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写了一百单八将,是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个头领,由天罡星三十六员和地煞星七十二员组成。这一百零八人性格各异,各有所长,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经过不同的事迹后聚义梁山泊,在水泊梁山上一起对抗官府。后经过招安后,征辽、平田虎、王庆,平定方腊。特别是最后在江南讨伐方腊时,108人十损其八,战死59人,病逝10人。
《水浒传》最后一回,宋江、卢俊义被奸臣毒死,李逵被宋江毒死,吴用、花荣自愿上吊而死,以宋徽宗神游蓼儿洼为大结局,千古廖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奇怪的是,书中第十一回柴进的说法,蓼儿洼宛子城是八百里梁山水泊的中间地带,最后跑楚州去了。这个暂时不管,水浒大结局时,108将并没有全军覆没,仍有33位好汉在世。如果这33人再聚集梁山泊,起码有白龙庙聚义之前的实力吧,当然只是单厢想象罢了。这33位好汉都是谁,生存状况和命运如何?
存活的人返回途中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其中谁的结局最好呢?
《水浒传》最后谁活着的有:
1.入云龙 公孙胜 征讨方腊之前于蓟州出家。
公孙胜是最早看透宋江和招安的人,征方腊前,返回蓟州二仙山,“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在如梦一场的梁山大业里,看的最开。
2.小旋风 柴进 班师回朝后,辞官,回沧州横还郡为民,自在过活,无疾而终。
3.扑天雕 李应 知道柴进辞官求闲后,也辞官回到独龙岗村。
4.美髯公 朱仝 班师回朝后,受封保定府,治军有功,后封太平军节度使。
5.花和尚 鲁智深 班师回朝时,于杭州六合寺坐化。
6.行者 武松 攻打睦州时被包道乙砍断左臂,班师回朝时,不愿受封,于杭州六合寺出家,后至八十善终。
武松的一生快意恩仇,精彩无比,武松是打虎英雄,也是众多好汉中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二龙山落草等,武松的故事就是英雄的故事,武松的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就是好汉们喜欢做的事情。
在征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和寺出家,被封为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最后以享年八十善终。
7.神行太保 戴宗 班师回朝,受封衮州都统制,后辞官,去到泰安州岳庙终老。
8.混江龙 李俊 班师回朝时,装病离开,后出海,为暹罗国之主。
李俊是梁山水军统领,曾先后三次救过宋江的性命,招安后,带领水军,屡立战功。平定方腊返回途中后诈病留下,带着童威童猛两兄弟,和太湖兄弟费保、倪云,卜青、狄成远赴海外,成为暹罗国主。李俊这一“混江龙”,成为江湖之中的“真龙”。这一结局在四散的梁山好汉中结局也是最好的了,如果梁山全部好汉聚集一起,成立自己的国家,也许不会有这样悲惨的结局了。宋江等人没做到,但是李俊做到了,有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9.活阎罗 阮小七 因为曾穿方腊皇袍,被告谋反,扁为庶民,后带老母回还梁山泊石碣村,打渔为生,寿高六十终老。
10.浪子 燕青 班师回朝时,不愿受封,挑了一担金银珠宝逍遥离去。
11.神机军师 朱武 班师回朝后,辞官,投公孙圣出家。
12.镇三山 黄信 班师回朝后,留任青州
仍任青州。黄信这人本事没多大,口气却不小,自夸要捉尽三山人马,外号唤做镇三山(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能幸存下来也算不错了。
13.病尉迟 孙立 班师回朝后,留任登州。
