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奇闻趣事 > 正文

可口可乐教给中国的事:可口可乐重新进入中国

news.xixik.com   2018/7/30 19:08:55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1978年12月19日,可口可乐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企。但是一开始,可口可乐只准卖给外国人,不准卖给中国人!可口可乐是外资的先驱,肯德基、麦当劳跟随其后,来中国开店抢夺市场。它也是中国企业的启蒙导师,教会了他们现代企业管理和运营的第一课。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你可能想不到,可口可乐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与中国一起走过了40年。

下面这段话,想必人人耳熟能详:

中国历史朝代表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迎来改革开放时代。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前后几天,还发生了一些重要事。

12月13日,中美在北京饭店完成建交谈判;在同一层楼的另一间会议时里,可口可乐公司也与中粮进行合作谈判

12月16日,中美建交公告发布

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2月19日,可口可乐宣布进军中国市场,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企

1

虽然获准入华,但离获得接受还很远。

在当时国人心中,可口可乐并不陌生,但都是出现在抗美援朝电影里,与美国大兵结对出现。

这几乎意味着,它就是帝国主义,是我们的敌人,同时还是资本主义奢靡生活的象征。

这种敌意贯穿民间与高层,并在可口可乐选址建厂时集中爆发。

可口可乐想选在上海,一个理由是,他们曾经就在民国上海建过厂,还请大明星阮玲玉做过代言。

可口可乐广告

但共和国上海不干了。

“卖国主义”“引进美国生活方式”“洋奴哲学”等等,大帽子扣了过来。

无奈之下,可口可乐放弃上海,几经周折,终于落户中粮下属北京烤鸭厂的旧厂房。那是1981年。

1980 年可口可乐中国工厂

成功建厂,让外国人很兴奋。

《纽约时报》报道说,工厂开业时,比两年多前中美邦交正常化还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With more fanfare than attended the normal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more than two years ago.

时任可口可乐集团主席也说:中国是个大宝贝,大,机会很多。

China to me is this giant baby. Big, but the opportunity is there to grow.

但他们都太乐观了。

当时,一瓶可乐,约四毛五分钱,而工人的平均工资,大概是四五十块,只能购买100瓶可乐。这相当于你现在月薪一万,花100元喝一瓶可乐。

何况,当时人们也没习惯这个味道。据说,还有人把可乐加热,觉得味道和中药差不多。

更重要的是,那时候的政治气氛。改革开放的大门不是一推就开的,需要一步步试探挪动,而且可能每一步都要摸着石头,惊险过河。

2

比如一次简单的促销活动,竟然惊动了党中央。

为了吸引大家尝鲜,可口可乐在北京街头搞了一次促销:买可乐,送气球或送筷子。

北京饭店工作人员正在搬运罐装可口可乐。

1978年12月13日,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在北京饭店签订协议。协议规定,美国采用补偿贸易方式或其他支付方法,向中国主要城市和游览区提供可口可乐制罐及装罐、装瓶设备,并在中国开设专厂灌装销售。

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做商业推广的外企,吸引了很多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的中国人,却不曾想也引起一些领导的不满。一个理由是:国家外汇那么紧张,为啥要浪费在可乐上。

为此,中央批示,可口可乐只准卖给外国人,不准卖给中国人!

于是,可口可乐被迫停止内销。

这让美国人十分迷茫:“一次简单的促销活动竟引起轩然大波,卖个汽水还惊动了政治局”。

罐装可口可乐进驻北京各大饭店与旅游区

但很快,通过中粮等机构的解释和争取,还是取消了禁令。但那个年代,这种暗礁简直防不胜防。

为此,许多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的企业,都把可口可乐视作中国开放程度的晴雨表。

3

可口可乐带来的,除了饮料,还有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伊始的中国,人们的物质生活贫乏,可口可乐所代表的惬意、畅快的西方休闲文化,勾起了不少人的兴趣。

