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奇闻趣事 > 正文

撞衫了!世界上这12个首都名与国名相同的国家!

news.xixik.com   2019/9/24 19:14:28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世界上国名与首都名相同的国家:新加坡,新加坡(亚洲),科威特,科威特(亚洲),吉布提,吉布提(非洲),卢森堡,卢森堡(欧洲),安道尔,安道尔(欧洲),摩纳哥,摩纳哥(欧洲),圣马力诺,圣马力诺(欧洲),突尼斯,突尼斯(非洲),危地马拉(美洲)

你知道吗?世界上一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绝大多数的首都与国名都不相同,但仍旧存在着少部分国家与首都共用一个名字的情况。它们遍布亚、欧、非和南北美洲,其中不乏疆域和人口都名列前茅的大国。

关于国名和首都名的同名现象 : 世界上有些国家和它们的首都同名。这样的例子不仅多,情况还相当复杂,值得专门谈一谈。

从地理分布上看,国名与首都名相同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粗略统计,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单子。而且仔细观察一下,还会发现彼此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其间隐藏着不少出人意料的秘密。笔者综合现有资料,把它们大体上分为以下10种类型。

中国历史朝代表

第一类,国名与首都名无论在该国语言中或其他语言中,都完全相同(后者主要指用拉丁字母的语言而言)。这样的例子有新加坡和圣马力诺。新加坡的国名与首都名,无论在本国或其他语言中均作Singapore,圣马力诺的国名和首都名无论在本国或其他语言中均作San Marino。汉语无论据该国语言或其他语言,译名都完全相同,毫无歧异。仅法语将圣马力诺亦称Saint-Marin,故就法语而言,也可将这个国名归入下类。

第二类,国名和首都名,在各种语言中实际相同,只是受各自正字法的影响,不能不对字母组合作必要的调整。这样的例子有卢森堡和吉布提。卢森堡的国名和首都名,德语作Luxemburg,法语作Luxembourg,英语一般采用法语词形。吉布提的国名和首都名,法语为Djibouti,德语作Dschibuti。词形虽略有出入,实质上并无二致,汉语据其中任何一种音译,都“殊途同归”,不会译出两个式样来。

第三类,国名和首都名在各种语言中皆为一式(如有两式,必有一式是通用的),唯一区别只是与原名的拉丁字母转写形式的个别字母稍异,仅仅略去一点次要成份。这主要指科威特而言。这个国家的国名和首都名,阿拉伯语原名用拉丁字母转写作Al Kuwayt,其他语言或作Kowait,或作Kuwait。汉语音译时,也仿其他语言例,统一作科威特,而将仅具词法作用、无任何词汇意义的冠词al略去。不过这个地名毕竟因此而自成一类。

第四类,国名与首都名在原文中是一致的,在其他各种语言中也是统一的,唯独英语在首都名中另加成分,汉译受英语的影响,也采用了原名中所无的不同形式。这主要指巴拿马和危地马拉而言。巴拿马的国名和首都名都是Panam,其他国家径直采用(但一般均略去重音符“′”,仅作Panama)。唯独英语在它的首都名后附加city(城)字样,作Panama City;危地马拉的国名和首都名一律是Guatemala,其他国家照用不误,又是英语给它的首都名附上个city,成为Guatemala City。我们对这个国家首都的名分别作巴拿马城和危地马拉城,这其实都是从英语转译的,于原名是无据的。

第五类,国名与首都名本来是一致的,其他国家的语言转写时发生讹转,词形遂出现分歧。阿尔及利亚的国名与首都名,为我们提供了这一类的实例。这个国家的国名和首都名,原出阿拉伯语,用拉丁字母转写,均为El-Djezar(这是法式,英式为AlJazair)。欧洲很多语言转写得五花八门,而且把同一个地名弄成两个模样。如这个国家的国名和首都名,法语分别讹转为Algérie和Alger,英语分别作Algeria和Argiers,德语分别为Algerien和Algier,意大利语分别作Algeria和Algeri。以上列举的这些名字,无论与阿拉伯语原名或这些语言彼此间,几乎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这个实例最足以说明,一个好端端的地名,由于各种原因,在不同语言中会讹转到什么程度。汉译分别作阿尔及利亚和阿尔及尔,仍然得归咎于英语的讹转,如果“名从主人”,译为贾扎依尔才比较合适,而且无所谓国名和首都名之分。

