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苏东坡与白居易 为何杭州人民至今纪念他们?

news.xixik.com   2016/9/3 19:10:34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杭州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重镇和商贸中心。千百年来,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西湖到大运河,杭州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说引人入胜。历史上,白居易和苏东坡两位文人墨客作为杭州父母官,都在杭州留下了他们各自的足迹。

“杭州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重镇和商贸中心。千百年来,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西湖到大运河,杭州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说引人入胜。”

历史上,白居易和苏东坡两位文人墨客都在杭州留下了他们各自的足迹。

白居易和苏轼的杭州情结

中国历史朝代表

白居易与杭州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于长庆二年(822年)十月赴任杭州刺史(即州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前后三年,实际时间仅20个月。

在此期间,他主持疏浚六井,以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又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并作《钱塘湖石记》,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与注意事项,刻石置于湖边,供后人知晓,对后来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响。捍湖浚湖,重疏六井,使市民能够近湖而栖,安居乐业,也奠定了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离任前,他还将自己俸禄的大部分留存官库,作为疏浚西湖的固定基金。用去多少,由继任者补足原数。嗣后沿袭成为一种制度,持续50年之久。

白堤

白居易一生作诗3600多首,其中写西湖山水的诗就有200余首,为历代写西湖诗歌最多之人。

他经常出入山川,走街穿陌,深入民间,考察杭州的山川形势,风俗民情,名胜古迹,写出了不少好诗:“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铺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诗中充满真情实感,表现出白居易对杭州、对西湖的真爱挚念。他与同时代文人、友人又多诗歌唱和。于是,杭州和西湖的名声也就随之很快传散开去。

白居易不仅开创了风景抒情诗的先河,而且为后世文人诵唱西湖、描绘杭州开了好头。而历朝文人墨客钟情于西湖,也造就了西湖深厚而宝贵的文化积淀。当他任满离杭时,对杭州自然是依依难舍:“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而在杭州百姓的心中,这位对杭州、对西湖尤为钟情的父母官确实是勤政为民、清正廉洁,为杭州、为西湖做了不少利民利湖的好事。

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期间,做了哪些利民利湖的好事呢??

1、疏浚六井

2、筑堤捍湖

3、立法管理

此外,他更留下许许多多广为传颂的诗句……

我们都知道,家是万化之源。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言行举止往往来源于家庭对他的影响。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庭熏染、家风熏陶铸就了白居易的勤政与清廉呢?

白居易出身于官员家庭,父辈大多为明经出身,虽官阶不高,却极具气节。白居易优秀品行的养成,受益于长辈言行的耳濡目染。祖父白鍠“沉厚和易、寡言多可”,但在是非面前总是“辩而守之”从不动摇,清正廉洁闻于一时;其父白季庚为人刚正不阿、为官廉且勤,常常以忠贞报国、体恤百姓为念。

在《许昌县令新厅壁记》中,白居易曾称颂白氏的家风和叔父的政绩:“吾家世以清简垂为贻燕之训,叔父奉而行之,不敢失坠;小子举而书之,亦无愧辞。”

官阶不高的仕宦之家,又善诗书、有气节,如此家庭环境对白居易的成长、成就起到了极大的启迪和培育作用。

官阶不高,就更易于贴近黎民百姓的实际生活。白居易青少年时,曾随长辈多地旅居,对民生有亲身体会,他逐渐树立起公忠体国的理想与信念。这在无形中促使白居易在为官仕途中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百姓的困苦,考虑的是自己作为父母官要护民、惠民、爱民;作为诗人,要写百姓听得懂的诗词。

故而,他的政绩与地方发展、百姓生息息息相关;他的诗句则吸取了大量的民间口头语言,且总要第一时间给百姓们读,就连村里的放牛娃、小姑娘都能背上几首。

白居易的家庭成员几乎均为善诗书之人,尤其是他的母亲,更是一位贤良淑德且颇有见识的妇人。

白居易在《襄州别架府君事状》里说道:“夫人亲执诗书、昼夜教导、循循善诱,未尝以一呵一仗加之。十年余间,诸子皆以文学仕进,官至清近,实夫人慈训所致也。”

原来,在白居易3岁时,母亲便以诗书教导他,即便是孩子调皮偷懒,母亲也不打不骂,要求严格却态度和蔼,“仁慈教之”、如沐春风,督促他把漏下的学习任务一点一点补上。

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家风熏陶之下,白居易渐渐养成了勤奋学习、清正为官、勤政爱民的品格。

杨树桐先生曾说:“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的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

