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中国历朝历代的末代皇帝的结局是怎样的?

news.xixik.com   2017-11-17 13:17:32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新政权在推翻旧政权之后,一般都会善待“旧皇族”,而“旧皇族”限对国家不再的哀伤,以及对“成王败寇”的事实无法进行消化的心理,往往都会导致陷在思想的死胡同里无法释怀。杀尽前朝皇族,确实是从刘裕开的先例,皇权对自身法统道统都不够自信。

在有据可考且有国家形成的历史时期,共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奴隶制,二是封建制。不过, 虽然国家体制不同,但是,一个国家的衰亡被一个新的政权或者国家所取代的话,不光是在中国,甚至是在整个世界上都存在着会将“旧皇权”赶尽杀绝的现象。不过,不同的是,“仁”这一思想,自始至终都贯穿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之中,所以,新政权在推翻旧政权之后,一般都会善待“旧皇族”,而“旧皇族”限对国家不再的哀伤,以及对“成王败寇”的事实无法进行消化的心理,往往都会导致陷在思想的死胡同里无法释怀。

因此,每个王朝的末代皇帝,基本都不能够善终,所以,他们的司法无非两种:一是羞愤而死,一是被新皇族诛杀。前者最典型的代表便是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后者最典型的代表便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陈国皇帝陈叔宝以及五代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也许,中国的这一历史特征,也能够由小及大,可以反映出世界历史在这个方面的特征吧。不是篡位是禅让 古代再想皇帝都得谦让推辞三次

中国九大皇朝末代皇帝都是啥结局?

中国历史朝代表

夏朝:履癸(桀)被流放,夏王室一些姒姓后裔被迁到杞一带,建杞国

商朝:帝辛(纣)自尽,其子武庚封在殷国。周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诛。周另立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建宋国

周朝:周赧王崩,翌年秦昭襄王迁九鼎,占王畿,东周灭亡

秦朝:秦二世被赵高所杀,秦王子婴被项羽所杀。秦朝末代皇帝子婴的身世 最大可能是胡亥的侄子

汉朝

西汉:孺子婴(刘婴)被废为定安公,更始三年(公元25年)2月,在临泾被李松杀死。

刘婴(5年-25年2月),是汉宣帝的玄孙、楚孝王刘嚣的曾孙、广戚侯刘显的儿子,于居摄元年三月己丑日(公元6年4月17日)—始建国元年正月癸卯日(公元9年1月10日)居西汉皇太子位,没有当上皇帝,一生仅仅是做了三年皇太子,四岁即被囚,王莽呼之为“孺子”,世称“孺子婴”。历史上唯一一位以皇太子之名亡国的孺子婴

公元8年,时机成熟,王莽毒死了汉平帝,逼迫孺子婴让位给他,改号为“新”。王莽随后将刘婴封为安定公,把京城的大鸿胪府改建为“安定公府”,将他软禁在府中。他怕外人以刘婴为幌子起义造反,所以下令不准任何人与刘婴联系,连奶妈都不能和他说话。在漫长的十五年的囚禁生涯里,没人与他说话,没人与他联系,没人教导他读书认字。这就导致刘婴长大后,变成了一个六畜不识什么都不懂的白痴,他连话也说不出清楚,成了一个傻子。

公元24年,刘玄带兵杀入长安。与此同时,平陵人方望聚众数千人起兵想要拥立刘婴为天子。刘婴傻乎乎地在临沂做了几天皇帝。

公元25年,刘玄派丞相李松等人攻入临沂。年仅20岁的刘婴被乱兵斩杀,连尸骨都不知埋在何处。

纵观中国古代帝王历史,谋权篡位者不少。但像孺子婴这般一出生便被人控制,甚至把他逼迫成了一个白痴的事,实属罕见了。

新朝: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商人杜吴所杀。地皇四年(公元23年),起义军(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王揖等护卫下逃往渐台,公卿大夫、宦官、随从还有千余人。守城的王邑日夜搏斗,部下死伤略尽,也退至渐台。这时他的儿子、侍中王睦正想脱掉官服逃命。王邑将他喝住,父子俩一起守着王莽。最后随从王莽的千余人全部战死或者被杀。王莽被起义军战士(商县人杜吴)所杀,校尉公宾就向杜吴问王莽的尸身在哪,杜吴告诉他在“室中西北陬间”,公宾就斩了王莽的首级,悬于宛市之中,数十个军士争相杀王莽,分裂了王莽的尸体。百姓们听说王莽的首级在宛市,‘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新朝灭亡,王莽的头颅,被后来历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大火,遂被焚毁。

东汉:汉献帝禅位于魏,封山阳公,善终。山阳公爵位共历四代,传承的时间比曹魏还长。

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刘协被曹丕贬为山阳公,食邑1万户,位在各诸侯王之上,建都山阳郡下的浊鹿城(一名青阳城,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东南二公里处)。这样,东汉灭亡后,东汉皇室遗民便从洛阳徙居浊鹿。山阳公刘协贬封为公后14年即魏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去世,葬于禅陵(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北),追谥汉孝献皇帝。刘协去世后,因太子刘冯早逝,改由嫡长孙桂氏乡侯刘康嗣袭为第二任山阳公。刘康在位51年,西晋代魏后仍旧袭爵为山阳公,直至晋太康六年(285年)去世,他的儿子刘瑾袭爵为第三任山阳公。刘瑾在位4年,于太康十年去世,由他的儿子刘秋袭封为第四代山阳公。刘秋袭爵20年,永嘉三年(309年)五胡乱华时被胡人所杀,山阳公国至此灭亡。

三国

魏蜀吴亡国后,刘备曹操孙权的后人都去哪了?

