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美国主治医师养成记
在公众的印象里,医生是接受过良好教育、具有奉献精神的精英人才,因此也需要比一般人付出更多。要成为一名医生,“十年寒窗”远远不够,走出校园后仍需要不断接受教育、培训。在这一过程中,住院医期间的影响最大,是一名医学生成为执业医生的关键一步。那么,美国的医生是怎样炼成的?和国内有什么不同?
如何成为一名美国医生?
北美的医学教育制度与中国不同,一般不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而是要求完成一定的本科课程。本科毕业后,需要通过医学院入学考试(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MCAT exam),方可申请。医学院录取以竞争激烈、学费高昂著称,但每年的申请者仍然蜂拥而至。若被录取,再经过四年的学习,成功毕业者可被授予医学博士(M.D.)或者骨科医学博士(D.O.)学位。
医学生在校期间,须通过美国执业医生资格考试(United States Medica lLicensing Examination, USMLE)。考试分为三步,第一步考的是医学基础知识;第二步又分成两部分,分别是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第三步更多的是临床知识的综合运用。
现如今美国的医学院毕业生,得到的学位一般是Doctor of Medicine也就是MD。MD不需要写博士论文和论文答辩,他们专注于临床学习和实战操作,毕业后会经过层层实习才能正式成为一名独立医师。
医学学位获取之路漫长无比,需要经过以下层层关卡:
1、学士学位(4年):有志成为医生者必须取得学士学位(专业不限),而国内的医学院校和其他院校一样通过高考招生。虽然医学院校录取条件中并未对专业做出要求,但本科期间,很多人会选择医学预科或理工科。
2、参加全美医学院入学考试(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 MCAT):参加了全美医学院入学考试,学生才有申请并被医学院校录取的资格。
3、医学院校(4年):在医学院的前两年主修解剖、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化学、药学、伦理学等正规教学。后两年专注于实践,学生开始到医院、诊所、实验室接触临床环境。
4、考取资格证:从医学院校毕业后,医学生必须要考取医师执业证书才能取得医学博士学位(Doctor of Medicine degree, MD)或骨科医学博士学位(Doctor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degree,DO)。这两种考试的资格要求和题目不同。医学博士考试要分以下3个步骤:第1步通常在医学院校二年级完成;第2步则在医学院校四年级完成;第3步要在住院医师实习期第一年结束后完成。
5、住院医师实习期(3-5年):住院医师实习期是独立行医前的最后一道关。
6、专科医师培训(Fellowships,1-4年):美国的专科培训是专门为独立医学学科和外科设置的,完成住院医师培训后方可申请。
在美国,医师与医院谈妥找到工作后,还要申请在该医院工作的行医权(privilege)。需要向医院递交所有文件(医学院毕业证书,医学执照考试,住院医生培训的证书和行医执照),医院有个委员会专门来讨论批准医生的行医权。
美国临床医生只有两个级别:住院医生(正在接受培训,没有资格独立行医)和主治医生(完成培训,独立行医),没有评职称的过程。主治医生是终身的。
只有主治医生才有可能获得学术职称。主治医生和学术职称是两码事,不像国内那样有某种“对称”关系。
学术医生有评职称(助理教授,副教授和终身教授)的过程,其过程和中国差不多,涉及到教学,论文数和论文的质量。学术职称由医学院授予,你离开该医学院这职称就没有了。所以美国医生都喜欢被称呼为“Doctor”, 而不是“教授”或“主任”。Doctor是永恒的,其它都是人生中的某一阶段暂时的。
当然,工资由医生所工作的医院决定,但总的来说和学术职称也有某些关系。总的来讲,如果你想多挣工资,还是得多做临床。
美国医生基本是计件工资制,例如麻醉医生工作得越多,收入越高。
美国教学医院的医生有临床型和科研型两种, 顾名思义,临床型以临床工作,提供麻醉服务为主, 科研医生有2-3天的non-clinical day/星期,这段时间他们只是查资料,做试验,申请资金。以中国的麻醉医生收入为例,假设中国的麻醉医生每月收入5000-10000元/月,平均收入为7500元/月。在美国教学医院里的医生工资可达到约6000-8000元/月的等级, 属于比较低的,而私人医院工作的麻醉医生的工作可能是8000-10000/月。
科研医生基本出于兴趣或其他原因选择科研,发表的文章多了,可以获得教授头衔,也许可带来经济上的利益。总的来讲美国医生属于高薪阶层,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不需要急功近利的造假来谋取私人利益。
什么是住院医师?
