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冉闵被骂做三姓家奴,到底是英雄还是罪人?

news.xixik.com   2015/4/24 9:49:54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很少有一个历史人物像冉闵这样充满争议,以致于主流教科书因为无法定论而不得不将他忽略。他的命运,让人悲愤难抑!由于冉闵的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几百年的的鲜卑北魏的史学家把冉闵大骂一顿。

五胡乱华之世,天下之大防者二:华夏和夷狄之别是“义之犹严者”,而绝不能“以一时之君臣,废古今夷夏之通义”。如冉闵这般最终幡然醒悟、弃暗投明,牺牲于抗击胡虏事业之人,不论他从前有多少过失,盖棺定论,终当得到肯定;——行事有缺点的战士,终究还是战士;私德再完美的叛徒,一样也是叛徒。

五胡乱华时期,冉魏政权皇帝冉闵,在夺取羯族建立的后赵政权后,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血腥报复胡族压迫,将几十万羯族屠灭,又在他生平最后一战,襄国之战中,以寡敌众,以步兵战骑兵,单人斩杀鲜卑骑兵三百余人,展现了不亚于西楚霸王项羽的武勇,并留下一句气壮山河的遗言:【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況我中土英雄,何得不称帝邪!】

因此,冉闵被许多怀有朴素感情的网友神格化;如赞誉他「万夫不当之勇、天神下凡」「项羽转世、盖世英雄拯救汉人」「若无冉闵,汉人便将灭亡」等。

中国历史朝代表

冉魏皇帝:冉闵

同时,又有另一些人,从史书细节深刻挖掘冉闵的各种所谓“黑历史”,大肆宣扬。并由此断言他只是个唯利是图的军阀,为同样投靠胡虏、之后起兵造反的吴三桂式人物之先驱。甚至因为冉闵三改其姓,便借用《三国演义》中台词,蔑称其“三姓家奴”,或以冉闵地域狭小,兵败身亡,嘲讽他”邺城城主“,”一勇之夫,并非名将“等等。

而诸如此类否定冉闵论调,即使不深究其目的本心,是否仅因为对“冉天王神话”的广泛传播中、夸张史料的反感,其实亦是刻意贬低和苛责古代英雄的偏颇之论。

(一)冉闵是不是“认贼作父”“三姓家奴”?

冉闵之父冉良,年仅12岁便被肆虐中原的石勒军裹挟为羯虏的一员,背弃祖宗名姓为“石瞻”,靠着个人才干和运气,一次次生死线上搏杀,才摆脱了为炮灰的命运,跻身羯虏高层。

冉闵自出生在这个世界起,便是暴君石虎的养孙,把羯赵帝国当成自己的祖国,为其出兵打仗,实为必然,这样的人生道路并不是他一个婴儿自己所能选择的,也不能因此宣布他“认贼为祖、为父”的罪名。

石虎死后,冉闵拥兵支持石遵,既是趁机扩张自己势力,也确确是是相当程度上相信了石遵会立他为储君的诺言,这样的雄心萌发也是很自然的,因为他之前的人生,确实一直把自己当成了羯赵皇族的一员。

冉闵以为凭着养育之亲和累累战功,能靠自己的卓著才能成为羯人首领,却被冷酷的现实无情打醒,原来在这些羯虏眼里,走狗终究是走狗,他们一样坚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从此,曾经助纣为虐的羯人将军「石闵」死了,一个汉人豪杰「冉闵」出现在世间。

冉闵先改姓为“李”,改国号为“卫”,来做一过渡,实为以应谶文中“继赵李”字样需要,以此来增强羯赵境内被欺压数十年的汉人军民的抗胡信心。这是东汉到魏晋流行的一众习俗,正如光武帝刘秀创业时也曾多次利用谶文一样,更非劣迹或过失。而最终很快堂堂正正恢复父祖的汉姓冉氏,更让他父亲冉良也得以认祖归宗,正本清源,是对生父在天之灵的孝行,绝不当做任何指责。

冉闵在石虎麾下时,为羯赵政权东征西讨、屡立战功时,显而易见,在其人生前三十余年,羯人认同是肯定远大于汉人认同。直到石虎死后羯赵内战,石氏皇族对他明显的敌视和排斥,欲谋他性命时,冉闵骨血中的汉人认同才渐渐觉醒,并联合汉人乞活军首领李农,夺取政权,下令屠胡,将那些为恶多端的那些羯人贵族兵士一举消灭。

然而,虽然并不符合大众认知中对完美英雄的高标准严要求,但冉闵前半生的种种缺失,其实亦相当程度情有可原,更绝不应给予“忘恩负义,三姓家奴”这样苛刻的指责。

(二)冉闵杀尽石虎子孙,算不算“忘恩负义”“不忠不孝”?