魏:魏元帝禅位于晋,封陈留王,善终。陈留王国共存在215年

陈留王国(265年—479年),公元266年冬十二月丙寅,魏帝曹奂禅位于晋王司马炎,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邑万户,即宫于邺。己巳,又授予陈留王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曹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永嘉之乱时,陈留王国随晋王朝衣冠南渡,公元326年冬十月,晋成帝司马衍封魏武帝玄孙曹励为陈留王,以绍魏。之后世代相传,历经东晋、刘宋,直至南齐,陈留王国才被废除。

蜀:蜀后主出降于魏,封安乐公,善终。安乐公传两代47年。

蜀汉刘禅:邓艾破蜀,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依汉献帝例,被魏帝封为安乐县公,邑一万户,建安乐国。子孙五十余人皆封乡侯。晋武帝泰始七年,刘禅薨于洛阳,谥“思”。子刘恂袭位,晋末永嘉之乱,被诸胡灭族,安乐国灭。   

吴:吴末帝出降于晋,封归命侯,善终。

吴孙皓:晋武帝太康元年,孙皓降,被武帝封为归命侯,进给衣服车乘,田三十顷,岁给谷五千斛,钱五十万,绢五百匹,绵五百斤。子瑾封中郎,孙封郎中。太康四年,孙皓卒。

到此是一个分界线,魏晋之后,道德风气败坏,末代帝王皇室几乎无一好下场,得国正者,唯汉与明。

西晋:晋怀帝被刘聪俘获,封会稽公,被杀;晋愍帝被刘聪俘获,封怀平侯,被杀。

十六国

汉隐帝被靳准所杀

前赵末帝被石勒俘杀

后赵新兴王被冉闵俘杀

冉魏悼武天王被前燕俘杀

成汉末主被东晋俘获,封归义侯,善终

前凉悼公降前秦,封归义侯,后南归东晋,善终

前燕幽帝降前秦,封新兴侯,被杀

前秦末主被西秦俘杀

南凉景王降西秦,被毒杀

西秦末主被夏俘杀

夏平原王被吐谷浑俘虏

后凉末主被后秦俘杀

后秦末主被东晋俘杀

南燕末主被东晋俘杀

西燕末主被后燕俘杀

后燕昭文帝被冯跋所杀

西凉末主被北凉围困自杀

北凉哀王被北魏俘杀

北燕昭成帝为北魏所攻,出逃高句丽,后被杀

桓楚:悼武帝篡东晋,败于刘裕,被杀

东晋:晋恭帝禅位于宋,封零陵王,被杀

晋司马德文:元熙二年六月,司马德文禅位于宋王刘裕。刘裕封司马德文为零陵王,位在三公之上、陈留王之下。后,诏零陵王位在陈留王上。居于秣陵,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行晋正朔,车旗服色一如其旧,有其文而不备其礼。宋永初二年九月,刘裕派遣亲信弑司马德文于王府内室,时年三十六。谥恭皇帝,葬冲平陵。刘裕又对司马一族痛下杀手,夷全族。之后,刘裕命司马元瑜袭零陵王爵位。零陵国传国至南朝南齐。

南朝:

宋:宋顺帝禅位于齐,封汝阴王,被杀

宋刘准:升明三年,齐王萧道成命部将王敬率兵入宫逼刘准逊位,刘准泣说:“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随后禅位于齐王萧道成。建元元年四月,萧道成即皇帝位,封刘准为汝阴王,全食一郡,以汝阴郡建国,位在三公之上。迁居丹阳,为齐宾,行宋正朔,上书不为表,答表不为诏。宋诸王皆降为公。

建元元年五月,丹阳汝阴王府门外马蹄声杂乱,奉命监视刘准的卫士以为有人欲劫持刘准叛乱,遂将刘准杀害,时年十三岁。萧道成闻听此事后大喜,赐谥“宋顺帝”,刘宋诸王宗室皆被诛灭。十月,封刘胤嗣刘准后为汝阴王,奉宋祀。汝阴国传国至陈。

