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安局:出国定居注销户口并非新规,2003年就已明确
近日,上海公布了将于201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户口管理新政,其中规定定居国外者必须注销户口,一个月内不主动注销户口者,将由公安机关强制注销,引发海内外热议。
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人口办获悉,此条内容并非“新政”。警方就群众关心的新《上海市常住户口管理规定》第四十六条有关问题作出解读。
问:这条规定是新的吗?
答:早在2003年,公安部就颁布实施了三十项便民利民措施,明确规定:出国、出境1年以上的人员可以不注销户口,但是在国外、境外定居的应当注销户口。
2005年、2008年、2010年和现行2015年修订的《上海市常住户口管理规定》,均有针对出国定居人员应当注销户口的规定。
即将于5月1日起施行的新《规定》第四十六条在原有规定基础上细化了操作程序。
问: 根据第四十六条, 哪些人员需要办理注销户口登记?
答:出国定居或者加入外国国籍的人员,需要办理注销户口登记。并未在外国长期定居的,不属于本规定所指的应当注销户口人员。
问:出国定居或者加入外国国籍的人员,如何办理注销户口登记?
答:上述人员办理注销户口登记,根据本人申请,加入外国国籍的人员需提供外国护照;出国定居人员需提供载有移民、定居、获得外国居留权等事由的外国签证。上述两类人员均需提供本人身份证明、户口簿。如需他人代办,必须委托律师办理或者公证委托他人办理,代办人还需提供身份证明。
问:对于未主动申请注销户口的出国定居人员,公安机关如何注销其户口?
答:公安机关经调查,掌握当事人持有住在国签发的载有移民、定居、获得永久居留权等事由的签证,以及长期在外国居住生活的事实等证据,认定其确属在国外定居的,方可注销其户口。
问:出国注销户口后能否恢复?
答:注销户口的出国人员回国定居的可以恢复户口。其中,具有华侨身份的,由市侨办进行审批;不具有华侨身份的,由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审批。
上海户籍“新规”在网上引发热议
另据上观新闻,新规一出,引起了不少网友热议。“虽然我持有外国‘绿卡’,但一直在上海生活,也要注销户口吗?”持有澳大利亚“绿卡”的陈女士担心,这条规定是否意味着要在“绿卡”和上海户口之间二选一?网上也有一些自媒体该条规定做出解读,称此条规定是“我国将严控‘绿卡’及‘双重国籍’人员的信号,在上海率先试点。”
针对网友关心的持有“绿卡”人员是否需注销户口,法律界人士表示持有“绿卡”并不等同于“出国定居”,如仅获“绿卡”,实际并未在外国长期定居的,应该不属于本规定所指的应当注销户口人员。
不少网友还存在一样的疑问:注销户口是否意味着失去国籍?实际上,把“注销户口”等同于“失去国籍”实际是个误区。户口是我国对居住于领土范围内的人员进行人口管理的手段,其特征是持有身份证和居民户口簿。而国籍是中国对拥有国籍者实行外交保护的依据,其特征是持有护照。
微博号@警民直通车-上海 对政策解读(3月25日)
3月13日市公安局发布了《上海市常住户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近段时间来,大家对《规定》十分关注,参与度很高,比如,有的对《规定》如何有效实施提了很好的意见建议,有的对《规定》中一些条文如何理解表达了疑问。这是中国法治进步的体现,也是大家对公安工作的支持。
通过梳理,大家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房屋交易后上家户口拒不迁出,权利人向派出所提出申请时需要提供什么材料;派出所对社区公共户口人员签发个人户口卡,个人户口卡有何用途等。大家还关注《规定》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有的人有疑问,对出国定居的人员,派出所会强制注销其户口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有关精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和公安部有关规定,市公安局制定了《规定》第四十六条(关于出国定居和加入外国国籍人员注销户口的规定,自2005年以来的《规定》皆有表述)。鉴于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实施细则尚未制定,关于“出国定居”的法定内涵尚不明确具体,因此,现阶段上海公安机关对出国定居人员不注销户口。
