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乾隆又被骂了,骂的人声称,乾隆60年没干好事。这其实没啥,对于一个200多年前的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谁都有资格评说一番。
骂乾隆的人是易中天,这其实更没啥,易中天是历史作家,作为历史作家,批评一下历史人物,无可厚非。
所不同的,这次易中天骂乾隆,被乾隆的后人举报了。
这就魔幻了,毕竟乾隆可都作古221年了,大清可都亡了108年了,乾隆大帝的威严竟然还是这么不容丝毫冒犯。
作为一个于法律有点了解的历史作者,今天龙马君就把乾隆的功过放在一边,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下这个事件。
一、易中天到底侵犯了啥?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易中天到底侵犯了什么。显而易见,易中天侵犯了乾隆。侵犯了什么呢?侵犯了乾隆的人格利益。
乾隆大帝弘历在位期间,卖官鬻爵、设立“议罪银”制度;大肆毁书,屡兴文字狱;好大喜功,为凑足十全武功而妄开边衅;六下江南,为一己私利而劳民伤财;妄自尊大,闭关锁国;等等等等。乾隆御极六十年,可谓失政多矣。
但是,要说乾隆皇帝一件好事都没干,龙马君第一个不赞成!
乾隆帝一生写诗4万余首,一没列入科举考试必考科目,二也没让学龄儿童终日诵读,为天下学子省去了大大的麻烦,光凭这个,就算是大功一件。
所以,易中天如此评价乾隆,肯定是有问题的。易中天侵犯乾隆的人格利益是无疑的。
二、侵犯了乾隆的人格利益要不要紧?
易中天侵犯乾隆的人格利益要不要紧呢?一般来说,历史人物的人格利益是不受保护的,原因非常简单,保护干嘛呢?
与今人不同,历史人物早已逝去,一般来说,只有今人才有人格利益。即使历史人物的人格利益受到侵犯,他们也不会产生任何不快,更不会遭受精神痛苦,他们的种种权益,如果还有的话,受不到丝毫影响。
譬如秦始皇,被人骂了两千多年,难道还能对他产生半点影响?他老人家难道还能在棺中辗转反侧难以安息?还能因为被骂导致社会评价减低而产生实际的损失吗?
说句大实话,死人还有什么好损失的?
当然,前面说一般,自然就有特例,什么特例呢?一些特殊的历史人物的人格利益是受到保护的。
比如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黄帝,比如我们的精神图腾孔子,比如某些值得我们永远崇敬的民族英雄,他们即使已经作古数千年,人格利益仍然值得保护。
但是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保护他们的人格利益,并不是为了他们,而是为了我们今人,他们承载了我们民族重要的信念、精神以及文化传统,保护他们的人格利益,其实是保护我们今人的利益。
但是,这样特殊的历史人物非常少,可能一只手就能数过来,乾隆明显不在内。说句冒昧的话,相比黄帝、孔子一般的人物,乾隆他老人家何德何能呢?
三、乾隆的人格利益与后人有关系吗?
沿用前面的思路,保护历史人物的人格利益其实是保护今人的合法权益,那么,是否可以为了保护乾隆后人的合法利益而保护乾隆的人格利益呢?
这当然是合理的,各国法律都规定了一些保护死者人格利益的条款,我国也有,新颁布的《民法典》人格编第994条就规定:
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死者的人格利益受到侵犯,后代是有权依法请求保护的。
但是,理解这点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个问题。
能维护祖先名誉的后代的代数不能无限延伸。我国的《民法典》其实规定得非常清楚,能主张维护死者名誉者的后代,仅能延续一代,也就是说,易中天侵犯乾隆的人格利益,能要求易中天道歉的,也就是嘉庆皇帝和他的皇兄皇弟皇姐皇妹们,他们不要求,其他人也就没资格了。
我们国家是规定比较严格的,世界上有些国家的规定是四代,也就是说,即使按照世界范围内比较宽泛的规定,有资格要求易中天道歉的乾隆的后代,也就到同治皇帝,再往后就没资格了。
龙马君不知道举报的这位乾隆后代到底是第几代,不过乾隆都去世这么多年了,肯定是过了四代了。
四、死者后代为何不能无限延伸?
凡是学过法理学的都知道,在某地曾经发生过一件轰动一时的奇案——“诽韩案”,一位历史作家发表了一篇名为《韩文公、苏东坡给与潮州后人的观感》的文章,指责韩愈具有古代风流才子的习气,其死因极可能与风流习气有关。韩愈第三十九代直系后人看到文章后大怒,到法院提告。
当时的诉讼法明文规定诽谤死者,“已死者直系亲属得为告诉”,并没有限定直系后代的代数,据此,法院认定韩愈第三十九代直系后人有诉权,判处作家300元罚金。
判决一公布,天下哗然,批评一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竟然被判刑,这与文字狱还有什么区别?虽然舆论汹汹,但是在法律界并未有太多不同看法,毕竟法律有明文规定。
多年之后,一位曾经的法官在自己的著作《法学方法论》中,就自己当年对判决的拥护作了自我检讨。
保护死者人格利益的本意不在于保护死者,而在于保护与死者存在感情联系的生者。死者身死而法律资格消灭,其人格利益也就没有保护之必要。但是子孙如果与死者一起生活过,或者得到死者生前的间接恩惠,因此对于死者存在敬爱或者怀念之情,死者受到侮辱,则此种敬爱或者怀念之情受到伤害,此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死者的人格利益值得保护。
但是,随着代数的延伸和共同生活状况的改变,这种感情联系会逐渐式微直至消失。按照此种立法本意,那么,法律上的“直系亲属”的概念明显应当限定适当的代数,而不应该无限延伸。
此论一出,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也影响了后面的立法,如前文所述,我们的《民法典》就作了非常明确而严格的限定。
五、后话
其实,本文的道理并不难理解。
龙马君的祖先是彭祖,彭祖据说活到了800岁,如果有人批评彭祖弄虚作假,谎报年龄,龙马君或许心中不快,可能还要与批评者辩论一番。但是要说去举报,那就不合适了,毕竟都是几千年前的事了,彭祖对龙马君来说,与其他历史人物没有太大区别。
乾隆作为历史人物,也是两百多年前的老黄历了,与后人的情感联系已经微乎其微。对乾隆的否定,可以说与今人已经无甚实际联系了,自然也不可能造成什么严重影响。
如果非要说乾隆的后人特殊些,对乾隆的追怀之情异常强烈,因而对乾隆的批评事关后人的人格尊严,那龙马君也无话可说。只是,他们是否也要为乾隆的弊政一一道歉,毕竟,那些当年受乾隆弊政影响的人们的后代的人格尊严,也是同样需要保护的呢!
在此,龙马君希望,乾隆的后人们不妨有些我们大家都有的雅量。
大清覆灭已106年,乾隆7世孙至今仍穿龙袍祭祖,家中金碧辉煌。
毕竟,谁还没有个阔过的祖先?
毕竟,现在已经是公元2020年了。
大清早就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