齐:齐和帝禅位于梁,封巴陵王,被杀

齐萧宝融:中兴元年,萧宝融禅位于梁王萧衍。天监元年四月,萧衍即皇帝位,封萧宝融为巴陵王,迁居姑孰,全食一郡。载天子旌旗,乘五时副车。行齐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用齐典,位在汝阴王上。齐室诸王皆降爵。当月,萧衍派亲信郑伯禽到姑孰,送萧宝融一大块生金,逼他吞服自杀。萧宝融朗声说:“我死不需金,醇酒足矣。”郑伯禽一看废帝如此“配合”,也很高兴,便弄来一大坛美酒。萧宝融神情怡然,大碗大碗狂饮,很快就沉醉不省人事。郑伯禽上前,掐死了这位年仅十五岁的逊帝。萧衍谥萧宝融为“齐和帝”。

随后,萧衍另立谢沐县公萧宝义袭巴陵王,以奉齐祀。齐宗室诸王在萧衍登极前就以被萧衍杀的差不多了,因此,即位后并没有太大的诛戮。萧宝义因为年幼有残疾,不能说话,因此躲过杀劫,得嗣王爵。巴陵国传国至陈。

梁:梁敬帝禅位于陈,封江阴王,被杀

梁萧方智:梁太平二年,萧方智禅位于陈王陈霸先。陈永定元年十月,陈霸先即皇帝位,封萧方智为江阴王,全食一郡,以江阴郡建国,行梁正朔,车旗服色,皆如汉魏故事。

永定二年,陈霸先派亲信刘师知去杀萧方智,萧方智被士兵追杀,绕床而跑,边跑边哭喊:“我不愿当皇帝,陈霸先非推我入帝座,现在又要杀我!”刘师知上前抓住萧方智的衣裳,把他一刀砍死。时年十六岁。萧方智薨后,被谥为“梁敬帝”。陈霸先命武林侯萧谘的儿子萧季卿袭江阴王。江阴国传国至陈末。

陈:陈后主出降于隋,封长城公,善终

北朝:

北魏:魏孝武帝被宇文泰毒死

东魏:魏孝静帝禅位于北齐,封中山王,被杀

西魏:魏恭帝禅位于北周,封宋公,被杀

魏元廓:恭帝三年十二月,宇文护逼元廓禅位于侄子周公宇文觉。周闵帝元年正月,周公宇文觉即天王位,封魏帝为宋公。二月,元廓被宇文护所杀。谥“恭皇帝”。唐天宝七年,唐玄宗封魏孝文帝十代孙元伯明为韩国公,世袭,为唐三恪。韩国公传国至唐末。

北齐:齐后主被北周俘获,封温国公,被杀;齐幼主被北周俘获,被杀

北周:周静帝禅位于隋,封介国公,被杀

北周宇文衍:大定元年二月,宇文衍禅位于随王杨坚。开皇元年二月,隋王杨坚即皇帝位,封宇文衍为介国公,邑五千户,为隋室宾,车服礼乐一如周制,上书不为表,答表不称诏。周氏诸王,尽降为公。开皇元年五月,宇文衍被杀,时年仅九岁。谥“静皇帝”,葬恭陵。以族人宇文洛嗣公爵。介国公传国至五代晋。

隋朝:隋世祖(炀帝)被杀;隋恭帝禅位于唐,封酅国公,被杀;皇泰主投靠王世充,封潞国公,被杀

隋杨侑:义宁二年五月,杨侑禅位于唐王李渊。当月,唐王李渊即皇帝位,封杨侑为酅国公,武德二年五月(新唐书为八月)杨侑薨,年仅十五岁。谥“恭”。酅国公传国至五代晋。

唐朝:唐哀帝禅位于后梁,封济阴王,被杀

五代:

后梁:败于后唐军,梁末帝被杀

后唐:败于契丹及石敬瑭军,唐末帝自焚

后晋:晋出帝被契丹俘虏北上,封负义侯

后汉:汉隐帝败于郭威,出逃被杀;刘赟被郭威立为帝,郭威旋即黄袍加身,被废,刘赟降封湘阴公,被杀(其父在太原建北汉)

后周:周恭帝禅位于宋,封郑王,流放房陵,“暴卒”。数十年后宋仁宗下令寻访柴氏族人,封崇义公。赵匡胤为什么不杀柴氏子孙?为和平收服树立典范

十国:

杨吴:吴睿帝禅位于徐知诰(南唐烈祖李昪),幽禁被杀

南唐:后主被宋俘虏北上,被毒死

前蜀:后主被后唐俘虏,全族被杀

后蜀:后主降宋,封秦国公,病死(一说毒杀)

