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起可口可乐,相信所有人都会立刻在感知里回忆起那股特别的甜味。自从1885年第一瓶可口可乐问世以来,它就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不断开拓创新的品牌意识迅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饮料。
今天,可口可乐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品牌。如同可口可乐饮料本身,其广为人知的LOGO也获得了巨大的品牌知名度。令人尊敬的竞争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斗了120多年
在长达131年的品牌成长史中,可口可乐的LOGO也经历了蜕变与洗礼。
【Coca-Cola】是由其创始人约翰·斯蒂斯·彭伯顿和合伙人弗兰克·M·罗宾逊提出。身为古典书法家的罗宾逊认为“两个大写的字母C在广告视觉中效果很好”,另外他用当时流行的斯宾塞字体书写了【Coca-Cola】,赋予了它跃然跳动的形象,给人飘逸流畅的感觉,于是最初的可口可乐LOGO就这样诞生了。
风靡全球
1887-1890年
这个时期可口可乐LOGO并无多大变化,只是在原有的LOGO上第一个字母C的下部添加了一个飘动的丝带状尾巴。这使得手写的斯宾塞体LOGO拥有了更为流畅的曲线和优雅的飘带,奠定了可口可乐日后风靡全球引领时尚潮流的品牌效应。
1890-1891年
可口可乐的LOGO在这一年被改成了非常drama的旋涡形象,因为这个版本的LOGO品牌辨识度远远不及手写斯宾塞体的版本,所以应用了一年的时间它就被原来的手写斯宾塞体LOGO版本替换了。
1941-1960年
1941年,可口可乐的LOGO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点改动,第一个大写字母丝带状尾巴上的【注册商标】几个字被移到了这个LOGO的下方。
1958-1960年
这一时期的LOGO在之前的版本基础上加了一个鱼尾形的红色背景。取代了以往表现单一的字体LOGO,体现出了可口可乐公司开拓进取不断发展的精神。
1969年
1969年对于可口可乐LOGO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一年在其原有的手写斯宾塞体【Coca-Cola】下方加上了一条流动的波浪形白色丝带,整个LOGO主体部分被放置于红色的矩形内,这一设计沿用至今。
2003年
此时的LOGO已经改为下方两条相得益彰的黄白丝带了,另外增加了逼真的立体气泡。相比以往的版本,这次改动带给了顾客更为直观的感受,可口可乐的冰爽带气口感瞬间浮现。
2007年
这一年,可口可乐LOGO又重新回到了经典版本—斯冰塞体加下方白色丝带,不过这次的丝带似乎更为厚重,大一些,运用了重复叠加放大的效果。显然可口可乐重新选择了简约时尚的风格特点。
2011年
可口可乐125周年特制版LOGO,一瓶喷涌着气泡的可口可乐被125周年字样贯穿其间。
2013-2014年
在2013年和2014年的【share A coke】的活动中可口可乐公司在LOGO上印上了一些常见英文名,用意在于告诉大家可乐应该和喜欢的人一起分享。
可口可乐在中国
可口可乐公司在征服全球的饮料市场的进程中,对于中国这块巨大的东方市场他们尝试调整出迎合中国人喜好的品牌形象……
1920年
可口可乐首次登陆中国市场,当时可口可乐被音译为“蝌蝌啃蜡”,古怪的名称让中国人困惑不已,显然没人在看到这个名称后会联想到美味的汽水饮料,销售业绩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1930年
可口可乐公司终于正视中国市场销售业绩不佳的问题了,他们公开悬赏350英镑征集可口可乐的汉语译音名称。当时身在英国的上海教授蒋彝,他以“可口可乐”四个汉字击败其他对手拿走了奖金。‘可口可乐’这个译名采用了双声叠韵发音既保留了原有的英语读法也从汉语寓意上给了更适合的意义,四个字传达给中国人饮料本身可口好喝,欢乐的体验。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迎来改革开放时代。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前后几天,还发生了一些重要事。
12月13日,中美在北京饭店完成建交谈判;在同一层楼的另一间会议时里,可口可乐公司也与中粮进行合作谈判
12月16日,中美建交公告发布
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2月19日,可口可乐宣布进军中国市场,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企。
虽然获准入华,但离获得接受还很远。在当时国人心中,可口可乐并不陌生,但都是出现在抗美援朝电影里,与美国大兵结对出现。这几乎意味着,它就是帝国主义,是我们的敌人,同时还是资本主义奢靡生活的象征。这种敌意贯穿民间与高层,并在可口可乐选址建厂时集中爆发。
可口可乐想选在上海,一个理由是,他们曾经就在民国上海建过厂,还请大明星阮玲玉做过代言。
但共和国上海不干了。“卖国主义”“引进美国生活方式”“洋奴哲学”等等,大帽子扣了过来。无奈之下,可口可乐放弃上海,几经周折,终于落户中粮下属北京烤鸭厂的旧厂房。那是1981年。
1980 年可口可乐中国工厂成功建厂,让外国人很兴奋。
《纽约时报》报道说,工厂开业时,比两年多前中美邦交正常化还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With more fanfare than attended the normal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more than two years ago. 时任可口可乐集团主席也说:中国是个大宝贝,大,机会很多。 China to me is this giant baby. Big, but the opportunity is there to grow.
40年前,第一个喝可口可乐中国平民。这张照片是1979年3月30日拍摄的,一个叫詹姆斯·安丹森(James Adamson)的外国摄影师被拍了下来。可口可乐被他偷偷带进了中国,拍摄当天,他特意在长城上空出一条无人的弧形路,小男孩用几枚硬币当场就“被收买”了。
1984年,一位普通中国市民手拿可口可乐饮品的照片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在这几天前后,还发生了一些重要的事件。
那年12月13日,中国和美国在饭店完成建交谈判;而在同一层楼的另一间会议室里,可口可乐公司也正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下称“中粮公司”)进行合作谈判。三天后的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宣布双方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可口可乐公司紧随其后,在12月19日宣布进军中国市场,成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企。
2003年
香港知名设计师陈幼坚受邀为可口可乐设计新的中文LOGO,他将原本的中文字体改为带波浪状,流畅的飘带图案,与原本的中文字LOGO相比更为和谐流畅。这是24年来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第一次崭新设计,一改1979年来一直使用的中文字体。
变化的LOGO,不变的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历经131年的品牌创立,以不断开拓创新的态度,以符合大众审美的需求为目标不断更新自己的LOGO。但是无论可口可乐LOGO如何变化,可口可乐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产品质量,以及对待消费者的那份在乎态度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