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是在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崛起的,用了十余年的时间,金国灭亡了辽国。
金国在灭辽之后,转而向南,进攻北宋,企图灭亡北宋。
金国两路大军南下,势如破竹,接连取胜。但是他们也担心长期深入宋境作战,可能会对金国不利,就接受了北宋的议和请求。由此可见,金国当时没有灭亡北宋的信心。
而北宋答应了割让太原、中山和河间三镇给金国,达成了议和。
可见,金国是和北宋议和过的。
但是这次和议,北宋钦宗单方面撕毁了协议,再加上北宋朝廷总体指挥部署的不当,让金军长驱直入,兵临开封城下,导致了“靖康之难”,北宋亡灭。
金国和南宋的交战,基本上处于互有胜负的状态,都没有办法以绝对优势打败对方。
特别是金国的几次大败,让金国的议和派逐渐占据了金国朝廷的主导地位。
我们来看一下南宋和金国之间,南宋取胜的几次大战。
1130年,韩世忠将完颜宗弼围困在了黄天荡40多天,大大的挫败了金军的士气。
1131年,宋朝名将吴玠大败金军于和尚原。
1134年,吴玠再次大败金军于仙人关。
1136年,岳飞率军北伐,收复了伪齐占领的陕西、河南多地,导致伪齐政权被废黜。
随后金宋议和。
1140年,刘琦率军大败完颜宗弼于顺昌,取得顺昌大捷。岳飞军趁机北上,收复了黄河南岸的大片土地。
随后宋金达成绍兴和议,主要将领兵权被收回,岳飞被赐死。宋金和平了20余年。
1161年,宋将吴麟、李宝等分别在不同方向,组织宋军击败了海陵王完颜亮的南侵。金国内部政变,导致完颜亮南侵彻底失败。
此后,宋孝宗、宋宁宗分别发动了隆兴北伐和开禧北伐,但都以失败,不得已都与金国重新签订了比较屈辱的和议。
这时候,金国为什么不趁机攻下南宋,一个是金国内部政权不稳,第二个是北方的蒙古汗国也开始崛起。
隆兴北伐是在完颜亮死后,金世宗继位后,对南宋进行的南侵,主要目的也不是灭亡南宋,而是通过南侵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金世宗在逼迫宋孝宗议和后,就退兵了。此后宋金和平了40余年。
开禧北伐,是宋宁宗趁蒙古进攻金国时发起的,而金国也不愿两线同时作战,所以,在击败了宋军后,同意了宋朝的议和请求。
开禧北伐后,金国疲于和蒙古作战,再无暇南顾,直到南宋联合蒙古灭亡了金国。
“靖康之变”后,南宋确实被打得只剩下一口气。积贫积弱的宋朝经常挨打,为何有那么多人向往?
靖康二年四月,强大的金人攻破东京,掳走宋徽宗父子,城内大量财物被洗劫一空,数千嫔妃、宫女和朝臣被俘。北宋灭亡。
金人心满意足地押解着掠夺来的财物,班师回朝,将张帮昌立为伪皇帝。
这时的南宋,一息尚存,群龙无首,民心涣散,人人自危。文官不理政,武将不思战。
靖康之变
此时,是金人灭南宋的最好机会。可惜,金人目光短浅,为眼前取得的蝇头小利欢欣鼓舞,只顾着开庆功宴,分发战利品。如果金人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极有可能彻底覆灭南宋,改写中国的历史。
但是,历史不能假设。
一个月后,张邦昌迫于压力,主动让位,以孟太后之名下诏,扶持赵构为帝。
由此,开启了金人与南宋长达一百多年的拉锯战,最终金国反而被宋蒙联手给灭了。
第一,南宋触底反弹,奋发图强。
自宋高宗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以来,南宋历经九代帝王(南宋皇帝列表),前后一百五十多年。
这个时期,南宋朝忍辱负重,牢记国耻,励精图治。政治、经济、科技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是宋朝最繁盛的时期。
宋高宗赵构老年像
金人虽有过数次南侵,但除了掠夺些财物,逼得南宋一再南迁外,其余毫无建树。
南宋也试图收复河山,一雪国耻,但屡次北伐,胜少败多,虚耗国力。
此时的宋金处于相持阶段,谁都拿对方没辙。
第二,金国内耗严重,自乱阵脚。
