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一个朝代灭亡,如何处理前朝皇帝是比较头疼的事情,这种通过起义暴力推翻前朝的,还好一点,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说前朝的皇帝要么失踪,要么被杀死,比如隋炀帝就是被自己的臣子杀死的,而崇祯皇帝就是自杀的,但是也有种改朝换代叫篡位,这种情况下对待前朝皇帝可就是智慧了。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接到了许都,开始建立自己的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位极人臣,最后还有了自己的封国,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没过多久,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此时的曹操实际已经是皇帝了,只不过没有皇帝这名头而已,曹操最终也没称帝,把这个机会留给了曹丕。
曹操死后,曹丕成为魏王,当年曹丕就逼迫汉献帝禅让,延续四百多年的两汉就此结束,曹丕称帝建立魏,曹丕在对待汉献帝这件事情上还是煞费苦心,首先他并没有杀死汉献帝,毕竟当时南方还有蜀国和吴国,汉献帝禅让以后,曹丕封他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汉献帝去世以后,魏明帝曹叡率群臣亲自哭祭。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曹家对待汉献帝真的已经仁至义尽了。
曹家之所以会这样对待汉献帝,除了堵住悠悠众口,恐怕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自己的王朝寿终正寝的时候,下一个王朝也能如此对待自己的后代。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整个时代只有60年,便走到了尽头。其中曹魏,存在47年,公元239年第二任明帝曹叡去世后,曹魏军权政权逐渐落入司马氏手中。
公元249年高平陵事变后,曹魏皇帝就成了傀儡,齐王曹芳被废、高贵乡公曹髦被杀,公元266年最后一位皇帝曹奂将皇位“禅让”给司马炎,改国号晋,一如先祖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退位一样,曹魏的天下禅让给了司马家。司马代曹,曹魏宗室又存在了二百余年。
幸运的是,在南朝宋武帝刘裕杀害东晋恭帝司马德文之前,前朝退位的皇帝一般会得到新朝的照顾,虽会获得一个略带侮辱性的爵位,但可平安到老,一如蜀汉后主刘禅的安乐公、东吴孙皓的归命侯。
但不知是不是因为篡夺了老曹家的政权,心生愧疚,公元266年冬十二月丙寅,晋武帝司马炎封旧主曹奂为陈留王,建陈留国,邑万户,在邺城(河北邯郸临漳县附近)修筑宫殿,己巳,又授予陈留王有使用天子旌旗的权力,备五时副车,行曹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曹魏的时候,且有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特殊待遇。
从此开启了曹氏陈留王国215年的历史(266年—479年),长过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的朝代,可谓是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曹奂的待遇、地位、结局可以说是历代亡国之君最好的。而且不同于刘禅后代因永嘉之乱被杀绝和孙皓后代造反被杀。司马家南渡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带上陈留王。公元326年,晋成帝司马衍封魏武帝玄孙曹励为陈留王,以绍魏统。215年里共有9代陈留王,历经西晋、东晋、刘宋,直至南齐(建元元年(479年)),陈留王国才被废除,可以说足足陪伴了三个王朝——不,足足熬死了三个王朝。能以封国的形式存在214年,没有哪个亡国之君有如此的待遇,陈留国也就仅此一例,后续王超除了宋朝之外,其他的朝代大多数都通过暗杀或者直接杀死的方式结束前朝皇帝的性命,相比之下,曹操的后代真的已经是无比幸运了。
有趣的是,司马家出于旧情封曹家人为陈留王,寒门出身的刘裕为什么还要继续承认陈留国。据《宋书 武帝本纪》记载:于是陈留王虔嗣等二百七十人,及宋台群臣,并上表劝进。是说到了公元420年,第6任陈留王曹虔秀率领众人希望刘裕取代东晋成为皇帝,应是这拥立之功让陈留国国祚得以延续。
公元479年,南齐萧道成篡夺刘宋的政权四个月后,不想多出这一笔费用,曹氏陈留国因此走到了尽头,“齐建元元年八月癸巳,省陈留国”,陈留国被免除。直到今日曹操的后人还是存在。
永嘉之乱时,陈留王国随晋王朝衣冠南渡,公元326年冬十月,晋成帝司马衍封魏武帝玄孙曹励为陈留王,以绍魏。之后世代相传,历经东晋、刘宋,直至南齐,陈留王国才被废除。虽然不能确定曹励就是曹奂的后代,可以肯定的是曹操后代无疑。
魏后—陈留国(265年—479年)
|
|||||
传位
|
称号
|
姓名
|
在位年数
|
在位时间
|
备注
|
第1代
|
陈留王
|
曹奂
|
38年
|
265年—302年
|
曹宇子
|
第2代
|
陈留王
|
曹过
|
24年 |
302年——325年
|
曹奂子 |
第3代
|
陈留王
|
曹励
|
33年
|
326年—358年
|
曹操玄孙
|
第4代
|
陈留王
|
曹恢
|
16年
|
363年—378年
|
曹励子
|
第5代
|
陈留王
|
曹灵诞
|
26年
|
383年—408年
|
曹恢子
|
第6代
|
陈留王
|
曹虔嗣
|
12年
|
409年—420年
|
曹灵诞子
|
第7代
|
陈留王
|
曹虔秀
|
42年
|
421年—462年
|
曹虔嗣弟
|
第8代
|
陈留王
|
曹铣
|
11年
|
463年—473年
|
曹虔秀子
|
第9代
|
陈留王
|
曹粲
|
6年
|
474年—479年
|
|
齐建元元年八月癸巳,省陈留国
|
著名的陈留王
曹奂,《魏世谱》曰:封帝为陈留王。年五十八,太安元年崩,谥曰元皇帝。
曹励,《晋书》:咸和元年,冬十月,封魏武帝玄孙曹励为陈留王,以绍魏;升平二年冬十月乙丑,陈留王曹劢薨。
曹恢 ,《晋书》:兴宁元年冬十月甲申,立陈留王世子恢为王;太元三年夏五月庚午,陈留王曹恢薨。
曹灵诞 ,《晋书》太元八年十一月壬子,立陈留王世子灵诞为陈留王;义熙三年十二月,陈留王曹灵诞薨。
曹虔嗣,《宋书 武帝本纪》:于是陈留王虔嗣等二百七十人,及宋台群臣,并上表 劝进,永初元年秋七月己丑陈留王曹虔嗣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