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几千年的文化浩劫:文革时期掘坟史

news.xixik.com   2013-1-1 19:01:52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文革时期掘坟史: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扬灰。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平板车上游街示众。杭州革命青年砸了岳庙,连岳飞的坟也刨了个底朝天。岳武穆被焚骨扬灰。

毛泽东秘书胡乔木作《沁园春·杭州感事》请毛泽东修改, 毛便在该词原稿上写下一段尖锐批语“杭州及别处,行近郊原, 处处与鬼为邻,几百年犹难扫尽。今日仅仅挖了几堆朽骨, 便以为问题解决,太轻敌了。至于庙,连一个也未动。” 1964年,胡乔木来到杭州说:“毛主席在西湖刘庄眺望, 见古人坟墓,与鬼为邻,很不高兴啊!”

省委不敢怠慢,遂开始拆毁于谦、张苍水、徐锡麟、裘绍、尹维峻、 苏曼殊等墓、武松牌坊等,还有淞沪战役、北伐纪念碑及菩萨佛像。 1965年炸开秋瑾墓,将其遗骨扔进瓦罐埋葬。

中国历史朝代表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提出“ 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 旧风俗、旧习惯”的口号,“破四旧”风潮始兴,此乃“文革” 的预热阶段。各地红卫兵开始冲击寺院古迹,捣毁神龛佛像, 焚毁藏书字画。除此之外,挖掘坟墓,毁尸焚骨,竟变得极为常见。

蒙元灭宋,孔庙无损;满清入关,依然无损;日本侵华,也无损。 无论谁主中华,至圣孔子都受到无限推崇,然却躲不过“文革” 一劫。

11月,北京师范大学红卫兵首领谭厚兰率众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集会,誓师捣毁“ 孔家店”。带着两百名红卫兵前往山东曲阜联合曲阜师范学院红卫兵,发动无产阶级贫下中农声讨孔夫子,砸烂了孔子坟墓。从11月9日至12月7日, 他们共毁坏文物6000余件,孔子塑像被毁, 同时烧毁古书2700余册,字画900多轴,石碑千余块。 为了更快地掘开墓穴,红卫兵动用了现代化的雷管和炸药。 掘得孔子骨骇示众后,遂被焚毁。著名的“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 大碑碎断几截。孔氏后人的一些墓也被掘, 孔子第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的棺材打开后,暴尸于众。

为此, 居台湾的孔子七十七代衍圣公孙孔德成多次拒绝大陆方面的邀请, 誓死不再回曲阜,甚至连在北京任“终身制全国政协委员” 的姐姐孔德懋(1917年9月15日 -2021年11月15日)也不愿见。20世纪末,曲阜当地生产出一种以“孔府”命名,风靡全国的白酒——“孔府家酒”。曲阜代表团到台湾去拜访孔德成,盛情邀请他回归故里,去家乡看看新气象。作为家乡建设新成就的象征,代表团向孔德成献上了一份厚礼——包装豪华的“孔府家酒”。孔德成瞥了一眼盒上印的“孔府家酒”几个字,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们孔家没有这种酒。”孔府家酒”没能使得孔德成想家,根据其遗嘱,他死后遗体将葬在台湾的三峡公墓,成为历史上第二位没有葬于孔林的“衍圣公”。曲阜孔林是孔子家族墓地,前后使用了约2000多年,共计有孔氏子孙墓10余万座。如果不是因为历史原因,不是孔德成内心永远的伤痛,绝不会选择让自己生不回来,客死异乡谁不想叶落归根?圣祖孔子墓被挖,亲生父母的墓被挖, 作为最后的衍圣公,孔德成从未得到过有关方面一声郑重的道歉。

各地红卫兵竞相效仿,冲击寺院、古迹,捣毁神佛塑像、牌坊石碑,查抄、焚烧藏书、名家字画……甚至打擂台似的相互竞赛,看谁的花样翻新出彩,掘墓风也迅速刮遍神州。尽管早在1962年,毛泽东曾强调,“谈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但张之洞的坟墓,在这样疯狂的大潮中也未能幸免。

“文革”时期,北京1958年第一次文物普查中保存下来的6843处文物,有4922处被毁,其中大部分毁于1966年的8、9月间,清华大学“二校门”也是其中之一。

本文摘自:《中外文摘》2008年第21期,作者:过客,原题:《“文革”中被破坏的珍贵文物清单》

1、炎、黄二帝被中华民族奉为始祖,他们同样难逃厄运。“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扬灰”,黄帝陵号称“天下第一陵”,亦被永久性的毁灭。

