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奇闻趣事 > 正文

十三陵免费对“朱”姓游客开放,朱明后人还有多少?

news.xixik.com   2016-4-4 19:23:36 资讯来源:南方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自4月2日清明假期开始,凡是“朱”姓游客来北京十三陵,可免费游览北京明十三陵的定陵、长陵、昭陵、神路四大景区。景区给出的解释是“明朝是朱姓王朝,皇帝姓朱,所以我们给"朱"姓游客一项特殊的优惠”。

十三陵景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境内天寿山南麓,埋葬了明代13位帝王,23位皇后。自4月2日清明假期开始,凡是“朱”姓游客来北京十三陵,可免费游览北京明十三陵的定陵、长陵、昭陵、神路四大景区。在清明期间,十三陵长陵景区每天举办两场明朝皇家祭祀祈福大典,再现万历八年清明节神宗奉两宫太皇太后谒祭长陵的场面。景区给出的解释是“明朝是朱姓王朝,皇帝姓朱,所以我们给"朱"姓游客一项特殊的优惠”,暂不论是否涉反向歧视或炒作营销,单说4月4日清明的这一天,1500余万的朱姓人中有多少是朱明王朝后裔,有资格祭祖认宗呢?

北京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

评论:朱姓游十三陵免费,朱元璋大笑三声

据报道,十三陵为举行明朝皇家祭祀祈福大典,在清明期间“特事特办”,所有朱姓人持身份证即可免去景点门票,合共160多元。如果这个“特办”是出自哪家商业公司的操作,吾人以商业噱头观之,不过置之一笑而已。是否存在消费者(旅游者)歧视,不姓朱的游客,可以向消保委投诉,或者干脆依消保法向法院起诉,或许也可以享受到姓朱的待遇。在共和国土地上在清明节搞出个“朱明江山”来,南京的朱元璋恐怕要从孝陵爬出来,大笑三声,然后喝令把个“主任”推去午门“斩”了。

明太祖为何要“三笑”?一笑明亡四百余年,“遗民”未忘姓朱的。二笑自民国“断享”之后,皇陵下子孙十几代的孤魂野鬼终于重新得了按皇帝规格的“尚享”。三笑“主任”不识“国体”,朱家不是从朱元璋开始,不查查明室宗谱,把所有朱姓都弄成了朱元璋的“家里人”,跑到十三陵去“认祖”,这干得是那门子事?事情做得荒唐,毕竟“功大于过”,为何朱元璋喝令要“斩”?这明太祖的脾气,杀“功臣”是“青史留名”的,要加个罪名,岂非易事?明孝陵都要朱姓人的门票,这十三陵的“主任”却是免票,是为违背“祖制”,其罪一;把天下朱姓人都归宗朱明,是为扰乱宗室,其罪二;为朱姓人免票而得罪天下人,是为乱国,其罪三。有此三罪,根据大明律,判以斩刑,也是“依法治国”。

在十三陵做仿古祭礼表演,丰富旅游节目,本无可厚非。以“朱姓人免费”为宣传策略,网罗游客,却是“无法无天”的“山寨”行径。惹得明太祖大怒,十三陵下的鬼魂惶恐,尚礼难享,是谓“天怒”;天下感到不公,对免票的朱姓人侧目,是谓“人怨”。弄出这等天怒人怨之事,有违祭礼的和谐阴阳之义。祖宗受子孙祭;故天子除家祭外,受臣民祭。在朱明皇陵举行祭礼,唯朱姓人免费,即非子孙祭祖,非朱姓人出钱资祭,岂不是变成了“臣民”祭?祭礼表演,连点“祭礼文化”都不稍稍琢磨一下,这表演本身还能有多少道道?明太祖在地下怎么笑,我们看不到;但在十三陵即将上演的“大祭”,国人肯定会笑。《大明律》今天肯定不能用,“斩”了“主任”,也要朱元璋有本身变成厉鬼。这消费者保护法有没有用,咱不知道,反正不入“主任”的“法眼”是明摆着的。我呢,自然没有“三笑”的资格,只能“嘲笑”了。

4月5日,北京十三陵特区办事处负责人透露,清明小长假三天时间,十三陵共免费接待了8500余名“朱”姓游客。从2015年开始,十三陵景区就提出了清明假期对“朱”姓游客免费开放的优惠措施,只需出示身份证件即可免费游览十三陵定陵、长陵、昭陵、神路四大景区,门票合计165元。据景区统计,2015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共免费接待了1000余名“朱”姓游客。而2016年清明小长假,共有8500余名“朱”姓游客享受到了这一优惠政策,是2015年的八倍。

