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时处三伏盛夏,但是国内团购业却深感寒意侵袭。从“百团大战”、“千团纷争”的疯狂扩张与喧嚣,到如今借势整合,一度疯狂烧钱、“跑马圈地”的团购业,仅仅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就体验了过山车的起起落落。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监测到的已披露中国电子商务融资事件共有25起,总额约为67.2亿元。其中鞋类B2C最受资本欢迎,融资金额占全行业25.8%,在所有品类中位列第一。
与此同时,此前频现“破产”传言的团购网站则因为存活空间遭挤压,开始抱团取暖展开最后争夺。长期关注电商的资深人士表示,团购网站强强联合已成为大势所趋,洗牌的时代真正来临,历经多轮洗牌之后,团购业最终将呈现三足鼎立的“寡头”局面。
单打独斗时代一去不返
“现在已经不再会有新鲜血液愿意加入到团购网站中去了,”昨日,一位曾做过小家电团购网站的创业者对记者说,此前,团购网站一直被视为低门槛准入的行业,几个人、几台电脑就可以做一个团购网站,但这种格局目前已经不复存在。
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对记者表示,团购网站大多深陷在去年冬天,看不到春天的希望。事实上,易观国际早在2011年底就预测,全国性的综合类团购网站只会剩下5-10家。“现在看来这个预测略显悲观,但是整体趋势却没有改变。”陈寿送说。
据相关媒体报道显示,团购业近期整合频现:美团网和聚划算合作、拉手网牵手京东商城、窝窝团结盟赶集网,日前又有消息证实F团与高朋已经完成合并重组。相关互联网资深观察人士表示,尽管团购业暂时走出了“破产”、“跑路”的负面阴云,但不可否认的是,团购业“千团大战”时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整合已经成了团购业的主旋律。
“此前,团购网数量的爆炸性增长本来就是一种非理性的增长方式。”昨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购专家姚建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毫不留情地指出,目前一些小的团购网往往受不到风投的青睐,从而导致盈利困难,被大的团购网兼并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姚建芳说,兼并并不见得是坏事,如果处理好兼并过程中的融合,甚至是一种双赢。“这有利于提高大的团购网站的竞争力,因为小的团购网站往往针对的客户比较精细,有大团购网站需要的用户。”
电商细分领域受风投追捧
“团购网站走到今天的局面,是其商业模式难以克服的痼疾。”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说,作为一种商业模式,要有属于自己的定位和竞争力。
姜奇平说,团购业从根本上是一种杀价竞争模式,团购说到底就是打折,而在市场高度竞争的环境下,打折方法实在是太多了。“商家完全可以做到不团购也可以打折,那团购的意义何在?它的生命力如何持续?”姜奇平说。
姚建芳表示,团购业从疯狂的烧钱抢占市场份额到现在的无钱可烧,最终只能转型或者通过抱团合作的方式发展,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整个电子商务的病态发展。
“通过大战之后的团购行业,最终通过行业洗牌存活下来的团购企业将会更加理性地发展,同时整个团购行业会更加健康,无论是盈利模式还是行业自律,以及用户服务上定会有所提高。”姚建芳说,对消费者来说,团购行业的洗牌和整合将会带来一个更有保障的消费环境,在用户体验方面肯定会有所提高。
资深分析人士指出,互联网行业的所有细分应用领域,似乎都无法逃脱一个传统规律,即坚持到最后并实现盈利的网站,不会超过三家。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皆是如此。
团购领域形成寡头竞争之后,势必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姚建芳预测,到明年中旬,实力大的寡头会稳定下来,形成良好的竞争格局。这样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值得担忧的是,团购寡头会掌握主导权,控制价格,消费者可选择的范围也相应变少了。”姚建芳说。(实习生 黄洁杰 记者 李长灿)
