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红书上搜过旅游攻略的人,想必都刷到过什么小镰仓、小京都等等等内容。小红书上关于小镰仓的笔记有3w+之多,遍布全国各地,什么苏州、昆明、千岛湖、深圳都有。。
现在小镰仓滤镜已经不能满足红书人的p图欲望了。开始随意挑选一个地方P成大片,骗大家的点击量。之前的粉红沙滩就已经翻车了,小红书上发的图:
大家去了之后,真实的样子:
武汉湿地在小红书上堪比草原,仿佛来到内蒙古大草原。
还有博主在上面野餐,煮火锅,好不惬意。
结果现实中,一片荒凉。。狗狗看着都脏了,像是流浪狗。
这不是黄鹤楼最美机位,这是黄鹤楼最美P位。。
还有一个博主跟着小红书的攻略,去三亚拍写真照,结果到了才发现全都是是照骗,货不对板。。
很艰难地爬过来,结果一张也没拍成。
这个景点在小红书上的样子:大海、礁石、蓝房子,很有浪漫,很有意境。
而景点真实的样子:掉漆、杂草丛生,甚至连房子的门都没有了。。谁看了不说一句诈骗!
博主加入小红书受骗集团
是可以投到国家反诈中心app的水平。
旱厕的漆都比这刷的均匀。
评论区的网友也是各显神通,个个化身p图大师。直接在房子上直接p上了WC。看起来好像也丝毫不违和。
不仅给加了滤镜,裁了构图。甚至补上了门牌和大门。这投稿到小红书收藏量不得999+
还有给加上纯手门的。
直接把门内p成了风景,看起来更有小红书内味儿了。
好家伙,这个门是个黑洞,进去是不是直接到达宇宙尽头铁岭了。
这个黑洞也可以穿越到另外一个星系。
瞬间变成涂鸦房,这个门加得跟上面不一样!
还有一堆网友画风突变,P成了恐怖风格。温子仁不找你做海报我不看。这个红配蓝,甲方看了狂喜。
上一个是温子仁,这个就是山村老尸了氛围感直接拉满了。。
这属实是大制作的恐怖片了,还有怪兽出没。
仿佛下一秒就有一个贞子要从房子里爬出来了。。
这是末日废土风吗,人类最后的家园?
文艺加字组,典型的画面不够,文字来凑。这怕是豆瓣日历看多了,老电影画质还有日期和台词。
这个很像大家非主流时期买的本子的封面。
靠分割画面维持一些设计感。
加个鲜艳一点的滤镜,就是夏日限定。
换一个的滤镜,就成了邂逅秋天。
还可以是秋天的童话。
直接P成了电影封面。把电影文字P在了照片上。
还有网友掌握了流行趋势,大家都喜欢的克莱因蓝。
看多了就懂了,小红书修图大师们的通用模版:重度滤镜+文字 学会这两点,人人都是小红书旅游博主!
滤镜可以变,但是套路不能变。都像是一个流水线出来的。
holiday
还是holiday
还有漫画风,新海诚配色被你偷师了!
这要是在小红书发,要配的文案我都想好了:偶然闯入宫崎骏的动漫世界。
国庆假期出行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搜小红书的旅游攻略去玩的,关于#小红书的网图滤镜有多强#的话题阅读3.8亿,讨论2.5万,很显然大家都深受小红书滤镜的迫害看到这种都深有感触。。
愿这个世界少一点欺骗,多一点真实!小红书的用户们p图下手轻一点!
当年,王菲和谢霆锋经历爱情长跑后终于在一起时,很多网友直言,“我相信爱情了。”而后当两人分手时,他们却又说,“我又不相信爱情了。”
这种在别人的故事中被感动、被伤害的事,最近又发生在了热衷使用小红书的旅游爱好者身上,让很多涉世未深的年轻男女直呼“再也不相信所谓网红景点了”,甚至“再也不相信小红书了”。
看起来小而美的小红书,伤他们有这么深吗?年轻用户们此前对小红书的爱有多深,如今小红书伤他们就有多深。
先上图,感受下人生的落差:
这是小红书上发的“少女心的粉红色沙滩”,浪漫的气气息随着潮起潮落扑面而来。
在小红书中搜索还可以发现,有关该粉红沙滩的推荐比比皆是。其中一篇点赞数高达2.8万,收藏数1.9万的帖子就以“不用去国外,国内粉色沙滩攻略来了”为题,其中还写道:“原本以为是滤镜,根本不是!非常出片,肉眼可见的红色!”