旅游景区针对特定姓氏人群出台优惠政策早有先例。有公开报道,2012年12月,安徽凤阳旅游部门推出冬季旅游的新策划,全球的朱氏后裔只要出示身份证件,即可1个月内免费游览当地以明皇陵为代表的五大景区;2014年9月,经湖北省钟祥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全国“朱”姓公民到明显陵寻根祭祖,凭本人身份证免费。

朱姓的起源

朱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20大姓之一,约占当代人口的1.3%,总人数大约在1500余万。这1500余万朱姓人其可信来源主要有二:

一是出自于曹姓,以封国为姓。传为古颛顼帝后裔的曹挟在周武王时受封于邾国,即今山东费、滕、邹、金乡等地,为鲁国附庸。后战国中叶,邾国被楚国所灭,其遗族遂以邾为氏,继而去“邾”字偏旁“邑”,改为“朱”姓。曹姓朱氏是朱姓中最主要的成分,自古以来,朱姓之源主要以此为宗。

朱姓的第二个主要来源是赐姓和少数民族改姓。自三国以来,重要的其他姓氏改朱姓的有施、康、李、范、舒、胡等,尤其是明朝的赐国姓朱更是数量庞大,历史罕见。

另外,历史上很多北方少数民族随着进入中原,也有不少改姓为朱,比如北魏鲜卑的渴烛浑氏、朱可浑氏,随孝文帝南迁洛阳,皆改为朱氏;还有金朝女真的兀颜氏、清朝满洲的乌苏氏、朱佳氏、珠锡哩氏也都集体改姓朱。这些少数民族改朱姓者,大部分在今天已经被视为或自认为汉族。

除了这两种可证的来源外,还有上古朱襄氏后人、帝尧之子丹朱后人、舜臣朱虎后人、战国宋国国君微子启后裔公子朱后人等说法,或为传说,或只有孤证,在今天多不为学界采信。

朱明皇室的人口爆炸

  早期,朱姓从山东沿着由北而南、由东向西两大主线传播。秦汉时,朱姓已普遍分布于中原和华东地区,尤其在江苏南部形成江南朱姓大族,并同时向西北的陕西挺近。到东汉末,朱姓的足迹已西达四川、南抵福建。

  汉唐间,显盛的朱姓郡望主要有沛国(今安徽濉溪县与江苏沛县一带)、丹阳(今安徽宣城)、永城(今河南东部)、吴郡(今江苏苏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义阳(今河南新野县南)、太康(今河南东部)、丹徒(今江苏西南部)等。而到了明代,随着成为国姓,凡明朝疆域内均有朱姓。

  据统计,明代朱姓约有186万人,占当时总人口的2%,位列第11位。从宋至明的600年间,朱姓总人口增长率为69%,是总人口增长率的3倍还多。这其中朱明宗室的贡献尤为突出。

朱元璋堪称猪王,共育有26个合法皇子,16个女儿。说他是布衣皇帝,不好色,那何来这么多嫔妃?
——结果因为“猪王”称呼,被某朱姓子孙举报了,《说朱元璋是猪王咋了?嘻嘻网回复关于侵害朱元璋的名誉权

朱明王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勤勉,除了表现在工作上,其在椒房中亦是毫不懈怠,共育有26个合法皇子。朱元璋半生戎马,得天下后又日理万机,而他的儿孙们则大多不必费心于此,故在生育上青出于蓝者大有人在,其表表者当属晋王系庆成王一支。

  据《明史》所载,第一代庆成王朱济炫生子70人(王世贞《皇明盛事述》记载为百人),每次聚会,同父兄弟竟然互相都不认识。而第三代庆成王朱钟镒显然继承了爷爷出众的生育能力——弘治五年(1474年),这位王爷迎来了自己的第94个子女。而在这一年,庆成王朱济炫的直系子孙已经超过760人。

  这仅仅是明代皇族人口爆炸的冰山一角。朱元璋建国之初,封亲郡王、将军的子孙才49位,但经过一二百年的开枝散叶,在各地繁衍出惊人的数量:山西一省,洪武年间只有一位晋王,到了嘉靖年间,有封爵的皇室后代已经增长到1851位。洪武年间河南本来也只有一位周王,到了万历年间,已经有了5000多个皇族后代。