南汉:后主降宋,封彭城公,善终,追封南越王

闽:闽末帝被南唐俘虏,封鄱阳王,善终,追封福王

楚:楚末主降南唐,授官,后入后周,善终

北汉:英武帝降宋,封彭城郡公

吴越:忠懿王献土于宋,授官,封许王、邓王,善终(一说被毒杀),追封秦王

北宋:宋徽宗被金俘虏北上,封昏德公(后改天水郡王),病死;宋钦宗被金俘虏北上,封重昏侯(后改天水郡公),死于非命

伪楚:张邦昌归权于南宋,后被赐死

伪齐:刘豫被金废黜,流放上京

南宋:宋恭帝被元俘虏北上,封瀛国公,后赐死;宋端宗病死;帝昺蹈海自尽

辽朝:天祚帝被金俘虏,封海滨王,死于非命;辽宣宗建北辽,病死;耶律大石建西辽

金朝:金哀宗禅位于末帝,自尽,头颅送南宋大理寺狱库;末帝在位不足半天,战死

西夏:夏末帝降蒙,被杀

大理:天定贤王段兴智被蒙古俘虏,封大理总管,世袭至明初,总管段世被沐英擒至南京,长子授永昌卫镇抚

元朝:元顺帝出逃漠北;元昭宗病死;北元后主(天元帝)被鞑靼可汗也速迭儿袭杀

明朝:明毅宗(崇祯帝)自缢;明悼帝(崇祯太子)被李自成封宋王,被清朝处决;明安宗(弘光帝)降清,被杀;明绍宗(隆武帝)被清军袭杀(一说被俘后自尽);明绍武帝被清军俘杀;明昭宗(永历帝)被吴三桂俘杀;监国潞王降清,被杀;监国鲁王病死于金门;监国靖江王被南明隆武政权俘获,处死(画僧石涛即其长子,俗名朱若极)

清朝:宣统帝溥仪,退位

经过袁世凯再三的讨价还价,南方共和政府认可,“关于大清皇帝辞位后优待之条件”正式出笼。

今因大清皇帝宣布赞成共和国体,中华民国于大清皇帝辞退之后优待条件如下:

第一款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第二款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

第三款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第四款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宗庙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为保护。

第五款 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

第六款 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第七款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第八款 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优待条件最意味深长的是最开头的一句:因赞成共和国体,所以给予优待。英国人庄士敦先生这样描述:“当世界各地第一次得悉革命党同意皇帝保留尊号,继续住在宫禁,每年拨付相当可观的津贴,以维持朝廷和其他开支时,将中国废黜君主的方法同西方各国进行了比较,并对中国的处理方式给予了高度赞扬。既然中国人的品德是如此令人赞美和可爱,中国的文明是如此高贵和仁慈。

然而,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各方势力互相争霸,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由于冯玉祥的临阵倒戈,直系溃败退出北京的势力范围,冯玉祥接管北京城,这时的溥仪经过张勋复辟的闹剧,被掌控北京的冯玉祥驱逐出皇宫。张勋复辟事件,不仅是爱新觉罗单方面撕毁协议,而且是彻彻底底的谋反。按照满清刑律,冯玉祥可以代表北洋/国民政府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堂堂正正的凌迟溥仪和其他从犯,并杀光所有满人。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溥仪被日本挟持做了伪满洲国的皇帝。

其实冯玉祥驱逐溥仪的目的只是为了做出一点政绩,驱逐末代皇帝算的上他最突出的政绩了。不看冯玉祥坚决抗日的爱国一面,这个人可归为土匪一类,从北洋到军阀大混战,其所作所为和其日后头上那顶“爱国将领”的帽子完全不沾边。所以其把清朝余孽赶出紫禁城还是出于出气和提高名望的角度。

至于杀掉溥仪他不是没有想过,那样的话他就要背负骂名,毕竟清帝退位是有优待条件的,冯玉祥也不敢冒这个风险。况且他真正的目的是要得到皇宫里的宝物,只有把溥仪驱逐出去,才能够肆无忌惮的搜刮皇宫内的东西。

冯玉祥废止清帝制,只是他军费吃紧,想把几百万皇室维持费用弄到手。客观上讲,冯玉祥赶走了溥仪,制止了故宫文物不断流失和损毁。从当时军阀混战的局面看,这件事其实不是什么大事,赶走一批人,截留了一批钱而已。从契约的角度看,张勋复辟一事,足够民国政府按路易16之先例处理溥仪,只是当时中枢北洋政府衰微,无力付诸实施而已。

中国权力交替的假惺惺——禅让

中国十个亡国之君的退位诏书

提起中国古代的皇位禅让,大家都知道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大禹,终结于大禹的儿子启。从此开启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血统王位继承制。除了上古时代,中国王朝更替,大多数虽有禅让之名,却是夺权之实。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史上实际发生禅让次数是40多次,其中有一半以上是被迫禅让的。这些所谓的禅让,都是朝中权臣胁迫皇帝退位,他们为了避免“不忠”的骂名,打着禅让的旗号,以取得正统性,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禅让”可分“内禅”与“外禅”,“内禅”为帝王将帝位让给同姓人,“外禅”谓天子禅位于外姓,如尧让位于舜。

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帝位禅让,无论是“内禅”,还是“外禅”,无不充满杀谬与鲜血。

禅让帝位最多的时代,以及那些和平禅位的君王!和平禅让皇位的在历史上也有很多,他们禅让的理由五花八门。北魏皇帝拓跋弘,一心向佛,早早把皇位传给了儿子拓跋宏,自己当了太上皇。北齐武成帝高湛,为了“应天象”,把皇位传给了太子高纬。唐睿宗李旦,虽然两次在位,祸起萧墙过程中,被又一次拥戴为皇帝,不久就禅让给李隆基。类似这种“内禅”的情况,历史上还有很多。此外,还有充满血雨腥风的,唐朝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除掉了世袭正统哥哥,逼迫李渊禅让皇位。

唯一禅位给外姓人是五代时期,后周郭威禅让给柴荣!

