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奇闻趣事 > 正文

世界七大洲是根据什么来划分?四大洋名字来历

news.xixik.com   2018/1/10 19:26:26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五大洲(Five continents)指地球陆地分成的五大版块,即亚洲(Asia)、欧洲(Europe)、非洲(Africa)、美洲(America)和大洋洲(Oceania)。地理学又将美洲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南极洲无人居住,故也可称为七大洲。

五大洲(Five continents)指地球陆地分成的五大版块,即亚洲(Asia)、欧洲(Europe)、非洲(Africa)、美洲(America)和大洋洲(Oceania),所以有五大洲的说法。这是根据海洋或其他自然边界、社会历史、是否有人居住来划分的。地理学又将美洲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南极洲无人居住,故也可称为七大洲。如奥运五环的五环分别代表五大洲。五大洲中最大的是亚洲,第二大的是美洲,第三大的是非洲,第四大的是欧洲,最小的是大洋洲。

七大洲 (Seven Continents)

排序 中文 英文 占世界陆地总面积
1 亚洲 Asia 29.4%
2 欧洲 Europe 20.2%
3 非洲 Africa 16.2%
4 北美洲 North America 12%
5 南美洲 South America 9.4%
6 大洋洲 Oceania 6.8%
7 南极洲 Antarctica 6%

地理上一个洲是一个由海洋或其他自然边界完全或几乎完全与其他陆地隔离的相连的陆地。通过非常狭窄的陆地相连的陆地因此往往也被分为不同的洲,比如亚洲和非洲间,或北美洲和南美洲间。欧洲和亚洲实际上是一个洲(欧亚洲)。欧洲和亚洲被分为两个不同的洲的原因完全是历史原因。

地理教育在不同国家是由各国教育部门而定的。所以,板块与洲的分界和名称多有不同。七大洲是最普遍的分界模式,这七大洲从大到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澳洲)。

有些国家,例如美国并不认为大洋洲(Oceania)是一个洲。他们认为在地质学上澳洲(Australia)是一个独立的洲。

中国、西欧和英语国家普遍使用7大洲,俄罗斯、东欧和日本普遍使用6大洲,而奥林匹克的五环标志所象征的只有有人类居住的5大洲。

古人在很早以前就为世界七大洲取下了现在的名字。然而其中的任何一个洲,都是根据它所处的位置而定的。

图:七大洲 (Seven Continents)和五大洋 (Five oceans)

世界七大洲从大到小排列顺序

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

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

北美洲: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

南美洲: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

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总面积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

欧洲: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是世界第六大洲;

大洋洲: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

世界七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亚洲,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占总陆地面积约三成。人口约40亿,占世界总人口约六成,有48个国家及地区。

欧洲,得益于工业革命,整体经济水平世界第一。欧洲面积约1017万平方公里,世界第四,人口7.31亿,世界第三,有48个国家及地区。

非洲,面积3022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二,人口12亿,世界第二,有60个国家及地区。

北美洲,美国所在洲,面积约2471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三,人口约5.7亿,世界第四,有23个国家及地区。

南美洲,巴西、阿根廷所在州,面积约1780万平方公里,世界第四,人口约3.88亿,世界第五,有15个国家及地区。

大洋洲,面积约853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七,人口约3600万,世界第六,有14个国家及地区。

南极洲,位于地球南端,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平均温度在-25℃上下,绝大部分地区被1.6至4公里的冰层覆盖。

七大洲名字来历

亚洲:在古代人把地中海以东的地方叫做亚细亚(意思是“日出之地”)。这里位于地球的东方。亚洲即是亚细亚洲的简称。   

欧洲:古代人把地中海以西的地方叫欧罗巴(意思是“日落之地”)。它位于地球的西面,欧洲即欧罗巴洲的简称。

非洲:全称是“阿非利加洲”,拉丁文的意思是“阳光灼热”。因为非洲被赤道横穿中部,非洲多处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总称。美洲是意大利人亚美利哥航海时发现的一块所谓的“新大陆”,欧洲人为了纪念这位“新大陆”的发现者,便用亚美利哥的名字称它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

