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生活提示 > 正文

妈妈!方便面没有毒!方便面真的真的没有毒!

news.xixik.com   2020-11-18 19:57:18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身边总有人跟你说泡面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方便面面饼是劣质油炸的,会留在胃里32小时不消化,里面的添加剂有毒、防腐剂有毒、泡面桶有毒,吃多了会老年痴呆……吃一代方便面产生的毒素得需要一个月能排干净,让人有些害怕了,大家说说看是真的吗?

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餐美食解决不了的,实在不行,那就两餐。

但是,在人人追求瘦的时代,如何平衡美味与健康?

中国历史朝代表

如何实现边吃边瘦?

可以试试“速食之王”方便面——

长期以来,方便面因其“美味又方便”的赞誉获得了无数追捧。但“面红是非多”,从小到大听过了无数版本的方便面“负面”评价。

也许,从小到大,你没少听这些“教导”——

方便面,面饼是劣质油炸的,会留在胃里32小时不消化,里面的添加剂有毒、防腐剂有毒、泡面桶有毒,吃多了会老年痴呆……

方便面的秘密由来

安藤百福是一个传奇的人物,2000年的时候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世纪人物”这是因为他发明了过去100年来最有影响力的食品之一,那就是方便面。一块砖块样的面条,到入菜包、酱爆、粉包,在导入一定的热水,等三分钟就可以享受美味。这种简单、便宜的且实惠的食物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

很多人都认为方便面是垃圾食品,里面含有大量的防腐剂、地沟油,认为长期吃方便面会生病,有毒,吃多了就会短命。

那么,方便面真的有毒么?

方便面致癌?

方便面“垃圾食品”的恶名开始于本世纪初。

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和斯德哥尔摩大学报告了一项研究成果。

他们在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如炸薯条、炸土豆片等中检出丙烯酰胺,而且“含量超过饮用水中允许最大限量的500多倍”,随后引起各国媒体报道。人们一度将丙烯酰胺称为“丙毒”,“丙烯酰胺可致癌”也变成了“方便面可致癌”。

丙烯酰胺到底致不致癌?

早在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把丙烯酰胺列为2A类致癌物。所谓2A类致癌物,是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但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的物质。换句话说,丙烯酰胺有致癌风险,但证据不够。

丙烯酰胺的致癌风险,关键取决于摄入量。

2002年瑞典关于丙烯酰胺的研究报告发布后,世卫组织下属的食品添加剂委员会,开始在全世界检测各种食物里的丙烯酰胺含量。这项检测一共做了两年,覆盖24个国家,数据也比较全。

从这份数表看,丙烯酰胺含量最高的不是油炸食品,而是咖啡及其类似制品,平均含量为0.509 mg/kg;其次是炸薯条这类的高温加工土豆制品,平均含量为0.477 mg/kg;早餐谷物类食品的含量也不低,平均含量也有0.313 mg/kg。

来源: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关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险性评估报告

食品添加剂委员会根据各国的摄入量,认为人类的丙烯酰胺平均摄入量大致为1µg/kg bw(body weight)/天,而高消费者大致为4µg/kg bw/天。

丙烯酰胺是可能致癌,但目前世卫组织的权威机构还没能搞清楚,多少含量的丙烯酰胺才能致癌。他们只能根据现有的摄入量,判断“原来一天吃这么多丙烯酰胺是安全的”,进而反推出摄入量的均值。

如果我们真要计算,丙烯酰胺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是0.2 mg/kg,一个体重为60kg的成年人想要中毒,至少得吃25公斤薯片。正常人根本吃不到这个量。

所以,至今没有任何一项研究可以证明,人在每天正常摄入食物的情况下,食物中的丙烯酰胺能够致癌。

也没有充足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通过食物摄入丙烯酰胺与人类某种肿瘤有明显相关性。

方便面致病?

你大概率看到过这样一个流传多年的震惊帖——“惊!方便面竟在胃中32小时无法消化”。

帖子图文并茂、“声泪俱下”地告诉读者:你看,一天多了,连胃酸都不能使它消失,方便面是用什么不可描述的东西做的啊?