郭威在当大将军时期,被怀疑造反,被后汉皇帝满门抄斩,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全部被杀死。没有亲生子女。郭威和柴荣感情好,把他当做养子,柴荣文武双全,对郭家贡献大。他有理想,有抱负,上马征战,治国理政,仁心宽厚,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事实上,郭威的眼光是对的,柴荣是五代时期第一明君。

最受善待的“外禅”周恭帝禅让赵匡胤

柴荣的儿子周恭帝柴宗训,虽然受到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被迫退位。但是,也走完了禅让的基本程序。鉴于柴荣对赵匡胤的恩情,以及诸多各种原因。赵匡胤非常善待幼主和皇太后,甚至为柴家子孙,颁发了免死铁券,即使有谋反之罪,也不能被杀,只能赐其自尽。赵匡胤夺了柴家天下 世宗柴荣七个儿子结局如何?

最无奈的禅让,宋徽宗禅让——宋钦宗

北宋时期,金兵大举进攻汴京之际,匆忙之间宋徽宗禅让帝王给赵桓宋钦宗。自己只顾逃跑保命,宋钦宗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等于为其背了黑锅。结果,京城沦陷,宋徽宗,宋钦宗都连同皇亲贵族3000多人,被抓往东北苦寒之地,埋骨他乡。

宋朝也是一个特殊的禅让年代,发生多次和平禅让。宋高宗赵构,禅让养子赵眘宋孝宗,自称太上皇。宋孝宗又禅让给儿子赵惇宋光宗,宋光宗又把皇位禅让给宋宁宗赵扩,自己成为太上皇。宋朝皇帝竟然有4位进行了禅让。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当然,有自愿的,有胁迫的,还有故意甩锅的。

最后一次,完全和平的禅让,乾隆禅让嘉庆皇帝。

三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禅让最频繁的事情,自宋代以后,禅让就很少了,真正的一次禅让,是在清朝时期。明朝朱棣弑杀夺权,只有到清朝时期,才有一个真正的禅让。乾隆皇帝,为了让在位时间不超过他爷爷,把皇位禅让给自己儿子嘉庆皇帝,自己当太上皇。这次皇权交接极其和平,毕竟乾隆在太上皇期间,还能掌控局面的。这次禅让,没有战争胁迫,没有兄弟党争,也没有道德舆论压力,是历史上最和平的一次禅让。

秦汉至唐

8年,西汉皇太子刘婴禅让给摄皇帝王莽,降封为定安公。王莽失败被杀后,军阀方望谋立刘婴为天子,更始三年(25年)二月,更始帝刘玄派遣李松击败方望,刘婴被乱兵所杀,时年21岁。

220年,汉献帝刘协禅让给魏文帝曹丕,降封山阳公。魏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善终。

265年,魏元帝曹奂禅让给晋武帝司马炎,降封陈留王。晋太安元年(302年)善终。

301年,晋惠帝司马衷禅让给赵王司马伦(内禅),同年三月司马伦兵败被杀,晋惠帝复位。光熙元年(307)十一月被人毒死。

399年,凉太祖吕光禅让给儿子凉隐王吕绍(内禅)。

403年,晋安帝司马德宗禅让给楚武悼帝桓玄,降封平固王。404年6月桓玄兵败被杀,晋安帝复辟,义熙十四年(419年)十二月刘裕命王韶之杀死晋安帝。

420年,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给宋武帝刘裕,降封零陵王。永初二年(421年)九月被刘裕杀死。

