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热播,忙里偷闲(不是上班时间!)去追了个剧。发现其中一些画面需要些耐(zhi)心(shang)才能看懂。比如,剧中常常出现的日晷图,就让很多人一头雾水。
△剧中片头出现日晷的画面
作为一种计时仪器,日晷有着数千年历史,曾在世界多地被人们所使用。在中国,日晷的使用可追溯至约3000年前的周朝。日晷将线性的时间划分成若干等量刻度,能做到精准计时,减小误差。真是“不明觉厉”。
问题来了:你知道上面四张日晷图所代表的时间是现代几点吗?
如果你无法给出答案,强烈推荐你来看今天的一图解读。日晷究竟如何计时?一天当中12个时辰如何划分?看完这张图,读懂古代时间就不再是难事了↓↓↓
看完长图,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吗?
卯时5-7点
《日出东南隅行》
唐·李白
秦楼出佳丽,正值朝日光。
陌头能驻马,花处复添香。
辰时7-9点
《三修诗三首》
唐·皮日休
一写落第文,一家欢复嬉。
朝食有麦饘,晨起有布衣。
巳时9-11点
《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云“日出于旸谷,……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午时11-13点
《日中吟》
宋·邵雍
日中为噬嗑,交易是寻常。
彼各不相识,何复更思量。
末时13-15点
申时15-17点
《徐步》
唐·白居易
觅得花千树,携来酒一壶。
懒归兼拟宿,未醉岂劳扶。
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
篮舆为卧舍,漆盝是行厨。
斑竹盛茶柜,红泥罨饭炉。
眼前无所阙,身外更何须。
小面琵琶婢,苍头觱篥奴。
从君饱富贵,曾作此游无。
酉时17-19点
《送别》
唐·李白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戊时19-21点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亥时21-23点
子时23-1点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丑时1-3点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寅时3-5点
《晨起》
宋·陆游
老尚贪书课,黎明即下床。
不惊天乍冷,更觉意差强。
蟾滴初添水,螭炉旋炷香。
浮生又一日,开卷就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