白居易留给后世的“遗爱”,不仅有3000多篇广为传诵的诗文,不仅有造福子孙的政绩,更有白氏家族“清简为训、廉明公直”、“善政爱民、兼济天下”的良好家风家训,而白居易更用其一生书写了“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的个人志向、人格典范。

苏轼与杭州

北宋著名诗人苏轼与杭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两度在杭州为官(杭州通判,知杭州),这座江南名城留下了他深深的烙印。西湖边两条繁华的街道——“东坡路”、“学士路”的命名都与他有关。

在景,苏堤春晓是名扬天下的“西湖十景”之一。1089年,苏轼任杭州知州,开始疏浚湖水,创造性地将葑草淤泥善加利用,筑成一道横贯南北的长堤,堤上建六桥九亭,遍种桃柳芙蓉,恣意浩大的西子湖,因这长堤、这桥与亭,变得层次丰富、美不胜收。如今,后人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功绩,为这条全长近三公里的林荫大堤命名“苏堤”。

三潭印月也是因苏东坡而起。当年苏东坡让居民在西湖种菱角,划分了一些区域,有些地方可以种,有些地方不能种。苏东坡就在西湖里修了三个石塔,塔以内的区域不能被菱角侵占,因为种菱角会形成淤泥,淤泥会再次阻塞西湖。明代的一位县令仿苏东坡把西湖的淤泥捞出来筑了一个环形堤,专门用来放生,又在湖中原苏轼建塔的附近,重新建了三个石塔。这就是“三潭印月”,这就是如今杭州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三潭映月”。

在吃,东坡肉是名动天下的一大名吃,相传为苏轼所创制。在杭州任职期间,苏轼主持疏浚西湖、修建湖堤,使四周的田地旱涝不愁,百姓感其恩德,送来酒肉。苏轼为慰劳修浚西湖的工人,给厨工批了“酒肉一起送”的条子,哪知却被厨工误看成“酒肉一起烧”。美酒将猪肉烧得红香酥烂,香飘西湖——一道误打误撞的“东坡肉”让无数饕客垂涎。

苏堤

在诗,从西子湖畔创作而出的诗词歌赋,被历代吟咏。“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所作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总结了西湖的诗情画意。在西湖游览时,苏轼偶遇晴、雨西湖两个面貌,发觉西湖无论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有一番情调。直到现在,人们到西湖都会想起苏轼这一首诗。

苏轼和白居易 人生经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白居易是唐朝的伟大诗人,在文学史上具有着重要的地位,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苏轼是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北宋文坛的领袖,具有崇高的地位,现在仍然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这两位伟大的诗人具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苏轼和白居易都很聪明,少年成名。白居易三岁的时候就学习认字,五六岁的时候就学习写诗,9岁的时候就已经精通音韵了,白居易从十几岁开始就苦学,刻苦读书,白天黑夜都不休息,以至于口舌都生疮了。后来白居易考取了进士,又通过了难度很大的制举考试。苏轼也是从小就努力读书,得到父亲苏洵的教导,学习有成,参加进士考试的时候高中了第二名,考试的文章得到了皇帝的赞扬。

苏轼和白居易在仕途上都曾经遭到贬谪,都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好事。苏轼因为不屈服于权贵,遭到当权派的打击,多次被贬官,经历了很大的磨难,甚至进入监狱,差点被杀头。但是他不改本色,继续乐观的生活,在各地为官的时候都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比如在杭州打井治理西湖。白居易更是仗义执言,看不惯的事情就要说,得罪了权贵被贬官,白居易当杭州刺史的时候也为百姓打井治理西湖。杭州西湖因为这两位大文豪的到来而变得更加美丽,西湖有苏堤和白堤。

苏轼和白居易都具有着高尚的人格,具有着无穷的魅力。苏轼品格高尚,光明磊落,是一位为人民群众爱戴的好官清官,他的人品更是让人喜欢敬佩。白居易人品纯正,从他的诗词文章中就可看的出来,他发扬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苏轼和白居易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现在的白苏二公祠位于西湖区孤山路1号,分为前后两个殿堂。其中的“居易乐天”纪念的便是白居易。

其中的“居易乐天”纪念的便是白居易。

不知你可否注意过这样一对楹联,上联说“但是人家有遗爱”,下联对“曾将诗句结风流”。上联称赞了白居易的仁政造福千家万户、后代子孙,下联则概说了他的文采风流。

苏轼也叫苏东坡。“东坡”一名是怎么来的呢?宋徽宗年间,因苏轼写了“大量诬陷嘲讽朝廷的诗”,于是就有了喧嚣一时的“乌台诗案”,宣判的结果是苏轼被判入狱,后又被释放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生活困窘,但是他有一个好上司闾丘孝。闾丘孝心地善良,为人忠厚,又景仰苏轼的为人和才华,就高看苏轼一眼,把他视为知己朋友。