史料记载,“靖康事变”之后,金国内部发生过三次政变。
1149年,完颜亮杀金熙宗,自立为海陵王;1161年,完颜元宜发动兵变,海陵王完颜亮被杀;1213年,胡沙虎杀卫绍王,立完颜珣为金宣宗。
在金国迁都开封后,大部分士兵丧失了游牧民族彪悍的的血性,被汉人同化。同时,金人骁勇善战的将领也迅速凋零。
金国军战斗力严重下滑。
第三,南宋同仇敌忾,誓死抵抗。
南宋虽然屡战屡败,但从未放弃抵抗。这期间涌现了一大批抗金英雄。其中就包括抗金四大名将: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虽然他们最终都没能将金人赶出中原,一血“靖康之耻”,但像岳飞、韩世忠这样的民族英雄时刻不忘国仇家恨,誓将胡虏悉数驱除。
这些抗争,有力地打击金人的嚣张气焰,为维护南宋政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第四,金国强敌环伺,疲于应付。
在金和南宋的战事形成拉锯之势时,北面的蒙古,西面的西夏悄悄崛起。
尤其是蒙古,在金迁都开封后,屡屡侵扰金国,多次打败金国的反扑,帮助南宋牵制了金国大部分军力。
金国国内动乱不断,自然灾害频发。期间还曾发生黄河改道的事件,导致河水泛滥成灾。
从宋高宗南逃至临安后,南宋已经退无可退。只能倚仗江淮和秦岭为屏障,抵抗金国的进攻。
而金国战线拉得太长,补给不足,还经常被南宋抗金军民骚扰,切断其后勤供给。这也是导致金国无法灭南宋的原因。
第六,南宋能忍。
一是定期纳贡,满足金人的对财物的需求。二是几次签订了和约。如《隆兴和议》《嘉定和议》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金人的进攻,为南宋赢得喘息之机。
(参考资料:《宋史》《金史》)
南宋并没有那么弱小,金国并没有那么强大
提起南宋,不少人都想要深吸一口气,然后大骂一场,除了极短时间内敢于挺直腰板,南宋朝廷大多数时候都是弯着腰的,先是金国,后是蒙古,很受今人鄙夷。
但我们又不得不考虑一个事实,被认为极其弱小的南宋为什么没有被金国一举消灭,并且还抵抗了蒙古几十年呢?从这点来看,南宋似乎又不是那么孱弱。
抛开蒙古不论,单说南宋和金国,南宋能够不被金国灭亡,应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南宋并没有普遍认为的那么弱小,二是金国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
金国是由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女真族不同于草原游牧民族,他们以渔猎为生,生于苦寒之地,民风剽悍。
在唐末五代时期,女真臣属于渤海国,渤海国被辽国攻灭后,南部的女真族被辽国收编,称为熟女真,北部没有收编的则是生女真。
在辽国末期,完颜部在女真30多个部落中崛起,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于1114年誓师伐辽,次年建国。
虽然金国曾跟北宋、西夏订立条约,联合灭辽,但北宋的表现实在差劲,灭辽几乎就是金国的独角剧,而北宋与辽军的两战皆败,也让金国看到了北宋的虚弱,在灭辽后即兴起灭宋的念头。
但北宋真的毫无招架之力吗?也不尽然,在金国1125年灭辽后发动的灭宋战争来看,金军并没有势如破竹,反而因为宋军死守开封而选择了议和。
至于金军再次南下成功灭北宋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指挥者的乱搞,而不是单纯军队战力的问题。宋钦宗派郭京出城作法擒金兵,可给金兵入城提供了不少便利,毕竟直接从城门攻入开封,比从城墙攻入,省事多了。
在攻下汴京后,北宋已亡,但金国却没能一举吞下整个北宋,为什么?当然不是因为不想,事实上金国统治者想得很,而是因为金国不够强,吞不下。
金国自完颜阿骨打起兵,短短十三年内,居然能灭掉东亚的两个传统大帝国,而且仅仅用了十年就吞掉整个辽国。这是很不可思议的,毕竟辽国不是四分五裂,而是统一政权,但在灭辽时,金国竟然能够以两万女真军队大败辽国二十万大军。
