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古代政权更替时 老皇帝为什么识实务不提早退位

news.xixik.com   2020/5/18 19:12:33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古代皇权更替时,常常出现政局动荡,但这些动荡,很多就是由新帝和老皇帝之间引起的。那么古代进行政权更替时往往政局不稳,为什么皇帝不提前退位,扶新帝上马走一程,以维持政局的稳定呢?

古代进行政权更替时往往政局不稳,为什么皇帝不提前退位,扶新帝上马走一程,以维持政局的稳定呢?

新老皇帝的冲突

古代皇权更替时,常常出现政局动荡,但这些动荡,很多就是由新帝和老皇帝之间引起的。最著名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了。

中国历史朝代表

唐朝初期李世民为了登基称帝,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迫李渊退位为太上皇,自己成为了后来的唐太宗。还有类似的南北朝时宋文帝刘义隆被太子所杀,西汉时卫太子刘据的失败兵变等等。这些都是新帝或者说准新帝和皇帝之间的冲突,而这些发生在两者之间的冲突会引发的政局变动,就算新上来的皇帝能够尊称老皇帝为太上皇,但此时的太上皇再也不会碰触到权力,否则就会是景泰帝尊称明英宗为太上皇,但没多久就被太上皇赶下台,爆发夺门之变,最终成为一个悲剧了。

这是不正常的权力交接情况。虽然新帝上位,老皇帝退位,但因为两者之间的政治对立,所以老皇帝不会帮助新帝稳定政局,相反老皇帝已经成为新帝的一个政治隐患,新帝还要防着老皇帝,以免被老皇帝赶下台。

权力的唯一性

权力这种东西,决定了一个集团只能有一个统治中心,老皇帝退位帮助新帝稳定政局这种情况就是两个中心了,这是违背规律的。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有过惨痛教训,后来的皇帝也就不会这么做了。

话说战国中期,赫赫有名的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将赵国变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军事强国。时间长了,赵武灵王感觉有点分身乏术,就想到了让太子即位主政,自己专心军事对外扩张的主意,他让赵惠文王即位,自己称主父。时间过得很快,不出几年,赵惠文王干的很好,赵国政坛上的臣子都围绕着赵惠文王转,赵武灵王自感失去权力,就挑拨之前的废太子公子章挑战赵惠文王的权力,自己想渔翁得利,重回权力中心。结果就是公子章和赵惠文王斗法失败,赵武灵王自己被围直至饿死。

出现了这一鲜活的案例,后续的君主对于当太上皇这件事就比较谨慎了。清朝时乾隆皇帝以不能超越康熙为由退位为太上皇,但此时的乾隆仍然掌握大权。在一次接见外国使臣时,乾隆曾说自己虽然退居为太上皇,已经让位于皇帝,但对大事还是拥有决定权。

无奈退位

还有一种就是老皇帝已经无法再继续坐稳江山,只能退位的。

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后,长安被攻破,唐玄宗仓皇逃窜,在马嵬坡,唐玄宗无奈赐死杨贵妃,杨国忠也被杀。此时的唐玄宗大失人心,不得已李隆基只能退位,自称太上皇,立自己的儿子为唐肃宗。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唐玄宗这种无奈退位的,虽然和新帝之间没有冲突,但已经没有了执政根基,对于新帝稳定政局自然也没有了帮助。

主动退位安分守己

还有一种就是像宋高宗、宋孝宗一样主动退位的。

宋高宗赵构虽然膝盖软,任用秦桧,杀岳飞,但在受到金人多次南侵的惊吓后,宣布“倦政”退位为太上皇,立养子为宋孝宗并一直安享晚年。赵构有没有帮助宋孝宗稳定政局不知道,但宋孝宗平凡岳飞冤案,宋高宗却没有反对。而宋孝宗在赵构死后不久,也主动退位,直至病逝。

可见历史上成为太上皇的皇帝往往要么是被逼无奈,要么是继续掌握权力。而这两种情况并不会帮助新帝稳定政局,反而会使新帝执政的隐患。而退位后不沾染权力的,往往不会对新帝执政产生什么帮助。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搜索 政权更替 皇帝 退位 太上皇 在百度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