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代,在湖北建藩朱姓藩王有十一位。有封在武昌的楚王,荆州的湘王,辽王,惠王,安陆的郢王,梁王,兴王,寿王,景王,襄阳的襄王,蕲春的荆王。
楚王朱桢
朱桢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六子。洪武三年(1370年)封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17岁的朱桢离开父母,正式前往封地武昌就籓。后又历经8位楚王,共9位。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攻占武昌,末代楚王朱华奎被张献忠活捉,关进铁笼沉入了江中,楚王府后来也张献忠被付之一炬,历时262年的楚王就此结束。
湘王朱柏
朱柏是朱元璋第十二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为湘王。洪武十八年(1385年),14岁的朱柏赴封地荆州就藩。建文元年(1399年),有人告发湘王朱柏谋反,建文帝朱允炆派人叫他到南京接受朝廷问话,朱柏担心有口说不清、有去无回,为此一家人紧闭大门,自焚而死,无子封国除。
辽王朱植
是朱元璋的第十五子,洪武二十六年(1393)就藩辽东广宁卫(今辽宁省北镇市)。建文元年,将他改封到湖北荆州。隆庆二年(1568年),隆庆皇帝朱载垕将第八任辽王朱宪废为庶人,并撤除辽藩。
郢王朱栋
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四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3岁的朱栋被朱元璋封为郢王,永乐六年(1408),20岁的朱栋离开南京,来到湖北安陆府就籓。永乐十二年(1414)去世,年仅26岁朱栋病死,没有儿子,郢藩废除。
梁王朱瞻垍
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九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被封为梁王。宣德四年(1429年),18岁的朱瞻垍赴封地安陆府就籓,梁王朱瞻垍用的王府是郢王朱栋的旧王府,正统六年(1441年)英年早逝,年仅30岁,也没有儿子,梁藩被废除。
襄王朱瞻墡
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五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被封为襄王,宣德四年(1429年)就藩长沙府。正统元年(1436年)从长沙迁到襄阳就藩。正统帝朱祁镇被俘,期间有人说襄王朱瞻墡将要继位,最后他亲自去京城向皇帝解释。崇祯十四年(1641年),张献忠攻破襄阳城,末代襄王朱翊铭及其家人被张献忠处死,在襄阳历时205年的襄王府就此结束。
荆王朱瞻堈
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六子,原本封在建昌府(今江西南城县),但他不习惯,要求迁到河南去,他的侄子明英宗朱祁镇让他迁至湖北蕲春。正统十年(1445年),朱瞻堈迁到湖北蕲春就藩。荆王共历10代。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的农民军攻破蕲州,抢掠荆王府后将其一把火烧掉,荆藩结束,前后历时198年。
兴王朱佑杬
朱佑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被封为兴王。弘治七年(1494年),18岁的朱祐杬到湖广安陆府(现钟祥市)就藩。朱祐杬生了一个皇帝就是嘉靖帝朱厚熜,兴王历2代。
寿王朱祐榰
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九子。弘治四年(1491年),3岁的朱祐榰被朱祐樘封为寿王。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四川保宁府就藩,后来要求改封到内地,明武宗朱厚照上台后,将朱祐榰内迁,正德元年(1505年),24岁的寿王朱祐榰迁到湖北德安府(现在安陆市境内),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去世,享年64岁。因为没有儿子,寿藩除。
景王朱载圳
明世宗朱厚熜活到成年的两个儿子之一,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朱载圳仅比明穆宗朱载垕小1个月。朱载圳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被封为景王。嘉靖四十年(1561年),24岁的朱载圳来到湖北德安府(现安陆市境内)就藩。朱载圳在这里只住了4年,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去世,无子,景藩被废除。
惠王朱常润
明神宗朱翊钧第六子。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月受封惠王,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就藩荆州府。在荆州十年,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张献忠在湖广四处征战。朱常润四处逃窜,后来投降清朝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