  据明末徐光启的粗略推算,明宗室人数每三十年左右即增加一倍。而当代人口史学者推算的结果是,明代皇族人口增长率是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的十倍。据安介生等人口史专家推算,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经繁衍到近一百万人之多。这大概是世界上繁衍发展最快的宗族吧,不过让人困惑的是,整个明朝的16位皇帝称得上明君英主的却没有几人。明朝皇帝都是奇葩言过其实 但却都具有鲜明特色

朱元璋的儿子的世系

朱元璋登基之后,对子孙后代的名字格外计较,坚决不允许再出现这样的贱名。于是朱元璋亲自为子孙们制定了取名命字的原则和方法。他为有后代的23个儿子(八子朱梓无子,九子朱杞幼殇,二十六子朱楠幼殇除外),从孙子辈算起各拟定了20个字的后代世系,每个字为一世。几子孙初生,由宗人府依据世次顺序取双名,双名中的前一个字即太祖所取,后个字则必须是一个以五行做偏旁的字,五行则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火”为朱元璋孙子辈命名所用偏旁,以下依此类推。在朱元璋为23房子孙所取派语分别是:

1、太子房: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朱标一脉在这里,截至“文”绝嗣)

2、秦王房: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惇。

3、晋王房: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4、燕王房: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明朝皇帝一脉在这里,截至“慈”绝嗣)

5、周王房: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6、楚王房: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7、齐王房: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8、潭王(朱梓):朱元璋第八子,洪武二年九月生,次年被封为潭王。洪武二十三年,与王妃于氏一起自焚而死。由于无子,封国被除。

9、赵王(朱杞):朱元璋第九子,未齿序。洪武三年(1370)夏四月受封赵王,洪武三年(1370)十二月殇,无谥号

10、鲁王房: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

11、蜀王房: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12、湘王房: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

13、代王房: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

14、肃王房:赡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15、辽王房: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16、庆王房: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毗。

17、宁王房: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18、岷王房:徽音膺彦誉,定幹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前总理朱镕基一脉在此)

19、谷王房: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20、韩王房: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

21、沈王房: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22、安王房: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

23、唐王房: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24、郢王房:伟闻参望奭,箴诲洎皋夔,麒麟馀积兆,奎颖晔璇玑。

25、伊王房:颙勉諟訏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26、朱楠:朱元璋第二十六子,生母尚妃。出生一个多月夭折,未封爵。

八子潭王朱梓无子,封国取消,无谥。

九子赵王朱杞幼殇。

二十六子朱楠幼殇,无子。

图:明朝藩王世系图

根据这个世系表,容易查得某个明朝的皇族属于哪一房,是第几代。清初曾经据此追杀过大量明朝的皇族,特别是最后几个皇帝的后代(近支子孙)。雍正年间进行大赦,朱元璋的后裔才安定下来。现在甚至还可以依据这个世系表验证某一朱姓人是否朱元璋的后代。清初四大画僧中有两个是明朝的宗室皇族。其中八大山人朱耷,又号雪个,明宗室,谱名统(上林下金)。从他的名字第一个字为统字,第二个子带金字旁查世系表可以知道他是第一代宁王的八世孙即朱元璋的九世孙。石涛,又号大涤子,名若极,小名阿长。查世系表正是第一代靖江王朱守谦的十一世孙,他的父亲是亨字辈的末代靖江王朱亨嘉。在石涛作品上,常盖有「靖江後人」白文方印,或「赞之十世孙阿长」朱文长方印,以怀念他的十世祖第二代靖江王朱赞仪。因为赞仪恭慎好学,永乐元年才能恢复朱守谦因触犯《祖训录》,亲近小人,毒害百姓等先后两次被废的郡王爵位,并得以之国桂林,从此家族在桂林定居下来。