471年,魏献文帝拓跋弘禅让给儿子魏孝文帝元宏(内禅),自为太上皇。承明元年(476年)六月,被冯太后逼迫自杀或被冯太后毒死。

479年,宋顺帝刘准禅让给齐高帝萧道成,降封汝阴王。建元元年(479年)五月,被监视士兵误杀。

502年,齐和帝萧宝融禅让给梁武帝萧衍,降封巴陵王。天监元年(502年)四月,沈约劝萧衍杀死萧宝融。

531年,尔朱氏军阀假作诏书,逼迫北魏皇帝长广王元晔禅让给节闵帝元恭。

532年,权臣高欢逼迫北魏皇帝安定王元朗禅让给孝武帝元修。

550年,魏孝静帝元善见禅让给齐文宣帝高洋,降封中山王。天保二年(551年)十二月,被高洋毒死。

551年,军阀侯景假作诏书,逼迫梁简文帝萧纲禅让给萧栋,降封晋安王。大宝二年(551年)十月被侯景杀死。

551年,萧栋禅让给侯景,降封淮阴王。后被梁元帝淹死。

557年,梁敬帝萧方智禅让给陈武帝陈霸先,降封江阴王。永定二年(558年)三月被陈霸先杀死。

557年,魏恭帝元廓禅让给周孝闵帝宇文觉,降封宋公,不久被宇文护杀死。

565年,齐武成帝高湛禅让给儿子齐后主高纬(内禅),自为太上皇。天统四年(569年)十二月去世。

577年,齐后主高纬禅让给儿子齐幼主高恒(内禅),自为太上皇。危急中推卸责任,承光元年(577年)正月全家被俘,建德七年(578年)被诬谋反,被杀。

579年,周宣帝宇文赟禅让给儿子周静帝宇文阐(内禅),自称天元皇帝。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去世。

581年,周静帝宇文阐禅让给隋文帝杨坚,降封介国公。开皇元年(581年)五月被害。

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给唐高祖李渊,降封酅国公。武德二年(619年)五月,病死或者被杀。

619年,隋恭帝杨侗禅让给王世充,降封潞国公。皇泰二年(619年)六月,被王世充勒死。

626年,唐高祖李渊禅让给儿子唐太宗李世民(内禅),自为太上皇。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去世。

690年,唐睿宗李旦禅让给母亲武瞾(内禅),降封为皇嗣,赐姓武。

705年,武曌禅让给儿子唐中宗李显(内禅),称则天大圣皇帝。神龙元年(705年)二月,复唐国号。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

710年,唐殇帝李重茂禅让给叔叔唐睿宗李旦(内禅),降封温王。开元二年(714)七月,受哥哥李重福叛乱的牵连而被贬,莫名死去。

712年,唐睿宗李旦禅位给儿子唐玄宗李隆基(内禅),自称太上皇。开元四年(716年)六月去世。

805年,唐顺宗李诵禅让给儿子唐宪宗李纯(内禅),自称太上皇。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去世。

900年,唐昭宗李晔禅让给儿子德王李裕(内禅)。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十一月宦官刘季述、王仲先矫诏尊唐昭宗为太上皇,拥立太子李裕为帝。天复元年正月唐昭宗复位,天佑元年(904)八月死于强臣朱温之手。

907年,唐哀帝李柷禅让给梁太祖朱温,降封济阴王。天祐五年(开平二年,908年)二月被朱温毒死。

五代至清

937年,吴睿帝杨溥禅让给唐烈祖李昪,被尊为高尚思玄弘古让皇帝,938年十二月被幽禁至死。

951年,后汉太后李三娘下诰将汉朝皇位禅让周太祖郭威。

960年,周恭帝柴宗训禅让给宋太祖赵匡胤,降封郑王。开宝六年(973年)三月去世。

1125年,宋徽宗赵佶禅位给儿子宋钦宗赵桓(内禅),自为太上皇。靖康元年(1126年)十二月金帝废宋徽宗与子钦宗赵桓为庶人。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被押送北上。天会十三年(1135年)四月病死。

1127年,伪楚皇帝张邦昌还政赵氏,尊宋哲宗元祐皇后为宋太后,请宋高宗赵构称帝。张邦昌封为太保、奉国军节度使、同安郡王,建炎元年(1127年)九月被赐死。

1130年,宋高宗赵构禅让给儿子宋简宗赵旉(内禅),后复位。 

1162年,宋高宗赵构禅位给养子宋孝宗赵昚(内禅),自称太上皇。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去世。 

1189年,宋孝宗赵昚禅位给儿子宋光宗赵惇(内禅),自称太上皇。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去世。

1194年,宋光宗赵惇禅位给儿子宋宁宗赵括(内禅),自称太上皇。庆元六年(1200年)八月去世。

1223年,夏神宗李遵顼禅让给儿子夏献宗李德旺(内禅),自称太上皇。乾定四年(1226)五月去世。

1234年,金哀宗完颜守绪禅位给金末帝完颜承麟(内禅)。

1795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禅位给儿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内禅),自称太上皇。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去世。禅位后仍然把持朝政,实际上执政63年。

大理国的禅让

历史上,没有受胁迫和腥风血雨的,禅让制度做的最好的就是大理国的禅让。唐朝末年,割据在云南,贵州地区少数民族白族政权——大理国。这个国家君主笃信佛教,以儒治国,只要遇到灾难年代,或者外敌入侵,君主就会主动让出皇位,出家为僧。金庸《天龙八部》里面,大理国段誉、段正淳就是那个时代的原型。大理国传23世,禅位的国君就有10个,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年代。

唐朝末年,割据今云南、贵州地区的大理国段氏白族政权,多位君主都曾先后禅位为僧。由于大理国是以儒治国,以佛治心,君主笃信佛教,同时由于掌权贵族高氏的威胁,自第八代皇帝段素隆开始,只要遇到星变或者灾难,君主就会让出皇位,出家为僧。

