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四所“电子科技大学”到底该怎么翻译呢?
国内四电英文如下:
电子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感觉比较准确,就是太长了,还非要加个of China,俨然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西电同学很有意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Xidian University
个人喜欢这个翻译,有特色,易于形成品牌,可以跳出Electronic院校的专业限制,便于以后的发展。类似的翻译还有北京海空航天大学Beihang University 上海交通大学Shanhai Jiaotong University 兰州交通大学LanzhouJiaotong University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等等。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很明显在仿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相信这个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只是一个过渡性翻译,等社会对“杭电”像对“西电”那样认同后,估计就会改为(Hangdian University)。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虽然Technology也有“科技”的意思,但更多的还是指工业技术,工艺等,似乎与“科学”相距甚远,原来的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的后期(更名大学前几年)就是翻译成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感觉还算恰当,可更名后仍然沿用这一翻译就不敢恭维了。桂电要向多科性、综合性大学发展,就不能局限于 Electronic Technology的束缚,个人感觉西电、杭电的做法可以参考。
关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的爱恨相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西电)比电子科技大学(为方便比较,暂简称成电)更老牌一些,西电建校于1931年,而成电建校于1956年。据说当年成电建设时,西电的一个副校长带着很多老师一起去了成电,真实性待考。之后两所高校齐头并进,竞争之中共同成长,纷纷成为国内电讯领域的领军院校。
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当时的西电名字是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而成电的名字是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你听听,这两个名字,真是一个比一个挫。于是两校领导都觉得,这不是个办法啊,不如改名吧!改什么呢?两个学校的领导都看上了同一个名字——中国电子科技大学。
xx电讯工程学院 -> 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这名字要是改成了,有种野鸡变凤凰的感觉啊!按道理来讲,两所院校在国内的实力,确实都有资格叫这个名字,但是对教育部来讲,手心手背都是肉,哪边也不能偏心。于是,大笔一挥,“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这个名字,谁也不许叫!回去重新想!
西电这边挺老实,叫不了“中国”,那就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吧。成电这边则要精明得多,叫不了“中国”,那我就不要这个前缀了,就叫“电子科技大学”,听起来还是比你大呀!
翻看两校历史,都在1988年改了上述的名字。作为西电的学生,我真心觉得成电的领导聪明呀~
另外,关于两校的英文名字,也是很有意思的,西电的英文名字就是“Xidian University”,而成电则是“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英文简称UESTC,看见没!!先不说一个土,一个洋气,成电的那个“of China”就很绝了。中文名字不能叫“中国”,那我就在英文名字里面叫~而且好像西电的英文没有缩写(咋缩?XU?Xidian?),而成电的学生可以说“我毕业于UESTC”……。啧啧啧。
叫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大学,成电学生不乐意。
叫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吧,西电学生不乐意。
争执不下,简称成电。所有人都很满意。
这个简称并不是承认自己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而是返璞归真,简称的来源是老牌名校: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总之,西电给我的感觉,像是一个不修边幅,整天埋头看书的木讷老教授。而成电则像一个意气风发,学识才干俱佳的行业青年领军人物。风格不同,但都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