明朝皇帝列表,明朝皇帝年号、庙号、生卒年份和在位时间,在位年数

图:明朝皇帝画像大全

图:明朝皇帝世系图

姓名 年号 庙号 寿命 年龄 在位时间 在位年数
朱元璋 洪武 太祖 1328-1398 71 1368-1398 31
朱允炆 建文 惠帝 1377-1402 26 1398-1402 5
朱棣 永乐 成祖 1360-1424 65 1402-1424 23
朱高炽 洪熙 仁宗 1378-1425 48 1424-1425 1
朱瞻基 宣德 宣宗 1398-1435 38 1425-1435 11
朱祁镇 正统 英宗 1427-1464 38 1435-1449 15
  天顺       1457-1464 8
朱祁钰 景泰 代宗 1428-1457 30 1450-1457 8
朱见深 成化 宪宗 1447-1487 41 1465-1487 23
朱佑樘 弘治 孝宗 1470-1505 36 1488-1505 18
朱厚燳 正德 武宗 1491-1521 31 1506-1521 16
朱厚熜 嘉靖 世宗 1507-1566 60 1522-1566 45
朱载垕 隆庆 穆宗 1537-1572 36 1567-1572 6
朱翊钧 万历 神宗 1563-1620 58 1573-1620 48
朱常洛 泰昌 光宗 1582-1620 39 1620-1620 1
朱由校 天启 熹宗 1605-1627 23 1621-1627 7
朱由检 崇祯 思宗 1610-1644 35 1628-1644 17

如何判断是朱明后人

  尽管朱明皇室能生,却也架不住人家能杀。庞大的明朝宗室,在明末乱世中几乎被义军和清兵诛杀殆尽。明朝大难临头朱胡子真庸儿 有如此赀财而不设守

  明清鼎革之际,李自成、张献忠等大大小小起义军所过之处,明朝宗室均被大肆诛戮。据太原总兵姜瓖闻见,农民军“凡所攻陷,劫掠焚毁,备极惨毒,而宗藩罹祸尤甚”。比如李自成挥军进入朱明皇族增长最快的山西,每到一地,必先捕杀这些天潢贵胄,在平阳杀了西河王一族三百余人,在太原先杀了晋王一族中高级皇族四百余人,后又捕杀了中底层宗人千余,而在大同则杀了代王一系4000多名宗室。据统计,仅在山西一地,李自成就杀了朱元璋10000多名后代。

  明末起义军诛戮明朝皇室,最大的特点就是坚决、彻底。只要是朱元璋的后代,不论主动投降还是被动俘获,不论立地不跪还是苦苦求生,不论拒不交待藏宝地点还是痛痛快快地献出所有财富,结果都是一律诛灭。

  而满清政权对明朝宗室也是毫不矜待。据学者研究统计,从顺治三年到顺治八年,先后擒斩的明朝宗室、其名号可稽者,仅郡王以上就有五十多人,对他们的家属,无论少长尽诛之,以此计算,总人数当在万人以上。直到顺治亲政以后,清朝对明宗室的控制才稍稍放缓,但这时朱家的血脉也所剩无几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朱元璋随着子孙繁衍,亲自为有后代的23个儿子,从孙子辈拟定了20个字的字辈排行,每个字为一世。凡子孙出生,由宗人府依据世次顺序取双名,前一字即是朱元璋所取字辈,后一字必须是依“火、土、金、水、木”五行为偏旁的字。比如后来承袭帝系的燕王房就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简靖迪先猷”,仁宗永乐帝名朱高炽就是“高”字辈。这种宗室字辈排行,在当年使得满清政权追杀朱明皇室成员可以按图索骥,而在今天,则为他们认祖归宗提供了便利。

  然而因为明清鼎革时,在农民军和满清的双重迫害下,很多免于诛戮的明室后裔都改了姓,加上新中国建国后大量家谱、族谱被毁,都为朱明后人认祖归宗增加了困难。不过很多改姓的朱明后人仍然自觉不自觉按照20字辈排行起名,比如此前有报道河南新郑的王耀松,其祖父是郁字辈,其父是炳字辈,而他是耀字辈,加上《新郑县志》中记载其祖上姓朱,很可能就是代王房。

  近些年,续修谱牒之风方兴未艾,很多有名望的朱氏家族系谱比较清晰,通过郡望籍贯、世系字辈基本可以判断是否属于朱明后人,而对于那些散佚各地且没有家谱的朱姓人群,如果有寻根问祖的愿望,也可以通过分子人类学检测DNA的方式进行判别。

  (参考袁义达等:《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窦学田:《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张宏杰:《明代低薪何以诱发严重腐败》等)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两百年的狂欢并不是免费的——明末百万朱姓皇族下场为何那么凄惨

明皇族的人口爆炸

大明弘治五年底,山西巡抚杨澄筹向皇帝汇报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居住在山西的庆成王朱钟镒又一次刷新了朱元璋家族的生育纪录,截至这年8月,他已生育子女共94名。

朱佑樘览奏只能苦笑着摇摇头。他有点好奇,这些王爷能记清自己的儿女吗?

