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天无二日当两代君主同堂时 赵构条件最高的太上皇

news.xixik.com   2013/10/12 12:34:09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宋孝宗在太上皇死后只做了两年皇帝,竟然也禅让给了儿子,自己也做上了太上皇。他的太上皇命可没有宋高宗那么好,落了个凄凄惶惶的结局;他的儿子宋光宗禅位五年,因精神病发作,不得不再禅让给唯一的皇二代宋宁宗。

宋高宗赵构

除了宫廷政变与改朝换代,一般说来,专制君主是终身不下岗的,但偶而也有老皇帝生前交班的特例。由于权位是让渡的,儿皇就尊父皇为太上皇,于是便出现了两代君主同堂的局面。这类太上皇,仅南宋就延续了三代,依次是宋高宗、宋孝宗与宋光宗。篇幅限制,这里主要说说宋高宗与宋孝宗两代同堂的那些事。

中国历史朝代表

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在位时间历史功绩

1127年,金军灭亡北宋,把徽、钦二帝掳至北方。不久,作为唯一脱逃的皇子,宋高宗成为南宋第一代君主。但他压根儿不打算抗金,一路南逃。1129年,他正在扬州行宫行床笫之欢时,乍闻金兵前锋即将杀到的战报,吓得丧失了性功能,从此再也不能生仔。两年以后,宋高宗从太祖后裔中选了两人入养后宫,分别赐名赵瑗与赵璩,内心却指望还能生下亲骨血,迟迟没明确谁为皇储。

宋高宗让位给赵匡胤一脉,赵构的无奈

四十九岁那年,宋高宗不得不面对绝后的冷酷现实,考虑立储问题。说来也有趣,这个好色之君竟以女色作为考察接班人的试金石,各赐两人宫女十名。王府教授史浩提醒赵瑗,皇帝这是在考验你们。果不其然,数日以后,宫女召回接受体检。赵瑗那十个完璧如初,赵璩则阅尽秀色,一个也不拉下。1160年,皇储之争初选揭底:赵璩改称皇侄,赵瑗立为皇子,改名赵玮,晋封建王。

次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下,在强大压力下,宋高宗不得不宣布将亲赴前线督战。作为皇储的赵玮得知战报,不胜义愤,主动请缨,愿意率师出征,为王前驱。正告病假的史浩听说此事,急忙赶到王府告诫道:“太子不可将兵,这是古来惯例。”赵瑗毕竟缺乏做皇储的政治经验,他不知道,请缨出征正犯了抢班夺位威逼君上的大忌,闹得不好还可能遭到废黜。史浩立马代为起草了悔过疏。高宗御览赵瑗的第一封奏疏,正在疑怒之际,忽又收到他“痛自悔过”的第二封上书,改请扈从警跸,以尽忠臣孝子之道,这才略释疑怒。

岁末,确信金主亮已在内乱中被杀,宋高宗这才象征性地北上,完成御驾亲征的“壮举”。随驾过程中,赵玮也学了乖,步步踩在臣子之道的点子上。他一路骑马伴随着父皇,哪怕雨雪打湿了朝服,也“略不少顾”,一副恭敬样,还亲自悉心安排父皇的饮食起居。皇子这番亮相,赢得群臣一片赞誉声。

宋高宗察觉了朝臣内心的微妙动向,金军的毁约更让他的苟安政策丢尽了脸面。次年年初返回临安不久,他就下诏宣布禅位,赵玮正式立为皇太子,改名赵眘[shèn]。赵眘的皇储之路居然艰难走了三十年,交班这才定局。高宗这年才五十六岁,身体十分健康。他深思熟虑才作出这一决策:让一个听命于己的继承人替代自己处理朝政,自个儿既省得政事烦心,又能进一步换取他的知恩图报;这样,既可以安享尊荣,又可以在适当时候以太上皇身份左右大局。禅让无疑是最明智的上选之策。