评论拿了国外绿卡还是中国人 注销户口应谨慎
法治周末特约评论员 敬一山
近日,上海市公布了将于201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户口管理新政,其中规定定居国外者必须注销户口,一个月内不主动注销户口者,将由公安机关强制注销。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尤其是那些暂时国外定居的华人反弹很大。在争议声中,上海警方于3月25日又作出最新回应:由于“出国定居”的法定内涵尚不明确具体,因此,现阶段上海公安机关对出国定居人员不注销户口。
上海市警方审慎的做法,很值得肯定。在很多公民权益和户口深度绑定的现实下,注销户口,有可能意味着同时“注销”公民本该享受的权益。因此,相关的公共决策一定要慎之又慎。
在“定居国外者必须注销户口”的消息刚一传出,很多网友是持点赞态度的。在他们看来,“国外定居”就等于不再是中国人,既然“背叛”了祖国,当然就不能再保留中国户口、享受中国福利。这种朴素的“爱国”逻辑,其实存在相当程度的误解。很多“定居国外者”,或者是那些拿了外国绿卡的,因为学习或者工作的原因定居国外,但并没有加入外国国籍,实质上仍是中国人。保障这些国民的权益,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在如今这个流动化、全球化的时代,国内或者国际范围内的更换居住地点已是常态。这正如一个三线城市的年轻人,去北上广学习或者工作,虽然定居在大城市但并没有入户北上广,这时候如果家乡因为他在外定居就注销户口,这种做法显然是简单粗暴的。同理,如果因为中国人暂时拿绿卡、在国外定居,就拿他们当“外国人”看待,也是有失公允。
虽然在理论上,户口只是一个人在某地的居住证明。一个人如果相对较长时间不在上海居住,单纯注销户口本身,影响应该不会很大,只要今后回来居住的时候恢复户口也很方便就可以。但正如网上一些定居海外的华人所反映的,国内的户口已经不仅仅是居住证明,而是很多权利乃至福利的依附对象。
在注销户口的同时,驾驶证、银行卡、社保卡都有可能同步被“注销”,而一个法律上的中国人,仅仅拿着护照在国内旅行、住酒店,都可能不被接受。这也就意味着,那些定居国外的中国人如果回国,就面临着寸步难行的尴尬。正是因为这些现实的顾虑,此前新闻出来的时候,才会有很多定居国外者对此表达疑虑。
而权利或者福利和户口的深度绑定,这既是定居国外者反对注销户口的原因,同时也是很多网友支持注销这些人户口的原因。在一些网友看来,这些定居国外者想要两边占便宜,既要国外的发展机会,又不愿意舍弃国内福利,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其户口含金量绝对不容小觑。
所以这一次的争议,也是提供一个很有价值的反思户籍制度的机会。可以设想,如果不是上海,而是一个三四线城市,注销户口的规定可能只会引起那些海外定居者的关心,而不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因为那些城市的户口“含金量”有限,事关个体权利,但是说不上是什么“福利”。唯有北上广这样的城市,注销户口与否,才会让公众也跟着焦虑,因为户口不仅可以买房买车,还能保障子女教育,实在是太“值钱”了。
现在上海警方表态暂时不注销户口,也是因为考虑到了现实的复杂性,“出国定居”的内涵不明确,“注销户口”的内涵其实也不明确,如果只是居住证明意义上的注销,本身是有其道理的,但如果包括了驾照、银行卡乃至子女受教育权利等的话,那对于个体的影响或者伤害就太大。谨慎处理,方为负责任的态度。
在舆论的层面,很多人关注的或者说争论的,本质上并不是这些海外定居者的权利该保障到的什么程度,而是“值钱”的公共资源该如何分配。网友支持注销这群人的户口,其潜台词想说的无非是,这些人都有能力跑到国外发展了,就不应该还继续占着国内的优质资源。所以,在注销户口争议背后,本质是一种关乎公平的焦虑。别让少数地区的户口太“值钱”,那在讨论某些特殊群体户口能否注销的时候,舆论才能冷静纯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