第六类,国名与首都名,在原文中既可通用,也可在首都名里增加区别性成分,其他语言一般遵循前一种办法,不加区别,只有英语采用后一种办法。这主要指墨西哥而言。墨西哥国名México,本来从首都名得来,两者当然是一致的。只是为了区别,首都名才另作Ciudad de México,但仍可单独使用México。其他语言多半也采用简式,又是英语把它的首都名另作Mexico City。按墨西哥人的习惯,把这个国家的首都称为墨西哥并不算错,过去曾经这样用过,现在的定型用法是作“墨西哥城”,于是与国名的汉译一半相同,一半不同,和下一类情况相似了。

第七类,国名中含有首都名,因而可说两者是基本相同或“半同”。如萨尔瓦多,国名El Salvador,首都名San Salvador(圣萨尔瓦多);几内亚比绍,国名Guinea-Bissau,首都名Bissau(比绍);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国名So Tomée Príncipi,首都名SoTomé(圣多美),都属于这一类型。

第八类,国名和首都名,因有关国家国土太小,根本没有另设首都,实质上不发生二者同名与否的问题。如梵蒂冈,面积0.44平方公里,只相当我国北京故宫面积的1/2,国名以外,无所谓另有首都名。原名无论全称梵蒂冈城国(Stato della CittàdelVaticano)的简称梵蒂冈城(Cittàdel Vaticano),甚至仅仅梵蒂冈(Vaticano),指称的都是同一个地理实体。

第九类,国名和首都名,在各该国正式语言的原文中各有其形,汉译却未加区别,混为一个词形。属于这一类的有以下二例。一是安道尔,一是突尼斯。安道尔国名Andorra,首都名Andorra la Vella(老安道尔),汉译统作安道尔。突尼斯国名AlTunisiyah(法语作Tunisie,英语作Tunisia),首都名Tunis。按阿拉伯语原名,国名应译为突尼西亚,只有首都名,才能译为突尼斯。汉译比照它的首都名,把国名也一并译为突尼斯。

第十类,国名和首都名有直接的派生关系,国名派生首都名,首都名半由国名组成,从而发生了一种独特的同名现象。唯一的例子是巴西和它的首都。巴西(Brasil)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内陆营建新都,取名Brasilia(由国名附指地后缀-ia,与国名由首都名加后缀构成的通例刚好相反),汉译巴西利亚。

以上10大类中举的例子,都是今天——21世纪初的情况,尚未把前些时另行更名的例子包括在内。否则,国名与首都名相同的就更多了。这样的例子有如下两个:

一、文莱的国名与首都名原来都是文莱(首都名英语另作Brunei Town),1970年方才把首都名更改为斯里巴加湾市(Bandar Seri Bagawan)。

二、阿曼的国名原来是马斯喀特和阿曼(Masqat wa Oman),把首都名马斯喀特(Masqat)包含在内,或者说,以首都名为国名的构成部分。1970年国名简化、更改为阿曼,国名与首都名乃区别开来。

从以上粗略勾勒中看,世界上各种类型的国名与首都名的同名现象,仿佛由各种线条交织成的一幅错综复杂的画图,远不若人们粗略设想的那么简单。这方面的地名现象如此复杂,令人颇有眼花缭乱之感,但如果加以归纳,它们的表现形式也不外乎以下3点:

  (1)在原文里,国名与首都名相同,在其他语言中变为不同;

  (2)在原文里,国名与首都名不同,在其他语言中却变为相同;

  (3)在原文里,国名与首都名相同,在其他语言中也相同,但彼此的词形结构和语音又不大相同,后者往往给前者增添些或删减些什么成分。

上面所说的“其他语言”,有的涉及很多语言,有的仅限于一种语言(如仅限于汉语或英语以及其他某一种语言)。这么一来,就不宜仅凭语言——比如仅凭汉语——使用的形式,认定某一个国家的国名与首都名是否同名,免得在某种或某些场合下判断失误。