宋孝宗赵昚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五十六岁的老皇帝宋高宗赵构把皇位禅让给养子——皇太子赵昚,是为宋孝宗,赵构自己当起了优哉游哉的太上皇。

新皇帝宋孝宗尊宋高宗为太上皇,上尊号“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光尧”无非颂扬其禅让之德,比尧传位给舜还要伟大光辉。在评价上给足面子,还祝太上皇长寿伟大,新君在政治经验上大有长进。在禅让仪式上,宋高宗一不小心说漏了嘴:“朕在位失德甚多,更赖卿等掩覆。”他选择孝宗,适时禅位,就是指望接班人知恩图报,为他“掩覆失德”。虽然宋高宗自称不再过问朝政,但实际上他退而不休,仍然牢牢掌控着南宋帝国的军政大权,宋孝宗则成了只管发号施令的木偶。

不管那个朝代,一旦当上了太上皇,要的无非两大特权:一是物质待遇上巧取豪夺挥霍享受的特权,一是大计方针上干预朝政左右大局的特权。南宋第一代太上皇也不例外。

先说前者。太上皇退居的德寿宫,由秦桧旧邸改建而成,因在大内之北,时称北内。他引西湖之水入德寿宫,营造出人间胜景,供自己养尊处优。太上皇每月仅零花钱就是四万贯(相当于朝廷大臣中最高月俸的100倍),每年四十八万贯支出,还不包括德寿宫的日常开销。每逢生日,还得孝敬寿礼,银五万两、钱五万贯、绢五千匹是最常规的数码。有一次,宋孝宗为上寿酒配一根寿星通犀带,就花了十万贯。一次酒醉中,宋孝宗随口许诺另献二十万贯,事后不复忆起。太上皇却惦记着这笔外快,在太上皇后前一再提及,她用私房钱以儿皇的名义代为献进。宋孝宗知道后,为讨太上皇帝与太上皇后的欢心,反正不用他自个儿掏钱,翻个倍再献四十万贯。

不过,太上皇实在贪得无厌,竟指使贴身宦官开设酒库,私自酿造德寿宫御酒。有位谏官上朝直奏:北内有私酤,完全无视国家的榷酒政策。太上皇闻讯勃然震怒,宋孝宗只得罢免其谏官之职。宰相史浩提醒,谏官直言免职恐怕不是国家的光彩。太上皇却不依不饶,特赐孝宗一壶酒,还亲笔写上“德寿私酒”的标签,示威之意不言自明:我就违法,看你拿我怎么办?宋孝宗只能气短,天下都是太上皇给的,能拿他怎么着?他示意这位谏官自请闲差,让这事不了了之,对太上皇违反酒类专卖的做法视若不见。其后,他干脆下诏每年拨给糯米5000石,供德寿宫酿造御酒,让违法的私酿彻底合法化,太上皇也就名正言顺地从中获取暴利。太上皇不仅仅获取了私酤的特许,还拥有名目繁多的其他免税权。当时都城房宅走俏,太上皇也插上一手,以德寿宫名义“建房廊于市廛”,从中大肆牟利。许多达官贵人瞅准了德寿宫的豁免权,就献纳种种好处,大走太上皇的门道,规避国家课税,最后闹到连粪船都插上德寿宫的旗帜,成为流传一时的政治笑话。

在私生活上,太上皇性趣依旧浓厚,不断从宫外物色美女。细节不必赘言,在他归天以后,德寿宫放出的部份宫女就达四十九名,不少在年龄上都够做太上皇的孙女或曾孙女辈了。宋史学家王曾瑜指出,宋高宗当太上皇期间,“享尽了也许是当时全地球最豪华、最靡费的富贵生活”。

