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不得不提秦始皇
他在史书上的名号可不少
像是“千古一帝”“残酷暴君”等等
今天我们不妨来幻想一下
这样一个让人摸不透的帝王
如果从来没在历史上出现过
我们现在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跨省如跨国
在秦朝">秦朝之前的战国时期,整个中国完全处于一个四分五裂的状态,当时强大诸侯国一共有七个,它们每天的日程安排就是你打我我打你。后来强大的秦始皇登场了,一举打趴了其他六国。这就是秦始皇在历史上最出名的功绩——吞并六国,统一华夏。
秦吞并六国示意图
如果没有秦始皇,中国很可能会和现在的欧洲一样,变成很多个小国家。假如你是山东人,要到北京办点事儿,你还需要提前办个签证。
“方言”等级考试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各个国家的文字也很不统一,秦国人写封信向楚国人问好,楚国人还以为是在骂他。有强迫症的秦始皇觉得这样不利于国家团结,于是下令统一文字,把小篆定为官方文字。
战国时期七国文字
要是没有秦始皇,现在这些古文字很可能会被保留下来,并成为齐国、赵国等“国家”的官方语言文字。到时候,为了方便国际交流,你很可能要学习临近几个“国家”的语言。也就是说,你不止要学英语,还得熟练掌握闽南话、温州话、上海话、陕西话、广东话等等难度爆表的方言。
土特产变“进口商品”
中原没有统一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原本各地的土特产,摇身一变,成了各国的进口商品。
到时候商场里卖的将会是“楚国进口热干面”、“秦国进口肉夹馍”、“燕国进口煎饼馃子”……由于税率、汇率等原因,原本5块钱的土特产,你可能要花50块钱才能买到。
不仅如此,如果没有秦始皇,各国的货币">货币也会不一样,就像现在的欧洲,有英镑、法郎、荷兰盾、欧元等等。如果你从北京到上海买东西,还得要提前换好楚国专用货币">货币才行。
超市大乱斗
秦始皇统一中原后,还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统一度量衡。所谓“度量衡”,就是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东周时期各个国家的度量衡极其混乱,魏国人到赵国买只 6斤的鸡,回家一称只有 4斤 8两;赵国人到韩国买匹 10米的布,回家一量多了2米。
想象一下,如果这个场景换到现代,那超市里可就热闹了:顾客指责超市缺斤少两,超市建议顾客回去重修数学课,到时候整个中国最热门的电话应该就是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
秦·两诏铜权(衡器)
高7厘米,重约 250克
交通堵塞
作为“基建狂魔”,秦始皇很注重国家的基础设施工程,他建造了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驰道。驰道有近十条,都是从咸阳为起点,通往全国各个地区。并且他还抽空修了一条大运河——灵渠,从水陆两头打通了秦朝">秦朝的任督二脉,极大改善了秦朝">秦朝的交通情况,促进了几个地区间的经济发展。
秦始皇还统一了全国车轮之间的距离
方便车辆往来
这叫做“ 车同轨”
驰道可以说是现在高速公路的“鼻祖”,如果没有它,那我们现在原本上学 10分钟的路,可能要因为堵车而延长到 30分钟。
战争不断
在秦朝">秦朝之前的周朝">周朝,国家实行的是“分封制”,就是周天子把地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分给各个诸侯,诸侯爱做啥做啥,没人管。更要命的是这块地还是世袭的,爸爸死了可以传给儿子,儿子死了可以传给孙子……于是过了几百年,几个诸侯国越来越强,就开始互相抢地盘,今天你抢我,明天我抢你,这就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秦始皇建了秦朝">秦朝之后,觉得分封制不太行,于是重新搞了一套“ 郡县制”,把全国分成几十个郡,郡里再分几十个县,然后直接派人到各个郡县去做官,做到退休了就再派个新人过去,这样整个国家就完全在秦始皇的掌控之中。
如果秦始皇没有确定郡县制,那么现在中原地区有可能仍旧像战国时期一样,几个国家天天打仗,百姓的日子也就不会有这么幸福了。
在历史上
秦始皇做过的事还不止这些
如果他没有建长城,没有焚书坑儒
没有南征百越,没有修建始皇陵
这个世界又会变得有什么不一样呢?
谁也猜不到
因为历史就是历史
没有“如果”,只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