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常任理事国诞生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向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提议成立一个类似“国际联盟”的组织以增进国际间的协调并预防战争。
1945年10月经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诞生。从目前来看,联合国在国际上发挥的作用是现今任何一个政治组织都无法取代的,它一共有193个成员国,囊括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主权国家,而常任理事国却只有五个,那么这五个国家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呢?
严格来说,常任理事国的成员也发生过些许变动,比如苏联解体之后,苏联的常任席位就被俄罗斯所取代,但苏俄本身就是血脉相连,这种变动更多地近似于“继承”。俗话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如果采用轮换制的话,常任理事国的位置不会在某个国家身上固定不动,但是自联合国诞生以来,安理会的常任席位就一直被美英俄法中垄断,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很简单,这不是“选”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在联合国之前还有一个与之类似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其诞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组建的初衷当然也是为了增进合作,预防战争,但因为在遏制法西斯势头上表现出的无力并且最终没能阻止二战爆发,国际联盟于1946年解散。联合国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前身便是反法西斯联盟国家,自然在战争中谁的贡献更大,谁就更有话语权。
美利坚合众国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与雄厚的综合国力,在战争前期大发横财,在战争后期鼎定乾坤,一跃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无论在战争中还是在战后,美国都毫无争议地入围常任理事国的行列,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会产生异议。
与美国相对的便是苏联,苏联是一个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与美国相去甚远的国家,这也是后来二者经常在国际舞台上互相掐架的原因之一。但思想不同挡不住苏联人武力强大,二战结束后苏军已经攻入德国的首都柏林,此时的苏联拥有一支令全世界为之胆寒的军事力量。既然在反法西斯战场上付出了巨大牺牲且贡献突出,那么在战后自然少不了苏联的好处。上个世纪末解体之后,俄罗斯作为苏联的天然继承人也就继续履行着常任理事国的职责。
英国亦即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虽然面对法西斯德国的强烈攻势险些被打残,但最终挺了过来。况且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尽管实力不济,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还是拥有着全世界最广大的殖民地和雄厚根基。而中国是对日战争的主战场,数千万同胞的生命换来最终的胜利,理所当然地在安理会里要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至于法国,说实在的倒是有一点名不副实,二战刚一打响没多少日子投降了,战后分割胜利果实的时候却还拿走一大份。当然这与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密不可分,同时也与美英的支持更加密不可分。不论如何二战结束后的国际体系是确立了下来,并且一路磕磕绊绊延续到了今天。
联合国签约国灭亡了一个
依照《联合国宪章》(The United Nations Charter)第5章的安全理事会条目第23条,“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应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此一条目,直到今天都还没有修正。
第19章的批准及签字条目,第110条同样出现“一俟美利坚合众国政府通已有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美利坚合众国、以及其他签字国之过半数将批准书交存时,本宪章即发生效力。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应拟就此项交存批准之议定书并将副本分送所有签字国。”换言之,中华民国在《联合国宪章》中出现的次数总计为两次。
除了中华民国之外,还有一个灭亡的比中华民国还要彻底的国家,仍存在于联合国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里面,那就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现象呢?明明现在在联合国里代表中国和俄罗斯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跟俄罗斯联邦,结果他们在联合国里的正式名称却仍是中华民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
因为《联合国宪章》脱胎自1942年1月1日,由26个国家在美国首都华府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Declaration by United Nations),象征联合国不只是为了取代失能的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所成立,而且终极目标是要击败以德国、义大利还有日本为代表的轴心国。换言之,联合国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由二战战胜国所制定的国际秩序,并对战败国实施永久性的压制。
二战时还没有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的存在,重庆国民政府及莫斯科当局分别是用中华民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的名义,于《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因此在联合国里面,没有所谓中国或者俄罗斯的席位,只有中华民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的席位。
联合国在纽约的土地属于美国吗?
