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英联邦国家国旗左上角带有英国国旗,也就是所谓的“联合旗”(中文称“米字旗”),这主要是因为英国的特殊历史地位:世界第一个全球性殖民大国。虽然后来很多殖民地都独立了,但对于英国这个母国还是有感情的(这种“殖民”和日本殖民朝鲜、中国东北等不一样,英国有很多殖民地的主体民族都是盎撒人,他们的独立不是民族解放而是兄弟分家)。
英联邦共有53个成员国,其中亚洲9个,非洲18个,美洲13个,大洋洲11个,欧洲2个。英联邦只是由英国和已经独立的前英国殖民地或附属国组成的联合体,并非统一的主权国家,所有英联邦的成员“地位平等,在内政和外交方面互不隶属,唯有依靠对英王的共同效忠精神统一在一起”。所以英联邦各国国旗由各自国家自主决定,并未强求在国旗上加入英国米字旗,但很多国家将米字旗放在国旗的左上角,以示与英国的关系。但也有国家,如加拿大没有米字旗。不过加拿大和新西兰有两个不同:一个是加拿大改国旗的动作早了几十年。一个是加拿大真的改了国旗——而新西兰折腾了半天,得票最高的还是之前的那面蓝船旗,就没改成。新西兰总理喊话澳大利亚:别再“抄”我们国旗啦
国旗上也有米字旗的图案:
英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
斐济群岛
图瓦卢
库克群岛
纽埃
安圭拉岛
百慕大群岛
英属南极领地
英属印度洋领地
英属维尔京群岛
开曼群岛
福克兰群岛
蒙特塞拉特
皮特凯恩群岛
圣赫勒拿
南乔治亚和南桑德威奇群岛
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
特克斯与凯科斯群岛
英联邦五十三个成员里绝大多数的国旗都没有英国国旗。即使是以英国国王/女王为国家元首的十六个——除开英国自己则是十五个——英联邦王国里,也只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图瓦卢、斐济群岛、库克群岛、纽埃这六个国家是带英国国旗的。
至今,英国国王是16个英联邦王国的共同君主(目前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当然,英联邦王国互不隶属,这种情况被称为“共主邦联”,这里面很多国家的国旗就把英国国旗放在左上角,比如最知名的就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不过,这里面最大的一个却没有这么干,这就是加拿大。
加拿大的国旗大家都知道,红色旗帜,中间镶嵌白色方格,其上绘有一片11个顶点的红枫叶,一般中文称为“枫叶旗”,加拿大也是认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的。
为何作为英联邦国家的加拿大却不像其他英联邦国家一样采用包含英国米字旗的旗帜作为国旗呢?其实加拿大之前的国旗也是带英国国旗的红船旗。
当年,随着法国探险家雅克·卡地亚在北美大陆的脚步,法国人将包含有三朵鸢尾花的“新法兰西旗”传遍了其殖民的美洲地区。与此同时,在大西洋沿岸的英国殖民地上则使用着米字旗,官称“英格兰与苏格兰联合王国旗”。
然而,当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给英国,英国米字旗成为代表英属加拿大殖民地的唯一官方旗帜。自1801年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成立后,新的米字旗官称“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旗”也一直飘扬在加拿大。
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安大略、魁北克、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4],英联邦成员国的旗帜通常会把英国的米字旗放在左上角,加拿大也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面国旗,红色为底,米字旗居左上角,右下角为加拿大的四省联合盾徽。
随着新省份的加入,右下角的盾徽也会相应增加其省徽,但也因此显得杂乱无章。
于是1921年,新的国徽取代了原来省徽的简单组合,由象征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和法国皇家的徽章,并结合具有加拿大特色的三片绿色枫叶构成。
195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远征军带着加拿大的国旗传遍了欧洲战场,其中的绿色枫叶也被更改为红色枫叶,自此红枫叶便出现在了加拿大的国旗上。
1960年,时任自由党领导人的莱斯特·皮尔逊(Lester B. Pearson)提出修改加拿大国旗的决议,当时魁北克日益增加的分裂者运动极大地威胁了国家团结[5],于是在加拿大国内展开了一场关于如何通过国家标志来团结民众的热烈讨论。
1964年正式开始的国旗辩论(The Great Flag Debate)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最终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艺术系主任乔治·斯坦利(George·Stanley)[5]设计的红枫叶旗帜获胜,他强调红色和白色是属于加拿大的颜色,红色枫叶的设计传达了加拿大人民向往团结的美好意愿。
1964年12月15日,参议院以163票对78票顺利批准新的国旗,1965年2月15日,正式的枫叶旗在国会大厦升起,而且这一天也被加拿大人定为加拿大国旗日。
加拿大国旗绘制方法
除去枫叶旗外,还有许多旗帜被加拿大官方、政府和军队使用。这些旗帜多数都包含了枫叶元素。英国国旗也是加拿大的官方旗帜,通常在英联邦内部使用,以表示效忠王室。英国国旗也出现在其它加拿大联邦各省旗帜上,比如英属哥伦比亚省旗、曼尼托巴省旗和安大略省旗。
英属哥伦比亚省旗
曼尼托巴省旗
安大略省旗
马尼托巴省
英国国会在1931年通过《威斯敏斯特法令》,赋英国各自治领更大自治权,自此英国国会及英国政府从此不能再干涉自治领内部事务,自治领实际上相当于独立国家,能够自行外交、国防权利。
也就是说,加拿大理论上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英国的一个“自治领”,如果是在东亚文化圈,这可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东亚历来讲究名正言顺,但西方国家的名正言顺似乎和中国的不太一样,所以也就这么着了,但加拿大也逐渐减少使用“自治领”的字眼,尽管“加拿大自治领”一词几乎不再被使用(“加拿大”已普遍被视为该国全名),但仍未于宪法中剔除。
枫叶之国,加拿大
一开始英国国会依旧掌握有加拿大的修宪权。1933年和1949年,加拿大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终审权分别从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移交至加拿大最高法院。1982年4月17日,英国女王兼加拿大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签署命令,将加拿大宪法修宪权移交加拿大国会,至此加拿大与英国的特殊关系终结。不过,目前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国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总督为其及政府的代表,权力在加拿大总理。
加拿大的国旗枫叶旗事实上与加拿大有很大渊源,从18世纪开始,枫叶就被作为加拿大的标志。枫叶第一次被作为国家的象征是在1868年,当时它出现在安大略和魁北克的盾形纹章里,为什么加拿大不用带有英国国旗图案的旗帜呢?