2、造字者仓颉的墓园被毁,改造成了“烈士陵园”。

3、山西舜帝陵被毁,墓冢挂上了大喇叭。

4、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平板车上游街示众。

5、世界佛教第一至宝,佛祖释尊在世时亲自开光的三圣像之一八岁等身像被捣毁面目。

1966年孔子墓蒙难:坟冢被掘 圣贤头颅被当球踢

孔子像胸前贴上“头号大坏蛋“的标语

红卫兵将大成殿的“万世师表“等大匾摘了下来,拉到孔林西南角纵火烧毁。

1966年11月10日,谭厚兰一行二百多人到曲阜,与曲阜师范学院联合成立“讨孔联络站”。砸孔坟前,他们请示了戚本禹,戚又请示陈伯达。12日,陈批示“孔坟可以挖掉。”他们便砸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查封孔府,扫荡了孔子及其后裔安息的孔林。这次扒坟的主要对象是“上三代、下三代”。所谓“上三代”指的是孔子及其儿子、孙子,“下三代”即埋在孔林里的最后一个衍圣公孔令贻及其父亲与祖父,这种扒法大概象征着将孔家店从头到尾全部捣毁了。被红卫兵小将们捣毁的不仅仅是“孔家店”,更是中华文化的命脉。遭遇浩劫的孔子故里,在全国破四旧运动中损失最为惨重。毛说过“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的话,写过“孔子名高实秕糠”的诗句。“毛主席语录”是红卫兵行动的依据,毛泽东思想给他们掘坟的胆量,这是毫无疑问的。由于戚本禹称赞谭厚兰们“造反造得很好!”掘坟风迅速传遍全国。除了挖不着的,凡史籍中挂了个名字的人,差不多都在一九六六年被掘了坟。孔府、孔庙、孔林,共计有一千多块石碑被砸断或推倒,烧毁、毁坏文物六千多件,十万多册书籍被烧毁或被当做废纸处理,五千多株古松柏被伐,二千多座坟墓被盗掘。文革后国家花费了三十多万元,才收回一部分为盗墓者私藏的金银财宝。

6、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的坟墓被铲平,挖掘,“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碎!庙碑被砸碎了,孔庙中的泥胎塑像被捣毁。孔子的七十六代孙令贻的坟墓被掘开。

7、和县乌江畔项羽的霸王庙、虞姬庙和虞姬墓,香火延续两千年,“横扫”之后,庙、墓皆被砸成一片废墟。“文革”后去霸王庙的凭吊者,见到的只是半埋在土里半露在地上的石狮子。

8、在横扫一切的风暴中,汉代名将霍去病的霍陵也遭了殃,香烛、签筒被打烂之外,霍去病的塑像也毁于一旦。

9、颐和园佛香阁被砸,大佛被毁。

10、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文庙和王文成公祠两组建筑包括王阳明的塑像,全部在“文革”中被平毁无遗。

11、古城太原的新任市委书记三把火,第一把是砸庙宇,全市一百九十处庙宇古迹,除十几处可保留外,通通毁掉。他一声令下,一百多处古迹在一天之内全部毁掉。山西省博物馆馆长闻讯赶到芳林寺,只捡回一包泥塑人头。

12、汉代医圣张仲景的塑像被捣毁,墓亭、石碑被砸烂,“张仲景纪念馆”的展览品也被洗劫一空。“医圣祠”已不复存在。

13、河南南阳诸葛亮的“诸葛草庐”(又名武侯祠)的“千古人龙”、“汉昭烈皇帝三顾处”、“文韬武略”三道石坊及人物塑像、祠存明成化年间塑造的十八尊琉璃罗汉全部被捣毁,殿宇饰物被砸掉,珍藏的清康熙《龙岗志》、《忠武志》木刻文版被焚烧。

14、汉中勉县“古定军山”石碑,也因诸葛亮是个“地主分子”而被砸毁。

15、东晋书圣王羲之的陵墓及占地二十亩的金庭观几乎全部被毁,只剩下右军祠前几株千年古柏陪伴书圣失去了居所的亡魂。

16、唐朝文成公主当年亲自主持塑造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二人的塑像(安放觉拉寺),被捣毁。

