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满江红》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人(今安阳市汤阴县城东30里的菜园镇程岗村)。南宋时期抗金名将。16岁从军,32岁擢节度使,绍兴十年(1140年),出师中原,收复郑州、洛阳等失地,后被赵构、秦桧逼令班师,解除兵权,后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谋反下狱。
中国岳飞庙不少,岳飞庙在全国比较有名的有四座,分别是:开封朱仙镇、汤阴、武昌和杭州岳飞庙统一称为全国四大岳飞庙。
河南汤阴的庙飞庙
始建年代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重建,历代屡有增建,现今面积4000多平方米,殿宇建筑近百间。它整体座北朝南,外廊呈长方形。临街大门为精忠坊,坊之正中阳镌明孝宗朱佑樘赐额“宋岳忠武王庙”,两侧八字墙上用青石碣分别阳刻“忠”、“孝”两个大字。
进入庙里,首先看到的是碑碣林立,东有肃瞻亭,西有觐光亭。接着是御碑亭,穿过御碑亭,便是岳庙之主体建筑——正殿。该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斗拱型制为五踩重翘重昂,硬山式建筑。殿门楣上悬有五块巨匾,分别是“乃武乃文”、“故乡俎豆”、“忠灵示泯”、“百战精威”、“乾坤正气”。其中“百战神威”和“忠灵未泯”为清帝光绪和太后慈禧所题。
大殿两侧的东西庑中,为岳飞史迹陈列室。大殿后院,是寝殿、岳云祠、四子祠、岳珂祠、孝娥祠、三代祠等。
朱仙镇岳飞庙
朱仙镇岳飞庙,岳飞一生战争的顶峰,在朱仙镇留下诸多岳飞抗金的遗迹。
朱仙镇岳飞庙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西南二十二公里朱仙镇上,俗称岳王庙,它始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70年)秋九月。
如今的岳飞庙为1987年拨款整修的,它占地12320平方米,由山、铁铸跪像、碑廊、拜殿、正殿、寝殿和岳飞及家人、爱将的彩绘塑像组成。
杭州岳王庙
杭州岳王庙始建于南宋嘉定14年(1221年),如今的建筑是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重建的,民国七年(1918)进行大修。
门厅上方悬挂着“岳王庙”的三个大字。进入门厅后为正殿。
正殿为重檐歇山顶,檐间悬“心昭天日”匾,殿前两侧有庑殿,忠烈庙西为启忠祠。
而岳飞墓位于整体建筑的左侧,为是1979年重修的。整个墓坐西朝东,以石块围砌而成。穿过墓门有甬道通至墓前,道旁列有石人、石兽,岳飞墓在正中,墓碑刻有“宋岳鄂王墓”。
石栏的正面望柱写有对联一副“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一联。墓门的下边有四个铁铸的人像,分别是陷害岳飞的秦桧、王氏、张俊、万俟莴四人。跪像的背后墓门上的对联非常引人深思,“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湖北岳飞庙
它始建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二月,岳飞冤案昭雪后,鄂州首先请求为岳飞建庙。
清末以来,岳氏宗族重大活动就形成了南在湖北武昌老城忠烈庙,北在河南汤阴岳王庙的格局。不过非常不幸,该庙初毁于咸丰兵乱,大毁于武汉抗日保卫战前夕,现遗址仅存岳王台。
其实不管是哪个的岳飞庙,都是历代人民凭吊民族英雄的纪念圣地,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说明全国各地都对民族英雄祭拜与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