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想治国,先得治家,如果连小小的家都“治”不好,何谈治国呢?
在治家方面,袁世凯可谓典范。要知道,老袁家里可是有一妻九妾。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十个女人放在家里,能够不起争端,不闹内讧,不上演宫斗的戏码,没有两把刷子是搞不定的。
袁世凯完全搞得定。这十个女人,和睦相处,各司其职,为袁府营造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有人可能会说,老袁大权在握,生杀予夺,哪个女人敢不听话?
此言差矣。如果靠着威势,那就不算真本事了。袁世凯管理妻妾,不靠威势,靠的是方法。老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重情重义。
袁世凯在其他方面的品格,咱们见仁见智,不好下结论。但对于女人来说,老袁绝对是重情重义的。
拿老袁的大姨太沈氏来说,她原本是苏州的一个名妓。袁世凯尚未发迹前,来苏州消遣,遇上了她。这个沈氏,阅人无数,生就了一双慧眼。她看准袁世凯不是凡胎俗子,就对其十分倾心。不仅情投意合,还拿出钱财资助。
袁世凯大为感动,当时就发誓:日后若能发迹,必来娶她。后来,老袁发迹后,立即兑现诺言,把沈氏娶回了家。
一个朝廷大员,能够不顾非议,把一个妓女娶回家,这份情义和魄力,还是很让人动容的。
女人都是感情的动物。袁世凯有情有义,她们自然也就心有所属,不会生乱。
第二,一视同仁,不搞特殊。
古人说,不患寡,而患不均。
袁世凯显然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在对待自己的妻妾时,全都一视同仁。
毎房姨太太的月钱是一样的,衣料、吃食,是一样的,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连侍寝,袁世凯也是公平对待,童叟无欺,每人一星期,不冷落任何一个(因为身体原因,年老的正妻除外)。
即便是面对自己特别宠爱的姨太太,老袁也不搞特殊。
比如,如果有一个受宠的姨太太向袁世凯讨要一件首饰。袁世凯答应后,就会给所有妻妾每人买一份,绝不可能偏心。
女人善妒,袁世凯的一视同仁,打消了这一妻九妾的嫉妒心。
第三,知人善任,让每个人发挥长处。
袁世凯是有识人之能的。在治家时,他把这套本事用在了自己的妻妾身上。
袁世凯的发妻,是个乡下女人,不善于交际。于是,袁世凯就让名妓出身的大姨太沈氏陪他出入社交场合,与人应酬。
二姨太出身于商人之家,善于精打细算。袁世凯就让她管钱,人尽其才。
五姨太是个女中豪杰,精明而强悍,很有管理才能,袁世凯就让她当“班长”,负责管理这一妻九妾的日常事务。
剩下的几个姨太太,袁世凯也根据他们的特长,分派给他们适合的工作。比如,三姨太能歌善舞,袁世凯就让她当“文娱委员”,专门负责管理袁府歌舞表演。
大家都有了本职“工作”,而且是自己擅长的,当然就没有时间搞宫斗了。
第四,幽默开朗,善于活跃气氛。
一个家庭的氛围,会影响每个家庭成员的心情。压抑的家庭,会让大家恨不得赶紧逃离;而其乐融融的家庭,大家都会乐在其中。
在外面,袁世凯是个不怒自威的人。但回到家里,袁世凯就会很放松,很开朗,甚至很幽默。
袁世凯一幽默,整个家庭氛围自然就活跃起来了。
比如,有一次大家讨论上学的问题,是上洋学堂还是上传统的私塾,大家各抒己见。袁世凯的意见是,一定要上洋学堂,因为,不学会那些洋玩意儿,怎么“日他们的先人”?
大家顿时笑作一团。
年轻的袁世凯赴朝鲜后,尤其挂念多病的母亲,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写信回老家嘘寒问暖,细心地询问母亲的生活和身体情况,交代一些注意事项,如春后不可多脱衣服,不可多喝茶,不可多吃热性食物等细枝末节,并且经常捎钱物分送家人。
1885年3月,袁世凯从朝鲜请假回家乡,养母牛氏居陈州,生母刘氏居项城袁寨,袁世凯就在两地之间奔波,二老都十分满意。1891年,牛氏病重的消息传到朝鲜,袁世凯立即赶回,到处请医生给养母诊治。牛氏去世后,尽管朝鲜形势非常严峻,袁世凯仍坚持把丧事办完才赶回朝鲜。袁世凯就任山东巡抚后,立即将生母刘氏接到济南,亲自奉养。
袁世凯对兄长袁世廉也是尽心尽力,袁世廉患上伤寒症之后,袁世凯特意把兄长接到洹上,整天陪他散心。袁世廉去世前的六天六夜,袁世凯一直守候在病榻前日夜相伴,困极了,就在袁世廉的床头靠一靠。
袁世凯一生先后有一妻九妾,32个子女。袁世凯的二夫人沈氏,曾经是烟花女。双方情投意合时,袁世凯还是一个布衣青年。袁世凯发誓有朝一日当官发财,一定为她赎身并明媒正娶。多年以后,袁世凯在朝鲜发达,立即派人将沈氏赎出,迎娶她做了自己的二夫人。除沈氏之外,袁世凯的九姨太,也是一个风尘女子。
袁世凯之所以纳妾,同样跟他的旧观念有关—早年袁世凯所娶的结发之妻,在生了长子袁克定之后,一直在老家服侍袁世凯的养母牛氏;袁世凯在娶了沈氏之后,沈氏一直不能生育。袁世凯为了多子多孙的考虑,一口气纳了三个妾。
尽管妻妾成群,但袁世凯生活并不糜烂,与平时姨太太们是分居的,袁世凯住在中间的大屋中,各个姨太太住在周围的屋子里。袁世凯规定,凡是儿子娶了媳妇的姨太太,都不得跟他同房。其余的轮流值宿,每人一周。轮到哪一个姨太太当值,就由她本房的女佣把她的卧具及生活用品搬到他的卧室里。因此,袁世凯虽然妻妾成群,但家中诸事也管理得井井有条。
袁世凯的妻妾虽多,但彼此之间却一直能和睦相处,极少发生争吵,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袁世凯善于处理各种关系,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袁世凯的家规很严:不准家里人吵嘴打架,不准搬弄是非。稍有违背,或犯了其他错误,除了当面训斥之外,还要根据情节的轻重,停发一月或数月的月钱,甚至给予更严厉的处罚。
新来的姨太太要服从早进门的姨太太的管束,所有礼数和规矩,均由资格老的姨太太教导指点,不得违背。袁世凯给众姨太太的月钱,完全是均等的。如果有姨太太要去买首饰或者衣料,要写条子请袁世凯批准才行。虽然袁世凯对姨太太们的申请一般都会批准,但这样的方式,对于姨太太们也是一种约束。所以一般情况下,这些姨太太都没有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