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很多朝代,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都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比如李世民和他兄弟们的厮杀、雍正和他兄弟们的厮杀。以至于让我们这些后人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好像只要是生在帝王之家,人情味就没有了,兄弟不是兄弟,父母不是父母,子女不是子女。一句话:无情最是帝王家!
但是历史上的宋朝,则很少有为了争夺皇位,发生兄弟厮杀,父子相残这样的事情。
有人说,你说得不对,宋太宗不就是谋害了他哥哥宋太祖,夺得皇位的么?
宋朝皇帝列表(北宋皇帝、南宋皇帝)
皇帝名字 | 生卒年份(公元) | 庙号 | 历史评价 |
北宋·赵匡胤 | 927—976 | 宋太祖 | 陈桥兵变龙袍加身,创立大宋国、励精图治整治江山 |
北宋·赵匡义 | 939—997 | 宋太宗 | 政绩有为、不善武功、晚年教循规蹈矩,致积贫积弱 |
北宋·赵恒 | 998—1022 | 宋真宗 | 治理有方国日益坚固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史称咸平之治 |
北宋·赵桢 | 1010—1063 | 宋仁宗 | 仁义著称、出现包、范、欧阳、苏、王等名人 |
北宋·赵曙 | 1032—1067 | 宋英宗 | 颇有政治才能、英年早逝而有志无力、政治手段较成熟 |
北宋·赵顼 | 1048—1085 | 宋神宗 | 支持王安石变法但操之过快而失败、励精图治做好国君 |
北宋·赵煦 | 1076—1100 | 宋哲宗 | 继续推行变法,国虽稍有起色,但最终仍以失败而告终 |
北宋·赵佶 | 1082—1135 | 宋徽宗 | 生活奢侈、政治无为、宋江农民起义爆发、靖康难 |
北宋·赵桓 | 1100—1156 | 宋钦宗 | 优柔寡断、反复无常、与其父皆遭遇靖康之难而亡 |
南宋·赵构 | 1107—1187 | 宋高宗 | 临安自立是为南宋、政治平庸、酷爱书法艺术文学 |
南宋·赵眘 | 1127—1194 | 宋孝宗 | 南宋能力最强、最杰出、最节俭的皇帝 |
南宋·赵惇 | 1147—1200 | 宋光宗 | 昏庸、体弱多病、无治国安邦之才又听信谗言 |
南宋·赵扩 | 1168—1224 | 宋宁宗 | 赔款求全、在位期间均是碌碌无为之辈 |
南宋·赵昀 | 1205—1264 | 宋理宗 | 本非皇子但乃皇族、死后头颅被割制成器具、一生无为 |
南宋·赵禥 | 1240—1274 | 宋度宗 | 昏庸无能、沉迷美色、南宋从此岌岌可危、面临灭亡 |
南宋·赵显 | 1271—1323 | 宋恭帝 | 贾似道当权、元军进攻其被俘、被派往藏区后成高僧 |
南宋·赵昰 | 1269—1278 | 宋端宗 | 元进犯其南逃、闽粤港都有其之身影、后病死葬于江门 |
南宋·赵昺 | 1272—1279 | 宋末王 | 流亡政府海丰被击垮、文天祥被俘、陆秀夫背赵昺跳海、宋亡 |
我觉得这事不能作为证据。一是宋太祖究竟是猝死,还是被弟弟宋太宗谋害,历史上并无定论。没有定论,所有的分析都只能是一家之言。二是宋太宗继承宋太祖之位后,并没有像雍正皇帝继位那样,进行残酷的报复灭绝。虽然宋太祖的儿子及弟弟不久都死了,但依然并没有证据直接指向是宋太宗的谋害,还是没有历史定论。
除了宋太宗以外,宋朝再没有发生过“兄弟夺嫡”之类的事情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宋朝皇帝的子孙不多,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宋朝的皇帝一直生育能力不强,而且后代不少精神疾病,因此,很多时候其实不需要争夺。我统计了一下,因为后代没有儿子,不得不把皇位让出去的皇帝就有仁宗、哲宗、高宗、宁宗四位皇帝。宋朝加上三个小皇帝才18位,皇位旁落的差不多占了四分之一。
北宋享国祚167年,共有9位皇帝的王朝,任何一位皇帝的寿命也没有超过60岁。这九位皇帝的享年如下:
宋太祖赵匡胤50岁(927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59岁(939年-997年);宋真宗赵恒55岁(968年—1022年);宋仁宗赵祯54岁(1010年—1063年);宋英宗赵曙36岁(1032年—1067年);
宋哲宗赵煦25岁(1076年—1100年);宋神宗赵顼38岁(1048年—1085年);宋徽宗赵佶54岁(1082年—1135年);宋钦宗赵桓57岁(1100年—1156年)。
可见北宋皇帝中,除了赵曙、赵煦和赵顼没有活过中国皇帝的平均岁数,其余的六位皇帝,都有长寿的潜质,但他们为何都没有超过60岁,便龙驭宾天,在传说中,是受到了后周王朝柴氏诅咒的缘故。
另外,皇室中还有很多人有精神疾病。比如宋太祖弟弟赵廷美、长子赵德召,宋太宗的长子赵元佐、六子赵元渥,宋英宗赵曙,宋光宗赵惇。也就是说,连皇帝都有两位是精神病,皇位还用得着争夺么!
宋朝皇帝画像大全(北宋皇帝、南宋皇帝)
第二,宋朝皇帝所受到的约束力很大,不敢为所欲为。宋朝皇帝所受的约束是很大的,朝廷中不少宰相给皇帝分权。宋朝的宰相很多,有管行政的宰相,还有管军队的枢密使。宰相们给皇帝分了很大一部分权力去,皇帝因为无奈,特别设置了参知政事(副宰相),用参知政事来制衡宰相。
此外,朝廷中还有言官:台官和谏官。本来,台官是负责弹劾官员,谏官是负责指皇帝过失的,但是很多时候,台官谏官都在指驳皇帝的不是。而且,言官在批评皇帝的时候,非常直截了当,包拯甚至把唾沫星子都喷在皇帝脸上了。
皇家对皇帝也有约束。王爷们是可以参与国事讨论的,太后也会出来说话。民间流传,宋朝有个八贤王,手持丹书铁券,上打昏君,下打贪官污吏。连君王都敢打,这虽是传说,其实也并非全是空穴来风。
宋神宗算是宋朝比较专断的皇帝,但是他为了变法,遇到了太多的麻烦。由此便可证明,宋朝的皇帝,权力实在有限。当皇帝,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很多时候,还不如一个王爷快活。
第三,宋朝皇室养成了一种宽善待人的文化。宋朝皇帝对人是很宽厚的。我们知道著名的“宋太祖誓碑”的事情,宋朝对待大臣,对待文臣,对待批评皇帝的人,都不准杀。这就形成了一种和睦宽善的氛围。既然大臣都不准杀,自然对待皇室兄弟,也就没有一定要动刀的道理。这种氛围很重要,而且是一种文化。其它朝代则不具有这样的文化。
总之,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很特别的朝代,其政治文化传统,确实值得当下人深入研究。
(参考资料:《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