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奇闻趣事 > 正文

刚果河盆地,为何有两个叫刚果带括号的国家?

news.xixik.com   2019/9/27 19:11:22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世界上唯一两个名字相同的两个国家,朋友们猜到是哪里了吗?它们就是非洲的刚果!那么如何区分这两个名字都叫刚果的国家呢?为了区分它们,一般来说,刚果后面都加上了括号,用他们的首都区分,就像同名字的人有时用大小区分一样,一个叫刚果(布),一个叫刚果(金)。

如果两个国家的国名相同怎么办?比如以前有两个德国,两个也门。为了区别,就称首都在波恩的为联邦德国或西德,首都在柏林的称为民主德国或东德。也门也是这样,北边的叫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或北也门(首都萨那),南边的叫也门人民民主共和国,或南也门(首都亚丁)。刚果也曾有三个:比属刚果(刚果(金)),法属刚果(刚果(布)),葡属刚果(安哥拉)。

中国历史朝代表

而今东德、德国和南、北也门都成了历史,因为他们已经合并成为一家了。

刚果河很大程度是他们的国境线……

非洲有刚果(金)全称刚果民主共和国,偶尔也简称为民主刚果;刚果(布)全称刚果共和国。括号里的金和布分别是两国首都金沙萨和布拉柴维尔的简写,以示区别。只看现在的话,这两个刚果本质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都把刚果河作为了国名。简单地来说一个法国殖民地(刚果共和国,也叫刚果(布)(Congo-Brazzaville)),一个是比利时(事实上)的殖民地(刚果民主共和国,民主刚果(DR Congo),也叫刚果(金))(Congo-Kinshasa)。

独立的时候也就成了两个国家。但是历史上,这两个刚果以及旁边的安哥拉是有渊源的。

两个国家为什么都叫刚果?——拥有共同的母亲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名同姓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毕竟中国有十几亿的人口,出现同名同姓的人也在所难免。然而,若是相同的两个名字出现在国家之间,这就有点让人感到意外了,要知道全球一共也才233个国家和地区,若出现同名的国家岂不是乱了套。正所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这世界上还真有两个简称一样的国家,并且他们还互为邻国,其首都之间只隔一条河,但他们的命运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穷困潦倒,一个却富得流油!

这两国国名简称完全相同,甚至首都就隔着一条河,这两个国家的名字叫刚果,它们一大一小,一东一西,为了区别这两个国家,在这个国名上加上它的首都名字上的第一个字,所以这两个国家的名字分别叫刚果(金)和刚果(布)。其中刚果(金)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而刚果(布)却是非洲中等收入国家。虽然他们同名不同命,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母亲河”刚果河,并且两国的大部分国民也都是刚果人,有着共同的信仰和宗教。那为什么如此相近的两个国家,其发展却有着天壤之别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下吧。

两国国名源自它们的母亲河——刚果河。她在非洲的热带雨林中蜿蜒流淌,几乎横贯非洲大陆的中央地带。如果按流量而论,它是世界上仅次于亚马逊河的第二大河流。其所流经的热带雨林,同样仅次于亚马逊雨林,被当地人誉为“非洲之肺”。刚果河,而且还是河流界的“221”呢!刚果河的流量(平均一秒41800立方米)排名第二(第一是亚马逊河),刚果河的流域长度(4667千米)在非洲排名第二,刚果河的深度全球第一(220米)。而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才排名世界第六大河,刚果河是这两国的母亲河。

刚果河从金沙萨开始向西南到大西洋岸为下游,长360千米,先穿越100多千米的峡谷地带,河宽收缩到400米以下,最窄处仅200余米,形成一系列瀑布,组成世界著名的利文斯敦瀑布群。

刚果河的激流和瀑布

刚果河平均深度超过22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河流,但在靠近入海口的地方却有几百米落差的瀑布和激流,使得刚果河这条巨型河流不能成为优质航道。

利文斯敦瀑布群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西部,刚果河(扎伊尔河)下游峡谷中,包括金沙萨到博马350公里河段内连续出现的约30个瀑布或急流,总落差约280米。

刚果来源于刚果河,那刚果是什么意思呢?

刚果有三个意思,一是土著意思就是“黄土高坡”,就是我家住在“黄土高坡”的“黄土高坡”。一是猎户之意。还有就是“大”的意思。看到上面刚果河的“221”,这大河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大啊。

两国为什么叫刚果?它们都叫刚果,因为它们曾经是一家,自立门户的分家正是殖民者的“功劳”!溯及历史,他们不是“南北朝”而是“三国演义”。

刚果王国的“三国演义”——原本是一家

想当年刚果王国的版图包括了今天的刚果(布)、刚果(金)、安哥拉。不幸的是,在列强的殖民侵略下越来越小,后来还搞起了“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加引号,一是强调,二是也说明这三国基本是殖民者的碗里肉,想吃几口就吃几口。

1884年,列强在刚果王国掀起了瓜分狂潮,河东(刚果河)是比利时殖民地——刚果自由邦,河西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属刚果,剩下的是刚果王国的直属地,不过也是葡萄牙的傀儡。这刚果王国比当年大清还惨,分裂的分裂,控制的控制。到了1960年时,法属刚果、比属刚果独立了,并且都叫刚果。为了区分,一个叫刚果(利)与一个叫刚果(布)。这个刚果(利)是不是就是今天的刚果(金)呢?聪明!