中国年轻人带着笑脸,拿着可口可乐,在故宫、长城这样的地标前出现,成了两种文化对撞的经典形象——一个紧张的年代过去,一种愉快消费的生活到来。

1981年,一个时代弄潮儿,身着当时流行的军大衣,在故宫,拿着稀有的可口可乐。不过问他味道怎么样,他答曰,马马虎虎。

1984年4月,里根总统访华,那期《时代》周刊的封面写着“中国的新面孔,里根会看到什么”(China’s New Face What Reagan Will See),而配图是一个中国小伙子,拿着可口可乐,站在长城前。

1984年4月《时代周刊》封面

里根应该还会看到,中国的马路上,出现了可口可乐这些外国商品的广告牌。

电影《芳华》男主刘峰退役时,走过可口可乐广告牌

4

1986年,中国立法,要充分保护外企权益。

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外资,终于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但是,他们在中国依然小心翼翼。

这一年里,摇滚明星崔健开演唱会,曾找可口可乐拉赞助。但当时崔健是个争议角色,摇滚乐也只是先锋年轻人喜欢而已。

一心要做男女老少皆宜的大众消费品,可口可乐拒绝了崔健。

说到老少咸宜,不得不提另一个里程碑事件:可口可乐的广告登上电视。

80年代,电视机逐渐普及,看电视成为重要的休闲方式。央视想找可口可乐拉20万赞助,交换条件是播放可口可乐的广告。

20万美元,是可口可乐北京工厂一年的利润。但国家媒体、黄金时间,这样的机会,可口可乐没有错过。

1986年10月的一天,在《新闻联播》后,全国18家电视台同时播放了可口可乐的广告。

广告配着童安格的流行歌,洋溢着快乐生活的味道,在朋友聚会、闺女出嫁、父慈子孝等人生美好时刻,都需要来上一杯可口可乐。

后来人们心中可口可乐的形象,在此时已基本形成。

上海外滩,游人们喝着可口可乐

5

之后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

可口可乐是外资的先驱,肯德基麦当劳跟随其后,来中国开店抢夺市场。它也是中国企业的启蒙导师,教会了他们现代企业管理和运营的第一课。

1987年11月12日,肯德基中国起源店在大前门的斜对过隆重开业。当天,北京副市长和美国驻华大使都亲临现场剪彩。

可口可乐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也更顺畅,在中国开放的许多里程碑,都有可口可乐的身影。

1990年北京亚运会可口可乐广告牌

1990年,可口可乐专门组织了一个1500人的团队,服务北京亚运会,并陆续赞助了很多体育活动,塑造青春、活力、激情、与中国共成长的品牌形象。

可口可乐饮料服务车

到了21世纪,可口可乐利用年轻人追求个性、酷炫、张扬的特点,投其所好,请来谢霆锋、张柏芝等青春偶像代言。

80年代之后出生的这代人,自出生起就知道可口可乐:一罐红色包装的饮料,开罐时会冒气泡,冰镇更好喝,一直不到3块钱。

他们很难想象,这一普通的饮料,曾与这个国家的崛起有这么多瓜葛。

他们同样很难想象,改革开放之前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可口可乐见证改革开放40年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向世界打开大门,一批批外资企业也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作为最先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知名品牌,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也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重回中国,在华发展的新篇章。

重回中国大陆

在今天的中国,买一瓶可口可乐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但是你可能还不知道,早在20世纪20年代,它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而上海更是其中最重要的销售市场之一。

1927年,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并在上海设厂生产,当时是由屈臣氏矿泉水公司负责装瓶。到了1933年,短短的6年时间,上海厂已经是可口可乐在美国之外的最大装瓶厂。进入1948年,可口可乐在上海这座海派城市的销量一高歌,上海成为了第一个年销量超过100万标箱(2400万瓶)的美国境外市场。那时的上海滩,在百乐门、仙乐斯这些高级舞厅和娱乐场所里,可口可乐的时尚身影不可或缺。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在这几天前后,还发生了一些重要的事件。