17、合肥人代代保护、年年祭扫的“包青天”墓,也毁于一旦。

18、河南汤阴县中学生将南宋岳飞等人的塑像、铜像,秦桧等“五奸党”的铁跪像,连同历代传下的碑刻“横扫”殆尽。

19、杭州革命青年砸了南宋岳庙,连岳飞的坟也刨了个底朝天。岳武穆被焚骨扬灰。

于谦墓,张苍水墓均被毁

20、阿拉腾甘得利草原上的元朝开创者元太祖成吉思汗陵园被砸了个稀烂。

21、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巨大的皇陵石碑被拉倒;石人石马被炸药炸得缺胳膊少腿;皇城也拆得一干二净。

22、海南岛的天涯海角,明代名臣海瑞的坟被砸掉,一代清官的遗骨被挖出游街示众。

23、湖北江陵名相明朝首辅张居正的墓被红卫兵砸毁。焚骨。原来的张居正墓碑,高一丈四尺,有石雕、香炉、蜡台,以供奉祭祀。两侧有石人翁仲、石马及其它镇墓石兽等。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谥号文忠,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出生于荆州城东现张家台村,自幼聪慧好学,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被誉为“江陵神童”。他23岁入京会试中进士,42岁进入内阁大学士行列,48岁任内阁首辅。当时神宗皇帝年幼,朝政实际上由张居正一人掌管,直至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病卒,前后当政达十年之久。在任期间他采取了一系列果决改革措施。在政治上,整饬吏治,推行考成法,严格奖罚,主张唯贤是用,坚决裁减冗员;在经济上,改革漕运,清丈土地,打击豪强,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各项杂税合并,增加财政收入;在军事上,加强边备,有力地抵御了倭寇对东南沿海的侵扰,促进了国泰民安。这些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改革措施,使朝政为之一新。张居正去世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居正生前所荐的潘晟,神宗命潘致仕。言官也把矛头指向张居正。神宗于是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而且张居正也险遭开棺鞭尸。张居正功绩被彻底否定,改革措施遭延止。直到30多年后1622年(天启二年),天启皇帝为张居正复官复荫。

张居正一生眷恋故土。病卒后,遵其遗嘱,归葬荆州故土。与张居正同时代的著名清官海瑞高度评价他“工于谋国,拙于谋生”。明代思想家李贽称誉张居正为“宰相之杰”。荆州古城内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张居正街”,荆州市艺术博物馆收藏有他的“御赐砚台”、手迹等珍贵文物。

2004年3月,荆州市重修张居正墓园工程,同年12月20日竣工。2005年元月15日,修葺一新的张居正墓开园迎客。墓园坐北朝南,主体部分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墓园内由南到北依次修建了山门、半月池、张居正塑像、神道和墓碑。整座墓园呈长方形,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分布于南北一条轴线上,依次为石牌坊、石狮、山门、半月池、张居正塑像、神道、墓碑。两厢附属建筑东侧为太岳堂,堂内展出有张居正画像、帝鉴图说等珍贵文物及生平简介;张居正墓园以土筑茔墙将其周合,在神道两侧分别置有石望柱一对,石虎、石羊、石马、石人各一对。

24、北京城内的明朝民族英雄袁崇焕的坟被夷成了平地。

25、黎平故里安葬的是明末名臣何腾蛟,他的祠堂中的佛像被扫了个一干二净,而且把黎平人最引以为荣的何腾蛟的墓给挖了。

26、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故居在江苏淮安县河下镇打铜巷。他的故居不大,三进院落,南为客厅,中为书斋,北为卧室。几百年来,曾有无数景仰他的人来此凭吊此故居和他的墓。可是“文革”时《西游记》成为“封、资、修”(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里的“封”,吴氏故居也就“被毁为一片废墟”。

27、红卫兵掘开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坟,教书匠蒲松龄真穷,墓里除了手中一管旱烟筒、头下一迭书外,只有四枚私章。他们对蒲氏私章不屑一顾,弃之于野。尸体被捣毁。

