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女士办的卡,但她消费后美容院从未给过发票。 裴睿 摄
延伸阅读:
[新闻提示] 近日,南京一名消费者在新街口一家美容院里消费了一千多元的美容产品,在结账时竟然被告知有9000多元。消费者认为美容院在向她推荐这些美容产品的时候,没有明确告诉每个产品的具体价格,导致她误以为所有的产品只需要一千多元。由于证据不足,消费者的索赔未能得到全部支持,在工商部门和警方的调解下,美容院老板同意退给消费者2000元。目前,这家美容院因为不具备营业资格,已经被工商部门勒令停业整顿。
架不住劝说,办了会员卡
扬子晚报4月11日报道 在一家单位做会计的李女士每个月的收入并不是很高,去年底,她在淮海路逛街时遇到了一位打扮入时的美容院导购小姐。对方说李女士脸色不好,建议去美容院做一个免费的检测,并且声称不要钱,使用产品满意了之后再收费。李女士跟着她来到了一家开在写字楼里的美容院,经过美容师的再三讲解和劝说,李女士办理了一张价值1680元的面部护理年卡,成了该美容院的会员。
此后,李女士也就隔三岔五的去做护理,没想到原本应该享受“上帝”服务的会员,竟然在美容店里被“宰”了。李女士表示,自己做了一套“精油开背”,没想到在结账时候,一套变成了五套,1980元一下就变成了9300元。付完钱之后,李女士就后悔了,不应该办卡,更不应该成为美容院的会员,等于说是中了一个圈套。
一套变5套,结账9300元
李女士告诉记者说,3月14日,她来到新街口东宇大厦9楼的美容院,发现一名老师正在给店里的美容师讲解精油开背的手法,一直给李女士做护理的美容院院长仇女士说这可以调节内分泌,一直苦恼内分泌失调的李女士抱着试试的心态,选择了1980元的“玛格丽娜”系列的“精油开背”套餐,待李女士做完“精油开背”后,服务人员给她敷上了面膜和眼膜,在李女士看不见的情况下,仇院长又拿了几盒美容产品告诉她说可以去斑,又可以养肾。李女士以为全部都是在1980元这个套餐里的,也就接受了。没想到护理结束一结账,除了1980元的套餐又增加了四个套餐,一共消费了9300块钱。李女士身上没那么多现金,卡里只有2000多元,由于是老顾客,经协商仇院长同意当天只收2000元,而剩余的7300元让她第二天付清。次日李女士带钱把余额付给美容院后,并没有拿到美容院出具的发票或是收据,美容院只写给了一张欠发票的字条。这让李女士非常难以接受,觉得自己被欺骗了。连续几天都跑到工商部门去投诉美容院。
美容院喊冤:是明码标价
李女士就此向白下区淮海路工商所投诉。在工商所,记者见到了美容院的老板仇女士,她觉得自己很“冤枉”。她说,她以前在环北市场开了一家美容院,有营业执照。最近一段时间,她在新街口租了几间房子准备新开一家美容院,但还是想用老店的店名,因为原来店名还没有来得及注销,所以新街口美容院的营业执照还没有办下来。因为李女士是老顾客,所以她们之间都比较熟悉,刚搬到东宇大厦她就给李女士发了信息,表示以前办的会员卡可以在新店继续用。3月14日当天正好有老师在指导精油开背,她就给李女士推荐了一套,价格在1980元。但是在护理的过程中,服务人员又发现李女士的肾脏虚弱,同样也需要在精油开背的过程中进行保养,于是又给李女士加了4套精油开背护理,并且嘱咐李女士一定要按照她们交代的内容进行调理,就会有很好的效果。所以李女士在美容院消费了3套开背精油和2套水库保养一共5套美容美体化妆品,价格是9300元。但是每消费一套产品,她们的美容师都是和李女士说好了的,而且明码标价,李女士答应并且自己拆封,最后也同意付款。如果美容院搞欺骗,李女士是个成年人完全有能力判断是非,当时就可以不付钱。现在李女士反过来说消费的时候没有告知,她也无话可说,因为当时谁都没有录音。
退2000元,停业整顿
白下区淮海路工商所的工作人员在接到李女士的投诉后,调查了仇女士所开的“南京名颜美容美体会所”,发现美容院没有营业执照,不具备营业资格,也没有正规发票,属于非法经营。对于李女士所投诉的问题,工作人员表示,双方都拿不出证据来,只能调解解决,各让一步。因为消费者毕竟是同意购买了商品,而且已经使用过了商品,商家没有强制消费者购买。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只能说明商家在推销产品的时候可能存在没有明确详细地告诉消费者每个产品的用途和金额以及是否同属一个套系,对消费者购买商品可能存在误导现象。因为李女士已经将产品购买走,经双方协商,美容院表示愿意赔偿给李女士2000元的产品利润。但李女士并不接受,随后李女士及其家人在前往美容院索要发票时,又与美容院工作人员发生了争执,淮海路派出所民警又赶到现场调解,最终,李女士也接受了美容院2000元的退款。工商部门告诉记者,仇女士在没有营业执照的情况下进行经营而产生了纠纷,作为处理消费者投诉的部门,应该先解决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纠纷,再调查商家在整体经营上有无存在违规行为。
记者感言:美容消费需防陷阱
记者从工商投诉部门了解到,消费者对美容化妆品价格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价格虚高以及滥用美容产品和“免费美容”的收费等问题上。有些美容院在咨询时说得很便宜,护理后收取的费用却是咨询价格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还有些店家以“免费”、“体验”为名,在街头拉住消费者进行劝说,把消费者骗进美容院后却实行“霸王条款”,进行胡乱收费。记者还了解到,警方也曾经接到过多起美容消费纠纷的报警。对于李女士这样的消费纠纷,记者向律师进行了咨询。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周文进律师告诉记者,如果李女士所说属实,那么美容院就存在误导以及欺骗消费者的现象,在消费者使用产品时,美容院应该明确告知这个产品是不是属于“1980元套餐”的。如果李女士想要起诉美容院的话也存在一个取证难的现象,因为李女士已经付款,就表示同意交易。所以消费者在享受美容院服务的过程中,务必明确地了解自己消费产品的价格,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