那年12月13日,中国和美国在饭店完成建交谈判;而在同一层楼的另一间会议室里,可口可乐公司也正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下称“中粮公司”)进行合作谈判。三天后的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宣布双方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可口可乐公司紧随其后,在12月19日宣布进军中国市场,成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企。

根据可口可乐公司与中粮公司的协议,美国采用补偿贸易方式或其他支付方法,向中国主要城市和游览区提供可口可乐制罐及装罐、装瓶设备,在中国开设专厂灌装并销售。在可口可乐装瓶厂建立起来之前,从1979年起,用寄售方式由中粮公司安排销售。根据中粮公司的安排,在五丰行协助下,首批3000箱瓶装可口可乐于1979年底由发往。

选址建厂

可口可乐重返市场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在哪里建厂。美国方面提议选址在与可口可乐有过渊源的上海,但是,当中粮公司与上海有关部门联系时,却受到上海强烈抵制。据中粮总公司当事人回忆:当时有人中粮总公司引进可口可乐是“主义”“洋奴哲学”“引进美国生活方式”“打击民族工业”,是资本主义奢靡生活的象征。迫于压力,无奈之下,可口可乐放弃上海。

几经周折,1981年4月,在时任市委林乎加的支持下,装瓶厂最终落脚在五里店中粮公司下属烤鸭厂的一个旧厂房。为了保障水质,可口可乐为厂提供的是反渗透水净化系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这项技术。

双方当时的合作方式是:可口可乐赠送一条能实现每分钟最大灌装1200瓶以上的全自动化瓶装线,相当于当时国家的先进水平。中方每年花30万美元购买可口可乐的浓缩汁。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可口可乐先后派出了180多人次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帮助安装设备,调试和培训中国技术人员。最终考虑到员工的熟练程度、中国市场的需求和设备保养维修的便利,投产初期实际生产速度是每分钟300瓶。可口可乐方起初预计投资60万美元,最后建厂花了将近100万美元。

厂的建立对中国的饮料行业起到了示范作用,国内饮料行业,制药行业都前往参观,所有人都对可口可乐严格的质量管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反渗透的水处理设备和一分钟1000多瓶的生产速度,依然是中国饮料行业的主流。

试运营一周后,生产线正式投产,第一批中国灌装的可口可乐源源不断地走产线。当时《纽约时报》报道说,“工厂开业时,比两年多前中美邦交正常化还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时任可口可乐集团也说:“中国是个大宝贝,机会很多。”之后,可口可乐公司又在广州等地先后开设瓶装厂,并于1988年在上海建成了装瓶厂和浓缩液厂。从此,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所有装瓶厂所需要的饮料浓缩液均来自上海。

声名鹊起

尽管当时可口可乐在国外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然而重回中国市场的初期,可口可乐的销售并没有像预期的那么乐观。当时,工人的平均工资大概是四五十块,大部分消费者接受度更高的是老字号汽水北冰洋,每瓶0.15元,而可口可乐是每瓶0.45元,是北冰洋汽水的三倍。何况,可口可乐已经阔别中国市场30多年,人们还不习惯它那略带中药的味道。

为了尽快打开市场,可口可乐分公司在各大商场推销买一瓶可乐,送一个气球或一双筷子,通过搞促销吸引了不少关注,这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做商业推广的外企。尽管可口可乐开始推销产品,但由于那时候的气氛,他们依然小心翼翼,毕竟改革开放才刚开始,需要一步步试探挪动,而且可能每一步都要摸着石头,惊险过河。

直到1986年,可口可乐才在中国声名鹊起。那年的4月12日,中国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国外资企业法》,明确要充分外企权益。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外资,终于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电视机逐渐普及,看电视已经成为老百姓重要的休闲方式。