这确实也是明代中叶以来许多王府遇到的难题。庆成王的儿子们也大多继承了父亲出众的生殖能力,比如他的长子的儿女总量后来也达到了70人。庆成王在儿女数创纪录的同时,孙子辈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63人,曾孙辈更多达510人。就是说他的直系后代这一年已达767人,再加上众多的妻妾女眷,整个庆成王府中,“正牌主子”就1000多人。

事实上,庆成王一府的人口增长,仅仅是明代皇族人口爆炸的一个缩影。

朱元璋建国之初,分封子孙于各地,“初封亲郡王、将军才四十九位”。这些王爷好比种子,一二百年过去后,在各地繁衍出的数量十分惊人:山西一省,洪武年间只有一位晋王,到了嘉靖年间,有封爵的皇室后代已增长到1851位。洪武年间河南本来也只有一位周王,到了万历年间,已有了5000多个皇族后代……

据后世的人口史专家推算,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近百万人之多。与此相对照,至清朝末年,“爱新觉罗”氏的成员数量约29000人。

朱元璋种下的恶果

朱元璋在历史上留下的形象至为冷酷。他对百姓、对大臣、对故交、对妻妾,都冷血无情。唯有在自己的子孙面前,他却满面慈祥,温柔体贴得无以复加。为了确保子孙们生活幸福,他绞尽了脑汁。

开国不久,还没来得及大封功臣,他便急不可待地把所有儿子都封为亲王,虽然他最小的儿子那一年刚刚一岁。他规定皇族子孙不受普通法律约束,不归当地官府管制。诸王的府第、服饰和军骑,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见了都要“伏而拜谒”。

朱元璋给大明王朝的官员们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低的工资标准,给自己儿孙们制定的俸禄标准却唯恐不厚:皇子封为亲王后年俸万石,是最高官员的近七倍,还不包括大量的土地等其他各种赏赐。

为了让后代们充分享受幸福,他规定皇族不必从事任何职业。每一个皇族后代,所有消费需要都由国家承担:10岁起开始领工资享受俸禄,结婚时国家发放房屋、冠服、婚礼费用。死时还有一笔厚厚的丧葬费。这种无微不至的“爱护”,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

朱元璋的皇族政策,只有一个漏洞,那就是他幻想着可以通过藩王掌握军队来捍卫朱家天下的安全,结果自永乐年间起,亲王引兵作乱不断。此状况导致明朝历代皇帝不断致力弥补这个漏洞。皇帝们一方面保证皇族生活的穷奢极欲,另一方面则极力强化对皇族特别是藩王的控制。

明代中后期,这种控制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为了怕王爷们联合地方势力作乱,后代皇帝规定,亲王们终生只能生活在王府里,若想出城遛遛弯,得专门派人千里迢迢向皇帝本人递出申请。如果没有皇帝的亲自许可,亲王连出城扫墓都不行。为了防止亲王们有串通的机会,后代皇帝又规定,亲王们终生不得相互见面,这就是著名的“二王不相见”。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王爷们被剥夺了几乎所有的自由,成了高级囚徒。由于不能从事任何社会职业,他们增加收入只有一个渠道,那就是多生孩子。因为多生一个孩子,国家就按等级多发放一份俸禄。

地方最赚钱的行业,都被皇族垄断

多子多福,本来是中国人的不二信条。挥霍和生殖,又是朱元璋给自己子孙规定的光荣任务。所以,朱氏皇族生得理直气壮,生得光荣坦荡,生得痛快淋漓。然而,对大明王朝的其他成员来说,皇室生育纪录的一次次刷新,可不只意味着为茶余饭后的八卦闲聊增添材料——它更意味着每个老百姓负担的一次次加重。

明代中叶之后,全国人均土地不断下降,而同时,皇族占有土地却迅速扩大。许多王府拥有的土地动辄万顷:景王、潞王在湖广等地庄田多达4万顷,福王庄田2万顷,桂王、惠王、瑞王的庄田各3万顷。吉王在长沙,有地七八十万亩,长沙、善化两县田地的40%也归吉王所有。河南全省土地,居然有一半归各王府所有。

皇族们的俸禄直接来自各地的财政收入,皇族人口的几何式增长,意味着财政支出几十倍、上百倍的增加。山西晋王府,明初只需年俸1万石,到了嘉靖年间,增长到87万石。河南周王府,由1万石增长到69万石。湖广楚王府,由1万石增长到25万石……