刚果(布)全称“刚果共和国”,原来是法国殖民地“法属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总面积为34.2万平方公里,但刚果(布)却拥有长达150多公里的海岸线,截止到2017年,刚果(布)拥有总人口526万。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880年10月3日,被法国人占领并殖民。1960年8月15日,刚果(布)正式独立。1964年2月22日刚果与中国建交。别看刚果(布)的面积小、人口少,但它的经济却很发达,依靠石油和木材这两大经济支柱,刚果(布)的人均GDP在2018年达到了2148美元,进入了非洲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而邻国刚果(金)的人均GDP却仅有562美元。

刚果(金)全称“刚果民主共和国”,原来是比利时殖民地“比属刚果”,首都金沙萨,是比利时唯一的两个海外殖民地之一(另外一个是卢旺达——乌隆迪,一战结束后从德国手中托管,60年代独立为卢旺达、布隆迪两个国家),但面积比法属刚果大得多。该国陆地面积约234.5万平方公里,是非洲第二大和世界第十一大的国家,人口超过7100万(人口数量排名非洲第4,世界第17位)。刚果(金)地理位置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因而刚果(金)又被誉为“非洲的心脏”,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刚果(金)却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经济以农业、采矿业为主,加工工业不发达,粮食不能自给。

▲导致蒙博托的统治被推翻的“第一次刚果战争”,叛军获得东边邻国的支持

两个刚果只是因为都临近刚果河而得名,从来就不是一个地方,不过主要民族都是班图人的分支。刚果(布)在1969年建立起“刚果人民共和国”,奉行亲苏社会主义政治。1990年和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一样,改行资本主义多党制。1997年由于党派斗争,爆发了2年多的内战,到1999年才平息。刚果(金)在独立后跟刚果(布)一样也叫“刚果共和国”,所以一般都以首都相称。没多久,军官蒙博托发动政变,改国名为“扎伊尔共和国”(Republic of Zaire),奉行亲美极右翼政治。到了1996年爆发了大规模反抗蒙博托的武装斗争,于1997年推翻了蒙博托政权,改国号为“刚果民主共和国”(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刚果(金)与刚果(布)有什么区别?

第一、国名不同——首都之分,国号之别

1、从“利布”不同到是“金布“之别。

刚果(金)最初是刚果(利),括号里的金和利并非是该国有矿,是什么有钱任性,反而是没钱认命。同样地,刚果(布)也不是该国盛产布料。真相是,它们的国名共同的来源,都是以首都的首字加括号区别的。

““金”就是刚果(金)首都金沙萨的缩写,一个糟糕的消息是,英国牛津大学和比利时卢汶大学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最早在20年代起源于该地。金沙萨在1966年前称,利奥波德维尔。利奥波德维尔这地名跟菲律宾一样,源自国王名字,利奥波德维尔源自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

1971年10月27日,总统蒙博托改国名为扎伊尔(Zaire),为的就是跟西边的刚果(布)区别。1997年5月17日,总统朗·卡比拉重新改国号为刚果民主共和国。

“布”就是刚果(布)首都是布拉柴维尔(法语:Brazzaville)的缩写,布拉柴维尔与金沙萨(法语:Kinshasa)两个首都,两座城市,它们隔河相望,成为世界上距离最近的首都。金沙萨是个拥有千万人口的现代化非洲都城,是全国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170名。

2、国号全称不同。

两国的国名不同还表现在国号的正式称呼上,西刚果国号全称为刚果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he Congo),东刚果国号全称为刚果民主共和国(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Republic of the Congo:13~14世纪是刚果王国的一部分。 1885年柏林会议中,被划为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私人采地”,称刚果自由邦。 1908年被比利时政府接管,改为比属刚果。1960年6月30日独立,定名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利)。 1964年改用现名。1971年改名扎伊尔共和国。1997年恢复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至今。

刚果共和国【刚果(布)?Republic of the Congo】:13—14世纪建立刚果王国。15世纪起被葡萄牙、英国和法国先后入侵。1884年被划为法国殖民地。1958年成为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15日完全独立,定名刚果共和国。1969年改名刚果人民共和国,1991年改回现名。 刚果共和国经济的两大支柱是石油和木材。大洋铁路是刚果全国仅有的一条铁路,也是非洲最早的铁路之一。

第二、面积、人口不同——大刚果,小刚果

大刚果国就是刚果(金),翻译成汉语就是大(金),另外一个就是大(布)。

大刚果国:刚果(金)的面积为2345409 平方公里,其2019年人口为91931000 人。

小刚果:刚果(布)的面积为342000平方公里,其2017年人口为526万人。“大”大国(刚果)是“小”大国(刚果)面积的6.86倍,人口上大刚果是小刚果的是17.48倍,当然因为没有找到小刚果的最新人口数字,姑且这样比较吧。

第三、经济不同——GDP高的人均GDP低

金、布在我国古代都有钱的意思,很显然金币比布币更值钱,从GDP上更是这样。大刚果的GDP比小刚果高得多,但一人均,小刚果一下子就甩到让大刚果望尘莫及的地步。大刚果守着资源丰富、面积广袤的地盘,为什么经济搞成了“小号俄罗斯”啊?究其原因,就是下层民众太多,上层强人太多,争权夺利中,不能专心致志谋发展。其总统洛朗·德西雷·卡比拉虽然被刺杀,但实行了袁世凯的家天下的总统梦。而小刚果民族单一,民众安居乐业,民众反而比大刚果过得幸福。

刚果(布)的GDP总计92.10亿美元(2018年)人均GDP1981美元(2018年),刚果(金)的GDP总计412.4亿美元(2018年)人均GDP507美元(2018年)

在国号上,大刚果比小刚果多了“民主”二字,然而在国名上加“民主”的独DU裁CAI国家又不是这一家,亚洲也有一个。

都是“刚果”,为何差别这么大?

