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回首校园,总会感恩于那份岁月静好;当我们谈起梦想,总会铭记于那抹奋斗底色。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校园中,古老的十二时辰,记录着细腻温暖的点滴时刻。
1、子时·夜半
23:00-01:00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子时,意为孕育,此时的天空,黑的纯粹。在浓厚的夜色中,几盏灯光尤为明亮。灯光照耀下的画室,只能听到刷刷的笔声,间或有几声低语,源自师生间的指导交流。哦,原来是高三学子们在挑灯夜战,而专业老师则在默默守护。
2、丑时·鸡鸣
01:00-03:00
车遥遥,马幢幢。
君游东山东复东,
安得奋飞逐西风。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月暂晦,星常明。
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
——范成大《车遥遥篇》
丑时,此时的人们还在熟睡之中,美梦却飘向了远方,或是田野,或是海洋,或是理想的学府,一切都在朦胧中趋向清晰。
3、寅时·平旦
03:00-05:00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燕子楼》
寅时,熬过了黑夜,终于要迎来晨光。这个时刻,或许是属于所有为梦想努力的人。黎明前的黑暗愈加浓烈,黑暗后的光明愈加可贵。遥远的天际已显现一线生机,是天快亮的时候了。
4、卯时·日出
05:00-07:00
秦楼出佳丽,正值朝日光。
陌头能驻马,花处复添香。
——李白《日出东南隅行》
卯时,意味着新生,意味着光明。新的一天,从美好的早餐开启。清水煮蛋、豆浆油条、浓稠米粥,多样的早餐是一天的原动力。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补足能量的学生,伴着晨风开始了新的学习。
5、辰时·食时
07:00-09:00
一写落第文,一家欢复嬉。
朝食有麦饘,晨起有布衣。
—— 皮日休《三修诗》
辰时,阳光正好,倾泻入水,跳动起耀眼光斑。主楼前的水系安静守护着国旗,师生们有序站立水系踏板上。仪式的内容均由学生主持进行,逐项开展,有条不紊,用这样的方式遇见国旗下向善向美的自己。
6、巳时·日中
09:00-11:00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金缕衣》
巳时,一天中的黄金时期,工作效率最高,精神饱满。用最好的状态,做最重要的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自本课堂上,老师对每一位学情不同、性格各异的鲜活个体实施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学科素养的落地。课堂上师生互动频频,课堂外资深教师的查课愈加严格,班级常规、教学质量、学生状态……每一项都是课堂教学的重点。
自本课堂
7、午时·隅中
11:00-13:00
桐花初着雨丝丝,又值东风上巳时。
千古兰亭留胜会,半生萍水叹多岐。
河桥细柳莺声早,驿路青山马去迟。
安得当年诗社友,相逢一醉习家池。
——童轩《丙戌上巳日》
学习半天,聊聊天,或者小憩一会儿,都是释放压力的好方法。有张有弛,才是学习、生活之道。
8、未时·日仄
13:00-15:00
春檐雪乾初日长,帘花深压梅影香。
美人帐中午睡起,钗横鬓亸慵添妆。
——姚勉《听筝》
人们刚从困倦中慢慢醒来,继续学习工作,用力生活。学生们来到画室,执笔描摹,画出自己的未来。老师们则集众人智慧,开展集体备课、教育研究,发现教育问题,总结教育经验。
9、申时·哺时
15:00-17:00
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
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须。
把酒从衣湿,吟诗信杖扶。
敢论才见忌,实有醉如愚。
——杜甫《徐步》
在夕阳西下之前,抓住一天中这大好时光。生而为师,便肩担着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未来一代的重任。只有不断丰富自身储备,才能为学生指引更好的未来。教师成长课上,老师们与教育大家进行思想的碰撞,在交流互动中启迪升华,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完善。教师反思会上,老师们深刻剖析自我,时时对标,有所参照,使反思成为自身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成为引领自身全面发展的明灯。
10、酉时·日入
17:00-19:00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李白《送别》
学习暂时告一段落,师生逐渐进入休息和放松的状态。三五好友,趁着闲暇时间,凑在一起,聊聊娱乐,谈谈八卦,还有班主任准备的小零食,生活如此惬意,劳逸结合,更显效率。
11、戌时·黄昏
19:00-21:00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黄昏是安静的时段,此时可安静的读书或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天将黑未黑,教室的窗户倒映出一个个俯头思考的身影,或捉笔抵额,或眉头微皱,或喃喃自语。
12、亥时·人定
21:00-23:00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李益《写情》
人定,也是人静,夜深人静,安静的思考,平静的入眠。学生回到寝室,安抚心情,洗个澡,准备上床睡觉。老师们则继续备课,为新的一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