住院医师要在其实习医院至少工作、培训3年,一些专业领域要求更久。比如,内科住院医师必须完成长达3年的住院医师实习期,而产科、妇科的住院医师实习期则为4年。普外科住院医师实习期为5年。所有住院医师都由住院医师团队和主治医师监管指导,保证他们接受良好的培训从而获得必要的临床技能。
第一年又称实习年。这一年中,主要是与患者交流以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为患者进行基本治疗、实验室测试、放射检查等。带教医生及高级住院实习医师均直接监督实习医师。
随后几年为住院医师培训期。这段时间,住院医师将在诊治患者中逐渐获得更多责任和权限,但仍然接受监督,整个培训项目完成后才可完全独立诊治。
什么是专科医师培训
医生完成住院医师实习项目时,可以继续申请专科医师培训,持续时间从1年到4年不等——有些甚至更长。
因为现在医学分科越来越细,拿外科来说,即便是在某个科室接受了5年的住院医培训,没有经过大量的强化训练有些手术也并不能拿来就做。另外,人的精力也有限,不可能所有手术都精通。
美国医学院的学费都较高,很多医学生毕业后都是负债累累。在完成住院医师培训后,有的医生选择去医院执业,挣钱还贷。还有一部分住院医师想在大学的附属医院或者大型医院做细分的专科,还想在学术上有些突破,就选择专科医师培训。这个阶段,他们并不是医院的职工,只是在某个医院进修而已。
专科医师的培训为期2-3年,大部分都会涉及临床手术培训和临床或实验室研究,培训结束后,自由择业。一旦进入医院,医生就无所谓长幼了,年资20年的医生和刚去的主治医生都是平等的同事关系了。
从成为一名医学生,到成为某一领域的主治医师,这一路走来已过十载。
美国医学生的培养制度
在美国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医务人员享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很多美国医生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家人的照片,其乐融融的合影透露着美国人的家庭观念。
而中国的医生,忙碌是有目共睹的,穿着白大褂,在门诊部,手术室,病房中穿梭,不仅分给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甚至很多医生拖着病体便奔赴在工作“前线”……
Ada出生在美国来聊聊中美医生培养制度,让大家对美国和中国的医生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学士学位(4年):有志成为医生者必须取得学士学位(专业不限),而国内的医学院校和其他院校一样通过高考招生。虽然医学院校录取条件中并未对专业做出要求,但本科期间,很多人会选择医学预科或理工科。并在此期间参加全美医学院入学考试(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 MCAT),参加了全美医学院入学考试,学生才有申请并被医学院校录取的资格。
医学院校(4年):在医学院的前两年主修解剖、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化学、药学、伦理学等正规教学。后两年专注于实践,学生开始到医院、诊所、实验室接触临床环境。
考取资格证:从医学院校毕业后,医学生必须要考取医师执业证书才能取得医学博士学位(Doctor ofMedicine degree, MD)或骨科医学博士学位(Doctorof OsteopathicMedicine degree, DO)。这两种考试的资格要求和题目不同。美国医师执照考试(USMLE)要分以下3个步骤:第1步通常在医学院校二年级完成;第2步则在医学院校四年级完成;第3步要在住院医师实习期第一年结束后完成。
住院医师实习期(3+X年):住院医师实习期是独立行医前的最后一道关卡。住院医师要在其实习医院至少工作、培训3年,一些专业领域要求更久。比如,内科住院医师必须完成长达3年的住院医师实习期,而产科、妇科的住院医师实习期则为4年。普外科住院医师实习期为5年。所有住院医师都由住院医师团队和主治医师监管指导,保证他们接受良好的培训从而获得必要的临床技能。第一年又称实习年。这一年中,主要是与患者交流以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为患者进行基本治疗、实验室测试、放射检查等。带教医生及高级住院实习医师均直接监督实习医师。随后几年为住院医师培训期,这段时间内,住院医师将在诊治患者中逐渐获得更多责任和权限,但仍然接受监督,整个培训项目完成后才可完全独立诊治。
专科医师培训(Fellowships,1-4年):美国的专科培训是专门为独立医学学科和外科设置的,完成住院医师培训后可以继续申请专科医师培训。持续时间从1年到4年不等——有些甚至更长。
中国医学生的培养制度
学士学位(5年,留学生6年);硕士学位(7年);博士学位(8年):包括在医学院校所需完成的基本学科如解剖、药理、病理、病生理、生化、心理学、生理等等,还有在医院需要完成的见习和实习的轮转。
住院医规范化培训(3年):主要模式是“5+3”,即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后,进行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于七年制、八年制等长学制医学类专业毕业生,根据其学制内是否有规培轮转来决定毕业后是否免去规培或是酌减或维持培训年限。培训内容需包括医疗道德作风、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医疗政策法规等。培训基地原则上设在三级甲等医院,也可结合当地医疗资源实际,将符合条件的其他三级医院和二级甲等医院作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