说历史——统一的刚果王国时代

为什么这两个都以“刚果”命名的国家,如今的发展现状却如此的差异悬殊呢?这还得从他们的历史说起。

作为非洲第二长河,刚果河在非洲的地位仅次于尼罗河,它孕育了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的热带雨林带。

如今的刚果(金)和刚果(布),虽然民族并不统一,没有哪个民族占据绝对优势,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属于班图人的后裔。班图人也不是刚果的原土著居民,他们来自于两千年前刚果盆地西北方,顺流而下来到这里定居。

在这些班图人里,有一支居住在刚果河下游附近的山上,而山坡在当地的班图语里(比如Lingala和Kikongo等语言,都属于班图语的分支)是Kongo,因此这一支被称为Kongo人,也就是刚果人。英语和法语里的Congo就是从Kongo变来的。

极盛时期的刚果王国

据考古认证,早在公元10到11世纪,在刚果河河口地区就已有刚果人在此劳作,到了公元13至14世纪时,1380年到1390年左右,有个叫尼米(Lukeni lua Nimi,他的真名其实不知道是啥,在当地人口述历史的时候用了这个名字,后来欧洲的历史学家就采用了这个名字)的刚果人,在马塔迪(今天刚果金在大西洋边的港口城市)附近建立了一个王国,并自称“穆韦尼刚果”(Mwene Kongo),意思是刚果之王,所以他建立的这个国家就被称作刚果王国。他的继承者们在随后的一两百年里,为刚果王国开疆辟土,征服了刚果盆地雨林里的许多部落。在15世纪后期,刚果王国已经是非洲南部的一个强权,疆域北到加蓬、南到安哥拉,首都是姆班扎刚果(今天在安哥拉境内)。不过由于刚果古代历史上缺乏文字记录,因此西方殖民者入侵之前的刚果历史并不怎么清晰。

昔日繁盛的刚果王国

然而,在刚果王国繁荣强盛之时,位于北部的欧洲社会也正在进行着剧变,他们为了资本的积累,纷纷派遣航海家出航,去寻找传说中的神秘东方,企图用掠夺的形式来快速的积累财富,先期崛起的葡萄牙率先出海。这就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大航海时代。

迪奥戈·康(约1450~?),葡萄牙航海家,是第一个发现了刚果河,并到达了鲸湾的欧洲人。

迪奥戈·卡奥航线

1482年,葡萄牙航海家迪奥戈·卡奥(Diogo Cão,迪奥戈·卡奥)沿着非洲西海岸前进,凭借水中泥沙含量及水中含盐度,他发现了刚果河的入海口。于是他迅速上岸,树立起石柱,宣示葡萄牙对入海口领地的主权。此后,迪奥戈·卡奥派遣几位船员沿刚果河溯流而上,并成功地发现了隐匿在密林深处的中非古国——刚果王国。彼时的刚果国王给予了这些异邦人最大的善意,葡萄牙与刚果王国建立起了最初的联系。

一方面,在刚果王国的沿海地区,葡萄牙人与当地的奴隶主买卖黑奴,运往美洲作劳力,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通过葡萄牙,刚果王国接触到了来自外部世界的许多新奇事物。同时,葡萄牙人将葡萄牙的思想和文化逐渐向王国内部渗透。

不仅如此,刚果王国利用葡萄牙人带来的先进技术,加速了对周边部族的吞并。换言之,这一阶段对于葡、刚两国来说,都可谓是互惠共赢。

迪奥戈·卡奥和刚果人进行了友好的交流,还带了几个刚果贵族回到葡萄牙去旅游。这些刚果贵族到了里斯本之后,看到了超乎想象的先进世界,恨不得眼珠子都掉到地上。几年后,迪奥戈·卡奥把他们送回了刚果,这些人把在欧洲见到的不可思议的一切都告诉了国王。国王听完以后,立刻决定学习葡萄牙,于是他皈依了天主教,连自己的名字也改了。当时葡萄牙的国王是若昂二世,于是刚果的国王就把自己改名为若昂,后来史称若昂一世(……)中国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就没这等觉悟(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 看到大清的落后)。作为刚果河流域独一无二的强盛之国,刚果王国和葡萄牙建立了贸易和外交关系。

《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深色区域归西班牙,浅色归葡萄牙,明白澳门为何属于葡萄牙了吧?

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两家瓜分世界。西班牙主要往美洲跑,而非洲沿岸成了葡萄牙的地盘。从此,葡萄牙人和刚果人的交流频繁了起来:在刚果开始了奴隶贸易。其实刚果王国内部早已在进行奴隶贸易,连交易奴隶的市场都是现成的,所以葡萄牙人到达之后,水到渠成地做起了奴隶贸易,把刚果的黑奴运往他们在美洲的殖民地巴西。

这时,若昂一世国王已经去世了,在任的刚果国王是1506年继位的阿方索一世。阿方索思想比老爹更开放,他正式地把天主教定为了刚果王国的官方宗教,并且还支持葡萄牙人的奴隶贸易,因为他能从中收税。他还把他的儿子送到欧洲去读书,准备全盘欧化。等到三角航线建立之后,奴隶贸易的利润超高,葡萄牙人赚了很多钱,因此他们也和一直很配合的刚果王国保持着友好关系。刚果内部有部落造反,葡萄牙还派兵帮忙镇压。