这从侧面说明了,金国能够速胜,其实力强是一个方面,但辽国腐败堕落的因素更多。辽国腐朽,北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在宋徽宗年间,北宋那可是发生了不少农民起义。
在宋辽两国都已经衰落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女真人迅速崛起,趁此机会灭掉了这两个大国。不过,这已经是金国的极限了,骤然兴起的金国还没有时间去消化所占领的土地,如果一味进逼的话,很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导致金国的崩溃。
金国统治者也意识到他们没空去迅速消化中原,所以在灭北宋之后,金国没有直接占领汴京极其附近土地,而是扶持了一个伪楚政权,但张邦昌不肯合作,于是又扶持了一个伪齐政权(伪楚和伪齐)。刚刚离开白山黑水的女真人显然不怎么清楚管理制度先进的中原,需要借助宋朝旧臣的力量。
然而金国毕竟剽悍,让他们随随便便就放弃一个看起来很好啃的骨头,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所以当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以后,金军继续南下,试图摧毁南宋。
这段时期,算是南宋最危急的时期,而南宋军队的表现其实不错,韩世忠、张俊、吴玠、刘光世、岳父等人都击败过金军,奈何皇帝不争气,喜欢跑路。
赵构经常跑路也跟金军的特点有关系,金军善于奔袭,而赵构不想固守。1129年金兵奔袭扬州,赵构狼狈渡江,到了杭州。然后金兵渡江南侵,赵构一路向南,先到越州(今绍兴),随后明州(今宁波),又到定海(今舟山),漂泊海上,最后逃到温州,人送外号“海上天子"。
从距离上看,金军打得很远,已经到浙江、江西了,但长江以北还有大片土地还是属于南宋,或许,这次奔袭只是完颜宗弼(金兀术)的一场赌博,如果能抓住赵构最好,抓不住也没什么损失,就当给赵构一个教训。从结果来看,金军这次的教训效果很好,赵构终身难忘。
金军能够将赵构逼到海上,已经是极限了,再撑下去,也只是被南宋军队围殴退场的结果,所以金军选择北撤,这是金国实力没有碾压南宋的一个体现。
金国实力不够强还有一大原因,那就是内部不稳,金国初期实行的是贵族合议的勃极烈制度,而不是君主专制制度,再加上完颜阿骨打的子侄辈都在灭辽灭宋的战争中立有战功,彼此各不相服,对权力都有一定的诉求。
完颜阿骨打死后,各方利益交织,最终推出完颜阿骨打的弟弟完颜吴乞买即位。完颜吴乞买本人并没有直接的大的战功,他上位就是因为要平衡各方势力。
完颜吴乞买死后,金熙宗完颜亶继位。完颜亶几乎跟权力无缘,他在位时期,先是完颜宗弼等人专权,完颜宗弼死后完颜亶自己的皇后专权,好不容易完颜亶杀了自己的皇后,他本人却又被堂弟完颜亮杀掉。
完颜亮继位后,大肆屠杀宗室和大臣,搞得金国内部人心惶惶,完颜亮在这种情况下试图转移内部矛盾,就大举南侵。然而由于久战不利,完颜亮迁怒将士,导致军队哗变,完颜亮被杀,而在这之前,留守后方的完颜雍发动政变,继位为帝,是为金世宗。
直到金世宗时期,金国才真正稳定下来,走上正轨,而此时离完颜阿骨打建国,已经是三代人了。在内部动乱的情况下,金国自然不会有一个连续而周密的灭宋计划,也无法团结全部力量去攻击南宋。
等到完颜雍继位,南宋已经在宋高宗和宋孝宗两代君主的经营下,逐渐稳定,虽然金军击退了宋孝宗发动的北伐,但金军想要消灭南宋,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金世宗和随后的金章宗时期,金朝的政治文化达到最高峰,但金军的战斗力却持续下降,而且金国内部女真人与汉人纷争难解,到金章宗后期,河北、山东一带民变不断,金国的实力已经不比南宋强多少。
总的来说,金国没能灭掉南宋,原因大概有有北宋根基坚固、金国实力不足、金国内部不稳。
如果宋朝时女真南下灭宋后,金朝统一中国,历史会如何?