形成上述复杂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

第一,语言上的原因。世界各国语言互有不同,语言间的隔阂,障碍甚至严重障碍着人们对地名的了解。加之各种语言有自己的语音系统、拼缀方法和书写规则,即使对他种语言的地名已有了解,具体处理上也很容易给以或多或少的变化。

第二,地名传播的路径复杂。世界上很多地名是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的,有的直接进入他种语言,有的经过第三种语言“转口”,而“转口”的地名,往往是经过“中转站”改装、加工的地名,难免走样。

第三,历史的原因。有些国名和首都名,早期传入他种语言时,受当时条件的限制,译得不很准确或不很完整,日后虽然经人发现,原名并非如此,但因已经用惯,不便更改,只好随它去了。

为便于读者综览全貌,特别是为便于读者掌握有关国名和首都名的地理分布及具体细节,笔者再把这类地名汇编如下,供大家翻检、查考。首列国名,次列首都名,继而作简单的解释与说明。

  亚洲国家

新加坡(Singapore),首都:新加坡(Singapore)。

以英语词形为准,其他语言多直接采用,中译名也据此而来。在有的语言中略有出入(如俄语作Сингапур)。

科威特(Al Kuwayt),首都:科威特(Al Kuwayt)。

原名出自阿拉伯语。英语作Kuwait,Kuweit或Koweit。中译名与英语惯用名有关。

欧洲国家

圣马力诺(San Marino),首都:圣马力诺(San Marino)

原名出自意语,英、德、西语均同。法语另作Saint-Marin。中译依原名。

卢森堡(Luxembourg),首都:卢森堡(Luxembourg)

原名出自法语,德语作Luxemburg,英语一般据法语词形,汉译大体据德语名。

安道尔(Andorra),首都:安道尔(Andorra-la-Vella)

原名出自加泰罗尼亚语。国名与首都名本不相同,其他语言或依原名加以区别,如法语分别作Andorre和Andorre-la-Vieille,其他语言多未加区别,如英语统作Andorra,俄语统作Андорра。中译据法语读音,却也统作安道尔。

摩纳哥(Monaco),首都:摩纳哥(Monaco)

原名无区别,其他语言多统用国名,唯必要时在首都名后加词,如法语有时作Monaco-Ville。中译从原名。

梵蒂冈(Vaticano),首都:梵蒂冈(Vaticano)

原名意大利语,国名全称Stato della Cittàdel Vaticano,首都全名Cittàdel Va-ticano,就专名部分而言,二者毫无区别。

非洲国家

吉布提(Djibouti)首都:吉布提(Djibouti)

均为法语词形,英语等从之,汉语音译皆与之一致。

   阿尔及利亚(El Djazair),首都:阿尔及尔(El Djazair)

阿拉伯语原国名与首都名相同,欧洲各种语言转写时,全讹转为不同的形式,如法语分别作Algérie和Alger,英语分别作Algeria和Algiers,中译国名据英式,首都名与英、法语皆有出入,与原文更不同(据原文应作杰扎依尔或贾扎依尔)。

突尼斯(Al Tunisiyah),首都:突尼斯(Tunis)

阿拉伯语原名各有词形,欧洲各种语言多数也相应作不同的转写,如法语作Tunisie和Tunis,英语作Tunisia和Tunis,但中译名将二者均作突尼斯(俄语也采取这种处理方式,即均作Тунис)。

几内亚比绍(Guiné-Bissau),首都:比绍(Bissau)

原名为葡萄牙语(英语Guinea-Bissau)。国名中含有首都名。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So Tomée Príncipe),首都:圣多美(So Tomé)

原名葡萄牙语(英语国名作So Toméand príncipe)。圣多美本为岛名,国名本主要取自岛名,但因首都名与岛名同,国名的一部分因而也等于与首都同名了。

美洲国家

墨西哥(México),首都:墨西哥城(Ciudad de México,México)

原名西班牙语,国名取自首都名,二者实际相同,首都名中的Ciudad(意为“城市”),是后来加上去的,一般也可仅用México一词。英语相应作Mexico City,也可仅作Mexico,法语采用不同词形加以区别(国名Mexique,首都名Mexico),中译一向分别指称。

危地马拉(Guatemala),首都:危地马拉城(Guatemala)

原名西班牙语,国名与首都同名,仅英语首都名另作Guatemala City,汉译予以区别,系受英语影响。

巴拿马(Panam),首都:巴拿马城(Panam)