可是,这样的“合作”完全建立在利益输送上,日子久了就要出事。葡萄牙人横行霸道惯了,开始在刚果无法无天。原本,刚果王国规定,境内只有特定的地位低下的部落和人群,才能作为奴隶,但到后来,葡萄牙人早就不管这一套了,有时候他们会强行掳走那些不属于被贩卖范围的人。阿方索有点镇不住了,于是他写信给葡萄牙的若昂三世,表示希望葡萄牙人在刚果贩奴的时候,也要遵守刚果的基本法律。只可惜,随着葡萄牙在黑奴贸易上的胃口愈发庞大,行为愈发疯狂,以至于动摇到刚果王国的人口基础。对此深感忧虑的刚果国王——阿方索一世,多次派使者前往罗马,请求教皇出面制止黑奴贸易。然而,刚果的使者一到达欧洲就被葡萄牙人扣押。之后,多位赴葡求学的刚果王室成员在葡萄牙境内下落不明。阿方索一世终于意识到了葡萄牙人的险恶用心以及背后潜藏的深刻危机。

阿方索毕竟和葡萄牙人合作多年,葡萄牙人还是多多少少买他的面子。只是,由于葡、刚两国间悬殊的实力差距,而且大西洋上早已形成严密的贩奴网络,阿方索一世无能为力,最终在绝望中迎来了死亡。可是在阿方索去世以后,葡萄牙人就不买账了,开始干涉刚果的内政、占领刚果的国土。与此同时,刚果王国的内部也发生了王子王孙争夺王位的混乱。动荡持续了好多年,等到迪奥哥国王继位、形势稍微稳定以后,刚果王国已经元气大伤,其南部的恩东哥地区(Ndongo,今安哥拉)脱离王国,独立建国,后来被葡萄牙人趁虚而入占领。从此,葡萄牙得以从刚果王国的南部,逐渐蚕食它的疆土。刚果对葡萄牙只能采取守势,迪奥哥国王的下一任国王就是被葡萄牙人杀死的,连个名字也没留下。

1568年,刚果的阿尔瓦罗一世国王继位,王位还没捂热,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了西部的很多地方,并直逼首都,阿尔瓦罗慌了,逃出首都的他只能饮鸩止渴,向驻扎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葡萄牙军队求救。这一下,起义军倒是被消灭了,但原本属于刚果的海滨要地卢安达(见前面的地图,现安哥拉首都)也被葡萄牙人占着不还了,成为了葡属安哥拉的一部分,后来刚果的首都也改成了葡萄牙语名字圣萨尔瓦多。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从此以后,刚果的国王就成为了葡萄牙人的傀儡,几乎是一代不如一代。葡萄牙人在刚果王国肆意妄为,不断肢解这个国家,国内的反抗也一波一波地被葡萄牙镇压下去。而被葡萄牙人控制的国王和王室贵族们,还忙着进行党争,拉帮结派勾心斗角,正好被葡萄牙人利用。

1622年,葡萄牙趁刚果国王去世,单方面撕毁了与刚果王国签订的友好协定,率大军进攻刚果南部地区。至此,刚果王国与葡萄牙之间的矛盾全面激化。,但在新国王佩德罗二世的御驾亲征下,葡萄牙的行动失败。战胜葡萄牙后,刚果人信心爆表,决定一鼓作气把葡萄牙人彻底赶跑,于是他们想到了一个外援——海上马车夫荷兰人。当时英法的殖民历史才刚起步,大西洋上除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外,实力最强的就要算荷兰了。荷兰正好也眼馋卢安达的港口,于是在1641年,刚果和荷兰联合进攻葡萄牙的卢安达,把葡萄牙击败。葡萄牙暂时从刚果撤出,时任国王的加西亚二世趁机整理内政,刚果的实力稍稍复兴。可惜没过多久,葡萄牙卷土重来,姜还是老的辣,这一次荷兰被打跑了,丢下个烂摊子给刚果。葡萄牙对刚果展开了报复,从此刚果再也没有喘息之机。两国的纷争持续了近半个世纪,1665年,刚果的一个附属小国发生内乱,葡萄牙以干涉这个小国为借口,入侵刚果,在「姆布维拉之战」中大获全胜,还把刚果国王安东尼奥一世处决了。刚果王国群龙无首,分裂成一堆割据政权,互相攻伐,开启了长达百年的内战,首都圣萨尔瓦多被烧毁。不过,在各地势力的不断袭扰下,葡萄牙人在刚果也是损失惨重,对此,自知实力尚未强大到能完全掌控刚果王国的葡萄牙,便在占据了刚果王国的西部,毗邻大西洋的地区后,退出了这片是非之地,回到了安哥拉。至于刚果王国,则在分裂与纷争中彻底走向了衰落。

1709年佩德罗四世的实际控制区域

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里,刚果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各方势力此起彼伏,1709年,佩德罗四世重建了首都,他的继承者曼努埃尔二世开启了一段中兴局面(虽然实际控制范围很小),刚果王国逐渐恢复,到了1769年,内战基本结束。此后的刚果王国在大局上基本上保持稳定,但内部还是偶有政变发生。葡萄牙还是在这里贩卖奴隶到中南美和美国南方。1839年,在英国的压力下,葡萄牙同意在赤道以南的地区停止奴隶贸易。刚果的奴隶贸易史这才画上了一个句号。

