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中国历史的人都背过中国年代顺序表吧,一句“唐宋元明清”道尽中国最负盛名的年代,同样也是中国记载最详细的年代。似乎这数百年来改朝换代的一举一动都历历在目。
但正是因为有着历史记载,所以我们知道他们建立并没有那么太平。就拿其中宋朝来说,不管是南宋还是北宋,它的时局都是处在大分裂的动荡时期,金国、辽国先后的参入割据,相互瓜分了大部分的土地,且并没有人能做到统一中国一家独大的局面,这样的情况陆陆续续的持续了三百多年,一直到有了元朝交替才终于告一段落。
那么为何我们历史上一直只把“赵”家建立的宋朝视为正统年代,编入年代纪史,可是却只字不提辽、金的地位呢?
有人猜测,是不是一个时代不能出现两种以上的政权,又或者和民族属性有关?可是前有五代十国,后有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都被纷纷纳入了历史,而且并没有什么争议。那为何宋朝就不可以三家位列的情况呢?
因为上述的假设并不能真的成立。虽说赵家皇帝不但短命而且个个都很窝囊,到了后期更是像走马换灯般的更新。但是历史学家一直将宋朝纳入正统王朝,而忽略另外两家的,其实还是有独特意义的。
对于一个时代来说,它该归属于哪个朝代,历史学家的鉴定往往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谨的多。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大宋入榜,而辽、金不能被历史所记住呢?原因还是慢慢道来。
三足鼎立改归谁?
事实上这个问题不但现代人疑惑,早在在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那里也纠结过,毕竟按照传统,他要立史书记载前朝历史,他打过大宋、打过金国、打过辽国才建立了元朝,可是究竟应该把谁视为正统王朝载入史册呢?忽必烈倒是蒙了。
由于始终想不出正确答案,直到元朝都已经过去了七十二年,这个被搁置着的工作才迟迟开始动工。
而且为了谨慎起见,丞相还干脆折中起来,他为宋、辽、金三国分别修建史书,各为正统,各系其年号,互不干涉。倒是把一个宋朝妥妥的描绘成一幅“三国志”。
不过这样的记载并没有很好的区别时代,因为宋、金、辽三国成立时间不同,持续时间也不同,还有他们分不匀的地盘。所以,他们之间关系可不是简单的三足鼎立时期,而是有着更数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大宋的正统身份
一般来说一个正统朝代从建立到灭亡都是要确定的年份,而且要和上下年代连接起来,中间不会有空窗期产生,这样才是承上启下的王朝。
宋朝的由盛到衰就刚刚好符合这一特性。首先我们要知道,北宋虽然不是最先成立的那一个,但是它是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宋朝足足统治了319年,远远高于另外两国。
另外北宋承接了大部分都是原先唐朝的主体,包括人口、民族和文化,其占据的大部分都是开封、北京、河北、陕西等中原地区,即便是逃亡南方的南宋而有着临安、建康、平江等大城市,而且甚至南宋的经济社会更为发达。
所以,宋朝政权变迁只是从北到南发生了转移,它还是赵氏后人所立,社会属性没有发生什么实质变化,而且它当年完全有机会可以统一全中国的。
据记载,宋朝时期人口超过二十万城市的有六个,人口达到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几个增加到四十六个,史书上直接说道“(宋朝)京城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可想而知宋朝也曾经有过繁荣,有过稳定,这样文明发展其他两国无法比拟的。
甚至至今很多城市、比如杭州、苏州等,规格布局里依稀还能看见宋朝时期的影子,所以很难忽略大宋的存在感。把它放在首位是应该的。
其次,宋朝的建立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终结五代十国之乱,将大部分中原地带社会推入到和平稳定的发展局面。
至于它的灭亡也直到很晚。偏安一隅的南宋一直顽强的抵抗元朝,直到南宋亡国,才使得元朝真正实现南北方中国的大统一。这才是宋朝被纳入正统朝代的根本原因,这和辽国、金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完全不同。
辽国是由契丹人建立的,成型于五代十国之时,他的活动范围在今天的蒙古、吉林和黑龙江一带,最鼎盛的时期它的版图东至库页岛、西至阿尔泰山,和大宋交界处在天津的海河、河北的霸县和山西雁门关附近,总的来说它的疆土范围还是处在中国东北区域,并没有大面积的涉及中原地区。
最后它亡于金国的手中,终了也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如果将它计入正统朝代的话,那么它处在五代十国和宋朝的中间,而且还有和上下朝代交叉的时期。那么这样又该如何去界定它的年份呢?
