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日前报道,某机构最新的一项调查发现,全球20家时尚品牌的服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有毒有害物质。此2 0家品牌中包含A rm ani(阿玛尼)、V ictoria’sS e c re t(维多利亚的秘密)、C alvinK lein等国际大牌。检测出的有毒物质涉及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邻苯二甲酸酯以及偶氮染料释放出的致癌芳香胺,而ZARA、Levi‘s两款服装在我国台湾地区也被验出致癌物。
网民表示,先前是运动品牌、户外服饰品牌发现“毒衣”,这次20家时尚品牌也出现这一问题,这再次说明,知名服装品牌素来标榜的绿色、健康理念名不副实“毒衣”拷问着这些服装企业对消费者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责任。网民还建议说,近年来服装业存在的环保问题频发,再一次呼吁监管不能缺位。
“毒衣”品牌与其标榜的理念名不副实
网民对“毒衣”带来的危险表达了担忧,国际知名品牌居然也生产这种危害人们健康和环境安全的服装,这与他们的品牌名不副实。含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残留的衣服,当被洗涤时,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就会被冲掉,并进入水环境,或者当衣服被丢弃后,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也可能进入到环境当中,这将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网民表示,这么多价格较高的知名品牌都含毒,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威胁,这些品牌无疑与其素来标榜的一些绿色、健康理念名不副实。网民“会画画的笛子”说:“(它们)不但贵还危及生命。”
署名“小力丸熊”的微博说“调查显示,全球20家大品牌的服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有毒有害物质。花大价钱买来的国际大品牌居然涉毒,让人感到意外。而且所谓名牌,应该是通过在市场上建立良好的商誉,为消费者制造质量优良的产品而形成的品牌美誉度与知名度。”
消费者健康最重要
网民认为,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这些服装企业必须主动承担起对消费者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责任。呼吁生产者能真为大众着想,健康第一、环保第一。
署名“左左302”的网民说:“衣食住行,以衣为先。人们很难把服装与危害这个字眼联系起来。事实上,有毒的服装对人体的伤害不亚于有毒食品。一件服装从衣料的成形到服装的制作过程中,‘留毒’的机会随处可见。我们购物会遇到重重问题。”
署名“小力丸熊”的微博还认为,如果这些名牌的制作公司还想今后继续销售产品,就应该负担起与其品牌相当的责任,就是对消费者负责,进行相应的赔偿,并承诺今后将严格管理,不再发生类似的质量安全丑闻。
呼吁加强监管
网民认为,就算企业承诺了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政府监管也不能缺位。媒体报道称,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使用为例,虽然欧盟组织的要求比较严格,但在我国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对此做出明确的相关法规规定。
网民表示,我国很长时期内都在扮演“服装加工厂”的角色。就产业链来讲,从起点的棉纱供应到终端的成衣加工,中国都是世界工厂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随着产业链发展壮大也带来环境污染。不管是大品牌,还是小品牌,政府的监管、环保组织监督与行业内部的自我约束缺一不可。
署名“cherry一格伤离别”的微博认为,不管是有社会责任感的服装企业,还是地摊上的山寨衣,都要加强监管,特别是山寨衣服,它们没有固定的品牌、工厂,必须得靠政府大力并且严格的监管。
网民“dgzhiyichang”说:“很多服饰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很多的污水和废气,如布料的染色、扣子的生产过程等,目前对这些流程的监管力度还不够。”
阿玛尼等19家奢侈品牌在华企业被指污染
阿玛尼是世界顶级奢侈品牌,然而其在中国的纺织原料供应商却被环保组织发现存在污染问题。面对环保组织的质询,阿玛尼却不作任何回应。和阿玛尼一样无视质询的纺织企业,还有18家。
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达尔问、环友科技和南京绿石等五家环保组织10月8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了49家纺织企业及其原料供应商在中国的环境表现。