1856年,最后一个有威望、有影响力的刚果国王恩里克二世去世,阿尔瓦多八世在部分贵族的拥戴下继位,并把王位竞争者佩德罗五世(其实前面1763年已经有个佩德罗五世了,但他只当了一年就被废掉,很多人排世系的时候没把他算进去,所以这里又出来一个佩德罗五世)驱逐出境。佩德罗五世跑到了葡萄牙人那里,借葡军杀回了首都,干掉了阿尔瓦多八世。作为回报,佩德罗五世在继位后,让刚果王国成为了葡萄牙的附庸国。从此,独立的刚果王国就不复存在了。

1871年,著名的英裔美籍探险家亨利·斯坦利跑到刚果河探险,他发现当地资源非常丰富,值得进行进一步的勘探、开发。他回到英国,把自己的想法报告给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但维多利亚女王表示她对刚果不感兴趣。于是,斯坦利跑到比利时,找到了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向他推销刚果。比利时国王表示对刚果河流域有兴趣,于是他资助了斯坦利,让他重返刚果做详细探险。1875年,比利时建立了国际刚果协会,支持斯坦利的探险,于是斯坦利完成了让他名留史册的超级远征:从非洲东岸的坦桑尼亚出发,横穿非洲大陆,到达西岸的刚果河下游(非洲第三高峰,刚果金和乌干达之间的斯坦利峰,就是以他命名的)。几年后,他再次来到刚果,这次他带来了比利时国王的亲信,他们经过威逼利诱,迫使刚果河流域的许多原本臣服于刚果王国的部落,成为了比利时的附庸。同时,他建立了一大堆据点,帮助比利时牢牢地控制了这一区域。

斯坦利探索非洲

这时候,非洲的殖民时代已经进入了高潮,非洲基本被欧洲各国瓜分完毕。为了解决列强之间的纠纷,在1884年,德国首相匹斯麦在柏林召开了著名的“柏林会议”,英、法、德、荷、俄、美、葡、意、丹麦、奥匈、挪威、瑞典、比利时、奥斯曼土耳其等14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一堂,开始了对彻底瓜分非洲的谈判。谈判的焦点之一就是刚果河流域。比利时在刚果河流域插了这么一脚,让葡萄牙很不爽。同时不爽的还有法国。当时法国占据着刚果以北的赤道地区,也在向刚果河进发,在刚果河北岸建立了一系列据点,一度作为奴隶贸易的中转站。三方都觉得刚果河流域是自己的。不过,虽然葡萄牙人捷足先登,但他们没有建立贸易站,也没有什么军事据点,对当地的影响力远远不如后来者居上的比利时和法国。经过漫长的谈判,三国达成协议:葡萄牙继续拥有傀儡刚果王国的实控区域,由葡属安哥拉控制;此外,刚果河下游的三个袖珍小国家成为了葡萄牙的保护国(类似于中国古代的都护府形式),后来这里就成为了安哥拉的飞地卡宾达;实控区域以外的刚果河流域,分为两块:刚果河北岸归法国,成为法属刚果(French Congo),后来并入法属赤道非洲地区;刚果河南岸以及东侧的刚果盆地归比利时,建立了一个“刚果自由邦”(Congo Free State)。1908年,比利时废掉了这个名义上独立的自由邦,把这片区域变成了直属的殖民地,即比属刚果(Belgian Congo)。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刚果

到1914年,葡萄牙彻底灭掉了刚果王国,刚果王国的南部并入了葡属安哥拉(姆班扎刚果/圣萨尔瓦多就是这时候正式划到安哥拉的);北部一部分被比利时吞并。同时,比属刚果和其东侧的英国意大利殖民地也重新划分了卢亚普拉河和刚果河-赞比西河分水岭之间的疆界,获得了今天刚果金东南侧的长条形国土(加丹加高原伸入赞比亚的那一块)。至此,今天的刚果金、刚果布、安哥拉三国的雏形其实已经有了。

在1960年代,非洲迎来了一场独立运动,一大堆殖民地脱离宗主国,成立了新国家。1960年6月,比属刚果脱离比利时获得独立,以刚果为国名,全称刚果共和国,后改为刚果民主共和国,定都利奥波德维尔。8月,刚果河对岸的法属刚果也获得独立,同样以刚果为国名,全称刚果共和国,定都布拉柴维尔。为了便于区分,这两个国家就分别被简称为刚果(利)和刚果(布)。从此,这两个名字相似的国家,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1966年,刚果(利)为了彻底摆脱殖民时代的阴影,把首都改回了传统名字——金沙萨,所以简称也相应地改为了刚果(金)。刚果(金)其实国土又大、人口又多、资源又丰富,但却没有能好好搞开发,不仅没有做资源开发,国内形势还一直动荡,境内许多部落还处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状态。1965年,蒙博托发动政变,当上总统。1971年,他把国名改为了扎伊尔(Zaire),刚果河也改名叫扎伊尔河,据说也是为了进一步去殖民地化。蒙博托在扎伊尔一直当总统当到1997年,最后又在内战中被政变推翻。新政府组建之后,为了去蒙博托化, 又把国名改回了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不过就在改名后的第二年,他们又爆发了内战,一直打到2003年才停火,正因如此,他们也是联合国维和部队驻扎得最多的国家。如今,刚果(金)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坐拥南部的钶钽铁矿、钻石矿、钴矿、北部的热带雨林、西部的沃土、全国各地的水产等各种资源,结果一手好牌给打烂了。当然如果你想给刚果(金)开脱一下也是可以的,比如你可以说,它海岸线太短,国内大部分河流不适于通航,原始森林太茂盛,总体地形太封闭等等,不利于发展,周围各国的总体经济环境也不好,区域发展带不起来,民族成分太复杂,向心力不够之类的。

