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说:“色恶不食,臭恶不食。”意思是颜色变坏了不吃,味道变臭了也不吃。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人们讲究“色香味”俱全,中国人也向来都把“吃香的喝辣的”作为享受生活的最高标准,一道菜品的出品和香气,无疑能起到第一时间勾起食客食欲的作用。可见“香”是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但总有一些反其道而行之的“奇葩”,它们占据着中国美食的半壁江山,一些臭味的食物一样能吸引一众忠实的食客,比如说下面这几种中国独有的小吃,可是公认的“闻着臭吃着香”的美味。大家看看,你有没有嗜臭的癖好?
臭豆腐
中国的臭豆腐有两种,一种是黑色的长沙臭豆腐,一种是白中透黄的绍兴臭豆腐。无论是哪种臭豆腐,臭味都是它们不变的味道,以至于不少人在品尝之前都要捏着鼻子,屏住呼吸,才敢张开嘴巴咬上一口。长沙臭豆腐滋味浓郁,外皮脆,里面软,是长沙街头常能见到的小吃。绍兴臭豆腐走的是小清新风格,在绍兴本地一些小店铺里依然在制作。
臭豆腐可谓是臭食界的佼佼者,它是中国汉族特色小吃之一,是一种豆腐发酵制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最风光的时代可追溯到清宣统年间,慈禧太后赐名“青方”,在北方和南方臭豆腐的制作方式、食用方法差异很大。臭豆腐在南方又称臭干子,臭它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不喜欢的人对它敬而远之,而喜欢的人则觉得吃起来臭中带香、耐人寻味,死忠粉们喜欢吃带汤的,配上蒜泥、香菜、萝卜干,一口咬下去,在嘴里能爆汁。
臭屁醋
广东人熟悉的臭屁醋,原料是黏米、糯米和清水,将米炒香后加入水,密封在瓦罐中,3个月后就能获得一罐臭屁醋。广东人相信,喝臭屁醋能让身体变得更健康,更能抵御广东的湿气,特别是在夏天,臭屁醋炖猪脚、臭屁醋炖鸡块,是当地人必吃的美味。这是这臭屁醋如同名字一般劝退人,闻起来和臭屁一样,谁敢喝一口?
臭鳜鱼
徽菜经典代表的臭鳜鱼,让人们发现比新鲜鳜鱼更好吃的一种做法。将鳜鱼用盐腌制起来,不仅能让鳜鱼的保存时间延长,就连鱼肉的风味也变得不一样。腌好的鳜鱼浑身发青,鱼鳃却是红色的,这时候将鳜鱼烧好,浇上自家调制的酱汁,臭鳜鱼的风味让无数人倾倒,以至于闻到它的臭味,都有人流口水。
臭鳜鱼是一道徽州名菜,别有风味。它统称“桶鲜鱼”,又俗称“腌鲜鱼”。所谓“腌鲜”,在徽州土话中就是臭的意思。相传是古代一个嫁到外地的徽州姑娘回娘家,给娘家带了几斤鳜鱼,怕路程太远就用盐腌上了,谁知到了娘家后鱼已经散发阵阵恶臭了。节省的娘家老母不忍心扔,把臭了的鳜鱼加了些臭豆腐卤汁、辣椒等辅料,竟然烧出了一道臭味不浓、且鱼肉鲜嫩非常的美味。臭鳜鱼的臭味淡、口感鲜,很适合初次食臭的人士。
臭苋菜梗
宁波人爱好臭味美食,臭苋菜梗几乎构成所有臭味美食的基底。上面提到的绍兴臭豆腐,浸泡豆腐的卤汁就是腌制好臭苋菜梗后剩下的汤汁。臭苋菜梗,吃起来很费牙齿,纤维极粗,却能在腌制过程中释放更多的鲜美滋味。腌制好的臭苋菜梗,只需要一根,就能下一碗饭,而汤汁还可以制作宁波特产臭冬瓜、臭菜心等小吃。
鼎鼎有名的“蒸双臭”就是臭苋菜和臭豆腐的组合,软塌塌、香糜糜、臭兮兮,那个味道简直上头。如果你吃腻了大鱼大肉,不妨来一盆“蒸双臭”,那绝对是开胃的良品。
据说地道的吃苋菜梗的方法是先用门牙挤出梗中的“肉质”,再猛一吮,一股奇鲜直冲舌尖,吸一下鼻子说声香,再吸一下鼻子,再说一声香。
螺蛳粉
一直觉得螺蛳粉就是螺蛳加粉,后来才知道螺蛳粉里并没有螺蛳,就像老婆饼里没有老婆,它是一道来自广西柳州的风味小吃,由柳州特有的米粉,加上酸笋、木耳、花生等配料及适度的酸辣味和螺蛳汤调合而成。具有酸、辣、鲜、爽、烫的风味。喜欢它的人,觉得它是生命之光,欲念之火。而不爱的人觉得那是厕所炸了的味道……其实准确地来说,螺蛳粉臭臭的味道,跟粉本身没有关系,而是其中放的酸笋在“作怪”。但酸笋带来的酸爽滋味,却是无法代替的,闻惯了螺蛳粉的臭味,就不会觉得它臭,只会依靠这股臭味来评判这碗螺蛳粉到底够不够味,正不正宗。从开始嗦粉的那一刻,就知道已经沦陷了,甚至感觉这二十几年都白活了!每到周末叫上“臭味相投”的小伙伴一起嗦一碗,那酸爽简直了!而今柳州螺蛳粉制作成塑封包装,在全国各地都能买到。
腌汤火锅