造反派在蒲家庄清剿“四旧”的情景:村头设岗,杜绝出入,淄川中学的造反派头儿命队长去买来大字报纸,然后,写大字报宣布队长下台,造反派领导一切!此后,翻箱倒柜抄“四旧”,将蒲松龄后裔珍藏两百多年的蒲松龄手稿、字帖,抄本,一一投入烈火。火光中飞出片片墨蝶,在空中飞舞……蒲家庄在兵燹战火中幸存的文物被洗劫一空。只有一个例外:蒲松龄故居。当时,有位教师说;这里烧不烧?按说算文物呢,请示一下上级吧。上级又请示上级,一级一级请示上去,谁也不敢说该烧,谁也不说不该烧。“十年浩劫”,蒲松龄纪念馆竟然安然无恙。

当聊斋遗墨化为墨蝶在蒲家庄上空翻飞时,造反派要向“封建僵尸”兴师问罪了。有人想到世界文豪的墓中发财。红卫兵决定对蒲松龄墓采取行动。

蒲松龄墓坐落在蒲家庄东南一里许的小丘上,墓前石碑上镌刻了张元撰写的墓表,碑阴镌以蒲松龄夫妇的生卒年月、蒲松龄生平著述、祭祀儿孙名录。碑前矗立着山东省人民政府建的碑亭。红卫兵到了蒲松龄墓前,先挥舞小红书,祷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林副主席永远健康”,背诵“你不打他就不倒”,然后掘开蒲松龄的墓穴,向倒了251年的“老封建”冲锋。

墓里没有豪华讲究的棺木,也没有值钱的陪葬品,墓穴都不是砖砌的,只是用廉价的三合土夯实。蒲松龄身上一点金珠玉器也没有!蒲松龄墓里还有没有别的陪葬物品?有啊。不过,那算什么陪葬品?一点儿不值钱。一个手炉,是铜的;一盏小灯,也是铜的;一方普通砚台;还有个烟袋嘴儿,不是金的,不是玉的,是琉璃的!烟袋杆儿?普通木头,已烂了。

掘墓的红卫兵都不信自己的眼睛。这么寒酸,这么简陋,能是一个大作家的墓?可是墓里出土的四枚图章,像板上钉钉,确指了墓主身份:“蒲氏松龄”、“留仙松龄”、“留仙”、“柳树泉水图”。

蒲松龄墓出土的蒲松龄印章

28、建于1959年的吴敬梓纪念馆在“文革”中被铲平。

29、1966年8月28日,因批判《武训传》需要, 山东冠县中学红卫兵在老师带领下砸开千古义丐武训的墓,掘出其遗骨,抬去游街, 当众批判后焚烧成灰。也是这年,正当批判《海瑞罢官》之时, 造反派到海瑞墓园“破四旧”,扒土掘坟。墓里只有几绺头发、 几颗牙齿、几根残骨和几枚铜钱。那些发齿残骨, 被放到一个盒子里游街示众,最后焚烧扬灰。

30、清末名臣张之洞的坟被刨开。张是个清官,墓里没一点珍宝,红卫兵将张氏夫妇尚未腐烂的尸体吊在树上。张氏后人不敢收尸,任尸体吊在树上月余,直到被狗吃掉。

1903年,张之洞自京城返武昌,顺道回南皮祭祖。他捐出五千两赏银、积累的廉俸一万二千两,在家乡兴建新式学校,并命名为慈恩学堂。学校布局新颖,有教室、寝室、餐厅、厨房、议事厅、图书室、操场,还设置有花园假山,种植了古槐和海棠,整体风格是中西合璧。1907年竣工,七月正式开学。先后设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及中学部,定额各为三十人,学制分别为四年和五年。

南皮解放后,慈恩学堂更名为南皮中学。1966年秋的某天,以南皮中学学生为主的红卫兵造反派,扛旗打锣来到墓地,先将张之洞墓碑拉倒,然后开始掘墓。

“在造反派动手挖掘张之洞墓时,曾有县里四位同志试图阻拦,理由是省里指示,张之洞为清代重臣,墓地为历史古墓,不在破四旧之列,不准动,要注意国际影响,同时正在向中央请示,答复后再做决定。但阻止是徒劳的,一个造反派头头说,张之洞就是牛鬼蛇神,就是封资修,挖他的坟就是破四旧,谁阻拦就是封资修、保皇派、牛鬼蛇神的小爬虫,再阻拦,连你们一块打倒!更有一个头头说,别说省和中央,就是请示到联合国我们也不怕!几位同志的劝阻迅速被造反派高喊的口号淹没……”一份材料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当年的一位目击者说:“听说要掘坟,大家都跑去看热闹,像赶集似的。”两个小时后,坟土被挖光,露出石灰和青砖砌成的四个砖套,砖套内为四口黑红色棺,由于厚重,一铁镐下去,只能锛出一道白印,最后造反派用铁锤砸钢钎才打开。只见张之洞面如活人,几缕银髯飘洒胸前,头戴官帽,嘴含一个大珠子,身上盖了六七层被。随葬品有一把小梳子,一块怀表,一架眼镜,两个鼻烟壶,砚台、珍珠、金银、字画等珍贵文物四十余件。