刚果(金)从前是比利时的殖民地(比利时官方语言包括法语和荷兰语),后来他们选择了法语来作为通用语言。法语不是他们的官方语言,只是为了交流才采用的通用语言,为什么需要个通用语言呢?因为刚果(金)有250多个部族,虽然其中大部分属于班图语族人(包括Kakongo、Luba、Mongo等许多部族),但班图语是个很大的概念,下面分了很多种语言;并且除了班图以外,刚果(金)还有许多别的非洲原住民部族,以及少部分的白人后裔。他们各个部族的母语各不相同(比如斯瓦西里等语言),所以才要通用法语。由于刚果(金)人口众多(非洲第四大人口国),因此它超过了法国,是世界上使用法语人口最多的国家。因为使用法语,他们也和非洲别的法语国家(比如科特迪瓦等)关系不错。

河对面的刚果(布)独立以后就没有这么折腾。首先,刚果(布)的人口组成比较简单,几乎全是班图语族的人,而在刚果(布)的班图语族人里,又有一半左右是刚果人(Kongo)、剩下一半几乎是桑哈人(Sangha)、姆博齐人(M'Bochi)或泰基人(Teke)。这四部族占了全国人口的95%以上,剩下的基本是白人后裔,所以它不像刚果(金)一样,有两百多个部族,比较容易团结。独立之后,刚果(布)很快摆脱了法国的影响,反而成为了苏联的盟友。苏联带着社会主义阵营,帮忙建设刚果(布),让这个国家高度城市化,目前大约八成的人口居住在铁路沿线的城市里,而国家剩下的地方基本上是空的(原始森林、沼泽地之类的)。刚果(布)最初倚重于伐木业,后来发现了石油,开始了石油开采(韩国的主要石油来源之一),所以比刚果(金)富裕得多,人均GDP是刚果(金)的8倍左右。苏联解体之后,刚果(布)有点迷失方向的感觉,1997年打了场内战,但也没持续多久,总之它的情形比隔壁刚果(金)要好得太多。

这是它们的GDP和中国、美国、南非的对比(注意横轴是对数排布的):

民主刚果毕竟人口多,要略胜一筹,但这两个刚果的GDP比起南非来都差了两个数量级。

再来看人均GDP:

虽然刚果的人均GDP也不高,但民主刚果的人均GDP基本上是全球倒数的。再看几个别的数据:

总结一下就是,虽然比起刚果(金)来说,刚果(布)混得不错,但总体来讲,刚果(布)在全球来看,也算是各方面比较靠后的国家了,大部分数据都是属于给世界平均拖后腿的水平。

这两个刚果之间的关系还算不错,毕竟文化相近,历史同源。比如,仔细看地图,你会发现安哥拉的飞地卡宾达没有锁死刚果(金),让刚果(金)有一小段海岸线,以及刚果河的入海口;刚果(布)虽然海岸线长一些,但首都布拉柴维尔没法直接连接海运。于是在卡宾达那一段,刚果(金)允许刚果(布)的船只抵达马塔迪,然后货物在马塔迪通过一段铁路绕过刚果河下游的瀑布,再从自己一侧的可通航的刚果河直接送到布拉柴维尔。这俩国的首都隔河相望,估计可以算是世界上互相离得最近的两个首都。但是它们也没有好到想要合体的地步(虽然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西方的殖民瓜分

1880年,法国一名叫布拉柴的海军中尉,带领军队沿河而上,深入刚果腹地,在刚果河一侧建起一个小型基地,并将它命名为布拉柴维尔,也就是今天刚果(布)的首都所在地。

19世纪工业革命后,刚独立的比利时由于煤炭资源丰富,工业得以迅猛发展。利奥波德二世不甘心比利时狭小领地的剥削,扩张野心与日俱增。

但当时美洲、大洋洲、亚洲已被瓜分完毕,只能向非洲内陆寻求殖民地。为此利奥波德成立国际非洲协会,指示史丹利负责非洲的探险。

不久后,史丹利进入刚果河流域勘察,在法国布拉柴维尔基地的河对岸,建立了数十个定居点和贸易站,并确立了主权所有。为了感谢利奥波德的知遇之恩,史丹利将刚果河中游的金沙萨命名为“利奥波德城”。

1885年柏林会议后,曾经的刚果王国以刚果河为界,成为分属法国和利奥波德个人所有的两个殖民地。

(利奥波德二世)

比利时国王对刚果的血腥掠夺。

相比于法国的文明殖民,利奥波德二世对刚果的血腥掠夺,可谓残酷至极罪孽深重。

为了逼迫当地黑人采集橡胶,他将妇女和儿童挟持为人质,男人们只有完成采胶量,才能领走家人。对于那些完不成任务的刚果人,利奥波德二世甚至把他们的手臂砍断。

他还强迫刚果人修建铁路,对于因劳动失去工作能力者,一律当场处死。据说每铺设一块枕木,就有一个刚果人死去。

利奥波德二世的暴行招致世界舆论的声讨,1908年,他被迫放弃了自己对刚果自由邦的所有权,将其转让给比利时政府,并更名为“比属刚果”。

▲1906年把利奥波德二世比喻成缠绕着黑人的橡胶藤的讽刺画

(蒙博托发动政变)