我们都知道联合国的总部设在纽约,而联合国本身又是一个身份极为特殊的国际组织,那么其在纽约的土地归属是个什么情况呢?在联合国诞生之前,联合国在纽约的那块地毫无疑问是美利坚合众国的领土,因此很多人认为联合国是“寄人篱下”,而实际上这块土地却是货真价实的“国际领土”。
1945年联合国在战火的硝烟逐渐散去的情况下匆匆成立,在完成各种复杂的机构组建之后,摆在联合国面前的是一个极为尴尬的现实,这个全球最大的国际组织居然没有一寸土地。
彼时纽约市的地价可谓寸土寸金,而刚刚成立的联合国囊中羞涩,根本无力购置那么大一片地皮。而各个成员国又是刚刚经过战火摧残,很多政府甚至面临着高额的财政赤字,实在不便向成员国摊派经费。问题到这里似乎陷入了僵局,正当所有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美国人捐出了一大片地皮出来,而且不带任何附加条件。
这个人就是石油大亨洛克菲勒,那么洛克菲勒为什么如此慷慨地花费巨资为联合国提供便利呢?是出于道义,还是出于正义?如果只是这么看,那你可就把洛克菲勒家族看简单了。这个家族从一文不名到富可敌国凭的可不只是运气,更是眼光和能力。当洛克菲勒得知联合国正为土地的事情着急时,立刻召开家族会议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一致,斥资870万美元买下曼哈顿河东岸的一片土地送给联合国用以建设总部大楼。
这笔钱在当时来说可是一笔巨款,但洛克菲勒说的清清楚楚“无偿捐赠”,够大气!但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在捐赠土地的同时,洛克菲勒把联合国总部周围的大片土地也买了下来,深受房价高涨之苦的你应该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吧?果不其然,联合国入驻之后周围地价火速飙升,洛克菲勒家族赚了个盆满钵满。如今联合国的总部大楼及其所占的土地都属于“国际领土”,可以不用遵守纽约市的消防和建筑规范。
对美国来说,这片土地面积之小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即使“出让”给联合国也并不影响自身的主权完整。相反全世界的领导人都往纽约飞,对提升美国的影响力来讲百利而无一害。
江湖传言:小国和小国之间有矛盾,联合国一调解,矛盾没了;小国和大国之间有矛盾,联合国一调解,小国没了;大国和大国之间有矛盾,联合国一调解,联合国没了。
联合国五常“一票否决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把原来的国际格局彻底打乱。二战之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强势崛起。为了防止大国之间擦枪走火、世界大战再次爆发,美苏等国牵头成立了联合国。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联合国虽然成立了,但总得有个组织才行,所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应运而生。简单来说,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特殊之处,或者说最大的权力就是一票否决权。
所谓“一票否决权”,即安理会就非程序问题投票表决时,只要一个大国不同意,决议就不能通过。
作为雅尔塔会议上的三巨头,美国、苏联和英国自然是要入常的。当时的美国为了制衡苏联,所以就把中国拉了进来。而英国为了扩大整个欧洲的影响力,就把法国给拉了进来。
所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就是中、美、俄、英、法这五个国家。
五大常任理事国都有哪些骚操作
土耳其的野望
自从埃尔多安执掌土耳其之后,土耳其在国际舞台上日渐活跃。埃尔多安这个人,野心很大,作风很强硬,自信心很膨胀,他一直妄图恢复昔日的奥斯曼帝国,谋求成为横跨亚欧非大陆的超级大国。
近年来,埃尔多安在国际舞台上怼天怼地对空气,把联合国五常得罪了个遍,不得不令人联想到昔日的卡扎菲。
有一次,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土耳其在联合国大会上向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开炮。土耳其呼吁联合国应该取消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结果遭到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全票否决。
又有一次,土耳其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呼吁直接取消联合国五常的特殊地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应该由全球所有国家轮流坐庄。土耳其这一精妙绝伦的言论,立马得到了160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结果到了投票环节,又被联合国五常无情否决。
埃尔多安的迷之自信,其实是从卡扎菲身上学到的。
1969年,年仅27岁的卡扎菲执掌利比亚,正可谓春风得意,人称“卡上校”。
卡上校得罪联合国五常的迷之操作,堪称经典:
卡上校暗中支持不法分子炸毁英国客机,成功得罪了英国;
卡上校在北非不遗余力地与法国争夺地盘,成功得罪了法国;
卡上校脚踩两只船,多次背信弃义,在中东和北非暗搞俄罗斯,成功得罪了俄罗斯;
卡上校乱搞石油金融,搞乱了美国在北非中东的布局,成功得罪了美国;
卡上校在联合国发言时,不知从哪儿摸出来一本中文版……到处乱晃,成功得罪了……
卡上校的高光时刻
卡上校在联合国演讲时,原本规定每个人只能发言15分钟,结果他唧唧歪歪愣是讲了90多分钟还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气得会场翻译直接撂挑子不干了。卡上校讲到激动之处竟然双手撕毁了联合国宪章,并声称安理会应该改名为不法分子理事会。
梁子结下了!
利比亚内战爆发后,从联合国的制裁声明到以法国为首的联军空袭行动,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甚至可以说联合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团结过。
安理会就利比亚问题达成一致,决定禁止卡上校与其家庭主要成员出国旅行,并冻结卡上校与相关人员的海外资产。
曾经以一己之力挑战联合国五常的卡上校,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印度的梦想
一直以来,日本、德国和印度等国一直要求联合国增加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这其中又以印度的表现最为活跃。
据说,印度先后五次申请入常:
第一次:美国同意,中国同意,英国同意,法国同意,俄罗斯反对。申请未通过。
第二次:美国同意,中国同意,英国同意,俄罗斯同意,法国反对。申请未通过。
第三次:美国同意,中国同意,俄罗斯同意,法国同意,英国反对。申请未通过。
第四次:美国同意,俄罗斯同意,英国同意,法国同意,中国反对。申请未通过。
第五次:俄罗斯同意,中国同意,英国同意,法国同意,美国反对。申请未通过。
开会啦,开会啦
印度很纳闷,为什么每次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呢?
联合国影像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0年9月16日
2020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1952年建成,目前联合国共有193个会员国。
这是2020年9月14日拍摄的联合国总部外景。
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
这是2015年7月16日在联合国总部拍摄的联合国旗。
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2019年10月14日,人们从联合国总部外走过。
这是2020年9月14日在联合国总部拍摄的联合国旗和会员国国旗。
这是2020年9月14日在联合国总部拍摄的部分会员国国旗。
这是2015年7月16日在联合国总部拍摄的联合国大会厅。
这是2015年7月16日在联合国总部拍摄的联合国大会厅演讲台。
这是2015年7月16日,记者在联合国总部从联合国大会厅演讲台视角拍摄的画面。
这是2018年3月19日在联合国总部拍摄的安理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