拉丁美洲:是指北美洲以南的地区,过去曾是拉丁语系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故称为拉丁美洲。

大洋洲:17世纪欧洲人发现了它,因其处于世界各大洋的包围之中,游离于其它大洲之外而得名。17世纪被发现时,人们误为它是地球最南端的大陆,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称为澳大利亚(即南端大陆之意)。

南极洲:即南极所在的大陆。这才是地球上真正的南端大陆。

七大洲的分界线 

1、亚洲

与欧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与非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与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峡

与大洋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2、欧洲

与亚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与非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

与北美洲的分界:丹麦海峡

3、非洲

与亚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与欧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

4、北美洲

与亚洲的分界:白令海峡

与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

5、南美洲

与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

与南极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6、大洋洲

与亚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7、南极洲

与南美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七大洲分界线(详细)

七大洲间多以海峡、山脉、运河等为界。

亚-欧分界

①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山脉(俄文:Уральский хребет,英文:Ural Mountains)北起北冰洋喀拉海的拜达拉茨湾,南至哈萨克草原地带,位于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之间,绵延2000多千米。山脉自北至南分为极地、亚极地乌拉尔山地和北、中、南乌拉尔山5段。平均海拔500~1200米;亚极地海拔1894米的人民峰是乌拉尔山的最高峰。山脉的宽度为40千米~150千米。中段低平,是欧亚两洲的重要通道之一。 西坡较缓,东坡较陡,两边的矿产资源和动植物分布有着明显的区别。乌拉尔山脉还是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同东坡鄂毕河的分水岭。

②乌拉尔河

乌拉尔河(俄文:Урал Urál,英文:Ural River)又称乌拉河,发源于乌拉尔山脉南部,流经俄罗斯联邦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在阿特劳注入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全长2428千米,是世界第四大内流河,主要支流有萨克马拉河等。

③里海

里海(俄文:каспийское море,波斯文:????? ???,英文:Caspian Sea)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且为咸水湖。位于欧洲和亚洲的内陆交界处。里海在地理学上属性为“海迹湖”,它与黑海最后分离成为一个内陆湖泊,距今不过1.1万多年。里海拥有与海洋相似的生态系统,海运业发达,贮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已探明储量约为沙特阿拉伯的两倍。

④大高加索山脉

大高加索山脉(俄文:горы большого кавказа,英文:Great Caucasus)是高加索中部年轻的褶皱山系。西濒黑海,东临里海,自西北向东南延伸于俄罗斯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的边界上,全长1100千米以上,最宽180千米,面积约145000平方千米。

⑤黑海

黑海(俄文:Черное море,土耳其文:Kara Deniz,英文:Black Sea)是亚欧大陆的一个内海,面积约42.4万平方千米。黑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相连。流入黑海的重要河流有多瑙河和第聂伯河。沿岸国家有土耳其、保加利亚、乌克兰等,沿岸重要城市有伊斯坦布尔、布尔加斯、瓦尔纳等。

⑥土耳其海峡

土耳其海峡(土耳其文:Türk deniz fjortlar?,希腊文:Τουρκικ? στεν?,英文:Turkey Strait,)沟通了地中海与黑海,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峡,故又称黑海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三部分,全长345千米,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

为了成为欧洲国家,俄罗斯改了亚欧分界线。根据古希腊人确定的亚欧分界线,俄罗斯的领土已经深入欧洲,但国土的主体部分却始终不属于欧洲。不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角度,俄罗斯都希望通过一条新的亚欧分界线来巩固自己的欧洲地位。

亚-非分界

①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阿拉伯文:???? ??????,英文:Suez Canal)又译作苏彝士运河,1869年修建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阿拉伯埃及共和国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印度洋至欧洲与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是亚洲、欧洲、非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之一。

②红海

红海(阿拉伯文:????? ??????,英文:Red Sea)位于非洲东北部与亚洲阿拉伯半岛之间,呈狭长型。其西北面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东南面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与阿拉伯海相接,属印度洋)相连。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