其实,所谓“32小时无法消化”的谣言,完全违背了人类食物消化速度的基本常识。方便面即便是经过油炸,它本质还是小麦面粉拉出来的面。一般来说,我们消化谷物的时间仅有1.5-3小时。

史蒂芬妮·巴丁(Stefani Bardin)和哈佛大学胃肠道科学的医生布雷登·郭(Braden Kuo)用摄影胶囊拍摄,左边是方便面,右边是纯天然食物,这是刚吃进肚子里时的对比 / Stefani Bardin YouTube

两个小时后,人肚子里的面已经基本看不出来形状,和右边的纯天然食物一样消化得差不多了 / Stefani Bardin YouTube

接下来是棕榈油。

方便面生产是要经过严格监控的,首先面饼的生产会经过和面-蒸面-炸面-冷却-装捅多到程序。可能有人问油炸的时候是不是使用了地沟油?其实并不是,炸面的时候一般用的是棕榈油,因为棕榈油更便宜而且产量更多。

在不少养生自媒体号里,棕榈油因为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50%(一般植物油都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棕榈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介于猪油和黄油之间),顶着“品质最差植物油”的帽子,成为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首先要澄清的是,2010年即有研究证实,饱和脂肪的摄入和心脑血管疾病没有任何关系;而饱和脂肪吃得最多和最少的人群,心脏病发病风险相同。

其次,得益于棕榈油脂肪酸独特的空间结构,即便它含有高比例的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发挥的作用和高单不饱和脂肪酸油脂(如花生油、橄榄油)一样,对人胆固醇水平都没有负面影响。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站的张坚等人的研究也证实,在中国人的膳食模式下,吃棕榈油并没有升高胆固醇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只要你正常吃棕榈油,不超过健康权威的推荐量,棕榈油不会影响人的血脂水平。

更重要的是,在油炸方便面的锅里,棕榈油可能是最健康的选择了。

得益于高饱和脂肪酸含量,棕榈油是最稳定、保质期最久、发烟点最高的一种油脂。说白了,适合中国人炒菜,也适合油炸。

这点是大豆油和菜籽油所不能做到的,一般的植物油炸不了多久就发生氧化变质,发黄发黑,容易产生致癌物,棕榈油却可以久炸而不变色。

必须提醒的是,任何一种油,吃超标了,都会有风险。

添加剂要命?

2011年4月,台湾出现了一起在食品添加物起云剂中加入有害塑化剂(DEHP)的事件,涉及了多家饮品;2个月后,有四款方便面粉包和酱料在香港被检出含有塑化剂,将此次食品安全危机推向了高潮。

于是,就有了“方便面里有防腐剂,吃多了会变木乃伊”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谣言。

首先,防腐剂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它本身并不是什么坏的东西。而我们日常吃的醋、糖、盐都可以用来防腐。

在食物稀缺的古代,腌制就是古人想出来的延长食物保存时间的重要方法。比如,用糖腌制水果做成蜜饯,用盐腌制猪肉、咸鱼、青菜等,就是利用糖、盐吸收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水分,甚至吸收周围其他细胞的水分,从而抑制微生物对食物的破坏。

2006年1月18日,在北京西客站候车室,一位母亲为了喂年幼的孩子把方便面咬成一小截,孩子却等不及地张大了嘴巴。

今天,食品中已经有各种化学合成的防腐剂,听起来吓人,但添加它们,其实是为了让我们吃的更安全。

比如鱼类、肉类加工食物中最常见的防腐剂亚硝酸钠,可以抑制肉毒杆菌的增长;面包、糕点、豆制品种常添加的丙酸钙,对防止黄曲霉素有奇效;酱菜里最常用的双乙酸钠安全无毒,防腐效果好,最终在人体内会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有些食物,不添加防腐剂,也未必健康。而非要揪住方便面里防腐剂不放的人,酱油也不要喝了,酱油里必加的苯甲酸钠也是防腐剂。

事实上,大家真正在意的方便面,并不怎么需要添加防腐剂。其实根本不用,防腐剂的目的是为了防腐,但是方便面经过油炸、冷却后根本没有任何水分,微生物根本无法生存,所以方便面根本不会添加防腐剂。

这与它的制作工艺有关。世界方便面协会(WINA)的官网显示,非油炸面会用80℃的热风干燥30分钟以上,油炸方便面在油炸过程中的水分含量,也会从30-40%降低到3-6%。

方便面的制作流程决定了它的面饼很干,水分活度很低,微生物一般无法生长,所以不会有、也不需要有太多防腐剂;酱包在加工过程中经过高温杀菌、密封包装,也不用多添加防腐剂。

那么粉包、菜包、酱包里肯定会有添加剂了吧?这个说的确实没错,粉包里面的味精是一种食物添加剂,但其添加的量是根据国家标准内的,是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

方便面碗不行?

