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对于家长们来说是揪心的一个月。仅仅在上海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发生的半个月之后,紧随着就爆出了北京“三原色”虐童事件。
这一次,上海携程存在的师资力量不均衡、薪资抱怨等因素,在“三原色”的实力背景下显然已经不能成立。这也充分说明了单凭消费者能力择优已经无法规避风险。
小艾不是家长,但作为大众的一员,针对国内幼儿园层出不穷的虐童事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家长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是应该像三原色其他班的家长一样侥幸着“我们家孩子没被扎针就行。”吗?
作为一个社会人,小艾觉得,不应该因为还存在可以自救的努力,就放弃了要求改善相应的公共空间的诉求。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关注,提高整个社会对于儿童保护的重视程度。
要阻止一项犯罪的发生,不仅需要加强前期的教育保护,还需要加大其犯罪成本。在这一点上,小艾不得不说,美国在保护儿童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
早在1874年,全美的第一个防止虐待儿童协会就在纽约成立了。小艾要是出生在那时代,可能还需要裹脚。
1912年,美国国会创建了美国儿童局(The United States Children's Bureau)。
1960年,纽约州首先立法,由州政府建立儿童收养机构。今天,美国防止虐童的民间组织随处可见。美国50个州都有相关立法机构。这些努力大大减少了虐童事件的发生。
而对于什么才是虐待,美国于1974年通过的《儿童虐待预防与处理法案》(Child Abu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ct)中有着明确的定义:父母或看护人近期的作为或不作为,导致儿童死亡、受到严重的身体或情感伤害、遭到性虐待或性剥削,及其它可能造成严重伤害的作为或不作为。
虐童在美国大部分州被视为一项重罪。处罚措施则根据各州规定以及案情情节严重与否决定。虐童者最高会面临终身监禁的处罚。绝不会像之前幼儿园虐童的肇事者那样单单丢失工作那么简单。
在美国,在家打孩子都可能会犯法。美国的儿童保护法案对父母体罚孩子做出严格的惩罚措施。
想必许多妈妈们以前都可能听过这个故事:中国的父母在美国给孩子刮痧,孩子放声大哭。美国的邻居就立马报了警,警察即刻出警,上门调查此事,绝没有敷衍了事的态度。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国方面对儿童虐待的重视程度。
美国的一项制度 " 强制报告 " 制度,制度规定每个平常会接触到孩子的人员,只要你怀疑孩子可能受到了虐待,就有向有关部门报告的义务。
也就是说不仅是老师,医生、保姆、司机甚至是清洁工,只要你看到孩子身上有受到虐待的迹象,就需要报告,如果警方发现有人没有尽到义务,甚至可能会追究他的责任 .……
美国十分强调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将 "Speak Up Be Safe" 项目纳入了学校教育项目,帮助孩子们学习和了解什么是虐待,如果遭受了虐待应该怎么办,以便他们及时向家长以及有关部门反映,及时避免悲剧的发生。
童年时孩子经历的一切,都将成为他们身心的一部分。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保护孩子也应当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小艾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快乐健康的童年,用望远镜看月亮星星。
更多有关赴美生子的疑惑
请戳下方二维码关注咨询
关注艾达出生在美国
了解更多关于赴美生子专业内容
我们期待与您一起
迎接来自自由世界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