原名西班牙语,国名与首都同名,仅英语首都名另作Panam City,汉译在首都名后另加“城”字,也是受英语的影响。

萨尔瓦多(El Salvador),首都:圣萨尔瓦多(San Salvador)

原名西班牙语,国名与首都名基本相同。

巴西(Brasil),首都:巴西利亚(Brasilia)

原名葡萄牙语,首都名由国名派生,两者势必同名,只是词形因反映派生关系而略异,但在英语中却各有词形(国名Brazil,首都名Brasilia)。

12个首都名与国名相同的国家简介

世界上这12个国家,国名与首都名相同!除了突尼斯,墨西哥,巴拿马外,危地马拉、吉布提共和国外,其他均为袖珍国。卢森堡、安道尔、圣马力诺、摩纳哥和梵蒂冈。这些国家要么太小,要么蜷缩内陆,实在乏善可陈,比如梵蒂冈基本跟几十个足球场差不多大。但是袖珍国列支敦士登首都是瓦杜兹,与国名不重名。其实墨西哥、巴拿马、梵蒂冈的首都是墨西哥城、巴拿马城、梵蒂冈城。都比国名多了一个城(City)。

国名与首都名字重叠可以认为是一种巧合,也可以认为是历史文化所致。

1.新加坡是东南亚的发达国家,全称为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其首都名亦是新加坡(Singapore)。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南端,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国家,面积仅有724平方公里,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金融和航运,新加坡首都新加坡市成为继伦敦、纽约和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2.科威特国(The State of Kuwait),阿拉伯半岛东北部的君主制国家,其首都科威特城(Al Kuwait)与国名相同。

科威特历史上先后是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国家的领土,1899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61年独立。科威特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属于国家较为富裕,人民生活水平很高的阿拉伯国家。

科威特位于中东波斯湾,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国家,不过真正使科威特名声大噪的还是爆发于1991年的海湾战争。两伊战争之后,伊拉克为弥补财政亏空而悍然入侵科威特,结果招致全世界的谴责。在美国军事介入之后,伊拉克更是一蹶不振,但科威特却成功复国。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既是该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波斯湾沿岸的重要港口之一。

科威特和巴林一样,都是奉行二元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称为埃米尔,享有最高大权;内阁首相主导政府,但必须对国家元首埃米尔负责。

科威特城的最大特点就是本国公民是“少数民族”,大量外来移民进入科威特挣钱打工,已经超过了科威特本国民众,比如菲律宾女性从事服务员、巴基斯坦人从事建筑业、印度人从事零售业……

3.卢森堡大公国(The Grand Duchy of Luxembourg),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内陆小国。被邻国法国、德国、比利时所包围,面积仅有2586平方公里。因卢森堡国土小、古堡多,有“袖珍王国”、“千堡之国”之称。卢森堡首都为卢森堡市(Luxembourg City)。像欧洲法院、欧洲审计院、欧洲投资银行、欧洲议会总秘书处等机构都设立在卢森堡市,被称为继比利时布鲁塞尔、法国斯特拉斯堡之后的欧盟“第三首都”,同时也是欧元区内最重要的私人银行中心、以及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投资信托中心,来自比利时、德国、瑞士等国的上千家大企业和银行驻扎在卢森堡市。卢森堡大公国作为全球仅存的大公国,卢森堡经济高度发达, 在欧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

4.安道尔公国(The Principality of Andorra),是位于西南欧法国和西班牙交界处的内陆国,面积仅有468平方公里,属于世界袖珍国之一。为9世纪时查理曼帝国为防范摩尔人的骚扰而在西班牙边境地带建立的小缓冲国,首都为安道尔城(Andorra La Vella)。安道尔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称为安道尔大公,由两位外国人同时担任;法国总统和西班牙塞奥-德乌赫尔主教是安道尔两大公,不过,他们没有实际权力,真正的国家大权掌握在本国选出的政府首相手中。安道尔公国位于法国和西班牙交界处的内陆,在防务上由西班牙和法国同时负责安道尔的国防事务。安道尔实行免税政策,成为欧亚商品的销售中心。鉴于安道尔城所处的地理位置,每年有大量外国人士赴安道尔旅游,旅游业成为安道尔的经济支柱。

