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亮相。
小沈阳
赵本山与毕福剑演对手戏。
沈阳晚报1月16日报道(记者林娜电自北京)“不差钱,今年俺们农村丰收了,就是不差钱!”昨日,当身上挂着一大串的大蒜、手里提着鸡蛋篮子和两只野山鸡的赵本山,穿戴着20年来的“春晚专用戏服”——蓝色工装和那顶蓝帽子走上春晚第二次彩排现场的舞台时,央视一号演播厅几乎爆棚,还没等老赵开口,台下观众掌声雷动……2009年春晚最大的悬念,赵本山与毕福剑和老赵的两个二人转弟子小沈阳及毛毛联合表演的小品《不差钱》就此揭开神秘的盖头。
引爆全场笑声无数
记者在现场计时,赵本山的小品时长24分钟,称得上是春晚耗时最久,但也是笑声最多的节目,场内观众不时笑得前仰后合。昨日总导演郎昆想来是感冒了,纸巾不离手,但依然被老赵逗得边擤鼻涕边笑得抽动肩膀,记者身边一位来自沈阳的观众更笑得直拍大腿。
个别包袱沈阳观众眼熟
节目“笑”果虽好,但记者随机采访身边观众时,有观众反映节奏上稍显拖沓,一位姓陈的观众说:“可能是排练磨合得还不够娴熟,如果再加紧一些台词方面的对接速度,整体感觉会更可乐!”而熟悉赵本山弟子二人转的观众则表示,戏中过多借鉴了大家所熟知的二人转经典段子,比如丫蛋儿自我介绍时的那段“说口”,就是田娃的拿手好戏;而小沈阳“一条腿穿裙裤”也是尽人皆知的包袱,虽然这些包袱在“刘老根大舞台”里是每演必响,但拿到春晚舞台上对于沈阳观众来说似乎稍欠新意。
老毕温吞被抢尽风头
之前传闻毕福剑在节目中表演差强人意,昨日彩排一亮相,老毕确实被赵本山和两个弟子抢尽风头,不但台词说得温温吞吞、不清不楚,而且感觉他个人的投入感不强,像是个游离在节目之外的旁观者。这与当年崔永元在《昨天今天和明天》及《说事儿》中的表现不可相比。也许老毕的这种风格在《星光大道》的主持台上是别具一格,但与精灵古怪的赵家班相比,显得可有可无。
“配角”毛毛很出彩
昨晚赵本山表演的小品是被读电报的张泽群介绍出场的,但不知为何扮演孙女丫蛋儿的毛毛没有被介绍。可是就这样一个没有名字的“配角”,在小品中却大放异彩,成了本山之外最有戏的角儿。相比之下小沈阳显得拘谨很多,可能是由于接连被央视拒之门外,有点儿放不开手脚,不像平日在二人转舞台上放开了演,相信随着彩排次数的增加,小沈阳也会愈来愈入戏。
在接受采访时,赵本山表示,为了让初次登上春晚大舞台的徒弟们能够尽早适应,所以临时决定把亮相的时间提前到第二次彩排。
搞笑台词
1.老赵:“你一会儿给爷爷长点脸,要不我白培养你40多年了。”
毛毛(丫蛋儿):我才18!
老赵:那我还培养你爹20多年呢!虽然是个半成品,但好歹也是文化站站长呀!
毛毛(丫蛋儿):放心吧爷爷,我一定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一浪又一浪,把我爹撂在沙滩上。
2.毛毛(丫蛋儿):我感谢我姥爷,我今天终于能上《溜光大道》啦!我一辈子忘不了我姥爷的大恩大德,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3.小沈阳:人不能太抠,你知道不?人这一生多短暂呀。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
4.小沈阳:人这辈子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你知道不?就是人死了,钱没花了!
老赵:人这辈子更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你知道不?就是人没死,钱花没了!
相关报道
赵本山春晚小品《不差钱》台词曝光 首演反应热烈
小品名是赵本山剧中口头禅
赵本山此次的小品名为《不差钱》,大意讲述由赵本山扮演的赵老汉为了让自己的孙女参加星光大道,而把毕福剑扮演的制片人拉到铁岭最贵的饭馆苏格兰餐厅拉拢请他吃饭,谁知道自己却没有带钱,如此情况下只得串通小沈阳扮演的餐厅服务员,只要是制片人点的菜统统没有,于是上演了一出可笑的喜剧。小品名字来自剧中赵本山的一句口头禅,为了要面子,每次点到很贵的菜就来一句“咱不差钱”。最后的结局皆大欢喜,小品在毕福剑一声“赵老汉和孙女都上星光大道”中结束。
小沈阳继续穿裙装扮妖娆
在小品中饰演“山寨”版高档餐厅服务员的小沈阳身穿苏格兰短裙妖娆地扭着出场,被赵本山错叫成了姑娘:“姑娘啊,把这些拿进去。”“你叫谁呢,我是爷们。”“那咋穿着裙子?” “这是我们苏格兰风格包装,这不是裙子,这是七分裤。呀,我穿着急了,穿一个裤腿里了,怪不得没有档。”喜欢看小沈阳表演的观众,早已对他妖娆姿态见惯不怪了,这次裙装亮相也算延续风格。七分裤穿一个裤腿这个包袱也在以前的作品中曾出现过。当老毕问:“你还有英文名?”小沈阳玩的拼音游戏:“xiaoshenyang”也来自老作品。当然,他也有感悟人生的时候:“人一辈子多短暂啊,睡觉是一样一样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啊哈?眼睛一闭不睁,这辈子过去了,啊哈?”尽管小沈阳台词亮点不算多,但举手投足皆有戏,光表情就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赵本山包袱经常说“错词”
“这孩子从小报复心理强……厄,不对,报恩报恩。”“这孩子啊,一身的艺术细菌(细胞)。”“鱼翅(鱼刺)不能吃,我前几天吃卡上了,回去喝醋啥的。”这些台词都跟去年《火炬手》里,赵本山那句:“我不是火命,我是水货”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小品中,赵本山不时地刺挠小沈阳几句,要么调侃一下裙装,要么来两句“让他唱吧,他唱的比说的好听。”“啥精辟啊,他就是个屁精。”。不过,师徒二人倒是有一段“严肃”的人生对话。小沈阳:“我没别的意思,钱乃身外之物,人这辈子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人死了前没花了(liao)”赵本山:“还有一个比这更痛苦的呢,就是人活着,钱没了。”