石遵、石鉴、石祗、石琨等羯赵皇族,屡次勾连谋划,意图夺取冉闵性命,冉闵当然不可能坐以待毙,这些人对冉闵原本也谈不上有任何恩德,与之攻战丝毫不为过。

石虎对冉闵的喜爱和任用,原本是建立在他骁勇智谋兼备,治军严明善战,可为羯人鹰犬的前提下,而并非真有什么祖孙之情。可以看看石虎生前作为,如杀尽首任太子石邃并其儿孙一门二十六口;又杀尽次任太子石宣并其儿孙满门九口,并亲手将石宣酷刑虐杀;如此残暴不仁之徒,他对他那些亲儿子亲孙子又能有什么感情可言呢?

后赵暴君:石虎

因此冉闵为杜绝后患,杀尽石虎众孙,也算不得对石虎本人有何“忘恩负义”,盖因石虎这种亲手杀儿屠孙禽兽暴君的早已脱离了正常人类的范畴,也绝不适用于一般人类的道德标准。

至于某些人指斥冉闵攻灭羯赵,屠灭石氏,是“不忠不孝”,更是荒谬以极。按此论调,莫非冉闵应该甘心去做「石闵」,替禽兽非人类行的石虎家族誓死效忠,一辈子为他们助纣为虐,残虐汉民,反倒才是大忠大孝么?

会做此事想者,自然是将封建君臣和忠孝理念,放在了千秋民族大义之上。无怪乎常有人会给张弘范、范文程之流替鞑虏政权积极出力的文人武夫辩解。在皇冠龙椅早被砸得粉碎,封建帝制早已烟消云散的21世纪,仍有人做此是想,并以此为评判历史人物的标准,原是一桩咄咄怪事。

确实以封建君臣和忠孝理念而论,张弘范生下来便在异族治下,并不曾食一日宋禄,效忠蒙古率军灭宋,本无不妥;而范文程并非洪承畴那样的明朝高官,因此他替满清出谋划策,谋取一己功名,也是天公地道。

殊不知华夏民族大义并非域外泊来,并非近代才产生,也并非宋明之季才格外强调,而是自管仲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以来,华夏与夷狄之争,便是关乎华夏文明与华夏民族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

孔夫子的话说得好,便是华夏的君主再坏,也永远强过夷狄的好君主。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论语·八佾》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 如其仁!】——《论语·宪问篇》

这个道理其实十分浅显,就和别人的爹妈再有钱,待你终究也不会和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真心。

(三)冉闵曾出兵攻打东晋,又收用胡人降兵,杀死反对的大臣,是不是罪行?

冉闵为羯赵将军时,确曾出兵攻打东晋,但是在那些对冉闵咬牙切齿痛恨的人眼里,同时代促进了汉胡和谐的大英雄王猛,不但自始至终仕官胡族政权:氐人建立的前秦,而且同样带兵攻打过东晋,以及东晋的藩属、汉人执政的前凉政权;

如果冉闵应当被批判,那王猛又凭什么不被指责?

前秦丞相:王猛  

民族区分首先以文化和自我认知;像冉闵这样一个从出生下来起,30多岁前民族意识和自我认知,完全就是胡人皇族的人,硬要说他如何潜藏爪牙苦苦忍耐多年,胸怀大义,一心只为重光汉统,当然是过分拔高和褒美,但强加罪名,同样无稽之至。

“以夷制夷”一直是汉人王朝的传统,汉武帝一样大量收用匈奴的降将降兵,霍去病远征漠北时,他们正是重要的先锋和向导;后世的朱元璋和朱棣时期,大明王朝同样大批使用蒙古人降将降兵,用以作为讨伐蒙古的先锋。