加拿大红船旗
其实1965年之前,加拿大的国旗并不是枫叶旗,而是特殊的“加拿大红船旗”,不过这是非官方国旗,1924年,枢密院批准了该旗在海外加拿大政府建筑的使用;但是二战期间,加拿大红船旗是公认的加拿大国旗;1945年枢密院批准该旗帜可以用在“适宜扬起一面用以区分加拿大旗帜的任何地点或场合”,不过,加拿大的官方旗一直是英国国旗。
没有正统国旗仍然是不行的,加拿大当时没有一项法律指示应该如何处理国旗的问题。只有一些惯例和礼仪指导应该如何展示国旗和国旗与其他旗帜同时展示时的位次,这些惯例和礼仪给予了国旗有比其他旗帜优先展示的权利。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官方对于国旗问题进行了大讨论。
按照常理,这只是走个程序而已,直接通过个法令把红船旗定位为正式国旗就没事了,但是,当时国际情况很特殊,1963年,由莱斯特·皮尔逊领导的自由党成为加拿大少数派政府的执政党,莱斯特皮尔逊因为调停了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而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而这次战争中,英国是举世公认的侵略者。
这下子新设计的加拿大国旗图案如果还有“米字符号”,就等于自打自脸,所以皮尔逊极力推动变更国旗,目标就是设计一面能够明显地辨别出加拿大的加拿大国旗;这当然有反对意见,是反对党领袖前总理约翰·迪芬贝克就觉得莫名其妙,有现成的旗帜干嘛还要新的。
而加拿大国内呢,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红船旗,加拿大英语区欢迎这个,但在法语区魁北克并不流行,而魁北克是一个支持自由党的大本营。1963年,莱斯特·皮尔逊成立了一个15人组成的多党议会制的委员会去挑选一个新国旗设计,而无视反对党领袖约翰·迪芬贝克提出的对国旗问题进行公民投票的建议,结果设计出了一个怪异的旗帜,媒体嘲讽为“皮尔逊信号旗”。
两边是蓝色,契合了加拿大的国家格言“从大海到大海”(英语:"FromSeatoSea"),中央白色有三个相连的红色枫叶。
1964年9月,一个多党派的新委员会正式成立,其中成员有自由党7人、保守党5人、新民主党1人、社会信用党1人,经过6周的研究,委员会决定从最终入围的两个方案中以投票的方式选出国旗。一个方案是“皮尔逊信号旗”,另一个方案是乔治·斯坦利受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校旗启发而设计的红白配色的单枫叶旗。最终,单枫叶旗胜出,这就是现在的加拿大国旗。
1965年1月28日,加拿大女王(也就是英国国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式宣布了新国旗的启用。同年2月15日,在渥太华的国会山庄举行了新国旗的官方升旗典礼,红船旗降下,枫叶旗升起。不过仍然有很多人反对,甚至有些人还因诋毁国旗遭遇了人身威胁。
飘扬在渥太华国会山前的加拿大枫叶旗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加拿大国旗算是定下来了。
最后总结,加拿大国旗演变史……
Canada是怎么来的?
Canada来源于易洛魁语系(北美洲东部加拿大和美国印第安人语系)中的Kanata一词,意思是“村”或“聚居地”。
1535年,居住在现今魁北克市的原住民将法国探险家雅克·卡地亚(Jacques Cartier)带到了圣劳伦斯湾的斯塔达科纳村,称该村为Kanata。
后来这位法国探险家便将斯塔达科纳首领统治的地区称为Canada,并以弗朗西斯一世的名义占领了此处,并称之为新法兰西。1545年,欧洲的书籍和地图都开始用Canada代表新法兰西圣劳伦斯河流域的地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