“全身是完整的,皮肉干白,贴在骨头上,衣服见风后就成了布片,到处飘散。”南关村农民张执信,清晰地记得他看到张之洞尸体时的情景。此时,尸体刚刚被红卫兵造反派从坟墓里挖出来。

造反派小将们高歌凯旋,围观掘墓的人也渐渐离去,张之洞和三位夫人就这样被暴在南皮县郊荒芜的坟场。“有些小孩子去那儿玩耍,凑过去拨弄拨弄,一会踢两脚,一会又把尸体扶起来靠在院墙上。”

坟墓被掘一个星期之后,后来曾担任南皮县作协主席的王玉良出于好奇前去观看,只见张之洞的尸体半躺半立在墓穴北边的壁上,“有如生人”,甚至皮肤还有弹性,“坟坑四周尚有一片片的黄色破布,一位夫人的尸体保存较好,但另两具尸体已经骨骼化了。”

1990年代,双庙村近80岁的农民张秀红告诉子女,当时,她看“四爷(张之洞行四)尸骨很可怜”,曾拾起地上的破布给盖上。张之洞殁后家无一钱,惟图书数万卷而已, 任疆寄数十年,及卒,家不增田一亩云……

岂止是张之洞的坟墓——道教圣地老子讲经台及周围近百座道馆,朱元璋的皇陵石碑,海瑞的坟,张居正的墓……都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声中被砸毁。

“祖宗”是汉文化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祖坟及其附属建筑成为传统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交汇点,而对一个人的最大侮辱就是挖其祖坟。但在当时的掘墓狂潮中,这件事儿根本不算什么。多年以后,也是红卫兵的张氏族人张厚谦回忆起来,无奈地说:“我属于反对掘墓派,但挖的时候,我正在北京,被他们一帮人‘抄后路’了。”

两个多月之后,一个消息在南皮传开——张之洞的尸体不见了。忙于“农业建设”和“阶级斗争”的人们,渐渐地将这件事淡忘了。这位晚清重臣就以这种莫名的方式完成了第二次“归葬”。

31、北京郊区的恩济庄埋有清朝同治、光绪两朝的宫廷大总管李莲英的墓,凿开的墓穴里,只有头骨,不见尸骸,衣袍内满是珠宝,后不知所踪。

32、河南安阳县明代藩王明赵简王朱高燧的墓被挖毁。

33、黑龙江黑河县有座“将军坟”,因为属于“帝王将相”,也遭到严重的破坏。

34、宋代诗人林和靖(967-1028)的墓也在被毁之列。

35、清末章太炎、徐锡麟、秋瑾,乃至“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中的杨乃武的墓,都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声中做了牺牲品。

抗战时,日军欲开挖位于西湖南屏山荔枝峰下的章太炎墓。 一日本军官得悉后喝退士兵,并祭奠一番,此次日军再不扰。 1966年底,红卫兵将太炎墓夷为平地,把遗体曝于荒野, 棺材也被劫走。周建人见状,老泪纵横道:“我相信, 我们的民族是会好起来的。”

36、1966年8月某日,青岛一所中学的中学老师领着一帮初中生以“让保皇派头子出来示众”为由,刨开康氏墓,将他的遗骨拴上绳子拖着游街示众。革命小将们一边拖着骨头游街一边还鞭挞那骨头,好像相信康氏灵魂附着在骨头上似的。游完街,康氏的头颅被送进“青岛市造反有理展览会”,标签上写道:“中国最大的保皇派康有为的狗头”。