冉闵收用胡人降兵为己用,顺便给自己儿子一个“大单于”封号,正说明他不是只知道杀杀杀的无脑莽夫,此前的“屠羯令”,屠掉不可能和冉魏政权合作的羯人,是在羯赵残余势力仍很强大时,情势所需的应急手段。

反而是那个「反对收纳降胡的汉人大臣」,也就是韦謏,此人是士族高门大姓出身,海内一时名士,在暴君石虎时代可是太子太傅,封京兆公,比冉闵这个石虎养孙的爵位还高,据说还「好直谏,陈军国之宜,多见允纳」,正是高门士族和石虎密切合作的一个代表。

后赵京兆公:韦謏  

只因为石虎一边残虐底层汉人民众,一边又厚待高门士族,令他们「势门童幼多为美官」,此人就心安理得做羯赵国的“忠直之臣”了。在石虎长达十余年的种种残虐汉人底层百姓的暴政行径时,韦謏又做了什么?

唯一的直谏记录,便是一边不咸不淡地劝已经搞得后赵百姓「顿毙属途,怨声塞路」的石虎“不夺农时”,一边倒是对石虎鱼龙白服的习惯忧心忡忡,生怕他遭了所谓“狂夫之变”,恶贯满盈被天诛,真正是羯人的一条忠心好狗呢。难怪以石虎对汉人之蔑视之暴戾,却唯独对此人青目有加,屡加封赏。

等到冉魏帝国建立后,这个韦謏却一副比谁都要极端的、要将投降归顺的胡兵也赶尽杀绝的嘴脸,这是给谁看的?冉闵斩杀这样的投机反复分子,以定军心,也未必不是早就看这种沽名钓誉之徒不顺眼了,正是理所当然。

(四)冉闵功败垂成,仍不失为顺应历史发展的千古英雄。

中华文明的华夷观念从管仲、孔子之季代代相承了数千年,一直到明末思想巨人,船山先生王夫之的《读通鉴论》为集大成者,已足以建立起一套可以囊括3000年来诸王朝各政权的是非评判标准。

船山先生有云,五胡乱华之世,天下之大防者二:华夏和夷狄之别是“义之犹严者”,而绝不能“以一时之君臣,废古今夷夏之通义”。

船山先生:王夫之  

?【夷夏者,义之犹严者。不以一时之君臣,废古今夷夏之通义也。败类之儒,鬻道统于夷狄盗贼而使窃。岂不知中国可禅、可继、可革!而不可使夷类间之。】

【华夏之於夷狄,骸窍均也,聚析均也,而不能绝乎夷狄。所以然者何也?人不自畛以绝物,则天维裂矣。华夏不自畛以绝夷,则地维裂矣。天地制人以畛,人不能自畛以绝其党,则人维裂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因此,如冉闵这般最终幡然醒悟、弃暗投明,壮烈牺牲于抗击胡虏事业之人,不论他从前有多少错失,之后又犯下多少过失,盖棺定论,终当得到肯定;

而如张弘范、范文程、洪承畴(洪承畴和范文程算是清朝开国功勋,还是汉奸呢?)这般,终身替胡虏政权出力,扑灭华夏最后星火,令神州陆沉、遍地腥膻者,不论他们又有多少苦衷,又如何符合所谓的“君臣之义”,私人品行又有多少美德,终究永远要钉在耻辱柱上,为后世子孙所不齿;

——行事有缺点的战士,终究还是战士;私德再完美的叛徒,一样也是叛徒。

冉闵,汉人的战神!

闵所乘赤马曰朱龙,日行千里,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余级。俄而燕骑大至,围之数周。闵众寡不敌,跃马溃围东走,行二十余里,马无故而死,为恪所擒,及董闰、张温等送之于蓟。俊立闵而问之曰:“汝奴仆下才,何自妄称天子?”闵曰:“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俊怒,鞭之三百,送于龙城,告廆、皝庙。

——选自《晋纪》载记第七 石季龙下

很少有一个历史人物像冉闵这样充满争议,以致于主流教科书因为无法定论而不得不将他忽略。他的命运,让人悲愤难抑! 

“诸胡乱我中国,也已数十年,今我与诸君尽诛天下胡族,共雪我中原百姓血海深仇。” 

“诸胡逆乱中原,已数十年,今我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 

“天下大乱,你们这些凶禽一样,人面兽心的蛮夷尚且可以称王称帝,何况我乃是堂堂中华英雄!” 