明代中期开始,各地的长官惊慌地发现,他们本地的财政收入,已经不够供养居住在本地的皇族。比如山西地方财政收入为152万石,而山西王爷们每年消耗的俸禄为312万石。河南年财政收入为84万石,而需要供给王爷的是192万石。

然而,尽管国家已经如此优厚,皇子龙孙们犹有不足。他们运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影响力,把触角伸向一切有油水的领域,无利不取,无所不为:

这些亲贵利用自己的关系,向朝廷要到特殊政策,转手批给商人,再从商人那里分得巨额利益。地方上所有最赚钱的行业,都被其垄断。所有稀缺的自然资源,比如土地、山林和矿山,只要证明有利可图,皇族就会通过向皇帝乞请或者巧取豪夺的方式,抢占到自己手里。

通过种种巧取豪夺,皇族们山积了天下最多的财富。富甲天下的福王,“珠玉货赂山积”,金钱百万。陕西的秦王,富甲天下,“拥赀数百万”。大同的代王,居然拥有房屋1060所……

因为享有司法特权,有罪时“罚而不刑”,许多王府成为地方黑恶势力的保护伞,甚至自身也沦为黑社会头目。至于强抢民女之类的经典桥段更是无地无之。在特权庇护下,皇族已经沦为大明社会道德水准最为低下的一个群体。

两百年的狂欢宴席原来不是免费的

虽然民怨深重,各地皇族们丝毫不予理会——拼命享受,就是对列祖列宗提头血战最好的回报。明朝皇室后裔曾经多地吃垮天下 最后结局多悲惨

可惜,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李自成、张献忠等明末“七十二家”起义军纵横大地之后,朱元璋的子孙们突然发现,他们的宴席不仅仅是被打扰了一下,而是被宣告永远终结。更可怕的是,他们到这个时候才发现,这场两百年的宴席不是免费的,结账的时候到了。这些姓朱的亲王、郡王、将军们,是农民军最有兴趣的猎物。

大大小小的农民军所过之处,皇族均在劫难逃。那些各地最壮丽的王府,在连绵全国的战争中,几乎无不灰飞烟灭。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挥军进入山西,每到一地,首先捕杀皇族。崇祯十七年初攻克太原后,李自成军“捕晋宗室四百余人,送西安,悉杀之”。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军又攻取大同。6天之内,代王朱传齐以下的4000多名诸王宗室皆被杀。其他郡王也几乎没有幸免。

山西一地仅是缩影。事实上,尽管李自成以“不嗜杀”闻名,但是他兵锋过处,那些朱姓王爷几乎没有活下来的。

而张献忠军本以玉石俱焚为特长,所到之处,诸王扫灭,更是题中之义。与众不同的是他在杀法上常有新创意。崇祯十四年二月,他攻取了襄阳,执襄王朱翊铭于南城楼。朱翊铭跪地乞生,张献忠赐给了他一杯酒,说:“吾欲借王头,使杨嗣昌以陷藩伏法。”接着“杀之城上,焚城楼,投尸于火”。

崇祯十六年五月,张献忠克武昌,俘获楚王朱华奎。这次,他想出了另一个新花样——活沉西湖,宫殿楼阁近千间也被付之一炬……

与和平时期皇族的生育率最高相匹配,在明末战乱之中,皇族的死亡率也创了社会各阶层之最。这从另一层面也说明,明皇族两百多年的为所欲为,确实积累了太多的民愤。

朱元璋的后裔为了活命,只能改名换姓,远遁异乡,全国各地都有朱元璋的后裔。

那些改了名字的朱元璋后裔,自然不敢再姓朱了,就算到了清朝时期,如果被皇帝得知你是朱元璋的后裔,也很有可能别杀,有个叫朱慈焕的人,他原本是明朝皇族后裔,改名换姓多年,由此喝酒醉了,把自己的秘密透露出来,当时他已经70多岁了,康熙知道以后,二话不说就杀了他,而且还是活刮,非常残忍!

所以经过清朝的洗礼,那些朱元璋的后裔,再也没人敢姓朱了,而那些敢姓朱的人,基本都不是朱元璋的后裔,到后来虽然清朝灭亡了,但朱元璋的那些后裔,因为早就改名,而且经历了好几代,他们也不会再换回原来的名字,所以当今社会上,那些姓朱的人,几乎不是朱元璋的后裔。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投诉/举报
搜索 朱姓 十三陵 明朝 明朝皇帝 在百度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