黄州城外有一片地,草木丰茂,遍布奇花异草,山下不远处就是滚滚的长江水,这个地方被称为东坡。闾丘孝同情苏轼的生活境况,就通融官府让苏轼到东坡种菜,补充生活。苏轼欣然往之,在山上开垦荒地,种花种菜,消遣心情,锻炼体魄,陶陶然,并在那里盖一草屋,在门匾上书有“东坡雪堂”。在苏轼看来,这是他人生的理想驿站,于是后来就自号“东坡居士”,习惯之,人们就称他苏东坡。

“东坡”还有一种说法,与唐朝诗人白居易有关。苏轼和白居易虽然相距265年,但苏轼从小就喜爱白居易的作品。苏轼宦海沉浮、三起三落,“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觉得自己和白居易命运相似,同病相怜的景况大致和白居易相似,因此,常把白居易作为自己的前身。

白居易字乐天,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之际,他身为谏官,面对宦官擅权,藩镇割据,朝纲腐败,常以诗歌针砭时弊,后被降职为江州司马,又迁为忠州刺史。忠州城东有一山坡,身处逆境而自强不息的白居易,于公事之余,常到坡上植树种花。为此,白居易定了不少诗作,如:“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东坡种花》);“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东坡种树》);“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别东坡花树》)。白居易与“东坡”结下了不解之缘,后人亦将“东坡”作为白居易的代名词。

苏轼当时的境遇、心情和所耕之地同当年白居易谪贬忠州时颇相似,因此自号“东坡居士”。他在自己的许多诗作中都有记述。如在《去杭州》诗中就说:“出外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校前贤”,“衰朽”是苏轼自喻,“前贤”则喻白居易。他在此诗的“序”中还说:“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出于对白居易高尚品德的仰慕,苏轼在四十六岁时,给自己取了“东坡”这个雅号。从那以后,这个雅号要比他的名字更响亮、更有影响。

白居易与苏东坡:穿越时空的爱恋

古人但凡有一点文化,名字都不是瞎取的,首先来演绎一下白居易和苏东坡的名字。

居易,来自于《中庸》“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字乐天,来自于《周易·系辞上传》第四章:“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居易就是不怨天尤人,乐天就是知命不忧,风格和意境相当契合。

白居易的弟弟叫白行简,还是上面《中庸》的那句话,君子居易,小人行险,改成行简,就不是小人了。

苏东坡的名字也可以作类似的演绎,轼,来自《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字子瞻,“瞻”对应“登轼而望之”中的“望”。

苏东坡的弟弟名苏辙,“辙”与“轼”出处相同。字子由,出自《曹刿论战》“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辙乱而逐之。

白居易的诗歌里面,出现过不少的“东坡”

白居易从江州司马到任忠州刺史后,在忠州城东坡上栽树,“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栽好后天天去看,“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看了好不放心,“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最后要离开忠州的时候还是忘不了栽的那几棵树,“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后又因抨击保守势力被贬颍州、惠州、儋州,他觉得自己与白居易很相似,“乐天自江州司马除忠州刺史,旋以主客郎中知制诰,遂拜中书舍人。轼虽不敢自比,然谪居黄州,起知文登,召为仪曹,遂忝侍従,出处老少大略相似,庶几复享此翁晚节闲适之乐焉。”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被贬官。苏东坡写了不少诗来表达、确认他与白居易的这种相似,“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但又觉得有些不同的地方,“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这里的“素与蛮”指的是两位美女,唐人孟棨在《本事诗·事感》中有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苏东坡说他自己不会忘记白居易,“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也要求他的朋友能记住白居易,“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

苏轼写“东坡”的诗也不少,比如“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但表达他对白居易爱慕的诗的关键字大多是“乐天”,所以苏东坡的“东坡”诗本文暂且不表。

苏东坡与白居易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在杭州西湖修过水利,主要是疏浚湖泊,筑堤建坝。

苏东坡是白居易的小迷弟,但并不是脑残粉,他说过“元轻白俗”的话,出自《祭柳子玉文》,里面还有一句更出名的话,“郊寒岛瘦”。

苏东坡对白居易的爱慕,在穿越两百年的时空后,得到了升华,白居易才是第一个东坡,而苏东坡,让东坡这个名号响彻宇宙洪荒天地玄黄。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搜索 杭州 父母官 白居易 苏轼 在百度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