③曼德海峡

曼德海峡(阿拉伯文:???? ??? ??????,英文:Mandab Strait)又称“曼达布海峡”,是连接红海和亚丁湾的通道,位于亚洲也门与非洲吉布提、厄立特里亚三国之间,沟通了红海与亚丁湾。苏伊士运河通航后,为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红海通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必经之地,战略地位重要。海峡宽约26千米~32千米,平均深150米,其间分散着一些火山岛,丕林岛将海峡分成小峡和大峡,小峡在亚洲一侧宽约3.2千米,水深30米,是曼德海峡中主要航道;大峡在非洲一侧宽约25.95千米,水深333米,多暗礁和一些小火山岛。

亚-北美分界

白令海峡(俄文:берингов пролив,英文:Bering Strait)位于亚欧大陆最东点的迭日涅夫角与美洲大陆最西点的威尔士王子角之间,西经169°40′,北纬65°35′,约85千米宽,最窄处约37千米,深度在30米~50米之间。海峡沟通了楚科奇海(属北冰洋)和白令海(属太平洋)。名称来自丹麦探险家维他斯·白令。

亚-大洋分界

①帝汶海

帝汶海(印尼文:Laut Timor,英文:Timor Sea)是印度洋的分支海域。位于帝汶岛东南、澳大利亚西北,西连印度洋,东接阿拉弗拉海。宽约480千米,面积约615000平方千米,容积25万立方千米。最大深度在北部的帝汶海沟中超过3300米。

②阿拉弗拉海

阿拉弗拉海(印尼文:Arafla laut,英文:Arafura Sea)是印度洋东部边缘的岛间海。位于新几内亚岛与澳大利亚北岸之间。北面以塞兰海和班达海的南界为限,东面以珊瑚海在托雷斯海峡的西界及新几内亚岛西南岸为限,南界为澳大利亚海岸,西界为澳大利亚北部阿纳姆地北端唐角至塔宁巴尔群岛连线。东西长约1,280千米,南北宽约560千米。面积103.2万平方千米,容积为20.4万立方千米,平均深度197米,最大深度3680米。该海海底与西部的帝汶海海底极为相似。该海东南部为深入澳大利亚大陆760千米的卡奔塔利亚湾,全部位于阿拉弗拉大陆架上,水深50米~80米。该陆架由此向北延伸,并突然终止在细长的阿鲁海槽(该海最深处),海槽向西与帝汶海槽会合。

欧-非分界

①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英文:Strait of Gibraltar,西班牙文:Estrecho de Gibraltar,阿拉伯文:???? ??? ????)位于英占直布罗陀与北非国家摩洛哥之间(西经5度36分,北纬35度57分),长58千米,最窄处在西班牙马罗基角和摩洛哥西雷斯角之间,宽仅13千米。是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重要通道。“直布罗陀”为英文译名。

②地中海

地中海(英文:Mediterranean Sea,法文:Méditerranée,意大利文:Mediterraneo,阿拉伯文:????? ?????? ???????)由北面欧洲大陆,南面非洲大陆和东面亚洲大陆包围,东西共长约4000千米,南北最宽处大约为1800千米,面积(包括马尔马拉海,不包括黑海)约为251.2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

欧-北美分界

丹麦海峡(丹麦文:Dansk havfjord,英文:Denmark Strait)位于北欧冰岛与丹麦属地格陵兰岛之间。北极圈穿过其中部。海峡向北沟通了北冰洋,向南沟通了大西洋。

北美-南美分界

巴拿马运河(西班牙文:Canal de Panama,英文:Panama Canal)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共和国,横穿巴拿马地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巴拿马运河由美国建造完成,于1914年通航。现由巴拿马拥有和管理,属于水闸式运河。从一侧的海岸线到另一侧海岸线长度约为65千米,而由加勒比海的深水处至太平洋一侧的深水处约82千米,最宽处达304米,最窄处152米。呈西北-东南走向。

南美-南极分界编辑 播报

德雷克海峡(英文:Drake Passage,西班牙文:Estrecho de drake)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之间,长300千米,宽900千米~950千米,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处4750米。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之一,最宽处达970千米,最窄处890千米。此海峡也是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之一。

五大洋 (Five oceans)

地球上究竟是有四大洋还是五大洋?

