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吉隆坡KL118大楼
预计即将在明年落成总高度656米的它届时将凭借它156米的超高塔尖超越上海中心大厦(总高度632米)跃居世界第二高大楼
摩天大楼的意义在于高度
大楼不谈高度就失去了摩天的资格
但是你知道吗在攀比高度的竞争中
有许多大楼其实只是“虚高”
01“虚荣高度”
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
确实令人望而生畏
其他的大楼仿佛它脚边的蝼蚁一般
但想必大家都发现了
许多打破了世界记录的摩天大楼们
都有同一个特点
就是顶部都矗立着一个“塔尖装饰”
这就是大楼们争夺“世界之最”的秘诀——通过塔尖装饰增加高度
而屋顶到楼顶之间距离又被叫做“虚荣高度”
有的大楼因为虚荣高度世界瞩目
有的却因为它“受尽委屈”比如单看屋顶高度的话上海的地标之一环球金融中心进世界前十妥妥的但如果算上虚荣高度排名
就排不上名次了
如果按照屋顶的高度
将世界最高大楼的排名进行重新排列
会发现前十位大楼排名大不一样
△计入“虚荣高度”排名从左至右:哈利法塔、上海中心大厦、
麦加皇家钟塔酒店、平安国际金融大厦、乐天世界大厦、世贸中心1号大厦、广州东塔、乐天世界大厦、北京中信大厦、台北101大楼
△不计入“虚荣高度”排名从左至右:哈利法塔、上海中心大厦、平安国际金融大厦、
北京中信大厦、乐天世界大厦、广州东塔、麦加皇家钟塔酒店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香港环球贸易广场、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
关于“虚荣高度”的争论最早开始于1998年那一年吉隆坡双子塔建成
超越了当时的世界最高的芝加哥威利斯大楼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一
虽然双子塔的屋顶比威利斯大楼矮63米
但双子塔的高度算上了顶部的装饰
以微弱的优势超过了威利斯大楼威利斯大楼负责人肯定不服啊:
你要这么说的话我们楼顶还有天线呢!
双方争论不下只能由第三方裁决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协会(CTBUH)
为此统一大楼高度的规定“装饰尖顶属于原设计的一部分且高度不超过总高度的一半则可计入总高度”宣告了威利斯最高大楼之争的失败也预示着用“虚荣高度”争夺排名的斗争将愈演愈烈
02虚荣的地平线
20世纪初的摩天大楼
受当时的建筑风格影响
通常都会有一些楼顶装饰
后来这种风格逐渐改变谁也没有想到经过1998年
世界最高大楼争夺战后
这一“审美”又一次发扬光大了
许多大楼靠着“虚荣高度”进了全球榜
比如2014年落成的美国新世贸大厦
问世时位列世界第三6年来,凭着100多米的塔顶
在激烈的最高大楼角逐中稳居世界前十
而这种现象在迪拜最为明显
比如位列全球第一的哈利法塔总高度828米但其中有244米的尖顶部分
是无法使用的“虚荣高度”占总高度的29%
比如大家都熟知的迪拜帆船酒店是世界上最高的酒店之一
它的塔顶高达124米占总高度的39%
据统计,迪拜最高的19座大楼
平均有五分之一的高度属于虚荣高度
夸张程度让迪拜被称为“最虚荣的地平线”很多群众和专家都无法认可虚荣高度
相当于测身高的时候扎个冲天辫
还要求把辫子算进高度里也难怪会引起群嘲
03越高真的越好吗?
摩天大楼是城市的地标
越是繁荣的城市越是高楼林立
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
高楼起到了节能节地的作用
带来更高的经济利益
所以摩天大楼一定程度上是城市繁华的象征
然而不是建的越高就越节约
摩天大楼的造价就是普通建筑的十倍建成后的养护费用更加不容小觑
如果被空置下来就会造成更大程度的浪费
尤其是建筑都有自己的寿命终有一天需要拆除建造的越高拆除越难
而大多数摩天大楼位于市中心
周围是密密麻麻的楼房拆除工作并不不比建造它简单
尤其是高楼大厦还会带来安全问题
比如美国911事件中世贸中心双子塔遇袭
就因为起火点太高
而导致了最佳的灭火和救援时间被延误
由此看来应该建造符合当地经济需求的大楼
一味地追求高度本就不合理的更何况是追求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荣高度”
为了缓解这种恶性竞争
CTBUH此前发布了三种大楼高度测定方法:
分别依据建筑体高度(不含天线)、
楼层高度以及总体高度(含天线)
分别对摩天大楼进行排名
然而在日站君看来
无论如何引起群嘲
追求“虚荣高度”的行为都不会停止
三种测定方法恐怕
只会让更多大楼陷入最高大楼争夺战中
日站君希望更多人能看清
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所谓的“世界最高大楼”终会有被超越的一天2000年世界前10位大楼中
只有两位登上了2016年的榜单
这两位还是双子塔
摩天大楼的高度
其实只不过是“虚荣的陷阱”
但还是有很多人拼命往里钻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是
公众对高度排名的期待
谁不想去“世界第一高楼”打卡呢?
在技术越来越先进的现在
造一座更高的摩天大楼并不是难事
难的是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合理的高度创造更高的效益
如果继续在“高”上钻牛角尖恐怕只会带来更多的资源浪费和安全问题
对追求“虚荣高度”的现象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