5.摩纳哥公国(The Principality of Monaco),欧洲的一个城邦国家,三面被法国包围,只有南面濒临地中海,面积仅有2平方公里,世界第二小的袖珍国家,总面积为1.98平方公里,其首都是摩纳哥城(Monaco-Ville),整个城市建在阿尔卑斯山脉伸入地中海的一座悬崖上,因而被称为“悬崖顶上的首都”。由于摩纳哥城面积较小,城区仅有两两条街道,即圣马丁街和波特内街,一般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可以走遍全城。摩纳哥最有名的人物是世界上最美的王妃格蕾丝·凯利。

摩纳哥与法国存在特殊友好关系,他的内政、国防受到法国的协助指导;摩纳哥公国实行二元君主制,国家元首为摩纳哥亲王,拥有最高大权;政府首脑为国务大臣,代替亲王处理行政事务,但亲王任命的国务大臣必须由法国政府批准。

6.圣马力诺共和国(Repubblica di San Marino),位于欧洲南部,面积仅有60平方公里,位于意大利半岛东部,整个国家被意大利包围,是一个国中国,属于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首都为圣马力诺(San Marino)。圣马力诺市街道崎岖,基本不通车辆,使得圣马力诺成为一个没有红绿灯的国家。

1263年圣马力诺制定共和法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共和国。圣马力诺最大的特点就是国家实行双元首制度,由两名执政官共同担任国家元首兼议会首脑。

7.梵蒂冈城国(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整个国家被意大利包围,亦是一个国中国,是世界面积最小的国家,同时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教廷的所在地,首都为梵蒂冈城。

8.突尼斯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unisiae),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相望,是扼守地中海西段航线的要冲。其首都为突尼斯,不过与国名不同的是首都的突尼斯英文为Tunis,迦太基古城就位于突尼斯北部。

国名Tunisia,首都名Tunis,是中文一定要把它们都翻译成突尼斯的。其实一个“突尼斯呀”,一个“突尼斯”。突尼斯国名正确是突尼西亚,首都是突尼斯。

突尼斯历史上先后是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国家的领土,19世纪沦为法国殖民地,1956年独立并实行君主制,1957年废除君主制改用共和制,定国家名称“突尼斯共和国”。突尼斯的经济发展在整个非洲排在前列,是阿拉伯国家之一。

公元前9世纪,迦太基人曾在这里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帝国,并一度与罗马争夺地中海霸权。迦太基战败之后,罗马将突尼斯改为阿非利加行省,至公元8世纪初,该地区被阿拉伯人征服。突尼斯共和国首都突尼斯市位于突尼斯湾与突尼斯湖的连接处,是该国最大的港口,举世闻名的迦太基文明遗址就坐落于此。

9.吉布提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Djibouti),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扼红海入印度洋的要冲,首都为吉布提市(Djibouti)。

吉布提历史上是统治埃塞俄比亚的扎格维王朝、所罗门王朝等朝代的疆域,19世纪沦为法国殖民地,1975年正式独立,定国家名称“吉布提共和国”。吉布提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信仰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国家之一。

吉布提位于非洲东海岸,被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曼德海峡四面包围。由于扼守从红海进入亚丁湾的要冲,吉布提的战略地位受到各大强国的青睐,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吉布提设有基地。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是该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东非最大的海港之一。

10.危地马拉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Guatemala),位于中美洲西北部,面积约有10万平方公里,是古代印第安人玛雅文化中心之一,其首都为危地马拉城(Ciudad de Guatemala)。

危地马拉历史跟墨西哥差不多,16世纪开始也是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独立,1839年正式定国家名称“危地马拉共和国”。危地马拉的经济发展较慢,以农业为主。

危地马拉是墨西哥的南部邻国,国土两侧分别濒临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同时这里也是古代玛雅文明的中心。不过优越的地理位置并未给该国带来繁荣和富强,相反动荡和混乱却是这里的常态。1524年西班牙人征服危地马拉,此后数百年间危地马拉一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直到1821年才宣布独立。直到1996年危地马拉全国先锋党与“危地马拉全国革命联盟”达成《最终和平协定》,才正式结束长达36年的内乱。首都危地马拉城是该国第一大城市,因处在危地马拉中部山谷之中,四季如春,故而又称“恒春之国”。