37、浙江奉化县溪口镇蒋介石旧居,蒋氏生母的墓被上海的大学生领导的宁波中学生掘开,其遗骸和墓碑都被丢进了树林。

葬于上海万国公墓的宋庆龄父母,因是蒋介石的岳父母, 被红卫兵连棺木都翻捣出来,且扬尸抛骨。宋庆龄闻讯落泪,据《 宋庆龄传》载:“墓地遭破坏的照片从上海寄到北京时, 工作人员第一次看到她精神上支持不住而痛哭起来。” 急忙给周恩来写信请求保护。后来虽修缮了宋氏墓地, 但原先墓碑上宋庆龄兄弟姐妹名字全被删掉,只剩下宋庆龄一名。1967年,上海方面将所修好的墓地刻了墓碑拍照交给宋庆龄,宋庆龄看后含泪说道:“祖宗总算有个地方蹲了。”

38、南漳县为抗日名将张自忠建造的张公祠、张氏衣冠冢和三个纪念亭均被破坏。

39、杨虎城将军,虽被国民党处决,仍是红卫兵眼中的“国民党反动派”,墓及墓碑都砸毁。

40、新疆吐鲁番附近火焰山上的千佛洞的壁画,曾被俄、英、德等贪婪商人盗割,卖到西方。但那运到国外的壁画毕竟被博物馆珍藏,并未毁掉。而中国人自己干的“破四旧”却重在一个“破”字:将剩下的壁画中的人物的眼睛挖空,或干脆将壁画用黄泥水涂抹得一塌糊涂,存心让那些壁画成为废物。

41、山西运城博物馆原是关帝庙。因运城是关羽的出生地,历代修葺保养得特别完好。门前那对高达六米的石狮子可能是全国最大的。“文革”时那对狮子被砸得肢体断裂,面目全非;母狮身上的五只幼狮都砸成了碎石块。

42、安徽霍邱县文庙,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龙、虎、狮、象、鳌等粉彩浮雕皆为精美的工艺美术品。房饰浮雕在“文革”中统被砸毁。“文革”后省、县拨款数万修葺,“尚未完全复原”。山东莱阳文庙,大成殿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气势雄伟……“文革”期间,大成殿被拆除。全国四大孔庙之一的吉林市文庙,“破四旧”中严重受损,荒废多年,“文革”后历时五年方修复。

43、唐代高僧褒禅结芦安徽含山县花山,死后弟子改山名为褒禅山。宋王安石游览此山,作《游褒禅山记》后,褒禅山遂名扬四海。因是“四旧”,褒禅山大小二塔被炸毁。

44、全国最大的道教圣地老子讲经台及周围近百座道观被毁。

45、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经另一宋代大家苏东坡手书,刻石立碑于安徽滁县琅王牙山脚当初欧阳修作文的醉翁亭,存世已近千年,前去革命的小将不仅将碑砸倒,还认真地将碑上的苏氏字迹凿去了近一半。醉翁亭旁堂内珍藏的历代名家字画更被搜劫一空,从此无人知其下落。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除了有计划的毁灭古迹,文物古董毁坏的更多:

北京名学者梁漱溟家被抄光烧光。“文革”过后梁漱溟回忆抄家时红卫兵的举动时说:“他们撕字画、砸石玩,还一面撕一面唾骂是‘封建主义的玩意儿’。最后是一声号令,把我曾祖、祖父和我父亲三代购置的书籍和字画,还有我自己保存的,统统堆到院里付之一炬……红卫兵自搬自烧,还围着火堆呼口号……”

名满天下的上海书法家沈尹默是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他担心“反动书画”累及家人,老泪纵横地将毕生积累的自己的作品,以及明、清大书法家的真迹一一撕成碎片,在洗脚盆里泡成纸浆,再捏成纸团,放进菜篮,让儿子在夜深人静时带出家门,倒进苏州河。

作家沈从文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军管会的军代表指着他工作室里的图书数据说:“我帮你消毒,烧掉,你服不服?”“没有什么不服,”沈从文回答,“要烧就烧。”于是,包括明代刊本《今古小说》在内的几书架珍贵书籍被搬到院子里,一把火全都烧成了灰。

红学家俞平伯自50年代被批判后,便是钦定的“资产阶级反动学者”。抄家者用肮脏的麻袋抄走了俞家几世积存的藏书,一把火烧了俞氏收藏的有关《红楼梦》的研究资料。当时,中国特有的刻瓷艺术家仅剩北京朱友麟一人。周恩来曾规定朱的作品是国宝,不得出口。可是前去抄他家的红卫兵将他的作品摔了个稀烂。不久,朱凄惨地死去,国宝不复再现。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投诉/举报
搜索 文化浩劫 文革 文革掘坟 在百度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