时过一千六百五十多年,冉闵的豪壮语任激动人心。

天地大恸无非屈圣贤辱,千年不得昭雪。故冉闵死,遏陉山草木悉枯,蝗虫大起,天以不雨以示大哀无泪。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冉闵 被误解的汉族英雄冉闵

冉闵(卒于公元352年6月1日)冉季载五十四世孙,冉瞻之子;兰陵郡人。汉族,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开国君主。冉闵为今人所广为知闻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

冉闵,初为后赵国君羯人石虎部下将领,并为石虎养子,遂改姓石。昌黎大战中,少年冉闵首次出场,史载后赵诸军尽溃,唯游击将军冉闵三千汉军独全。此战后,冉闵成名,被石虎提拔为北中郎将,参加了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事(当时北方燕代之地,后赵镜内有内迁的丁零,乌恒,夫余等各族各部,时常有叛乱,外有慕容鲜卑常发兵寇边。)冉闵在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斗中屡立奇功,拔擢高位,威震华夏。

当时羯胡暴孽,残害汉民。后赵皇帝石勒统治时,为使胡人人口超过汉人人口,北方汉人被大量屠杀。石勒规定汉人被称作“奴仆下才”的同时,要尊“胡人”为“国人”,违者斩。石勒规定胡人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汉人的东西,汉人不得反抗辱骂胡人,甚至他的开国汉臣也常被抢。石勒死后,羯人石虎杀光石勒的子孙。比石勒更残暴百倍的统治北方汉人,石虎本已有多处宫殿,又在长安、洛阳、邺城、襄国等地广修新宫,汉人劳工死者不计其数。一次性抢掠汉族民间少女五万(石虎征四万多人,石虎的儿子又背着他征一万名汉族少女)。石虎无休止的发动战争,强征五十万汉人造甲,十七万汉人造船,折磨饥饿至死者三分之二。胡族豪强们除了行军打仗外,在和平年代也常以人肉为食,要求孩子也跟着他们学。石虎经常去大臣家里强奸掠来的“鲜货”,将少女人头作“艺术品”,甚至连尼姑也不放过,经常和大臣一起吃尼姑肉。其间人民的反抗,均被血腥镇压,死者不计其数——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当时东晋的使者见到沿途树上挂满被吊杀的汉人,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血腥屠杀和残酷的民族压迫,十余年内北方汉人从数千万锐减至四百万,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人口的大量减少,土地的大量荒芜,傍之虎狼等野兽成群出现繁殖。自称“野兽”的石虎将邯郸以南(一说临漳以南)中原地区,数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其狩猎围场,规定汉人与野兽相遇时,不得向野兽进攻,否则即是“犯兽”,将处以死罪,被杀或被野兽吃掉的人不计其数,石虎竟笑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他的大臣上书称他的“业绩”是“夺汉女十万余口以实后宫,环地数千里以养禽兽”…… 羯赵暴行罄竹难书。

“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残留的汉人,为了免于屠杀,纷纷筑堡自卫,与胡人对抗。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人认为的“坞堡遍地都是”,当时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里才有一个。

按鸣沙屈出土的《鸣沙石室佚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由此推测当时北方的汉人最多不过四百万左右。

冉闵在石虎后期,利用手中军权,将后赵帝国的粮食散发给汉族饥民,收买人心.石虎死后,靠四十万汉人尸首修建起来的后赵皇宫发生不明原因的火灾(襄国宫殿倒时明确史料为冉闵所炼烧死),大火烧了一个多月.冉闵借此机会,放出石虎从全国各地的抢掠十万汉族妇女,很多人已经无家可归了,冉将之许自己的部下与高力汉族卫士,收卖人心. 