11.墨西哥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Mexico),位于北美洲的共和制国家,面积有196万平方公里,是北美洲第三大国,最靠近美国的国家,其国名都与美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相似,其首都为墨西哥城(Mexico City)。墨西哥城既是美洲人口最多的都市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都市区、更是西半球最古老的城市。作为墨西哥最大的城市,墨西哥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6世纪就建立起来了,比美国的建国史还要久远。而且它还集中了墨西哥近一半的工业、商业以及一半以上的服务业和金融业,所产生的GDP占据墨西哥总产值的48%。

墨西哥是历史上先后诞生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等文明,16世纪开始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21年独立,1824年正式定国家名称“墨西哥合众国”。墨西哥的国家发展在整个美洲排在前列,生活水平较高。

墨西哥是美洲屈指可数的地区大国,以196.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位居世界第14位。首都墨西哥城是美洲人口最多的都会区,建立在古代阿兹特克帝国的首都特诺奇提特兰的废墟上。公元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派遣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之后越来越多的西班牙人涌入今墨西哥境内,阿兹特克帝国旋即毁于战火当中。特诺奇提特兰被夷平之后,西班牙在其原址之上建立起近代的墨西哥城,这便是今天墨西哥的首都

虽然墨西哥实行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和美国的政治体制一样,但墨西哥却不设置副总统职位,这与全球其他总统制国家有着根本的不同。

12.巴拿马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Panama),是北美洲(拉丁美洲)国家,面积约有7.5万平方公里。地跨南北美二洲,东西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巴拿马最出名的莫过于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则是南北美的分界线,其首都为巴拿马城(Panama City)。于1519年由西班牙人设立,是巴拿马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和中美洲的金融中心。在巴拿马城的街头,银行林立,金融业的发达是举世闻名的。

巴拿马历史也跟墨西哥、危地马拉无异,1821年独立,1903年正式定国家名称“巴拿马共和国”。巴拿马的经济发展也是较慢,比墨西哥稍弱,但比危地马拉强,用美元作为法定货币,是世界上除了美国之外唯一一个使用美元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

巴拿马几乎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为运河而生的国家,从1501年到1903年,巴拿马先是被西班牙殖民三百多年,然后被纳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而在大哥伦比亚解体之后又成为新格拉纳达的一个省。整整四百年间,没有人在乎过这个蕞尔之邦,直到巴拿马运河的问世。1903年巴拿马取得独立,但随即就被美国掌控,以至于今天巴拿马共和国仍旧摆脱不了美国的影响。巴拿马首都为巴拿马城,就位于巴拿马运河沿岸,是一座依山傍海的中美洲城市。

国名与首都名有点相似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巴西(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巴西利亚(Brasilia)

然巴西英语是Brazil,巴西利亚的英语是Brasilia,不是一回事。而在Brasil(葡语),巴西利亚(Brasilia) 是类似的。单身周杰跟周杰伦不是同一个人,无相似之说。 利亚,在英语中,常与一个地名衔接,表示某一区域。可以翻译为洲,地区,市等等。

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

阿尔及利亚(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Algeria),阿尔及尔(Algiers)

几内亚比绍首都:比绍

几内亚比绍(The Republic of Guinea-Bissau),比绍(Bissau)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首都:圣多美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Sao Tome and Principe),圣多美(Sao Tome)

萨尔瓦多首都:圣萨尔瓦多

萨尔瓦多(The Republic of El Salvador),圣萨尔瓦多(San Salvador)

除了少部分国名沿袭历史译法外,新中国翻译外国地名优先考虑其本国语言读音。因为突尼斯只是在英语中被转写成Tunisia,实际上本国官方语言阿拉伯语中还是叫做????,也就是Tunis,译作“突尼斯”。至于巴西和巴西利亚,其拼写在巴西官方语言葡萄牙语中明显就是不同的,故译名做出区分。

日本的法律上并没有规定首都,所以东京不是日本法定意义上的首都。唯一一部确认“东京”为首都的《首都建设法》(1950年颁布)在试行六年之后就废除了,直到今天,日本在法律意义上是没有“首都”的。