独立后的两个刚果国家。

法国对于刚果殖民地的统治,就要温和得多,因此二战时法属刚果还加入自由法国,成为反法西斯阵营的一员。布拉柴维尔也成为戴高乐流亡政府的象征性首都。

由于法国和比利时对刚果不同政治手段的分治,使得这两个地区间在政治及文化上,有着很深的隔阂,所以当二战后独立运动兴起时,两块殖民地因为主导权之争,最终放弃统一,各自独立,也从此成为了两个地区。

为了彰显正统,两个地区独立时的国号都叫“刚果共和国”,并同时加入联合国。此后刚果(布)陷入连年内战,时至今日都没有完全稳定下来。而刚果(利)靠政变上台的蒙博托,为了清除殖民印记,将首府利奥波德更名为金沙萨,还把国家改名为扎伊尔共和国。

可是没多久,蒙博托政权被推翻,扎伊尔又变回了刚果民主共和国,从而再一次形成刚果河畔两个刚果国家的尴尬。

由于西方殖民者的长期分割殖民统治,导致刚果(金)和刚果(布)之间,缺乏统一的民族主义情绪,双方在如何团结,利益分配上始终难以达成共识,再加上两个国家政局一直动荡不安,内战频发,想要实现统一,就更加没有可能了。

由于长期成为不同国家的殖民,原来被法国殖民过的刚果地区,在1969年改名为刚果人民共和国,1991年改回刚果共和国,也就是今天的刚果(布)。而位于河东的比属刚果,在1971年改名为扎伊尔共和国,后来又恢复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也就是今天的刚果(金)。虽然两个国家都是由古老的刚果王国发展而来,但他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刚果(金)因常年政局持续动荡,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而刚果(布)依靠石油和木材,经济发展迅速,进入到了非洲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一贫一富的两个国家发展现状,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印象中的非洲,干旱而贫瘠。实际上,非洲部分地区的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世界级的大河就有三条:北部的尼罗河,西部的尼日尔河,中西部的刚果河。

刚果河长4640公里,这个数字看上去不是特别显眼,在非洲也要排在尼罗河之后。但是,刚果河有几个特点,是其他河流无法相比的。首先,刚果河的支流非常多,而且都非常长。比如在刚果河中部汇入的洛马米河,长达1500公里。在刚果河西部即将入海部分汇入的开赛河,更是长达2153公里。而开赛河作为刚果河的支流,其本身就拥有很多支流,密密麻麻,像血管一样。此外还有长达2300公里的乌班吉河,长达1300公里的阿鲁维米河,长达1300公里的桑加河,非常非常的多。

刚果河的支流多,意味着刚果河的流域面积会非常大。刚果河流域面积有401万平方公里,和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差不多大。如果只算刚果盆地,面积则有337万平方公里。

刚果河的流量非常大。尤其是汇入大西洋的河口附近,这里有很多落差较大的瀑布,一个接一个,被统称为“利文斯通瀑布群”。可以这么讲,刚果河流域的人们,可以缺金缺银,唯独不缺少水源,实在太多了。

非洲干旱的印象,主要来自北非、西非撒哈拉大沙漠。在非洲中部,因为有刚果河的存在,这里和撒哈拉沙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理存在。刚果河地近赤道,气候炎热,加上河流遍地都是,就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或译亚马逊)流域,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而世界上第二大热带雨林区域,就是刚果河流域,面积约有2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20个江苏省的面积。

两国都叫刚果,那平时怎么区别呢?有的是办法。隔着宽广的刚果河,河西的刚果,国名是刚果共和国(面积34万平方公里),首都是布拉柴维尔,简称刚果(布)。

而河东的刚果,国名是刚果民主共和国(234万平方公里),首都是金沙萨,简称刚果(金),或民主刚果。

刚果(金)有多处世界遗产,比如加兰巴国家公园、霍加狓野生动物保护区、维龙加国家公园、萨隆加国家公园、卡胡齐-比埃加国家公园。加兰巴国家公园地处上扎伊尔区,公园里有宽阔的草地、稀疏的林带、几座花岗岩山和大片沼泽地,这里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为许多大型哺乳类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卡胡兹-别加国家公园地处基伍区的卡莱亥和卡拉雷地区,公园里有卡胡兹和别加两座死火山,公园的名称也由此而来。大幅度的海拔高度差使该公园具有多种类型的自然景观。

刚果(金)自然资源丰富,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中非宝石”和“地质奇迹”之称。全国蕴藏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其中铜、钴、工业钻石、锌、锰、锡、钽、锗、钨、镉、镍、铬储量颇为可观,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朋友们,你看到这里是不是猜想到刚果(金)是富得流油的国家,猜错了,刚果(金)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农业、采矿业占经济主导地位,加工工业不发达,虽然这个国家坐拥世界第一大盆地,非洲的心脏,但粮食却不能自给。不要因为这里穷就不到此一游了,这里这几处世界遗产依然会吸引你不远万里到此一游,因为大自然才是旅游的主题。

刚果(布)的首都是布拉柴维尔,它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位于刚果河(扎伊尔河)下游北岸,隔河与刚果(金)首都金沙萨相望。这里四季常青,芒果、椰子、旅人蕉成行成队,绿荫如盖,是座美丽的热带城市,有花园城之称。

刚果(布)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刚果森林资源丰富,面积2247.1万公顷,约占全国面积的65.8%,非洲大陆森林面积的10%。可开采木材多达300余种。木材产量居非洲第10位。并且临近海洋,也就意味着交通发达,外交丰富。所以刚果(布)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而这里的风景是典型的热带景观,自然风光不错。