中文 英文
太平洋 the Pacific Ocean
大西洋 the Atlantic Ocean
印度洋 the Indian Ocean
北冰洋 the Arctic Ocean
南大洋 the Southern Ocean

五大洋名字来历

一、太平洋(Pacific Ocean)——“和平之洋” 

公元1513年9月26日,西班牙探险家巴斯科·巴尔沃亚从巴拿马海岸见到此洋,命名为“南海”。

1520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受西班牙国王委托,率领船队寻找通过东方的航线。经过四个多月的艰难航程,越过狂风恶浪的大西洋,穿过麦哲伦海峡,他们进入了新的大洋。时值当时天气晴朗,风平浪静,与前段航行截然不同,因此麦哲伦便把这个叫做“南海”的大洋改称为“和平之洋”,汉译为“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南北最长约15900千米,东西最宽约19000千米,总面积为18134.4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

二、大西洋(Atlantic Ocean)——“大力士神的栖息地” 

大西洋源于古希腊神话中大力士神阿特拉斯的名字。普罗米修斯因盗取天火给人间而犯了天条,株连到他的兄弟阿特拉斯。众神之王宙斯强令阿特拉斯支撑石柱使天地分开,于是阿特拉斯在人们心目中成了英雄。

最初希腊人以阿特拉斯命名非洲西北部的土地,后因传说阿特拉斯住在遥远的地方,人们认为一望无际的大西洋就是阿特拉斯的栖身地,故有此称。 

大西洋(Atlantic 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占地球表面积的近20%,原面积9165.5万平方千米,在南冰洋成立后,面积调整为7676.2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处波多黎各海沟深达9219米。大西洋呈“S”型,以赤道为界被划分成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此外,大西洋还有数个附属海,较大的如地中海、加勒比海、北海、波罗的海、墨西哥湾等。大西洋南北距离甚远,故气候多样,自北部格陵兰岛的极地气候,直至西非、巴西沿岸的热带沙漠或雨林气候,大西洋都囊括其中。而在欧洲、美国、加拿大以及巴西和几内亚湾以南的海域则常年出现大风浪。

三、印度洋(Indian Ocean——“通往东方的海洋” 

印度洋的名称最早见于1515年中欧地图学家舍尔编绘的地图上,标注为“东方的印度洋”,此外“东方的”一词是和大西洋相对而言。

奥尔大利乌斯编绘的世界地图集里正式称之为“印度洋”。因为古代西方对东方的了解很少,只传闻印度是东方的一个富有的国家,因此到东方就是到印度,通往东方的航路也就是通往印度的航路。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东航寻找印度,便将沿途所经过的洋面统称之为印度洋。

印度洋(Indian Ocean,法语:Océan Indien),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根据NOAA数据,印度洋的面积为7056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9.5%;体积为264000万立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9.8% 。 印度洋的平均深度仅次于太平洋,位居第二,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839.9米,不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872.4米。最深为9074米。 印度洋其北为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西为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为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印尼)和马来半岛;南为南极洲;中为英属印度洋领地。

四、北冰洋(Arctic Ocean)——“北极之海” 

北洋名的名称源于希腊语,意指正对着大熊星座的海洋。

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岸之间,面积131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深度最浅的洋。由于终年气候严寒,绝大部分被冰层覆盖,因此一度曾经被称为“北极海”、“北冰海”,现在称之为“北冰洋”。

北冰洋(Arctic Ocean),又称北极海、冰水洋,地球四大洋之一,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端,被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俄罗斯、挪威、冰岛和格陵兰(丹)环绕,有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通过格陵兰海和许多海峡与大西洋相连。 北冰洋是世界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也是世界上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洋。面积仅为1475万平方千米,不到太平洋的10%。它的深度为1097米,最深为5527米。