14.铁面孔目 裴宣 班师回朝后,自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绰号铁面孔目,京兆府人氏,曾任六案孔目,因刚正不阿,受到官府迫害,只得上饮马川落草,后受戴宗招纳,到梁山入伙。
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四十七位,上应地正星,担任军政司。征方腊后授武奕郎、都统领,后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15.锦豹子 杨林 班师回朝后,自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16.地轴星 轰天雷 凌振 班师回朝后,受用于火药局御营。
17.神算子 蒋敬 班师回朝后,辞官回谭洲为民
18.神医 安道全 攻打方腊之前,就于太医院金紫医官。
19.紫髯伯 皇甫端 攻打方腊之前,就于御马监大使。
绰号“紫髯伯”。原是东昌府城内的兽医,同东昌府将领没羽箭张清是好友。宋江攻下东昌府后,张清归顺梁山,便向宋江推荐了皇甫端。皇甫端从此也上梁山成为梁山好汉一员。
皇甫端是《水浒传》全书中最后出场的一名梁山好汉。他上山之后,梁山便开始进行大聚义。在排名上,皇甫端为第57位,天罡地煞星号为“地兽星”,职务为“掌管专攻医兽一应马匹”。
梁山受招安后,皇甫端跟随梁山征辽、征田虎王庆,但在梁山征方腊前被宋徽宗留在东京,没有参加。
20.混世魔王 樊瑞 班师回朝后,辞官,投公孙圣出家。
21.玉臂匠 金大坚 攻打方腊之前,在内府御宝监为官。
绰号“玉臂匠”。原是金石雕刻家,善刻碑文、印章,亦会枪棒厮打。原住在济州。宋江因题“反诗”被捉,关在江州时,吴用献计,使戴宗把圣手书生萧让和金大坚请上梁山,以制作假信救出宋江。金大坚因负责刻蔡京的假印。然而因为疏忽,此计不成,险些断送了宋江、戴宗的性命。此后金大坚便与萧让从此落草于梁山,为文职将领,专管造兵符印信,排梁山第六十六位。梁山征讨方腊之前,他被皇帝召回御前听用。
22.出洞蛟 童威 班师回朝时,随李俊出海谋生
23.翻江蜃 童猛 班师回朝时,随李俊出海谋生
24.铁扇子 宋清 班师回朝后,不愿受封,回乡务农。
宋江死后,宋清承袭宋江名爵,宋清辞谢仍在郓城为农,朝廷又赏他钱十万贯,田三千亩。后来宋清得一子宋安平,应过科举,官至秘书学士。这个结局也是很好的了。
25.铁叫子 乐和 攻打方腊之前,就职于王都尉府中,尽老清闲,终身快乐。
26.小遮拦 穆春 班师回朝后,辞官,回揭阳镇乡中,复为良民。
27.鬼脸儿 杜兴 随李应辞官回独龙岗村
辞官返回故乡独龙冈,同作富豪,最终得以善终。李应、杜兴本就是当地大户,返回故乡结局也是很好。
28.独角龙 邹润 班师回朝后,不愿为官,回登云山去了
绰号“独角龙”,邹渊的侄儿,山东莱州人,为人慷慨忠良,有一身好武功,身材长大,长相奇异,脑后生有一个肉瘤,人唤“独角龙”。
邹润和人争闹,一时性起,一头撞去,竟撞折了一棵松树。他与孙新熟知,为救解珍、解宝打入祝家庄。祝家庄被攻破后归顺梁山,为步军将校第十三名,是梁山第九十一条好汉。受招安后,邹润被封为武奕郎。
29.一枝花 蔡庆 跟随关胜,仍回北京为民。
蔡庆,北京大名府人(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是蔡福的弟弟,大名府专管牢狱的小押狱,有名的刽子手。他生来爱带一枝花,人称“一枝花蔡庆”。
因与哥哥蔡福帮助过卢俊义,宋江率兵打败大名府后,兄弟俩归顺了梁山。在梁山,蔡庆重操旧业,做了梁山行刑刽子手,排梁山好汉第九十五位。征方腊后返乡为民。
30.小尉迟 孙新 随兄孙立,留任登州。
31.母大虫 顾大嫂 随夫孙立,留任登州。
孙立绝对是有实力的一个人,武力比天罡中大多人数都高,却排名在地煞,还在黄信之后,作为登州派的老大,还不如自己的两个小弟解珍、解宝,这排名争议是最大的。普遍认为是孙立曾“出卖”师兄弟栾廷玉,被宋江所打压。
但是结局却是挺好的,征方腊后,孙立与孙新、顾大嫂皆幸存,仍归登州。相比阮氏兄弟,穆氏兄弟,一家都活下来了,也是相当幸运的。
总的来说辞官返乡的和朝廷任用的几个人,和以前大多没有什么大区别,大家觉得谁的结局最好呢?