毛毛走宋丹丹“白云”路线
赵本山徒弟毛毛扮演的孙女,在小品中有句台词“你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不会忘记你,我做鬼也不放过你”引得现场一片笑声。“我名字叫鸭蛋。我今天心情非常冲动,阳光明媚,今夜多云转晴”、“他就去海上给我捞(鱼),不幸的事又发生了,不小心就踩到那个网上,被一网打尽了” “我一定洪湖水浪打浪,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一浪又一浪,把我爹拍死在沙滩上。”编导为毛毛预备的这些台词,似乎是有意让她往宋丹丹“白云”的风格上靠。毛毛的年纪虽小,但在现场看来似乎并不怯场,台词也说的有模有样。
之前赵本山已经和其他三位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排练,这次一亮相,现场观众就报以最热烈的掌声。新浪娱乐从赵本山经纪人高大宽处获悉,赵本山对这次彩排的效果基本满意。从之前曝光的春晚节目单上看,赵本山这次的小品仍然是零点压轴。
评论
有人劝赵本山别在春晚上面浪费时间了
赵本山几乎成为了今年春晚最后的一个悬念。14日,在央视准备好的今天联排节目表上,赵本山的名字第一次出现。不过之前传闻的《星光大道》却更名为了《不差钱》。由于小沈阳上春晚还在等最后的审查,所以赵本山的剧本还将会修改。(1月15日《东方早报》)
也许央视春晚根本离不开赵本山,或许赵本山也离不开央视春晚,否则,又是临阵限改剧本,又是临场换人(配角),甚至已经到了现在的倒计时了还在“待修改”,如此一遍一便地“洗刷刷”,换了别的地方和剧组,还不早就让老赵连喊“不干了”?
奥运会开幕式后,有两张女孩的脸被全国观众记住了,一个是林妙可,一个是郎朗的小搭档李木子,后者李木子将参加春晚演出,而林妙可为什么没上春晚呢?林妈妈透露,春晚剧组确实联系过他们,“但考虑到春晚的不确定性,且又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到最后还不知道能不能上,所以我们选择了放弃。”好一个“怕上春晚浪费时间”,应该也对老赵“可资借鉴”啊!
欲说浪费时间,你老赵的时间可谓一刻千金。春晚从每年的下半年就开始筹备,你老赵也几乎同时“紧随其后”,什么戏也不能接,其它活动也尽可能回绝,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春晚忙”,这“成全”了春晚也“勒索”了自己。一年就这样被春晚“吃去”了几分之一的宝贵时间,不觉得很亏吗?
欲说你的小品是很搞笑,但与其每年被春晚搞得昏头转向欲罢不能,还不如来个暂时了断:一来可以实现“距离就是美”,以退为守,暂别春晚,既可让剧组觉得“老赵不能走”,进而更加珍惜,又会让观众与你分别后反而更想你。二来可以治疗创作枯竭症,与多年前小品相比,你现在的创作已经进入了“闭门造车”时代,即便是能够逗得全国观众哈哈大笑,但大家在笑过之后都觉得苦涩与失望,难道你还没有觉察到吗?与其这样“灯油耗尽”,还不如像林妈妈保护女儿那样保护自己,并潜心钻研和积累呢!(来源:成都晚报 作者:周稀银)
赵本山和黄宏“笑傲春晚”19年
赵本山和黄宏“笑傲春晚”19年。这说法乍一看挺牛的,但更“牛”的是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19年了,19年的春晚都靠这么几张脸撑着门面;19个大年夜,全国观众也都是看着这几张脸度过的。这个过程中,虽然谁都有过不耐烦的时候,但就算再不耐烦,脸还得露,大腕儿还得有,春晚还得办,观众就算再怎么腻歪也还是百看不厌。
由此可见,央视春晚剧组和中国电视观众有着共同的性格特征———执著。前者可以不厌其烦地让同样的面孔穿梭于历年的春晚舞台,后者则在故作矫情地挑肥拣瘦之后欣然接受这样的安排,久而久之,他们还达成了一个“共识”———春晚上必须要有谁谁谁,只要那个人能来,一切都好办,他的作品可以苍白到没有内涵,他的搭档可以随他怎么换,他的台词肯定是“经典永流传”,没了他春晚就没法看……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的精神,这是“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召唤下,以赵本山、黄宏为代表的春晚常客,跟央视春晚和观众并肩走过了万变不离其宗的19年,且直到今天也没人敢先说“分手”,大有“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的趋势。
有着如此浓重的感情基础,注定了春晚的主角永远就是那么几个人。相比之下,再大的明星也都成了小人物,再有实力的新人最多也只能混个脸儿熟,再好的作品也难出头,反正最后的大奖归属已定,对此大家早就心知肚明,又何必在新年伊始的重要时刻强行守在电视左右,只为寻找一个快乐的理由?
《梅兰芳》里有句台词说得好:“人哪,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所以,管不了别人了,反正我自己没那么忠烈,面对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春晚,我也不骂我也不盼,我只挑有意思的看,管你是风还是沙,我的电视我说了算。文/翟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