贵州地区的庵汤火锅,让不少爱好重口味的人都不敢下口。庵汤,前身是将剩饭剩菜密封在瓦罐中发酵制作出来的酸水。将酸水做成庵汤火锅,味道浓烈刺鼻,气味让人难以忍受。曾经有人因为在外思乡,将保存的庵汤做成火锅,却不想邻居被臭得不行,过来和他吵架。如今的庵汤火锅大多经过改良,气味已经没那么臭了,但在雷山深处,依然保留传统口味的庵汤火锅。
绍兴臭千张
千张即北方所称豆腐皮。臭千张可谓丰富多彩的绍兴臭味菜中的代表。
对一个真正的绍兴人来说,臭豆腐只是小儿科。在绍兴美食谱系之中,“臭”是一种别样风情的滋味:臭苋菜梗、臭千张、臭腌蛋、臭百叶、臭冬瓜、臭咸鲞……各 种“臭烘烘”的美食,成就了别致的绍兴滋味。咸亨酒店里的下酒菜都是小菜,不隆重,其间却可见绍兴风情。咸亨酒店北方区负责人岳岱特别推荐臭千张,初看颤 巍巍,入味软糯,下面是一层油,臭千张坐落其中,显得落落大方。“一般人闻到这股味就受不了,但是越吃越爱吃,下米饭才叫绝配。”他一边夹起一块臭千张, 一边喝下一口黄酒。
为什么会有人喜欢吃臭臭的东西?
其实,香和臭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管什么气体,浓度超高后都会很难闻。比如淡淡的茉莉花香让人感到舒适,但如果香味是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恐怕会甜得刺鼻。
所以,“臭不臭”是没有标准的。有人喜欢臭豆腐、螺蛳粉的刺激劲,反而蛋糕香甜的气味让他们觉得腻;有人则刚好相反。
那么人类为什么喜欢吃臭?主要有这几点原因:
在古代,人类长期受制于食物匮乏,又没有很好的保存食物方法,这就导致食物哪怕变质腐烂了也舍不得扔掉。
吃过几次之后人们发现,腐烂的食物虽然臭,但并没有毒,反而吃起来有着特别的风味。慢慢地,人们开始主动接纳“臭”,并对食物进行“变臭”加工,比如腌制、晾晒等,从而延长食物的保存期限。
还有一些居住环境比较恶劣、获取食物难度更大的地区,比如生活在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他们会将生海雀放入生海豹体内,经由海豹胃酸发酵数月甚至一年以上再食用,以此来获取人体必需的营养。
“闻”和“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闻”的顺序是气味先吸入鼻子,经鼻腔过滤,再进入肺部。而“吃”的过程是食物进入口腔,被口腔中的味蕾细胞感知,同时,一些挥发性气味分子还会从口腔进入鼻腔,所以“吃”是一种综合体验。
可以看出,“闻”和“吃”感知气味的方式不同,体验也完全不同。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食物闻着臭,吃起来却很香。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吃臭”还是一种猎奇心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总有些人心中疑惑:“为什么有人喜欢吃那么臭的食物?”在好奇心的趋势下,他们开始尝试,并可能逐渐爱上吃“臭”。
还有从众心理,步行街中的臭豆腐摊,经常排很长的队,有些人抱着“这么多人排队,肯定好吃”的想法,也开始加入吃“臭”一族,这就使得原本没有吃“臭”习惯的人也吃上了“臭”。
总的来说,人类对臭味食物的喜爱跟当地物产、饮食传统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有长期吃臭的历史,吃臭也写进人类基因的味觉记忆。
其实,嗜臭的喜好也叫逐臭癖,这种癖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只不过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其实,文比较臭的味道,能够有效的刺激我们胃肠的运动,而且也能够刺激我们的味觉,只不过有些人喜欢闻脚臭,但是有一些人却喜欢吃比较臭的食物,比如像臭豆腐,这样的食物都是很多美食爱好者的心头好,所以喜欢闻脚臭也并不代表是一种变态的癖好,只是每个人的喜好不同而已。
其实大多数人只是对自己的臭袜子或者体味有想嗅一嗅的本能,而对他人身上的臭味却没有想闻一闻的冲动,而这种现象也比较常见。另外,不仅仅中国人喜欢吃臭豆腐,在地球上有很多国家都出产比较臭的食物,比如像日本的纳豆,欧美的芝士,而这些食物都受到广泛的欢迎和认可,而人们通过吃这些臭的食物,能够刺激我们的味蕾并且有效的增强我们的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