1、入云龙公孙胜。第一个主动离开大集体的智者,穿着麻鞋,打个稽首,向北登程而去,从此跟随师父云游修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他的信仰决定了,他不会在乎征讨方腊可能带来的荣华地位,而且,他应该也看透了,荣华富贵不是那么容易得到,只属于少数人,大部分都是炮灰而已。
2、行者武松。征讨回来成了废人,在杭州六和寺出家,主动离开了大部队,还要看护风瘫的林冲,被封了个清忠祖师,八十善终。按他自己话说,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所有赏赐金银捐给了寺庙公用。林冲、鲁智深、林冲三人都亡故在了六和寺。
3、浪子燕青。在离开杭州回京师的路上主动离开大部队。当时卢俊义不理解,说他好不容易等到了最后的“胜利”,正要衣锦还乡,怎么没个结果就走了呢?燕青笑着说,小乙此去,正有结果,反倒恐怕主人您没个结果呢。卢俊义还不甘心,说我们没有异心,朝廷咋会负我。燕青说汉初韩信彭越英布三位大将被杀的案例,说祸到临头难走。卢俊义还执迷劝说,说韩信他们要造反当然该死,咱们和他们不一样。价值观和判断力不一样,实在没什么共同语言,燕青也没道理可讲了,只是说主人您到时悔之晚矣,遂悄然隐去。他说自思命薄身微,不堪国家任用,情愿退居山野,为一闲人,洒脱风尘过此生。电视剧上说燕青和李师师共同私奔了,更为燕青的隐退增加了浪漫色彩。
燕青是个比较有头脑,知进退存亡之机,看的透的人,(小乙此去,正有结果,只恐主人此去无结果耳!)原文:当夜收拾了一担金珠宝贝挑着,竟不知投何处去了。有可能去某地隐居当富翁了,燕青能力不错,走时带走不少钱财,是个有想法的人。
4-6、混江龙李俊、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这三位征讨方腊打苏州时结识了费保四兄弟,完事告辞,费保他们劝李俊,"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梁山好汉征讨方腊,前景不好,不如趁早在江海内寻个了身达命的净办处,以终天年。这番观点得到李俊三人高度认同。征讨回来的路上,三人装病离开了大部队,乘船出海,自投化外之国,自取其乐,另霸海滨,李俊还做了古泰国的国王。知几君子事,明哲迈夷伦。
7-11、在京偏将五员。
神医安道全、铁叫子乐和、圣手书生萧让、玉臂匠金大坚、紫髯伯皇甫端。这五个都没啥武艺,但都有过人特长。在那个年代,武艺是主流本事,能保家卫国啥的,这些都是旁门左道。但正是这些旁门,不用他们去前线厮杀拼命,而是留在了皇帝和高官身边,直接服务高层,会看病,会兽医,会刻字,会代笔,乐和只是因为唱的好,只要伺候几个大人物就行了,自然享受荣华富贵,更不用承担什么了不起的责任。那些武功高强的可能会瞧不起他们,可那些人在战场上流血拼杀百死一生,会不会羡慕这几位活得潇洒自在。再高的武艺也没法保障你终身快乐,到底哪种人生路性价比更高?
