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如果没有秦始皇,中国就会变成欧洲一样,四分五裂,全是一个一个的小国家,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没有秦始皇中国不会变成欧洲。
首先如果没有秦始皇,那么中国古代也一定会有齐始皇、楚始皇、赵始皇等等的始皇帝开统一帝国之先河。相比于欧洲或者印度,中国统一是必然。中国文明起源和西方截然不同。中国文化起源于对抗大自然的治水,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集体主义思维。集体主义的发展和成熟决定了这个国家必然走向一个较为集权的政治体制。
其次,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欧洲海岸曲折,形成半封闭半岛区域,比如意大利亚平宁半岛.北欧等等,而中国海岸线弓状,加上长城与青臧两条线,形成扇形的地理区域,没有山脉水系自然隔离,容易形成统一的社会。
秦始皇统一六国:
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俘虏齐王建,灭了齐国,在齐旧地建立了齐郡(山东淄博市东北)和琅邪郡(山东胶南县西南夏河城)。
秦国从始皇帝十七年(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耗时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继而于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开始平定南方百越。从此,秦王政完成统一大业,进入了帝国时代。
秦朝强大如斯却不过二世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励精图治,一统六国,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开启了我国第一个强盛的封建王朝。
秦朝之强大,有目共睹,不然秦始皇也不能统一天下。但是,秦始皇明明建立了大秦朝,实力雄厚,为何秦朝却在建立没多久就被灭掉了呢,是秦朝军事实力比不上汉朝?未必,究其原因,大抵是秦始皇没有注意到民生问题,以至于秦朝不得民心,最后走向灭亡。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成为天下之主,并且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功绩巨大。按照秦始皇的想法,大秦朝本可以千秋万代传承下去。但是秦始皇之注意力多放在了兵强马壮、加强边防上,他建城池、修长城,却没有重视民生问题。统一天下后严刑峻法,不顾民生,以至劳动人民在严酷的刑法和沉重的徭役下无法生存。
秦始皇时期,中原大地刚刚从诸侯大争霸中抽身,而春秋战国时期长年以来的战争,已经让大部分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天下大一统之际,最要紧的,除了制定合适的政策维护社会秩序外,还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民生恢复上,让百姓能够重建自己的家园。但是秦始皇却没有将精力放在民生恢复上,据《汉书》记载:
“秦为乱政虐刑,残灭天下,北为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是却大兴土木,丝毫没有修养生息的意思,以至于百姓哀声哉道,国内国外处于骚动状态。在严酷的刑罚和沉重的徭役下,百姓没办法活下去,只能揭竿起义,以至秦朝到“秦二世而亡”。秦朝的君主不大重视民生,只知一味加强军事国防,百姓活不下去最终引发暴动。
后世朝代开元二三十年都采取了休养生息的黄老之术,最大限度地去发展社会经济,让百姓恢复民生,重建家园,才延续了朝代寿命。隋朝跟秦朝一样也是二世而亡,很大程度也是跟秦朝一样没有顾忌到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