文莱首都曾经叫文莱市

文莱国名的全称是“文莱达鲁萨兰国”,位于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岛西北部,文莱首都叫“斯里巴加湾”,原名叫文莱市,1970年10月4日改名为现在的称呼——“斯里巴加湾”,意思是“和平的市镇”。而文莱的国名全称中“达鲁萨兰”一词在马来语里的意思是安定和平的地方。无论是首都名还是国名,都显示着这是一片祥和富足的土地。文莱的面积仅有5765平方公里,生活着约42万人口,其中约10%是华人。这个国家因盛产石油而富裕,特别是文莱的皇室,更是富可敌国。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商人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飘洋过海来到了这里。它的面积虽然还没有上海大,却因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在文莱,目前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为14亿桶,天然气储量为3900亿立方米,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和出口成为文莱国民经济支柱。 不过,过度依赖油气产业也令文莱经济模式单一。

文莱和中国的历史渊源

许多人大约都不了解文莱这个国家,第一次知道文莱可能还跟中国一个明星吴尊有关,因为吴尊就是来自于文莱的。之所以会重点说到文莱的原因是文莱在历史上和我们中国竟然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建立文莱的人竟然是华人。

文莱古称婆利、渤泥等等,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国家的雏形,并在唐宋时跟中国建立联系。而鲜为人知的是,现代文莱的形成,却是与一位叫黄森屏(本名黄元寿)的中国人有着密切关系。

黄森屏生于1339年,他是刺桐人,是今天泉州熙春铺市曹巷黄宅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元末明初的大动荡时期,他毅然从军,后成为明朝的将领。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看到西南边陲需要重兵驻防,于是派黄森屏前往云南担任鹤庆守备。黄根据当地情况,建造了石头城,后世将此称之为"极边第一城"。黄森屏在此多次作战,屡建奇功,被任命为云南永昌腾冲卫总兵。

根据传说朱元璋听说东南亚婆罗洲盛产黄金,于是就任命在云南屡建功勋的黄森屏出使加里曼丹岛的婆罗洲。因黄元寿在中国南海森屏滩剿寇抗倭功勋卓著,朱元璋特赐名为黄森屏。之所以选用黄,除了他骁勇善战,戍边有功外。成长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刺桐城的经历,精通航海技术,熟悉南洋地区风土人情等等也是重要因素。

 

黄森屏于是带着数千人在加里曼丹岛的某河口登陆,但不巧遭遇了船难,有的成员失去了手臂。因此当地土人将此命名为“支那巴唐岸河(Kinabatangan)”,即 "中国人断手"之意河。

当然黄森屏登陆后,肯定看不到满地黄金(其实朱元璋的判断不假,当地蕴藏的石油确实是黄金,但这是工业时代后的事,当时用途不大),倒是大片未开发的原始森林。而此时一场台风又摧毁了黄森屏返航的船只,因此他只好带着部下在此定居下来。

黄森屏带着手下在断手河流域建立家园,经过不懈努力,这里得到了开发,中华文明的春风也吹拂着这片土地。黄森屏声威远震,日益得到当地土人的爱戴,被他们称呼为 “拉阇”(王的意思)。虽然他的部下依然称呼他为“总兵”,但黄森屏却真实在加里曼丹岛西北部建立了政权,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国王,这个王国也是现代文莱的雏形。

断手河偏北的渤泥国日益衰落,不仅受到南方印尼的威胁,被迫向其纳贡。而其东方菲律宾南部上的苏禄苏丹国也经常出兵入侵这个小国。于是渤泥国新苏丹马合谟沙刚登基不久,看到黄森屏日强强大,于是向他求援,以抵抗印尼和苏禄的威胁。

马合谟沙为了与黄森屏结盟,两家进行了联姻。他把女儿嫁给了黄森屏,并赠与黄森屏“麻那惹加那”(类似古典小说中的“一字并肩王”)的称号。而马合谟沙的弟弟艾哈迈德则娶了黄森屏的妹妹黄元丽。因此,文莱王室奉黄森屏为始祖,至今文莱仍有“黄总兵墓”,受到文莱王室的纪念。