至于金国,它虽然亡国比辽国晚,但是它的成立时间也是最晚的一个,而且只短短存在一百多年。金国是女真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它和辽国本身势不两立,所以即便从辽国手里拿下了江山,但它从来也不承认自己传承是辽国领土,更不会承认自己辽国的后人。
当然了它能上位,主要还是靠它自己。金军的战斗能力是相当彪悍的,能先后灭掉辽国和北宋,占领了他们大部分领土,足迹可是踏遍了北京、天津、山东、东三省大部、内蒙古东部、朝鲜北部、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统治的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300万平方公里,成为了当时东亚最大的政权。
可惜金国并没有完全灭掉大宋,逃亡南方所建立的南宋依旧稳固而坚挺,让金国望而却步。而且事实上,金国到最后不但没能抢先灭掉南宋统一中国,反而是让自己被蒙古族所灭。最终让蒙古的忽必烈建立元朝。
但是1271年成立的元朝和1234年被灭的金国中间还整整的差了30年,这段空窗时期又该归属于谁呢?所以将辽国纳入正统朝代显然也不合适。
值得一提是像辽国、金国这样的游牧民族起源于关外,他们原先是被视为蛮夷之荒般的存在,不会有中原一般的文明。
反倒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建立起各自政权后开始逐渐汉化,比如说他们的饮食、服饰和语言都有受汉民族的影响,而且他们还开始编纂自己史书,颁布自己法律,这样高度文明的发展处处都是有着模仿宋朝的痕迹,所以只能说他们是附属宋朝存在,但并非正统朝代。
将宋朝视作正统是很多人的历史观念,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斯正统矣。
金国认为自己灭亡北宋,得徽钦二帝,又占据中原,继承了北宋法统。
道统方面
南方自然是认为南宋是正统,
北方在金国汉化后,也逐渐认为金是正统。
这也是为什么元,修史书。会修三部。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宋朝之所以能以“宋”为主,还是和他的历史背景脱不了干系。大宋代表着当时的主流文化,占据中国大部分的中原地区。况且它有着稳定发展时代,能把中国发展带入到一个新的高度。
像著名的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都有着宋朝文人的身影,四大发明有三个都出生于宋朝,抗金英雄岳飞是宋人、编写《资治通鉴》的司马迁是宋人,变法革新派领袖王安石是宋人,一代清官包拯是宋人。
不管是人还是物,它都给后世留下太多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以至于到今天我们都在使用或是提及宋朝产物。
所以,在当时宋朝虽然是个深陷战火的年代,各种作乱纷争让自己无力换回。但是撇去外因,从社会制度和文化底蕴来说,很难不提它为华夏文明所创下的贡献。
这是他区别与辽国、金国的地方。不管从哪方面来看,它都属于正统的时代,不该被称为“宋国”,而是在整个中国都因以“宋朝”以主。
中国的正统观
朝—中国古代指继承法统的中央政权。只有继承法统,并且其君主被道统承认为“天子”的中央政权,才有资格称“朝”,而不是随便一个国号、政权都可以称“朝”!
所以有人认为只将宋视为“正统”只不过是“极端汉民族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而已。在这点上,与元朝史官较为公平看待(宋金辽都是正统,没西夏的份)
“正统”观念是个很没用而且有害的思想。我从批判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另外,其他回答有的已经不错了。
(1)正统观念很虚幻无用,有此思想只会让人失去对“实力”的追求。国家朝代首先谈的实力,其次才是理念。
宋朝地域图
宋朝(此处仅指南宋)是正统的观念是过去的无聊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民间思想的影响,南宋只是割据政权,金宋夏三大割据政权和当年曹吴刘类似)。正统观念,只不过是“弱者”为强调正当性防止“强者”侵害、一方为了抵御另一方或己方的思想“入侵”而想到的方法。例如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比秦国正统吧!隋朝、唐朝正统吗?三国正统吗?汉朝的刘邦杀项羽,所以,一直有人认为刘邦的天下得来的不光明,他正统吗?在往上,夏启正统吗?商汤呢?西周呢?