1026年,段素隆禅让给侄子段素真,出家为僧。

1041年,段素真禅让给孙子段素兴,出家为僧。

1071年,段思廉禅让给儿子段廉义,出家为僧。

1081年,段寿辉禅让给堂弟段正明,出家为僧。

1094年,段正明禅让给权臣高升泰,出家为僧。高升泰立国号为“大中国”,临终遗命还政段氏,立段正淳为帝,大理国复辟。

1108年,段正淳禅让给儿子段正严,出家为僧。

1147年,段正严禅让给儿子段正兴,出家为僧。

1171年,段正兴禅让给儿子段智兴,出家为僧。

1238年,段智祥禅让给儿子段祥兴,出家为僧。

禅让顺序

中国历史王朝禅位第一次顺序(公元前202年—589年)

汉朝(公元前202年—220年)220年,汉献帝刘协禅让给魏文帝曹丕

曹魏(220年—265年)265年,魏元帝曹奂禅让给晋武帝司马炎

晋朝(266年—420年)420年,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给宋武帝刘裕

南朝宋(420年—479年)479年,宋顺帝刘准禅让给齐高帝萧道成

南齐(479年—502年)502年,齐和帝萧宝融禅让给梁武帝萧衍

梁朝(502年—557年)557年,梁敬帝萧方智禅让给陈武帝陈霸先

陈朝(557年—589年)589年,陈朝灭亡

中国历史王朝禅位第二次顺序(386年—923年)

元魏(386年—557年)557年,魏恭帝拓跋廓禅让给周孝闵帝宇文觉

北周(386年—557年)581年,周静帝宇文衍禅让给隋文帝杨坚

隋朝(386年—557年)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给唐高祖李渊

唐朝(618年—690年)907年,唐哀帝李柷禅让给梁太祖朱温

后梁(907年—923年)923年,后梁灭亡

中国历史王朝禅位第三次顺序(947年—1279年)

后汉(947年—951年)951年,后汉皇太后李三娘下诰将后汉皇位禅让给周太祖郭威

后周(951年—960年)960年,周恭帝柴宗训禅让给宋太祖赵匡胤

宋朝(960年—1279年)1279年,宋少帝指赵昺被陆秀夫背着跳海自尽,宋朝灭亡

家天下没了 中国九大皇朝末代皇帝都是啥结局? 

所谓成者王侯败者贼,时势造英雄,当然也造懦夫。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任何人都不可阻挡,任你是经天纬地之才,摊上个没落王朝,一样也是无力回天。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九个一统天下的封建皇朝,每一个都曾经有欣欣向荣的鼎盛时期,但是每一个都避免不了衰落的历史规律。那么这九个皇朝的末代皇帝都是什么样的人物,又都是怎样的结局呢?

1、秦朝末代皇帝,秦二世嬴赵胡亥,20岁继位,在位四年。由于秦朝没有史书,关于那段时间的记载只有一百多年后司马迁的《史记》,所以司马老爷子说什么,我们只能信什么。按照他所说,秦始皇暴毙之后,赵高和李斯密谋赐死了公子扶苏,矫诏拥立了无能的胡亥。如何历史可以假设 扶苏蒙恬联合反抗怎会二世而亡

这哥们不务正业,只知道吃喝玩乐,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最终老百姓揭竿而起,天下大乱。赵高为了平息民愤,就把胡亥杀掉了。但事实上秦国的灭亡是他的制度出现了问题,跟胡亥关系其实不大,所以还是那句话,司马老爷子的话也不能全信。

2、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9岁继位,在位32年。他当皇帝的时候汉朝早就烂到根了,大将军何进引狼入室,把董卓调进京师天下就乱的一塌糊涂。这个董卓把汉朝皇族折腾的够呛,不过总算拥立了一个不错的小皇帝,刘协比他的小哥哥、小父亲好多了。他继位之后就一直当别人的傀儡,先是董卓,转了好几手之后落到了曹操手里,才算是过上了安稳日子。

这个人极为聪明,懂得怎样隐忍保命,但是如果一有机会,他也绝不放过,偶尔也弄个衣带诏,安排个刺杀什么的,但最后还是能全身而退。直到最后时机成熟,平稳的把政权过渡给曹家,自己安享晚年,保住了刘邦和刘秀的血脉。以至于连篡了位的曹丕都死了,他老人家还硬硬朗朗的活的很好。末代皇帝善终的寥寥无几 汉献帝算是受到礼遇的

3、晋朝末代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34岁继位,在位1年。晋朝中国历史上末代皇帝最多的朝代之一,因为西晋刚见过没几年,又是内乱又是外患,是不是皇帝就让人杀掉或是抓走,落到五胡手上的就好几个。到了东晋末年,权臣霸道,司马德宗一会被人篡了位,复辟之后没几年又被杀掉。

所以说晋朝末年皇帝已经是个形同虚设的职位,并没有什么大作用,司马德文只是门阀权臣拿来应急的马桶,用完就扔了。所以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寥寥无几,只是说他比较傻,脾气急躁,还信佛教。后来自然而然的把皇位禅让给刘裕,但是运气没有刘协那么好,没几年就被刘裕派人杀掉了。

