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东西,有些人就莫名兴奋。
比如,现在暖冬多,南方人一见大雪,那叫一个高兴。打雪仗堆雪人,瞬间找回二三十年前雪花漫天时的童年幸福感。
但,有些东西,却未必越大越好。
比如,基尼系数。科普: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2015年,国内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6年-2018年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出现了缓慢增长的趋势,2019年基尼系数又下降至0.465的水平,当下,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相对较大,呈现出了消费分级的趋势。
9月26日,合肥交通广播发了个小视频,四行字,一张图,加个表情。
国务院参事汤敏:
中国基尼系数
在世界排名靠前
收入差距较高
中间那张图,是6个农民工挑着蛇皮行李袋的背景。
其下一个表示疑惑的表情,旁边一个大大的“嗯”。
现在,这小视频还在。
4.4万点赞。
11条回复。
762次转发。
点击回复,只显示两条。
第一条,22点赞。
第二条,8个点赞。
相比点赞数,回复可谓寒碜。
但,不久前,可不是这样子。
据网友截图,当时有16539条评论。
靠前的,都很欢乐、快乐。
在知道基尼系数定义的人看来,这些回复,很可乐。
实际上,真不能怪小视频发布者,虽然写得很简单,但他们已尽力了。
排名靠前之下,还有差距较高啊。
没办法,谁叫很多人,事不过三,不看第四行文字呢?
回复如此误解视频内容,小编只怕哭笑不得,欲哭无泪吧。
悉数被黑风老妖抓走,也就可以理解了。
用网友的话来说,跟帖之前,好歹百度一下,别这么大大咧咧地暴露智商啊。
那么,基尼系数,到底是什么呢?
它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最大为“1”,最小等于“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
北京商报也报道了此事,文字版比小视频详细得多,引用了一些数据:
我国1995年时基尼系数还在0.389左右,相对来说比较低,到2000年左右以后,基尼系数快速上升。2008-2009年,一系列政策出台,基尼系数有所下降,目前还在持平中。整体来说,中国基尼系数曾经比较低,但是最近几十年上升比较快。
还说,德国、日本、瑞典,基尼系数不高,但工业也非常发达、创新也非常前沿,也就是说基尼系数低或收入分配差距低一些,并不会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会导致企业投资、发展动力不足。
可见,降低基尼系数,对于使老百姓过上更为幸福美满的生活,至关重要。
某音用户:「我的心里只有感恩。只要是第一,倍感自豪。」 问:某音用户的平均文化水平有多高?
GDP、CPI、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都是什么意思?
GDP(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通常用来观察通货膨胀水平。CPI>3%的增幅时为通货膨胀,CPI>5%的增幅时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计算公式: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基尼系数(Income Gini)
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1、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
2、国际惯例把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3、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