还有不少笔记将该沙滩与印尼的科莫多岛相比,称其为“国内99%的人都不知道的粉红沙滩”、“国内唯一粉红沙滩”,并借此吸引了大量的点赞、收藏。
而下图是网友实拍的沙滩。土褐色的土地、到处是粗糙的沙砾可谓连一点沙滩的感觉都找不到,浪漫更是不知从何提起,所谓“少女心”遇到如此实景之后只能碎一地了。
另一个知名的网红景点海南蓝房子也被爆名不副实。
在小红书上分享的一篇“海南蓝房子”文章中,照片里的风景精致唯美,营造出了独特的艺术气质,再加上介绍中“99%海南旅行都不知道的免费打卡地”、“电影感剧照海报”、“网红小众”等用语,让不少人信以为真去该地打卡,结果最终却失望而归。据说,明星李若彤都因此上当。
而现实中,实地打卡美丽的蓝房子后,附近却只有裸露地表的岩石和杂草,蓝房子连个门都没有。
这种美化所发内容,人为制造美好事物的现象在小红书并不是新鲜事,但不同的是,这次却上了热搜。微博热搜#小红书的网图滤镜有多强#话题,引来了4亿网民的集体吐槽,网友直言:“这不就是诈骗吗?”并调侃,“建议下载小红书的同时,也要下载一个国家反诈App。”
一时间,被骗、被坑成为了评论区最热门的回答,把小红书送到了舆论的漩涡中。尤其是国庆期间,90后、00后成为出游主力。而这些在互联时代长大的年轻人们跟着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旅游博主的推荐,来到了被种草的“诗与远方”,却发现一切实际上是滤镜下的产物,对比后失望感和被骗感更加强烈。
10月17日,针对大量用户吐槽小红书上“滤镜景点”,小红书发布声明向用户道歉,“不管是经历了失望的用户,还是并没有遇到‘照骗’的用户,我们都真诚道歉。”
小红书还表示,已经启动了一系列运营活动,鼓励小红书发布者做有用而非美化的分享。在大家搜索某个景点的时候,小红书也会提供更丰富的搜索联想词,对“避坑”等内容作更多展示。小红书还会尝试推出景区评分榜、踩坑榜之类的产品,便于大家获取更多元的信息。
不过,小红书的这封道歉信,让人有点小失望。对于滤镜问题导致的“照骗”现象,小红书居然可以解释为把“摄影作品”当成旅行指南——都怪用户你眼神不好。问题是现实生活中,一般人根本不会详细区分所谓“摄影作品”和旅行指南有多大区别,更何况,小红书上晒这些图的还是所谓的旅行博主。
有媒体就报道,曾被小红书中的文章“骗过”的王先生表示:“小红书里面的照片拍的都很好,这就会让我们产生一种幻想,想象这个景点有多么美,产生一定要去打卡的这种心理。但是,等到我们实际去的时候,风景并没有帖子上描述的好,周边的环境也一般,我们就会产生巨大的落差,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唯一有看点的,可能就是小红书准备推出的“踩坑榜”了,但这真的能够帮助用户在使用小红书时成功“避坑”吗?
其实,曾经的小红书也以真实内容著称过。
诞生于2013年的小红书最初的产品形态是一个用户之间相互分享海外购物体验和经验的平台,旨在帮助用户“找到全世界的好东西”,吸引大量用户自发生产优质笔记,积累了第一批真实跨境购物需求的用户并形成了重运营的社区氛围。
由于当时的海淘往往集中在高端美妆和奢侈品等在大众眼中尚属神秘的领域,许多用户主动分享购物经验,为商品做出自发性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令小红书成为“奢侈时尚品牌百科全书”。
当时的真实内容,让小红书积累了不错的口碑和用户。2018到2019年,仅一年时间内,小红书的用户数就从1亿突破至3亿。不仅一度被称为中国版Instagram,也是首个阿里、腾讯握手言和共同入股的公司,当时其估值就已经达到了30亿美元。
但任何内容社区,一旦具备了商业上的营销价值,就不免沦为广告泛滥和网红们造人设的平台,小红书也没能逃脱这一宿命,最终变成了“几乎是P图高手和广告代言的天下”。当大量的营销软文、大量炫耀性的内容充斥社区时,对普通用户而言想要好好“种草”已不可能。
甚至,这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有人就向媒体还透露,其实在部分小红书博主一篇篇的文章背后也蕴藏着很大的利益链条。有不少小红书上的博主所使用的产品都是由企业寄送,然后博主再进行试用、发帖,从而起到宣传作用,扩大产品或品牌流量关注的目的。
央视在9月时曾报道称,在豆瓣等平台,有不少针对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推广合作、代写代发、点赞评论的招募贴,一些商家还会通过发私信的方式,向一些用户提出推广合作的邀请。
面对这种社区生态的异化,小红书难道不管不顾吗?小红书当然也有自己的考虑,但问题是,这些内容意味着巨大的流量,只要互联网公司的评价核心依然是流量标准,多次被传上市的小红书又怎能忍痛割舍?
更何况,小红书目前从营收上还严重依赖广告内容。据“晚点LatePost”报道,小红书2020年营收7.5亿至10亿美元,广告业务营收占比约为80%,实现三倍增长;而电商仅占总营收的约20%。如果向真实内容社区回归,小红书的金主爸爸们恐怕第一个不答应。
所以,面对平台内容的病态滤镜假象,我们才能看到一封不痛不痒的道歉信。估计未来如何走,小红书还在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