团购网高管离职风不断
近日,继拉手网被曝出CEO吴波辞职消息后,24券COO彭雷也被传离职。团购行业继重组、整合等热点后,“高管离职”成为又一热点,这也是24券公司在调整过后,被曝出的又一重大新闻。
但是随后经官方证实,彭雷并没有离职,只是因家庭义务原因,公司重新调整了其角色,离开主营业务的关注,投入到新事业部发展之中。
24券盈亏近平衡
24券CEO杜一楠表示,目前团购行业是微利行业,即便做的很大规模的话,也有可能是一个勉勉强强刚刚持平。长远看来,这种模式有可能被更有效的本地服务商家的推广方式所取代。对24券而言,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调整,目前对团购事业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能尽快实现盈利,并持续盈利。
目前,24券在经营上,亏损规模已经从过去的几千万,降到几百万,再降到现在的几十万。目前已经接近持平,亏损降至行业最低。杜一楠指出,“过去一直以来,因为业务的调整,24券虽然获得很多不利消息,但却得到了很多支持我们的商家和用户的持续力挺和关注。”
目前,24券在内部孵化多个创新事业部,正在研发多个产品,寻找和物色多个创新点和盈利点。彭雷就是在其中一个新事业部,并不像媒体传闻的已经离开24券。据悉,新的项目部,也在招募新的技术产品人才。
业内人士分析,在过去一段时间之内,行业面临很大整合期,股东方关系和团队关系,是支撑一个企业发展和成熟存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24券过去一直获得投资方支持,并且有消息传,近期投资方也计划追投5000万给24券。
企业转型 寻求盈利
团800的《2012年上半年团购统计报告》显示,与去年上半年平均每期团购成交额为3.7万元相比,今年上半年仅为1.4万元,团购单品的“吸金力”下降。随购买人次、每单成交额的衰退,团购网站开始通过延长售卖时间、提高套餐价格等方式“谋求转型”。
“整个行业目前处于集体迷茫,乃至生死攸关阶段。”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诚信网络团购联盟秘书长曹磊指出,整个行业一直未能走出规模性盈利困局。随着团购行业整合力度不断加大、大型团购网站调整战略寻求盈利已然大势所趋。
目前,团购行业从策略上发展已经分为两大阵营,一类阵营是继续追求“大规模”,另一阵营是以24券代表的追求止损和盈利的“稳定经营派”,在一定正常规模下实现持平。据知情人透露,现在排名前几的团购网站,每月亏损最多的达到3000万人民币左右,一年下来要亏损近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7千万美金。其中,两家规模排名前列的团购网正在融资,其中一家即将融到7000万美元,以支持每月3000万的亏损。
业内人士分析,在两大阵营中,追求“止损和稳定经营”的网站,对自身盈利能力的提升更有价值,并有望成为率先实现盈利的团购网站。追求“大规模”的团购企业,很明显融资是为了填补亏损窟窿,也是为了支持以策略抢占市场份额,用高额资本去延续一个不具备规模化利润的模式,存在的风险巨大。
行业未来
对团购企业而言,要么上市,要么被并购,要么就死掉。
“就上市而言,目前IPO市场不好,至少要等两年。”一位投资界人士分析,团购企业经历一时的喧嚣和疯狂之后,需要反思的是要做长远的企业还需回归理性。同时“上市”的任务,也要求企业在运营策略上由粗放向精细化成本控制尽快转型。
就并购而言,团购行业必将整合,盈利是整合并购或上市的根本。就如同现在市场上为什么很多IT企业上市困难,就因为没有利润。亏损巨大的企业,是没有被整合的价值的。易观国际电子商务分析师陈寿送指出,“那些前期只求扩大规模,不注重客户体验的网站将首先被淘汰。”
“团购源自Groupon模式,自被引入中国近3年来,一直未能走出规模性盈利困局。”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诚信网络团购联盟秘书长曹磊指出,在吸引VC大量投资乃至对赌后,并未获得预期效果,团购企业很难再吸引资本再次注资。现今,投资商、消费者、团购网站逐渐进入理性阶段,团购网站转型和盈利需求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