先抖个机灵编个寓言:
某农民:唉……我的锄头和犁太容易坏了啊,真头疼啊。
某大神:那简单啊,我给你许多把锄头和犁不就不怕坏了?
该农民:哎呀,但是还是铁的啊,还是容易坏啊……
该大神:那好啊,我直接帮你的农具全部换成金的不就好了?!
该农民:吼哇!
该大神:太好了,我终于可以验证“如果把农具全部换成金的那么耕田效率是不是会增加了”!唉?人呢?你怎么跑了!?
该农民:我特么有那么多金农具还种个锤子地!?
一样的道理,咱在贴吧和知乎都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对于古代的很多问题,不要问愿不愿,要问能不能,不能随意假设前提,因为一旦对该前提进行假设,那么为了让该前提满足在现实中实现就必然需要对原本限制这个前提的客观事实进行改变,进而造成更多改变,而这种改变就会脱离事实发展规律造成彻底的对前后历史的颠覆。
打比方说在网络上经常很热门的“如果日本能够打败苏联会怎样?”很简单,如果日本能打败苏联,那么意味着日本原本就应该有支撑自己打败苏联的强大整体国家实力,有庞大的工业体系生产比苏联数量或者质量上更大的武器,动员比苏联质量或者数量上更大的兵源,组织比苏联在规模或者效率上更强大的军事指挥力量——而如果日本能在二战前就已经发展成这样的话,那之前的列强脑子有病不去按死他日本?或者说日本要是这么强早就在二战前完成对于东亚的整合了,犯得上还等到二战搞大东亚战争?
回到你的答案,宋金战争不是局部战争,而是由小突然扩大的全面战争。按照顺序来看:
两河路战役失败主要是两河地区军事废弛导致的,是妥妥的腐败问题。
开封战役的失败及北宋政权的灭亡咱之前写过结论,主要责任是宋徽宗父子三人在恶搞导致的。
陕西战役的失败,说是张大吹(张浚)在恶搞不为过。(别扯什么宋军士兵不行什么的,韩常指着自己眼睛抗议)
接下来的吴家兄弟、岳王和韩世忠等人的事情姑且让大家认为是所谓的“个人能力独立扭转历史”吧。
好,岳王绍兴第二次北伐后的淮西战役怎么回事?宋军几大屯驻大军里面最怂最不听话的张大钱(张俊)和原刘大衙内(刘光世)部怎么能和宇宙无敌四太子打个五五开了?别忘了这场战役岳王没有实际参战!
从建炎到绍兴十年这才多少年?宇宙无敌四太子连宋军屯驻大军里面最垃圾的大军都打不赢了还说“灭宋”???
