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
而在晋江,十二时辰会有怎么样的故事呢?
凌晨,有人在梦乡熟睡,有人在街头狂嗨。零点的晋江街头,总能看到很多故事。
零点的大怣面线糊挤满了前来吃夜宵的觅食者,白天的时间属于工作,夜晚的狂欢属于自己。
大怣面线糊负责打面的阿姨犹如打仗一般,三十种配料在她的手中挥洒自如。
凌晨的街头,人车稀少,却总有几盏灯为你而亮。
小怣面线糊24小时营业,在莲屿街,一抹微光抚慰了许多夜行者。
一碗的面线糊不算贵,面线糊的汤头是最大的特色,汤底白白的很浓稠,是用大骨汤和鱼汤熬了4、5个小时才熬出来的。
在安静的深夜,对于刚刚结束工作的加班族又或者还没下班的夜班族,或者正需要这样一碗暖流刺激一下疲惫的身心。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晋江吗?科比凌晨四点在追逐自己的篮球梦,而在晋江,同样有一群人努力为自己的梦想打拼。
青阳人的一天,是由凌晨四点开始的。而翰林池菜市场是青阳最早的老牌菜市场,负责一日三餐的家庭掌勺们,每天都要逛逛菜市场,与这一斤二两肉打打交道。
这里的菜市场,似乎彪悍的阿姨比大叔还多。一进菜市场的大门,声势浩大的剁肉声迎面而来,“do! do!do!do!”
放眼望去全是挥舞着大刀的阿姨,无比娴熟淡定。
在晋江,怕是只有紫帽山顶才能感受恢弘的日出。静静看着阳光洒向整座晋江,偌大的城市慢慢苏醒过来。
如果想要泡茶,在这里可以借到一套茶具和一壶热水壶,泡茶、聊天、吃美食,看日出!
晋江人的早晨大多从一碗花生汤开始,喝完一碗花生汤,一天都充满了干劲。
旧公交站对面的巷子,华友对面,有一处躲在巷内的早餐店。很多人还不知道,也有很多人秘密收藏了许多年。
这里的阿姨很热情,关于花生汤,阿姨有自己的信仰。必须提前一天的下午就熬好花生汤,用煤炉锅慢慢压足两三个小时,汤头才足够浓郁。
晋江城开始忙碌起来。白领端着咖啡走进了办公室;快迟到的踩点王一手吃着包子,一手飞速地打上了卡。
而对于没有上班的人来说,可以到阳光路艾尔文网咖楼下吃一碗肠粉。这个时间来,人不会太多,不需要抢座位。
肠粉加了葱头油调香,所以酱汁泛着油光,咸香中带有柔和的鲜甜,非常符合我们晋江人的胃口。
中午去老字号肉丸是很多人的最爱。这间开了小20年的肉丸店,每天中午来,店里都会挤满了客人。
“来一份肉丸汤!”
话音刚落,店内的阿姨便熟稔地加料舀汤,几十秒,一气呵成,放在柜台上。你就可以端走一碗热乎乎的肉丸汤啦!
用文火煮出来的肉丸呈现出最弹最饱满的状态,咬下每一口都是咸香多汁哦~丸子汤还可以搭配拳头母和酥糕,也极赞的!
午后,有人选择熄灯午睡,亦有人抓紧休息时间去刷街,而饭后来杯烧仙草,降降温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杯牛奶。”
“一杯奶茶,一杯蜂蜜。”
清凉的舒适感和甘甜的味道,让人有种已经逃离了夏天的错觉…..
店里的东西不多,结合起来也就只有三种口味的烧仙草,蜂蜜、牛奶、奶茶,并一直都主打用草汁熬制的仙草。
夕阳西下,上班族开始了下班倒计时。夏日的傍晚,来碗石花膏很惬意消暑。
老蔡搬来翰林春天的新店有两三个月了,换了新衣的老店,更加注重环境的舒适性。只有青阳人才懂的老蔡,有人说它是童年回忆,或是夏天的代名词。
来吃老蔡的80%的人都瞅准了芋圆。芋圆都是蔡老板自己手作的,每天要做两三大盆,依然供不应求,6点以后来基本吃不到,天气热的话5点就断货了。
夜幕降临,又到了吃货们打牙祭的时间。
而在美食聚集地,铭辉沙嗲面俨然成为了网红美食打卡点。提起青阳的沙嗲面,第一口脱口而出的也许很多都是铭辉。几乎每次去店里,都能遇见外地的吃货慕名前来觅食。
个人认为铭辉的价格在青阳沙嗲面界还算平价呢~汤头味道很重,不过也有人觉得偏油哦~我想铭辉应该是全晋江生意zui好的沙嗲面了吧!
夜晚的晋江与白天的车水马龙有所不同,这个时间点出动的晋江人终于做回了自己,刷一波精彩的夜生活。
在煌记车仔面里就聚集了一波爱吃面的年轻人。
煌记车仔面的熟客们,都知道他们家有一条“江湖规矩”,那就是不能太早去吃面!虽然营业时间是下午4点,但任性的老板都是看心情开店!
“车仔面上淋的胡椒酱是我跟香港朋友交流之后,自己慢慢调制出来的!”老板很骄傲地告诉我们,这胡椒酱一天可以卖4锅!
夜已深,但爱吃的晋江人十二时辰的觅食之旅并没有完结。那些街头巷尾24小时营业的店继续收纳着大家的狂欢。
都说晋江人爱吃烧烤,深夜一到,托着一身工作疲惫的身躯,心照不宣的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开始蠢蠢欲动。
市标一带的烧烤有很多,但要说一霸级别的必须有五星烧烤。前年发现这家烧烤的时候,还支着摊子、搭着帐篷呢,不过现在早就搬到对面更大的店面了。
锡纸烤猪脑是这里每天都卖断货的一款,还有厚切的五花肉串,焦脆程度刚好,烤生蚝、炭烤茄子都不错,这里的烧烤样样不踩雷,放心撸串吧!
就这样,这座城市送给晋江人十二时辰的美景,也喂饱了晋江人的胃。
而它的新十二时辰又将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