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说.cn,.tw,.hk是几个意思呢?
好小子,能问出这个问题,也算是不错了!好吧,那今天小编就卖弄卖弄
话说互联网……对了,可以先想象成与现实世界对应的一个虚拟世界,现实中的商店,叫网店,现实中的报纸,叫网媒,现实中的游戏,叫网游,现实中的明星,叫网红……那么.cn,.tw,.hk是什么,这在互联网上叫“域名”,而且还是“顶级域名”
互联网,其实准确说是网络的网络,但我们要访问的信息还是在某台计算机上面,所以在互联网诞生之初,科学家就想到如何去找到特定的那个计算机,也就是使用编号,用什么编号呢,就是IP地址了,比如109.110.111.112这样的数字串,这些毫无规律的数字串,谁也没办法记那么多啊
对呀对呀,这么复杂又没有规律,怎么可能记得住
所以,1983年,保罗·莫卡派乔斯发明了域名解析服务和域名系统,使用有意义的一串字符标识绑定特定的IP地址,我们就方便记忆了,而把域名和IP地址互相翻译的事情留给了计算机处理
蒸的馍?举个栗子
打个比方,域名就是互联网上一个一个的门牌号,比如你要去109地区110小区111号楼112房间的计算机,现在就可以用www.someone.com代替了
这么说我就理解了
可以发现,域名中被小数点分隔了几个层次,最右边的就是顶级域名,也就是域名中最高的一级,每个域名都以顶级域名结尾
在域名刚被设计出来的时候,顶级域名主要分为两类
通用顶级域
主要是.gov(政府,现被用于美国政府的网站),.edu(教育机构,现被用于美国各类学校的网站),.com(商业,现在成为全球注册量最大、最通用的域名),.mil(军事,现被用于美国国防部及其附属机构的网站),.org(非营利组织),.net(网络,当时被定位为网络基础服务提供商)和.int(国际组织)等
国家和地区顶级域
(摘自自由的百科全书)
也有一个简单说法是对应行业域和地区域
根据ICANN已经开放的国别域名后缀显示,现在的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包含了如下几层意思:
主权国家的域名后缀,例如.cn(中国大陆).us(美国).de(德国).uk(英国).fr(法国)等等
国家共同体的域名后缀,例如.eu(欧盟)
主权国家特别区域的域名后缀,例如.hk(香港).mo(澳门).tw(台湾).gi(直布罗陀)等等
主权国家的海外领土的域名后缀,通常是一些偏远小岛,例如.im(英属人岛).as(美属萨摩亚).gf(法属圭亚那)等等
某些特定区域集合体的域名后缀,例如.io(英国印度洋属地).tf(法国南半球属地).um(美国偏远小岛)
其他区域地的域名后缀,例如.aq(南极洲)
2016年4月为止,共有303个国家及地区顶级域,联合国承认的只有195个国家,所以互联网上的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是超越“国家”概念的,在互联网上同样并不存在多个中国。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大陆是在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澳门地区(.mo)同年接入互联网),而台湾地区(.tw)、香港地区(.hk)在1990年都已经接入互联网,因此,1994年以前.cn域名并不在中国大陆。.cn域名是钱天白教授从德国带回中国,并交由中国科学院管理的。在1994年后,大陆已经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中中国的唯一官方代表。
国际上顶级域名的管理归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成立于1998年10月。
ICANN负责协调管理DNS各技术要素以确保普遍可解析性,使所有的互联网用户都能够找到有效的地址。这是一个国际化的民间组织,采用纯民间国际交流和协商机制,基于一致性原则解决互联网相关的问题。ICANN的成员身份,没有政府职能和政治意义,不行使任何政府主权,没有任何政治的目的和操作。
负责亚太地区域名管理的是APNIC(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sia-Pacific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re),全球五大区域性英特网注册管理机构之一,成立于1993年。
APNIC里面还有个NIR(国家互联网注册组织,National Internet Registry),虽然称“国家”,但是是负责管理某区域内(within a country【国家】or economic unit【经济体】)的IP地址分配和其他互联网资源,在这个组织里,包括了CNNIC和TWNIC,并不是主权机构,这里也不存在所谓的“两个中国”。
这个时候,小朋友已经开始换姿势了,打开了吃鸡模式,好吧,小编也是国内的第一代公众网民了,今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5周年,也算是看着国内互联网风风火火起来的,以后再讲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