 公元349年,石虎死,五月,冉闵扶立傀儡石遵。石冲闻之,帅戍守幽州的兵士合兵十余万胡军南下,被冉闵等歼灭于平棘,冉闵俘杀石冲,为消灭胡人有生力量,坑杀被俘降军三万余人;冉闵要求石遵禅位予他,石遵拒绝。公元349年十一月,冉闵杀石遵,胡族势力激烈反抗,冉闵尽杀胡人十余万,中原大乱。同年,冉闵改后赵国号为卫,易姓李,立傀儡皇帝石鉴。

后赵全国当时到处都是手控重兵的胡将,关中的赵乐平王石苞自关中率大军东讨冉闵,后被冉闵杀;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夜受石鉴书诛闵,亦被杀;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参与诛杀冉闵,也被冉闵所杀;姚弋仲、蒲洪等连兵,移檄中外,号召天下胡人杀掉冉闵…… 冉闵看到各地的胡将都不听命于他,与之为敌,石鉴亦在背后计划除去他。350年正月,冉闵在部将李农和王基的拥护下推翻羯赵并杀死石鉴,复姓冉氏,建立魏国,依然建都于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南20公里邺城遗址),改年号永兴。

冉魏建立后,冉闵下令杀羯。一日内数万羯人被杀,男女老幼无人可免,是时前后约有二十万人被杀。冉闵的屠杀引来强烈的反抗,石虎庶子石祗称帝,建都于襄国(今河北邢台),非汉人的将官纷纷响应。351年,石祗联合鲜卑、羌人夹击冉闵,冉闵起初大败,部众大量死亡。此战后,冉闵以所据的徐州、豫州、兖州和洛阳归降东晋,希望东晋势力重返中国北方;但并未被东晋接纳。冉闵继续与胡人攻战,以奇兵突袭各路胡军,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六战于邺城以两千汉骑将远至而来的胡军七万打的溃不成军。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收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羯族的主力军被完全消灭。至此,石虎的十四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六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闵灭族,一个投靠东晋被斩于街市。石虎的38个孙子亦尽为冉闵所杀。石虎一生造孽无数,终于在子孙身上得到了报应。352年,石祗部下刘显杀死石祗,投降冉闵,从而后赵灭亡。

冉闵先后一共宣了三道令,它们被后人笼统地说成“杀-胡-令”:

一、内外六夷,敢称兵仗者斩之。(胡-人敢拿兵器,杀无赦)

二、今日已后,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即使胡人不拿兵器,也要逼走的节奏)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三、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汉人杀胡可封官进爵)

冉闵下达“杀胡令”,致书各地号召北方汉人起来屠杀胡人。于是,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迁入中原的五胡六夷死者不计其数,很多汉人也被误杀,特别是山西南部的血腥报仇中,很多长的像姜氐的汉人也被当作胡人杀死. 冉闵要求各胡退出中原,各还本土,各胡路上相互杀掠,甚至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十止二三,造成数百万人死于途中.冉闵的做法造成了十六国时期的一次最大动荡,避免了北方汉族被消灭的危机。

 但数场大战打下来,冉闵手下的汉军越打越少,却又得不到有效的补充。五胡中的四胡在种族仇杀中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当时占据辽东,由鲜卑族慕容氏所建的前燕却进入极盛时期,他乘中原大乱占据幽州,分三路军队南下。慕容恪带领的前燕军在廉台(今河北石家庄东部无极县东北)攻冉闵。起初冉闵出击,十战十胜。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铁骑兵为主)包围。冉闵令人在慕容恪军中散布流言以鼓噪声势,慕容恪所带铁骑兵在阵中冲杀不久便十分疲惫了。冉闵利用其步兵灵活机动的特点拖垮了慕容恪的军队,连杀三百余人,冲散了慕容恪的军队,终于杀出包围圈。突围东走二十馀里,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坐骑朱龙战马因过度疲劳而突然死亡,冉闵被俘。慕容恪捉到冉闵后,赴蓟城(今天津市蓟县)献与国主慕容俊。左右命冉闵下拜,冉闵拒绝,乃叱之:“汝何不拜吾主?”冉闵回答:“安有中朝天子拜汝夷狄乎!”慕容俊嘲笑冉闵:“汝乃奴仆下才,怎得妄自称帝?”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慕容俊大怒,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今辽宁朝阳),斩于遏陉山。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谥号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他的后人冉华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

史学家不同的看法:五胡乱华,谁救了北方汉人?不仅仅是冉闵

冉闵就义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悲天呼地。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这是三国以后第一次发生臣子自杀殉国。东晋军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截击,死亡殆尽。晋将自杀谢罪。 由于冉闵的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几百年的的鲜卑北魏的史学家把冉闵大骂一顿。在史书上没有几个人为冉闵正义直言。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搜索 冉闵 冉魏 五胡乱华 在百度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