再看后者。或许宋孝宗竭力满足太上皇的物欲特权,是打算换来他在朝廷大政上对自己的放手。但太上皇并没有如其禅位时宣称的那样,不问朝政,怡养天年。不仅宋孝宗新任命的宰执,往往必须到德寿宫“入谢”,面听太上皇的“圣训”;一到关键时刻,太上皇更是多方制肘,出面干涉,尤其在事关抗金的原则问题上。即位之初,宋孝宗锐志北伐,便着手恢复岳飞的名誉,为了“掩覆”太上皇的“失德”,他煞费苦心在追复诏书中说“太上皇念之不忘,今可仰承圣意,与追复原官”,硬把杀害岳飞的元凶,说成是“念之不忘”的圣君。也许见自己“失德”被洗白,太上皇对这事没吭声。

宋孝宗赵昚年富力强,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他不甘心内部受制,外部受辱,立志要收复大好河山,告别苟且偷安的岁月。每次给太上皇请安的时候,孝宗忘不了聊北伐的话题,希望得到太上皇的支持。一开始,太上皇觉得皇帝年轻气盛,不过说说而已,谁成想这孩子犯倔,铁了心要和金国人死磕到底,重新启用主战派大臣,积极筹划北伐事宜。这些做法与太上皇当年在位期间执行的方针政策大相径庭,一直主张对外求和,对内偏安的太上皇十分恼火。有一次,太上皇被惹急了,赌气地说:“你要北伐也可以,就等到我死了以后,你再考虑这个问题吧!”

这句话简直就是“我在我说了算”那句话的宋代版。得知抗战派领袖张浚再被起用,太上皇对孝宗说:“张浚徒有虚名,其实不过是专把国家名器钱物做人情的小人!”见孝宗不为所动,仍以张浚为相,太上皇便提出让主和派汤思退出任左相,张浚当右相,企图以宋制尊左的惯例,压主战派一头地,无奈之下,孝宗只得照办。张浚提拔张孝祥任都督府参赞军事,太上皇将他召至德寿宫,抢白道:“张孝祥一定很精通军事吧!”迫使张浚更改任命。当听到宋孝宗背着他下达了北伐命令时,太上皇气急败坏地将其召入德寿宫,要他收回成命,在这节骨眼上,孝宗也只能以沉默不语来表示拒绝。

隆兴北伐失利,宋金重开谈判。宋孝宗同意张浚力主在谈判中采取强硬的态度。汤思退却全盘接受金国的领土要求,还以太上皇压孝宗说:“宗社大计,奏禀太上皇帝再作决定。”气得宋孝宗只能大骂汤思退的行径“秦桧之不如”。在隆兴和议中,由于太上皇的干预,南宋没能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宋孝宗在事后承认:“太上圣意,不敢重违。”

和议成立次年,金使入见,宋孝宗要求按金主亮南侵后的敌国之礼,由閤门转呈国书。此举无非是外交较量,也表明孝宗对抗金大计耿耿于怀。金使则坚持按绍兴和议旧仪,由宋帝在殿上亲自起立,从使者手中接受国书。双方僵持多日,最后太上皇发狠话,你不接,我去接。孝宗尽管一肚子的憋屈,也不得不循绍兴旧例。总之,在北伐与和议的这几年里,号称“北内”的德寿宫俨然成为凌驾在“大内”朝廷之上的又一个权力中心。

赵匡胤的天下赵光义坐 赵光义子孙的天下匡胤的子孙坐

在南宋诸帝中,宋孝宗也许是唯一欲有作为的君主,晚年却慨叹未能洗雪国耻。其中固然外有地缘政治的均衡因素,但太上皇的牵制和干扰,让他索手缚脚,有心无力,也是重要的内因。宋孝宗在位共二十七年,倒有二十五年处于太上皇的制肘之下。在恢复大业上,太上皇一再教训孝宗:“一旦用兵,对方不过事关胜负,我们却是关乎存亡!”出于对太上皇“不忍违”(实际上也不敢违),在隆兴北伐后,宋孝宗 “用兵之意弗遂而终”。恢复故土,洗雪国耻,事关南宋朝廷的国是大计,姑且不论宋孝宗在这一问题上的是非功过,在太上皇的横加干预下,他甚至连完整贯彻自己恢复意图的条件都不具备。只能维持向金国纳贡称臣、偏安一隅的局面。