由于刚果河流域面积太大,包括的国家也非常多。比如有中非、喀麦隆(东南部)、坦桑尼亚(西部)、赞比亚(东北部)、安哥拉(北部)。当然,这条大河的名字就叫刚果河,自然少不了那两个著名的刚果。

世界上有两个刚果,都位于刚果河流域。为了区分他们,人们就把刚果河西岸的“小”刚果,称为刚果(布),因为首都是布拉柴维尔。刚果河东岸的“大”刚果,称为刚果(金),因为首都是金沙萨。更有意思的是,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与刚果(金)首都金沙萨,只隔着一条刚果河。

另外,刚果河还有一个名字叫扎伊尔河。1971年,统治刚果(金)的蒙博托把国名改成了扎伊尔,以避免与刚果(布)国名混淆。1974年西德世界杯,非洲唯一的代表队就是扎伊尔队。到了1997年,扎伊尔变天,蒙博托出逃。新管理层不喜欢扎伊尔这个没有历史感的名字,又把国名改回了刚果(金)。

你有时在新闻里看到刚果后面加个括号,或布——刚果(布)或金——刚果(金),就是这么来的。

两个德国,两个也门是亲兄弟,这两个刚果是啥关系呢?其实也是亲兄弟。

刚果(布)与刚果(金)地理相近,而且人口多以班图语系的人为主。那么,为何分成两个刚果呢?这需要从遥远的刚果王国说起。

刚果河流域有一个热带雨林版的秦始皇,他叫卢克基。卢克基所处的时代,部落林立,如同春秋时几百个诸侯国一样,到处打打杀杀。卢克基实力最强,通过各种战争,卢克基最终于公元1400年统一了刚果河流域。卢克基建立的王国没有像秦朝那么短命,而是一代接一代传下来,直到1483年(或1482年,1475年)。

这一年,来自欧洲的海上探险者葡萄牙人沿着大西洋沿岸南下,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河口,就是刚果河入海口。葡萄牙人经过调查,弄清了刚果河流域的地理、历史情况。刚果王国内部有一些不太听话的部落,经常和国王作对。葡萄牙就帮助刚果王国扫除叛逆,赢得了刚果国王的信任。葡萄牙利用这个机会,不断深入刚果河流域。到了1665年,野心暴露的葡萄牙被刚果人几顿乱棍打了出去。

刚果在历史上非常辉煌,在古代非洲,能和强大的马里帝国相提并论的,就是刚果王国。刚果王国成立于公元1400年,“刚太祖”是一个名叫尼米·卢克基的丛林枭雄,他把刚果盆地大大小小的部落整合成一个强大王国。面积337万平方公里的刚果盆地,就是刚果王国的主要地盘,国王吃辣的喝辣的穿辣的裹辣的。

王位传到了阿方索一世姆本巴·恩津加手里,这位国王开始信奉由葡萄牙传来的天主教,对葡萄牙简直是从头到脚的崇拜。葡萄牙人也借机在刚果发展势力。后来,刚果王国爆发了多次反抗国王贪婪的起义,但都被葡萄牙给打压了下去。等到公元1641年,刚果出了一个果断的国王加西亚二世,他又把一盘散沙般的刚果王国打造成一个整体。葡萄牙再蹿过来,要求刚果割让地盘,赔一大笔钱,就碰了一个大钉子。公元1665年,葡萄牙大举进攻刚果,虽然国王安区尼奥一世战死,但葡萄牙白忙一场,狼狈滚出刚果。

然后,欧洲各路道貌岸然的土匪都蹿到刚果发财,最后摘到大果子的,是法国和比利时。

法国是个殖民大国,在世界各地都有巨大的殖民地,但在刚果,他们占的地盘并不大。而比利时是个只有3万多平方公里的小国,他们在海外只有一块殖民地,就是刚果。法国和比利时在刚果是如何分赃的?根据1885年的柏林分赃大会的谈判结果,法国占领刚果河以西的刚果(包括加蓬),比利时占领刚果河以东的刚果。

比利时占了大便宜,刚果二百多万平方公里,是比利时本土的七十多倍,被称为比利时国王的私人采地。二战结束后,法国和比利时的国力都不足以再支撑他们在海外经营殖民地,能退出的都退出了。法国占领的刚果,就成了刚果(布),比利时占领的刚果,就成了刚果(金)。从此,两个刚果各玩各的,在内部各打各的,井水不犯河水。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刚果(金)在六七十年代出了一个著名的枭雄——蒙博托,这位疯子一样的统治者觉得刚果这个国名容易和邻居弄混,就在1971年,把刚果国名改成了扎伊尔。而首都在当时也不叫金沙萨,而是比利时人给起的利奥波德维尔,也被蒙大帅改成了金沙萨。否则,民主刚果就不会简称刚果(金),而是刚果(利)了。

民主刚果又是咋回事?1997年,扎伊尔变天,蒙博托出逃。新的统治者不喜欢扎伊尔这个不三不四的国名,又把国名改回了刚果,这才有了两个刚果,以及新闻里涉及国名时少见的()。

两个刚果的关系还不错,大佬们经常串门,谈谈今年的收成怎么样,家里添了几个大孙子。但两个刚果兄弟也闹过别扭,2011年,刚果(金)的大佬官府被袭击,刚果(金)就把锅扣在刚果(布)的头上,说这件事完全是你们收留我们的叛徒导致的,赶紧赔钱。刚果(布)也不是省油的灯,两个刚果过足了嘴瘾。骂完街后,两个刚果发现他们谁也离不开对方,连首都都是“连体双胞胎”,抬头不见低头见,也就过去了。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