行,想让金军彻底灭宋,可以,咱们详细来说,要改变世界线,和尚原能打爆吴家兄弟,岳王两次绍兴北伐里面要打爆岳王,两淮战线要能刚得过韩五,按照兵力来算,金军兵力至少再往上翻五成,但是看看绍兴十年金军在河北地区的困境就知道了,别说上翻了,原本历史线上面金军动员人力已经造成了内部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地方管理危机了,再增加的话——金国等不到灭宋就会瞬间爆炸。
那好,那就假设吧,假设河北地区的经济好转能够支撑金军的经济和人力吧……嗯……那样的话,金军就没那么容易在灭北宋时两河路战役里面取胜了。两河路宋军烂掉本身就是因为两河地区民力无法承载大军屯驻甚至训练,而且宋廷在对于两河路管理问题上一直让人感慨。经济改善第一个是有利宋军,且等不到金军。
那好!再给你假设!这些百姓和可耕种土地都是北宋灭亡后凭空出现的!……你说你都变成了上帝了,开修改器了,你还在这假设什么呢……
在这讲什么偶然,就不要再加一个学术性了好不好,学术性脑洞不是这么开的呀,你这么说会让自己显得更,不学无术。
不过这个话题,说难听点,从靖康到绍兴这段时间发生任何,更多的,出其不意的偶然事件都不会让金人获得更大优势。不信试试嘛~
因为金人灭北宋本身就是一个意外事件,对金人来说,本来是去打劫的,tnnd谁知道一哆嗦把人国给灭了……消化灭宋的胜利果实是一个无比艰难的事情。
打个比方,你只有五岁,你跟你妈妈要了2元钱想去买个糖吃,你妈妈那天直接给了你20万,你咋办?
哭呗,让你爸拿着19.9998万帮你保管,然后先去买个糖吃,剩下的等会花钱了再去花呗
金人就这么立的伪齐,嗯
所以你说发生偶然事件?拜托,徽钦高昏君素质三连,宋庭高层从忠到奸集体脑抽,这两个偶然事件所能引发的最坏结果已经发生了,就算岳王被你偶然了,顶多是宋人和伪齐在京湖拉据时候难看点,金人照样灭不了宋(影响比较多的是北伐)
要是换成宗望,宗弼什么的偶然一下试试?
信不信宗弼被偶然了,金国活不过绍兴十一年?
再偶然点别的?
耶律大石东征时候没下雪,赵构反悔撤兵的诏书早点到,宗弼九月时候再往北多跑一点……姓姚的没拆姓种的台,天祚帝再穷一点……
em
神宗哲宗和钦宗高宗寿命换一下试试?
怎么看怎么觉得金人真是幸运值max,真的。
早晚还是要被蒙古人灭掉的。
因为蒙古人太猛了,攻城有中亚的投石器,野战有骑兵。
金朝统一中国,可能唯一的改变会是金文有可能得以保留。我觉得金文作为唯二的中国方块字,应该很有研究和保留的价值。
金文的消失,元朝和明朝都有责任,明朝禁止女真人族内通婚,必须和汉人结合。 并且,禁止使用金文,所以金文逐渐灭绝。
金文真的很有意思。第一眼看上去,好像都能认识,再仔细一看,一个字都不认识。
如果成功,有了南方的经济支撑,金人会彻底解决蒙古和西夏问题,更有可能会学蒙古一样西征,夺取更多的土地,形成一个全新的民族全新的文化。但不好的是,到了现代,电视剧里的孔子和刘秀或许也将以金钱鼠尾的形态出现,而大家也不会有任何违和感,毕竟金钱鼠尾才是正宗啊!
大宋被北方游牧民族灭亡是迟早的事情,外有强敌,内部腐朽不堪,虽是如此但是肯定是金先灭亡的。从之前联金灭辽就看出来了,宋联合强势势力攻打弱势实际必然遭到反噬。金国本来是游牧民族,尚武风气较重自从入土中原以后战斗力降低太多,本来金国使者对阐述唇亡齿寒道理向宋国求和联盟,但是宋国因为国耻不肯联合金国,最后被宋联蒙灭金。最后宋国也没逃过灭亡的必然性。
总结起来,金国和南宋议和的原因,主要基于三点,一、金国比南宋的军事实力稍强,但不足以快速灭亡南宋;二、金国内部政权不稳,内部的权力斗争也削弱了金国;三、金国后期,蒙古汗国的崛起,导致金国要分兵去防御蒙古,无暇南顾。
这时,和南宋议和,保持南部边境稳定,还可以得些岁币就是金国最好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