大事做不了主,日常小事又如何呢?答案是,小事儿说了也不算。

某一年,太上皇过生日,大臣和地方官员进贡的珍宝、土特产比历年减少,又把太上皇惹生气了。一边过目清单,一边指桑骂槐,弄得宋孝宗不知所措。

宋孝宗赶紧请来宰相虞允文救火,太上皇正在气头上,七荤八素把虞允文骂个灰头土脸,末了酸溜溜来一句:“我这老不死的,为啥还不死啊,死了就不会遭人怨恨了!”

等到太上皇骂够了,说累了,可怜虞允文,苦口婆心安慰太上皇,好话说了一箩筐,太上皇才算顺了气儿不闹人了。虞允文还得给宋孝宗打圆场,找台阶,而后一溜烟儿找没人的地方哭天抹泪去了。

有一次,太上皇在灵隐寺发现了一个不太像和尚的和尚,就问他,结果和尚说自己原本是一郡之守,得罪了上司,被废为庶民,没有生路就当了和尚。

太上皇动了恻隐之心,就让皇帝给这位前郡守安排工作。过了一段时间,太上皇在灵隐寺又看到了这个人,非常生气。第二天,儿子请老爹到园中游玩,太上皇故意一言不发,宋孝宗不知如何是好。

太后告宽慰老头子:“儿子如此孝顺,你为啥闷闷不乐呢?”太上皇故伎重演:“看来我真是老了,说话没人听了!”宋孝宗吓得面如土色,连忙询问,才知道是给和尚安排工作的事儿。

为了让太上皇高兴,宋孝宗不得不把一个罪大恶极的贪官重新启用,比原来的官职还高好几级。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在宋高宗的长期压制之下,宋孝宗郁郁不乐地生活着,直到1187年,太上皇宋高宗才死去,这时的宋孝宗赵昚已经60多岁了,也已锐气销尽。悠悠岁月染白了这位不得志皇帝的黑发,也消磨了他当年的雄心壮志,他也无心再举兵北伐,收复中原的失地了。他把他未完成的梦想寄托于后代身上。他在众多的儿子中细心观察,觉得三儿子赵惇很像当年的自己。在庄文太子赵愭死后,宋孝宗不顾立长的规矩,把赵惇为太子,即宋光宗。两年后就把皇位传给了宋光宗赵惇,自己等候着好的消息。

不料这宋光宗赵惇登基后本性暴露,与皇后李氏一起,任人唯亲,打击朝臣,走着和他爷爷宋高宗赵构一样的道路。宋孝宗大失所望,企图干扰,却遭到了宋光宗夫妇的仇视,父子关系十分紧张。

八年后的1194年六月,悒郁一生的宋孝宗在痛苦失望中死去了。时年六十八岁,他在位二十七年,老爹干涉朝政二十五年,这皇帝,不当也罢。而他看中的好儿子宋光宗赵惇竟然借故有病,不肯主持父亲的丧事,丧礼无法进行。太皇太后宋高宗皇后亲自下诏,强迫宋光宗赵惇退位,立赵扩为太子,即历史上的宋宁宗。

太上皇与儿皇帝两代君主同堂,这是专制君主政体下的怪胎。按理来说,对两代君主同堂,作为儿皇帝的宋孝宗应该是最深知其弊而终受其累的。但历史也真够吊诡的,他在太上皇死后只做了两年皇帝,竟然也禅让给了儿子,自己也做上了太上皇。他的太上皇命可没有宋高宗那么好,落了个凄凄惶惶的结局;他的儿子宋光宗禅位五年,因精神病发作,不得不再禅让给唯一的皇二代宋宁宗。读史至此,你不得不感叹:榜样的力量真伟大,制度的堕性太可怕!

自宋孝宗死后,南宋王朝的政治开始一步一步地走向衰弱。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