据透露,49家企业中,有47家的在华供应商被环保组织查出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违法问题。面对质询,有19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这19家企业中,不乏阿玛尼、梅西百货、Calvin Klein、家乐福、迪士尼等超级品牌和世界一级的百货公司。
环保组织认为,跨国纺织企业之所以无视中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其中一个原因是执法不严。
19家企业无视环保组织质询
上述五家环保组织于2012年4月开始与49家中外服装品牌展开对话,询问其是否了解包括染整(印染、整理)供应商在内的供应链在中国的环境表现。此后,30家企业与环保组织进行了沟通。
为了具体了解各个品牌对染整供应商的环境管理,9月25日,环保组织再次致信49家纺织品牌企业,希望他们就材料供应商环境管理问题进行说明。
“截至2012年10月7日,17家企业对此进行了回复。其中,H&M、NIKE、溢达、沃尔玛、李维斯、阿迪达斯、巴宝莉、Gap等17家品牌总体表现积极;Lafuma、Target、乐购、Zara、优衣库、彪马等10家表现一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有22家表现负面,其中19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3家则仅做出了敷衍回应。
据环保组织透露,19家不予回应的企业中,包括迪士尼、Polo Ralph Lauren、361度、Kappa、安踏、梅西百货、阿玛尼、Calvin Klein、家乐福等商家和品牌。
环保组织认为,这些供应商管理上的缺失,客观上促使污染企业降低环境成本去赢得订单,最终损害的是中国的环境和社区百姓的健康。
玛莎百货供应商违法严重
玛莎百货是英国最大的跨国商业零售集团,创立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在过去的128年里,玛莎百货从一家小商铺发展成为一家多渠道零售的国际品牌,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共开设了1100家分店,拥有超过了81000名雇员。
然而,中国环保组织在调查中发现,其在中国的材料供应商存在严重环境违法问题。
环保组织透露,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袍江工业区的浙江庆茂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庆茂)是玛莎百货一个重要的供应商。自2003年10月投产以来,浙江庆茂的废水池废气处理问题就频频遭到当地居民的投诉。2010年3月,由于浙江庆茂误操作造成污水池菌种大量死亡,再加上污水处理站废气收集焚烧装置仍在建设中,造成恶臭气体大量外泄,对塘头村民造成严重影响。当月,绍兴市环保局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浙江庆茂在3月20日前必须恢复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同时加强废水池废气收集处理工作,确保废气达标排放。但是,直至2010年5月,企业污水池废气收集装置仍未建成,废气污染事件仍时有发生,严重污染环境,造成多次群众上访。
此外,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德科(苏州)纺织有限公司、惠州新惠通针织制衣有限公司、江苏玮骏纺织染整有限公司、无锡技立印染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均为玛莎百货的疑似供应商,而这些企业都被环保组织查出存在环境违法问题。
面对环保组织的质疑,玛莎百货一再回避和敷衍。“玛莎百货一面用所谓‘零废弃’和‘碳中和’等概念去装点自己的表现,一面任由供应链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滚滚排放,造成对环境和社区的损害。”环保组织说。
呼吁跨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五家环保组织称,根据他们的调查,在以印染、整理为主的纺织原材料加工环节,中国仍占据世界最主要地位。而预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仍将是纺织材料加工生产的世界工厂。环保组织认为,纺织材料业的无序发展,将导致水和能源消耗的增长,污染排放量的加大。
“执法不严,环境监管弱,环境诉讼难,加之水等资源的价格偏低,导致染整企业普遍缺乏减排动力,大量染整企业废水废气排放严重,甚至难以做到稳定的环境守法。”马军表示。
环保组织称,中国当前正面临严重水污染和空气污染,随着纺织业新的产业分工,大量就业岗位随成衣加工转移出去,而污染却伴随染整环节留在中国,势必给中国环境带来更大影响。
对此,环保组织建议,中国政府需要强化监管,中国社会需要加强监督;同时,向这些染整企业大量采购产品的国际和国内知名品牌也有责任加强对供应商的环境管理,避免其外包生产给中国的环境和社区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