1845年,匈牙利布达佩斯地理学会命名,经汉文翻译为北冰洋。2012年8月25日,北冰洋海冰面积达观测史以来最小。

五、南大洋(Southern Ocean)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NGS)宣布,南极洲周围海域被定名为南大洋(Southern Ocean,又译南冰洋Antarctic Ocean、南极海),正式承认南大洋为地球第五大洋。南大洋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却没有被大陆分割的大洋。南冰洋是围绕南极洲的海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的海域,以前一直认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一直延伸到南极洲,南冰洋的水域被视为南极海,但因为海洋学上发现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于是国际水文地理组织于2000年确定其为一个独立的大洋,成为五大洋中的第四大洋。但在学术界依旧有人认为依据大洋应有其对应的中洋脊而不承认南极洋这一称谓。

经相关国际机构认可后,南大洋即可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并称为世界五大洋,逐渐被纳入各国的教科书、地图、文件、科普作品,等等。

这是世界制图史上一次罕见的变化。

国家地理学会希望通过承认南大洋,将它纳入地球海洋官方名录来提高公众对这片水域独特、脆弱的生态系统的认知和关注,是该组织保护世界海洋生态努力的一部分。

对南大洋“名分”的正式认可,也有助于立法、海洋保护和科普教育,为环保组织提供理论支持。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NGS)1915年出版的世界地图被认为是第一套现代世界地图,当时地图上显示覆盖地球表面的水体被不同的大陆洲分隔,分别标注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南极洲冰封雪盖,周边海域与三大洋南端水体相连,但地图上没有单独标注也没有名称。

但它其实是有名字的,就叫南大洋(Southern Ocean),命名的人是16世纪早期第一个进入这片水域的西班牙探险家巴斯克·努涅斯·德·巴尔波亚(Vasco Núñez de Balboa)。

不过制图师和标准制定机构一直没有接受这个名称,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这片海域了解很少,没有发现有别于其他大洋的特性、特征。

它不同其他大洋的最大特点是水体不以陆地为界,没有大洋脊,而是以自西向东贯穿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南极洋流为界,可这在许多人看来正是不符合大洋资质的证据。

到了1937年,世界海图标准化的权威机构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承认了南大洋这个名称、定义和概念,将它纳入正式文件和标准。

此举引起极大反弹,争议激烈,IHO在1953年宣布撤销这项认可决定。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这个没有正式名分的概念一直被科学界沿用,而且使用者越来越多。

1999年,美国地名委员会开始使用南大洋这个未经权威认证的名称。

2000 年,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将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南部划为一体,将南极洲海岸以北一直到南纬60度之间的水域定义为南大洋,成为世界五大洋之一。

2021年2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宣布正式承认南大洋,6月8日世界海洋日,国家地理学会宣布正式承认南大洋。

自此,全球海域按面积大小排列,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大洋和北冰洋。

独特的生态系统

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南极环极流(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ACC,又译南极绕极流)在全球海洋环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极环流形成于大约3400万年前,在南纬35°~65°区间自西向东环绕南极大陆流转,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端,是地球上最长的洋流、也是唯一一支与其他所有洋流都有关联的洋流。

洋流中海水温度和含盐量比北侧的海水低,冷暖水交汇处形成南极辐合带,环抱的水域则是地球上唯一不以大陆为界的大洋。

洋流水体从海面垂直延伸到海底,携带的水量比任何其他洋流都多,超过地球上所有河流水量总合的150倍。

南极环流绕南极大陆流动,一路行来,就像传送带一样在全球范围内散发热量,而洋流中较冷、密度较大的水则会携带溶解的二氧化碳沉入海洋深处。

南极辐合带会随季节而变动,但包含了一个自成体系的水体和独特的生态区域,区域内海水富含养分,为海洋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反过来又促进了生物多样化和海洋动物物种更丰富。

按照国际水文组织2000年的定义,南大洋面积约2千多万平方公里,资源丰富,主要有三大类:

海鸟、海豹、鱼虾蟹藻等海洋生物资源;

石油天然气、金银铜铁、铅锌锰等200多种矿产资源;

淡水资源

地球上90%的淡水以冰的形式集中在南极,其中西部占20%,其余在东部。

但是,由于地球升温,南大洋和南极环流的水也在升温,很可能加速南极冰层的融化,破坏极地生态环境,威胁极地动植物的生存。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搜索 七大洲 五大洲 四大洋 在百度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