皇帝耕耘的时间是一炷香的时间,而一炷香大概相当于三四十分钟左右。
所以说清朝皇帝的耕耘时间很宝贵,也因此基本都是没有太多前戏就直奔主题了。一炷香计时是从敬事房太监推出房门开始算起,到点之后总管太监会在门外对皇帝高喊“皇上,是时候了”。
总管太监喊停也是有讲究的,第一次喊完之后,如果皇帝意犹未尽,就可以不用理会,大概间隔三五分钟,总管太监会喊第二次,当喊到第三次时,这时候皇帝就必须得穿衣下床,然后妃嫔在裹上大氅继续有太监抬回自己寝宫。总管太监给皇帝计时并及时喊停这也就是俗语“皇帝不急太监急”的由来。
当侍寝的妃嫔被抬走之后,总管太监会请示皇帝“留还是不留”,其实这意思就是问皇帝这次耕种的果实留还是不留,皇帝如果说“不留”,总管太监则立即至侍寝妃嫔的寝宫,轻按其后股穴道,皇帝耕种后留下的“龙种”就会随之尽皆流出。
皇帝如果说“留”,总管太监则执笔记之于册,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皇帝宠幸某某妃嫔,等到日后妃嫔如果真的受孕成功,这些记录就属于是受孕证明以备将来好核实。
当然皇帝召妃嫔侍寝也不都是为了耕耘播种之事,皇帝也会在有限时间内和这些妃嫔交心聊天以缓解自身的压力。比如康熙晚年经常召雍正的老妈德妃侍寝,当时康熙已经年逾六旬,而德妃也已经将近六十岁了,根据清宫规矩年纪超过五十岁的妃嫔就不能再侍寝了,但康熙为了德妃却破例了,想一想两人一大把年纪在一起也未必是为了那些男欢女爱之事了,两人更多的就是为了谈心,这就是所谓的老来伴嘛。
不过在清朝宫廷之中规矩还是非常繁琐复杂,即便皇帝也得按照宫廷规矩行事,按照规矩皇后就是皇帝的正妻,不管皇帝喜欢与否,他的“过夜权”只能属于正妻皇后,这就是宫廷规矩。
其实清朝宫廷这些繁琐复杂的规矩别说现代人看起来不可思议,就连当时的皇帝也都不喜欢这些规矩,这些规矩对皇帝束缚很厉害,但又不能擅自更改祖制规矩,因此皇帝也只能忍着了。
不过规矩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清朝宫廷的这些规矩只限于在紫禁城皇宫之内生效,如果皇帝去了承德避暑山庄或者圆明园这类皇家休闲场所,那么就不用遵守这些宫廷规矩了,在这些地方他们想晚上和谁过夜就和谁过夜,想耕耘到什么时间就到什么时间,一切都由自己决定。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康熙和乾隆都喜好游江南,自雍正之后好多皇帝喜欢居住在圆明园的缘故,他们大多都是为了随心所欲,躲开宫廷规矩。
因此这么看来还有人会觉得当清朝皇帝好吗?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啸亭杂录》、《我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