4、隋朝末代皇帝,隋炀帝杨广,35岁继位,在位14年。严格来说杨广并不是末代皇帝,只不过他死后,各方势力拥立了四个傀儡小皇帝,既没有威望也没有实权,所以实在没啥好说的。杨广原本是一个文韬武略的一代雄主,当然也喜欢面子工程 好大喜功打扮盛世景象,只不过太操之过急,而且没有处理好关陇集团内部的利益分配。隋炀帝的另一面:一生大搞建设 没空修自己陵墓

隋炀帝杨广是昏庸无道的暴君隋炀帝是最能折腾的二世祖征战东西各国,继续滥用民力开凿隋朝大运河等等,为中国历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正是因为操之过急,再加上征讨高丽失败,导致财政崩溃、民怨四起。各地爆发农民起义,门阀士族也趁火打劫,走投无路的杨广也被自己的禁卫军杀掉了。从一代英主到亡国之君:还原隋炀帝杨广真面目

5、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帝李祝,13岁继位,在位3年。其实从唐玄宗李隆基开始,由于国土疆域太大,出于财政方面的考虑而倚重番将,军队中间出现了以下克上的局面,藩镇的势力越来越大,李氏皇族能够实际控制的地方只有江南而已。后来朝廷的权威越来越小,终于沦为藩镇权臣的傀儡,但是大家出于对老李家的敬畏,还都没想篡位。

直到朱全忠的出现,这个人厚颜无耻,没有底线,把持了朝政之后没几年就杀掉了昭宗,拥立李祝当傀儡,用了几年之后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又演了一出禅位的戏码。但是由于存在着一些支持李唐的藩镇,所以朱全忠不放心还是把他处理掉了。黄巢起义军小卒后逆袭称帝,实现黄巢灭唐梦想

6、宋朝末代皇帝,宋末帝赵昺,7岁继位,在位一年。宋朝一共有五个末代皇帝,而且下场一个比一个惨,北宋的徽钦二帝让人掳走(贡献自己妻女换取苟活 北宋靖康耻为史上最耻辱),受尽了屈辱和折磨(徽钦父子俩被俘虏后,都遭遇了哪些虐心的待遇?南宋的三个末代皇帝都是小孩子,赵昺的两个哥哥一个投降,一个病死。

在他即位的时候南宋就剩下南方巴掌大一点地方,能打仗的也只有一点海军,不过南宋还有大量的忠臣烈士。1279年宋朝与元军在崖山展开最后的决战实际上两军都是汉人更像张世杰与同宗兄弟张弘范之间的较量。孤立无援的宋朝水师大败,陆秀夫一看大势已去,就背着小皇帝投水自尽,其他人一看皇帝殉难,纷纷投水尽忠,最终十万军民落水。深圳赤湾: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少帝魂魄归依之所

7、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13岁继位,在位时间37年。由于元朝相对来说汉化的程度比较低,所以明朝修撰的史书当中,很多记载都不尽不实,甚至有些偏颇。但是说实话元顺帝在元朝还算是不错的皇帝,至少他还知道施行至正新政,企图想办法改革,挽救元朝的政治财政危机。蒙元强大到要统治全世界 却在短时间内走向灭亡

但是整个统治机构早已糜烂不堪,元顺帝本人的资质也无法跟黄金家族的先辈们相比,再加上是外族,所以失败是迟早的事情。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派大将军徐达北伐,元军屡战屡败,元顺帝把国都一再往北迁,直到退回蒙古大漠,没几年就病死了。但是蒙古的政权并没有灭亡,在北元继续他的故事。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8、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检,17岁继位,在位17年。严格来说明朝还有南明的五个皇帝,比如弘光(朱由崧的牌比赵构好 为何南明撑十几年就挂了)、永历等等,但是时间太短而且偏安地方,同样是中原王朝南迁 为什么南明不如南宋旺盛?所以一般都把崇祯当做明朝末代皇帝。本来朱由检有无数个机会重振明朝,他继位的时候明朝的国力还远超周边,但是他这个人好大喜功、志大才疏,虽然表面上看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但实际上没有多少政策是对国家好的。崇祯上吊的因果链 裁驿省银成就李自成夺取江山崇祯的三个太子去哪了 朱慈烺的归宿到底如何?

朱由检十几年的折腾,最终把一个上亿人口的大国输给了是有十几万军队的清朝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围攻北京城,万念俱灰的朱由检众叛亲离,只得在煤山上吊。堂堂皇帝死后连个收尸的都没有,尸体摆在路边没人理睬,直到一个小官实在看不下去才置办了两口薄棺材给他们夫妇。同为“亡国之君”,崇祯皇帝凭啥不招恨甚至有同情

9、清朝末代皇帝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3岁继位,在位3年,伪满康德时期在位12年。“朕的大清都亡了,就不扯淡了”。溥仪晚年办户口 一些问题让人惊讶又令自己尴尬


投诉/举报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