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武侠电视剧《碧血剑》的朋友们都知道,关于袁崇焕之死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两个明朝太监被绑在清军的中军大帐中,到了夜晚,忽然有人在帐外小声说:“今晚皇上与袁大帅已经约定好如何如何。”
结果这两名太监逃跑后马上报告给了崇祯皇帝,于是民族英雄袁崇焕就这样被冤杀了。后来皇太极对于自己的反间计颇为满意。
但是袁崇焕之死真的是反间计起的作用吗?以皇太极的智商来讲,他肯定深信不疑,但是对于老谋深算的崇祯皇帝来讲,这仅仅是杀袁崇焕的一个借口。
其实袁崇焕被杀的真正原因是他太过于张扬跋扈,在崇祯皇帝即位之初,袁崇焕口口声声答应崇祯皇帝五年之内打退清军,平定辽东,但是结果证明,这些话完全是忽悠着崇祯皇帝玩的。
五年之后,辽东不仅没有平定,皇太极的八旗兵反而逼近了北京城下,差点逼得崇祯自尽,于是崇祯皇帝将这一切的罪过都归咎于袁崇焕五年前的那个誓言中去。
更为重要的是,袁崇焕这个人虽然能打硬仗,但是对于政治却是一窍不通,当年到皮岛去拜见毛文龙,结果未经上报就用手里的尚方宝剑杀了朝廷的一品大员,崇祯皇帝虽然不说话,但是心里却怪袁崇焕这小子不懂事,所以对于袁崇焕也渐渐的疏离了。
名义上仍然重用,但是暗地里却更加小心的防备,如果说上述事件仅仅表达了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不满,那么使崇祯皇帝真正起了杀心的原因是袁崇焕的一句话。
崇祯二年,皇太极发兵南下,绕过宁锦防线直接进攻京师,身在紫禁城的崇祯皇帝吓坏了,连忙调兵遣将准备迎敌,而远在辽东的袁崇焕也马不停蹄的派了两千骑兵紧急驰援京师。
富有戏剧性的是,就在袁崇焕刚刚到达京城的广渠门外,皇太极的骑兵也尾随而至,此时京城里的所有百姓都认为是袁崇焕将清兵引进京师的,这其中包括崇祯皇帝,于是崇祯皇帝紧急召见袁崇焕想探个究竟。
在此次召见中,袁崇焕的一句话更加坚定了崇祯皇帝的想法,袁崇焕向崇祯皇帝提出允许自己的大军入城休整,这个建议当然被崇祯皇帝婉言拒绝了,袁崇焕很失望,但是崇祯皇帝更失望,虽然在此次战役中皇太极最终撤退,但是在撤退不久,崇祯皇帝就以谋反的罪名将袁崇焕凌迟处死了,而这一悲剧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由袁崇焕自己造成的。
在中国历史中,只懂打仗,而不懂政治的大将,一般都难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