12-26、朝京偏将十五员。
铁扇子宋清,还乡务农。宋清比他哥哥活得简单,没那么大志向,宋江死后朝廷让他承袭名爵,被他以感风疾为由辞掉了,只愿为农。宋清得了赏赐的钱财万贯、土地三千亩,后来生儿子还通过科举当了秘书学士。
鬼脸儿杜兴,跟随李应还乡。
镇三山黄信,自任青州,干原来的位子。
病尉迟孙立,携小尉迟孙新、母大虫顾大嫂自任登州,干原来的位子。
独角龙邹润,不愿为官,回了登云山。
一枝花蔡庆,跟随关胜,回北京为民。
在大名府总管兵马。一天,操练军队之后回家,喝醉堕马,得病身亡。死的也不算怎么个光彩法。
铁面孔目裴宣、锦豹子杨林,二人商量着回了饮马川,受职求闲。
神算子蒋敬,思念故乡,愿为潭州为民。
神机军师朱武、混世魔王樊瑞,两个做了全真先生,云游江湖,投公孙胜出家,以终天年。
小遮拦穆春,自回揭阳镇乡中,复为良民。
轰天雷凌振,仍受火药局御营任用。
27、大刀关胜。在北京大名府总管兵马,甚得军心,众皆欽服。一日操练后大醉,失脚落马病亡。这个死法有点奇怪,相必日子过得太安逸太舒心,有点忘乎所以了。
28、双鞭呼延灼。受御营指挥使,随驾操备。这个待遇还是蛮高的,皇帝竟把一个造过反的高手任为身边御林军的指挥官。他的死法最为悲壮,是在后期抗金战争中牺牲在了沙场上,《岳飞传》里还有他的事迹。
呼延灼是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呼延家世代忠良。呼延灼在梁山坐第八把交椅,为“马军五虎将”之一。
梁山受招安后,随宋江征讨辽国、王庆、田虎、方腊,多建功勋。班师回朝后,呼延灼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后来率领大军,打败了金兀术四太子,大军一直杀至淮西,呼延灼阵亡。虽然呼延灼战败殉国,但却成就了为国牺牲的民族英雄形象。死于抵抗异族入侵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的观点都说得上是死的伟大。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年老临危受命,马革裹尸,无愧于呼延家名将的雄风。
29、美髯公朱仝。在保定府管军,后参加了抗金战争,做到太平节度使。朱仝这人讲义气,会来事,有爱心(连小孩子也喜欢),而且本事高强,有头脑,他的命运安排也很不错。
朱仝也是因为被李逵杀死沧州府小衙内,被迫上梁山落草。平定方腊后,朱仝回京受封,被授为武节将军、保定府都统制。 他管军有功,后随刘光世大破金兵,官至太平军节度使。这在招安的好汉中也算是很好了。
30、神行太保戴宗。不愿当兖州都统制,纳了官诰,去泰安州岳庙陪堂求闲,他觉得能够这样过此生“实为万幸”。一日无恙,请众道伴相辞作别,大笑而终。
31、活阎罗阮小七。由于拿下方腊后一时顽皮,自以为两个哥哥都为国阵亡,自己也身建奇功,没拿朝廷的制度规矩当回事,穿着方腊的龙袍跑马玩儿,被梁山对立面的官僚抓住所谓的把柄,上纲上线扣大帽子,告黑状说他有造反之心,被追夺了官诰。阮小七终归是渔民出身,朴实忠厚,哪知高大上的官场风险,被人轻而易举算计了。但他也自欢喜,带了老母回石碣村打鱼,奉养老母以终天年,六十而终。梁山泊石碣村,才是阮小七的魂归之处,漂泊了半生,经受了这么多,该回去了。
喝御酒穿龙袍,阮小七是招安的坚决反对者。
性情豪爽,嫉恶如仇,重情重义,对不公平的事情敢于公然抵抗。
阮小七因曾穿着龙袍戏耍被剥夺官职。带老母,回梁山泊石碣村,依旧打鱼为生,奉养老母,以终天年,活到六十岁善终。
32、小旋风柴进。看到戴宗的选择、小七的遭遇,深谙官场厚黑的他想起自己曾假扮反贼方腊的驸马,虽然当时是为了大宋事业不惜冒生命危险打入敌人内部,但奸臣们給皇上进谗言,后果不堪设想。柴进知道,一旦皇帝信了谗言追究起来,他连解释的余地都木有,不如自识时务,免受沾辱。于是就称病难以任用,交还官诰,辞别众官,回沧州横海郡求闲为农,自在过活,忽一日无疾而终。