多年来,关于泡面桶的材质传言真真假假,扑朔迷离。“泡面桶壁上的蜡会在胃里形成一层蜡膜”,言之凿凿,令人闻风丧胆。

首先,涂蜡工艺并不会应用在泡面桶上。因为食品级的石蜡耐热性低,耐热温度不能超过40℃,泡面得用开水,石蜡熔化,面桶就会漏水。所以,食品级的石蜡涂在冷饮杯内比较多。

而且,涂蜡杯越来越少,逐渐被双淋膜杯取代。也就是我们摸到的泡面桶内壁,手感滑滑的那层“蜡”,其实是食品级聚乙烯淋膜。

关于聚乙烯淋膜也曾有过谣言,称聚乙烯会在65℃以上的温度环境下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2015年,上海市质监局对68批次聚乙烯淋膜纸塑复合方便面碗开展了安全评估,分别探索其在盛装水和油脂类食物的条件之下,加热至100℃时,是否有增塑剂、抗氧化剂、双酚A或其他物质迁移至食品中。

评估结果表明,68批次方便面碗均未检出上述物质迁移。

至于聚苯乙烯,考虑到它可能在高温下释放出苯乙烯,早在2005年就被中国淘汰了。但美国、欧盟、日本一直没有弃用,因为他们一致认为,正常从聚苯乙烯包装材料中释放出的苯乙烯不可能达到有害剂量,所以允许用它来盛装食品。

总之,只要购买正规商家生产的泡面,就不用担心泡面桶上滑滑的涂层了。

方便面“失宠”

方便面营养足够吗?

说完了方便面的健康方面,接下来就要说说方便面的营养方面。

不过,客观来说,方便面确实不够健康。

100g方便面,碳水化合物占50%,脂肪40%,蛋白质10%,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没有姓名,且有高盐多油之嫌。尤其对碳水化合物摄入偏多的亚洲人来说,天天吃,当然做不到营养全面。一袋方便面能够给人体提供10.4克的蛋白质,提供少量的维生素A、E。而人体每天需要的营养为50-60克蛋白质、维生素ABCDE等和矿物质钙镁锌铁等多种维生素。所以说如果我们长时间吃方便面的话,会导致严重的营养缺乏。这就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身体多种器官功能降低,更容易生病。

所以吃方便面,打个鸡蛋,加上青菜、胡萝卜,再来两片奶酪,也能凑合均衡一下。

 

方便面没毒,但是有防腐剂,营养不好,而且如果炸面的油是不干净的话,油里就也有有毒物质了,现在什么产品都让人信不过,最主要的是营养成份几乎没有,最好少吃,自己煮面条也一样方便的,炸一点酱。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需要六大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只要缺乏其中一种营养素、时间长了,人就会患病。而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汤料只含有少量味精、盐分等调味品,即使是各种名目的鸡汁、牛肉汁、虾汁等方便面,其中肉汁成分的含量非常少,远远满足不了我们每天所需要的营养量。

因此,在吃方便面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方便面只适于救急,如临时就餐不便或受到条件限制吃不到东西的时候食用。一天最多吃一次,也不能天天吃。

二是喜欢方便面或确实由于条件限制、需要较长时间吃方便面时,应该酌情增加一些副食,以补充营养的不足。如食用些香肠、牛肉干、肉脯、肉松、熟鸡蛋(约100克左右)、卤肉等。还可以在方便面中加一些香油或猪油(约25克左右)。或者配餐用一些生吃的瓜果、蔬菜,如黄瓜、西红柿、萝卜、地瓜、荸荠、藕、香蕉、梨、桔子等,数量应该保持在250—300克左右。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三是患有肠胃疾病和胃口不佳、吸收不良的人,最好不要吃方便面。总之,方便面作为一种方便食品,偶尔吃一些对身体没有害处,但经常吃就会有损健康了。

四是吃方便面最好选用锅煮的方式比较好,不困是直接放在袋子里泡还是桶装泡面,都可能泡不熟,塑料接触到热水也容易产生有害物质;选择方便面的时候最好选非油炸的,里面的油脂含量会少一点;在煮的过程中,要减少调料包的添加量,避免其变得更加高盐。

大家担心方便面危害健康,主要是因为方便面中含有添加剂。事实上,方便面含添加剂并不是什么秘密,方便面的成分表里,常用的添加剂包括碳酸钠、六偏磷酸钠、黄原胶、柠檬酸等十多种。

其实,只要是方便面生产企业按国家严格规定使用常规添加剂,即使食用也不会给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所有吃泡面致癌的罪魁祸首其实是长期吃泡面导致营养不均衡以及部分桶装泡面的包装不合格。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方便面能让你吃饱,但同时会带来过多的脂肪,而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却严重不足,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很少。因此,建议不要长期食用方便面。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投诉/举报
搜索 方便面没有毒 方便面 在百度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