一个国家的存在只在乎实力而不在什么正统、非正统。
正统观念很无聊。
(2)“正统”和“非正统”都是变动的,不是一刀切。它只不过是封建政权手中的工具,都是到了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北宋,我个人认为算是“正统”王朝。南宋,就不算,它仅是偏安政权。清初、民国时期、现在某些人一直说,清朝非正统,但是自康熙末年之后到清亡之前,包括普通百姓在内的绝大部分人则认为清朝是正统。朱元璋对于元朝也是如此,他没得到天下之前,为了号召更多的人投入队伍,打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的口号。然而,当了皇帝之后,立刻承认元朝是“正统”王朝。
(3)南宋高宗皇帝杀岳飞问题
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许多人也认为岳飞作为一名武将也确实有诸多问题,再加上高宗从王变皇,其间遇到过许多军事政变、武将胁迫等等,高宗也有许多杀岳飞的理由。高宗和岳飞之间存在一个收复领土时机问题的争论。
南宋高宗作为皇帝当然想收复失地,但这里面有三个前提:其一自身政权是否稳定;其二自身皇权是否稳定;其三高宗与二帝问题。高宗悲剧在于岳飞在这三点都对高宗有威胁。
仅凭岳飞一个人是干不倒金国的,听评书、看小说、瞧影视剧是一方面,历史是另一方面。相反,高宗杀岳飞时期其政权问题面临着几个冲击:
第一:经济问题因为连年战争导致崩溃问题。
第二:北方豪族、民族南渡后需要生活,这势必对原住民造成冲击,南北问题是一个问题,如何平衡南方人让渡给北方一些利益而不导致南方人造反,这是一个难点。
唐朝地域图
第三:武将,包括岳飞、韩世忠等人,以及他们的手下,和其他各色将领对皇帝权威的威胁。韩世忠、岳飞杀谁都行,就看谁倒霉!
唐宋元明清也可以叫做唐辽金元明清吗,小编认为是完全可以呀。但我建议不要这么做,因为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
这么说只会徒增争论和误解。对于一个稍具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宋”分北宋、南宋,北宋基本上是一个统一朝代。如果你将“唐宋元明清”也可以被看做是“统一朝代”的指称,那么,“唐宋元明清”就完全可以。那你说,那那南宋呢?我会说,那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哪里去了作为回答。
另外,如果你只说“辽金”那“宋”为何要落下?毕竟“宋”有北宋、南宋之分,南宋难以被称为“准统一朝代”。如果你说辽金,那么,吐蕃、西夏、西域各国也该说呀,那么,“宋辽金夏时期”也就没完没了了。另外,对于不懂历史的人“唐辽金元明清”是四个朝代还是五个朝代?
辽朝地域图
徒增困扰。有些历史传统说法大家都明白,最好不要改。这就使我想到了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古代和现今取得平衡。
其一:如果历史不伤害到现今,那么我们就应该无条件地尊重历史。
对于一些影视剧如于妈的那些纯粹是伤害历史。比如你聊汉武帝时期,你就不能因为你的好恶去阉割历史,比如李鸿章拍部影视剧你也不能无限度夸奖不提及问题或者相反无限度贬损。
其二:如果照顾古人的话会伤害现今,那我们就必须要用现今的观点。
比如,过去我们汉人有一种“民族歧视”思想,把周边民族都叫成犬戎、蛮夷等等,现在你还能那么叫吗?你能说过去这么叫,现在我们还这么叫有啥不行。过去,奴隶社会奴隶主杀死奴隶还啥责任都没有呢,你现在杀人试试。这叫社会进步。如果中国人到现在还不知道什么叫民族平等,那只能说他是驴或者说有病。
如果按照固然的观点会对今天有伤害,就要对其批评。否则,你学历史、看历史是干什么用的?理解古人,然后呢?卖掉车卖掉楼扔掉现在的钱,买来黄金、白银、黄铜、铁锄头,拉着你的孩子老婆去种地?可能吗?理解古人?理解古人什么用都没有,你又回不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