33、扑天雕李应。当了半年的中山府都统制,看柴进榜样,也自称风瘫不能任官,纳了官诰,自回故乡独龙岗,与杜兴一处作富豪,俱得善终。……
这些好汉跟着宋江先造反,再招安,再征讨,九死一生下来,也许看淡了,看透了,不约而同回了故乡,回到了他们当年从那里出发的地方。这次回来,他们的人生观一定有了新的升华,寻寻觅觅,只有原点是最终的安身之处。这些幸存下来的好汉,要么回到生存的故乡,要么回到精神的故乡,不问世事,没有理想,也没有践行宋江为他们谋划的青史留名万古流芳的美好蓝图,只是凭本事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结果是俱得善终。是的,那些沉浸在宋江美好蓝图的,或者抽身晚了的,都已经死在了战场上,幸存下来的人会反思,曾经不顾一切追求的,代价是什么?是不是有那么崇高的价值和意义,真正的本心,就在自己出发的地方。时寒冰先生的《未来二十年,我们怎么办》一书序言中,讲到《故乡的山楂树》故事,水泊梁山最后健在的33位好汉,其实就是那位山楂树下幸存的老人。水浒,水浒,率西水浒,至于何处?
及时雨——宋江 ,玉麒麟——卢俊义,黑旋风——李逵
宋江回去被封楚州安抚使后被用毒酒害死,临死前拉上李逵,同饮毒酒而死;
卢俊义一生真是悲惨,本是河北员外,被宋江吴用诓上梁山,四处征战得胜后,执迷不悟一心当官,被药酒毒伤,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
宋江、卢俊义一心招安,却看不透奸臣当道,招安本意或许是好的,兄弟们不能一生做强盗,错的是没有看清楚世道的黑暗,奸臣把握朝政,怎么可能容忍他们这些人,大多数人已看清,他们却看不透,落得这结局也是应当。
可怜的是李逵,宋江临死前还拉上了李逵,让李逵一起喝了毒酒,也算同生共死了。
智多星——吴用, 小李广——花荣
吴用、花荣闻宋江死后,缢死在宋江墓前。
吴用这人其实也是挺矛盾的,吴用对于招安与否有个原则,他认为一百零八将聚集梁山与朝廷作对没有出路,又不想单纯的招安,他应该想的更多的是让梁山有利,所以他曾暗中破坏招安,又拒绝重回梁山落草。在吴用看来,接受招安是无奈之举,只能暂时为之,或许投靠辽国才是梁山兄弟唯一的出路。当然,这种思路更不会得到兄弟们的支持。
花荣是宋江的心腹,对宋江也是敬若神明,自缢也有可能受了吴用的影响。
这两个人死的也是悲惨了。
活下来的人中,这五个算是最悲催的了,死的窝囊!
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这一辈子,生前活的潇洒,死前亦是从容。
无论是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拳打小霸王,还是大闹野猪林,火烧瓦罐寺,都不是为了个人恩怨和利益,他为人不畏强权、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急躁鲁莽、豪放直爽,既不愚忠,也不苦情,更不滥杀无辜,为人无拘无束,也从不屈服于任何人,话语虽然粗糙,但不失大智慧大境界。
“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鲁智深法号智深,和他的师父长老智真都是智字辈,可见智真长老对他的重视程度是什么样的。智真长老称其“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
平方腊时擒得方腊大将夏侯成,并亲手抓获方腊,后钱塘江大潮来临,“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焚香打坐圆寂而逝。
一般的认为是鲁智深成佛,生前活得潇洒,人生终结之时,看破红尘,自省其身,不带痛苦烦恼,免于尘俗的纠缠,死的亦是从容。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