1997年,北京街头的可口可乐零售摊

10月的一天,在《新闻联播》后,全国18家同时播放了可口可乐的广告。广告配着童安格的流行歌,洋溢着快乐生活的味道,在朋友、闺女出嫁、父慈子孝等人生美好时刻,都需要来上一杯可口可乐。这则广告向全中国的人们传递出一个信息:可口可乐可以在中国市场正大地销售了。此后,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广告铺天盖地,越来越多的人对可口可乐所代表的惬意、畅快的休闲文化产生了兴趣,可口可乐开始逐渐被中国消费者重新接受。

从1979年重返中国市场至今,可口可乐用39年的时间,在中国市场由无到有,现已跻身可口可乐公司全球第三大市场。更重要的是自可口可乐之后,肯德基、麦当劳相继跟随来到中国扩展事业版图。

见证中国发展

在中国开放的许多里程碑,都能见到可口可乐的身影。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举办亚运会,这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来自亚奥理事会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共6578人参加了这届亚运会。亚运会的成功,让全世界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和亚洲。可口可乐专门组织了一个1500人的团队,服务亚运会,分布于各比赛场馆的免费品尝活动伴随着亚运赛事的报道走进千家万户。此后,可口可乐对中国体育赛事的关注非常紧密,并陆续赞助了很多体育活动,塑造青春、活力、与中国共成长的品牌形象。

申办奥运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意愿,可口可乐参与了申奥到成功举办奥运会的过程。2001年7月13日,当“”这个名字借由时任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先生的声音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数十万群众涌上街头,五星红旗随处飘扬。可口可乐连夜启动生产线和物流链,打造了全新金色的申奥成功限量纪念罐,第二天一早就现身于狂欢的人群中。

随后的2003年8月3日,当奥运会会徽在天坛祈年殿揭标后,可口可乐成为第一家被授权使用新会徽的公司,100万罐带有中国印的可口可乐纪念罐上市。运动员的飒爽英姿、醇厚的中国文化、酷爽的可口可乐合而为一。

而在2005年11月11日,这个距离奥运会开幕1000天的日子里,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诞生了。可口可乐再次率先出击,在当天就推出了奥运会吉祥物纪念罐。

到了2008年8月8日,奥运五环像璀璨的繁星绚烂夺目,与五星红旗一起,在鸟巢体育场中央冉冉上升。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吟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口可乐再次献上限定的08.08.08奥运城市版金罐,畅爽奥运,小小的瓶罐了奥运每一个重要时刻。可口可乐已不仅仅是一种饮料,它还代表一种文化、一种营销、一种。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目前,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完成投资130亿美元、建有45个生产工厂,直接雇用员工约45000名,果汁类产品成为可口可乐全球第一大市场。2018年上半年可口可乐在中国营收约为200.35亿元人民币。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可口可乐有幸能够参与其中。”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詹鲲杰表示,“作为可口可乐公司全球第三大市场,中国代表了可口可乐最重要最激动的机遇,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可口可乐将继续与合作伙伴携手前行,通过不断创新,为中国的消费者创造更多他们喜爱的产品和品类。”

在可口可乐公司大中华区及韩国蒙古区业务副总裁张建弢看来,“可口可乐在中国经历了不平凡的4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参与者和者。”40年来,可口可乐在中国从单一品牌起步,发展到如今20多个品牌,经历了从产品创新到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特别是近10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和数字化发展迅速,可口可乐也通过应用AI系统来了解消费者、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等。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庞大的经济体量足以让国人对未来有十足的底气,通过深化和扩大经济活动,中国依然有望巨大的增长潜力。”张建弢说。

“2018年我们推出了几十种新产品,中国区的业务非常好。”张建弢认为,2018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的P增长比较稳定、表明中国的消费者需求仍在增加,“对于减税、减费的政策我们发自肺腑的支持,企业也因此有了更多信心,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开足马力把市场做得更好。”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