身经百战的的黄森屏面对东南亚小国的进犯,自然是手到擒来。他率领军队迅速地击溃了苏禄人,使其不敢再入侵渤泥国,渤泥国避免了灭亡的命运。

由于赶跑了苏禄人,黄森屏在当地的威望与日俱增,他担任支那巴坦加总督、总兵和苏丹,成为实际上的领导人。他统治文莱时期,曾用几十艘大船载石沉于文莱河口,用土填为地基,在其上建造了一道石墙和堡垒,称为石堡(Kola Batu),至今遗址尚存于加奥朗(Kaya Orang)和舍门(Chermin)二岛之间。

1402年,渤泥国苏丹马合谟沙去世,他的儿子阿布杜·马吉德·哈桑继位,由黄森屏和马合谟沙的哥哥特曼贡亲王监国摄政。四年后哈桑去世,王位出现了空缺,在这两年时间里,经过一系列宫廷斗争,黄森屏扶持的艾哈迈德(即黄森屏的妹夫)成功击败特曼贡亲王继位,成为渤泥国史上的第二世苏丹,足可见,黄森屏在渤泥的地位之高了。

尽管黄森屏成为文莱实际领导人,但他一直牵挂着大明,到了晚年思乡之情更加强烈。1408年,黄森屏留下自己的妹妹黄元丽留守文莱,负责军政事务。而自己以渤泥“麻那惹加那”的名义带领150多位部下、亲戚回到中国朝见中国皇帝,而此时皇帝已经成为了明成祖朱棣。

永乐皇帝看到回到故乡的海外游子,兴奋异常,下旨命令文莱使团进京所经之地的地方官都要隆重接待,让黄森屏一行见证大明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不过黄森屏年事已高,来不及享受归国的喜悦,就于是年底病逝于南京,享年67岁。

黄森屏去世前,曾给朱棣提了三个要求。除了自己归葬中华,加封东南亚的最高山(今名基那巴卢山,意为中国寡妇山)为渤泥国的镇山外,还提出“境土悉属职方”,将渤泥和断手河流域的土地,归入大明版图。

永乐皇帝同意了黄森屏的请求,将他安葬在在今南京安德门外石子岗东向花村乌龟山地方为其立墓,以王礼赐葬。而对于将文莱纳入大明版图之事,他只是派太监张谦前往渤泥镇守一年回国,并未采纳黄森屏的建议,大明因此失去一块海外领地的机会。

而黄森屏的妹妹黄元丽和第二世苏丹艾哈迈德育有一女黄桂姑。嫁与来自麦加的阿拉伯人沙里夫阿里。1425年,苏丹艾哈迈德去世,由沙里夫阿里继位为文莱第三世苏丹,此后世世相传到当今文莱苏丹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另一个版本说辞

大约13世纪,中国还处在明朝时期,众所周知,明朝是历史上最有航海贸易探索精神的朝代明朝的皇帝朱棣听闻远在海外有一个名叫婆罗洲的国家遍地是黄金,身为高位者,朱棣自然不想放过这片富庶之地,于是就派遣官员黄森屏前去查看。

黄森屏领命后就带着一队人马出发了,在海面上漂流了数十日,一群人终于到了婆罗洲,但上了岛才发现,这里只不过是森林覆盖面积比较广的地区,哪里有黄金宝藏的身影呢?但黄森屏又不想这么无功而返,于是想着可以去附近的国家,以使者来访的身份,要求当地的国王接近。就在不远的渤泥国就成为了黄森屏的首选。

渤泥国国王得知黄森屏是天朝来使,非常尊敬他,不仅热情招待了他,还提出要将公主嫁给他,以结两国友好关系往来。就这样,在渤泥国生活的时间越长,黄森屏越发地不想回到明朝,等渤泥国国王去世前,将下一任国王的位置传给他时,黄森屏终于如梦初醒,赶忙带着人回到了明朝,拜见了朱元璋,并告诉自己在渤泥国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如今已是国王,愿意成为明朝的藩王国,以后常年进贡。

朱棣在得知婆罗洲没有宝藏时,也就同意了黄森屏的请求,于是黄森屏在婆罗洲建立国家,后来改名为文莱,这也就是文莱和我国说不清理不清的关系了。至于文莱有没有宝藏,自然是有的,文莱虽然面积不大,但是遍地储存着煤炭等矿产资源!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搜索 国家名 首都名 首都 在百度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