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正常运营,大学开展招生、教学、科研、基建等等工作都离不开充足的经费的支持,公办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政府财政拨款,收取学杂费,社会或个人赞助、捐助以及校办企业等经营性的收入。
难以置信!名不见经传的上海科技大学超清华、北大,名列国内高校生均经费收入最富榜首!分别是清华、复旦的2.08倍和3.83倍!
根据软科2020年大学排行榜,位列生均收入(万元)前10名的高校为:
01 上海科技大学82.8;
02 南方科技大学55.2;
03 清华大学39.9;
04 上海交大30.9;
05 北京大学27.3;
06 南开大学24.8;
07 浙江大学22.3;
08—09 北航/人民大学22;
10 复旦大学21.6。
一、2020年中国大学生均收入百强榜前十名排名情况分析
(1)上海科技大学以82.8万元遥遥领先于全国各高校,傲视群雄,名列第一,令人惊讶,令人瞩目,令人惊叹。那可是每年82.8万元啊,对于许多过惯了穷日子的中小学和部分高校而言,可谓是一笔天文数字。
(2)排名第二的是南方科技大学。55.2万元,也不在少数。应该说,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都是一笔巨款哦。
(3)清华大学排名第三,39.9万元,与上海科技大学差距在42.9万元,距离之大,也令人关注。
(4)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四,30.9万元,与上海科技大学的差距在51.9万元之巨。两所同在上海的高校,差距怎么会这么大呢?原因,大家心知肚明的,此处不再赘述。
(5)北京大学以27.3万元,排名全国第五。很多人可能会大惑不解,你可要知道,这是生均经费,不是国家拨付的经费。
(6)南开大学以24.8万元排名全国第六。
(7)浙江大学以22.3万元,排名全国第七。浙江省只有一所985、211级别的大学。但,浙江大学的学生总人数也比较多,因此,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上的经费就不够多了。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大家也能够理解的吧?
(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以22.0万元,排名并列全国第八。
(9)复旦大学以21.6万元排名全国第十,与上海科技大学的差距在61.2万元之巨。有三倍的距离。
2020中国大学“生均学校收入”排名中,上海科技大学位列第一,南方科技大学位列第二名。清华大学“生均学校收入”排名第三。
列第一的上海科技大学经费分别是清华、北大和复旦大学的2.08、3.03和3.83倍!
前50强倒数一二名为:
01 北京化工/南京理工:10.5万元;
02 华东理工,江汉大学:10.06万元。
四川仅两所大学入选,电子科技大学生均12.4万元(第33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生均11万元(第43位),而川大,西南交大,西南财大等均未入50强!
上海科技大学是名不见经传的三非大学,即非985/211、非双一流,许多家长和学生并不知道。
上海科技大学(ShanghaiTech University)
上海科技大学仅成立于2013年,是上海市与中科院合办的普通全日制高校。2013年至2016年,该校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招收了4届硕博连读研究生。
2014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从2017年起,学校才可独立招收、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18年,学校获批成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4年学校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迄今已连续招收了7届2454名本科生,2020年面向全国18个省(市)选拔招录了422名本科生。2013年-2016年,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硕士和硕博连读研究生。从2017年起,学校开始独立招收培养硕士和硕博连读研究生。迄今已连续招收了8届4079名研究生,其中1110名已转博。学校规划在校生规模为本科生2000名左右,研究生4000名左右。截至2021年6月,学校共有在校生4283名,其中本科生1620名,硕士研究生1851名,博士研究生812名。也正因为此,在校生规模小,才显得生均收入奇高。
正是由于与学科实力非常强大的中科院合办,尽管建校不到七年,已经秒杀众多985,211大学了。要说上科大这两年多在师资上的引进力度,恐怕国内少有高校能够企及。在上科大的规划中,其计划按照1:10至1:12的师生比建设一支1000人规模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包括500位常任教授和500位特聘教授。截止2016年3月份,上科大已经选聘了384位专任教师(95位常任教授,289位特聘教授),其中包括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士、2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95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4人,“外专千人”2人,“上海千人”14人,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32人。另外在今年3月份刚刚正式公布的新一批国家青年千人名单中,上科大就新增了9人,位居全国第十七位,超过了众多985名校。短短时间内聚集了如此顶尖师资,而且其中高端人才占比超过半数,比例之高令人咂舌。
该校由上海市主管,由于上海经济强势,对新校给予了海量经费支持。虽然上海科技大学很少出现在大学排行榜中,但这不影响它在考生和考生家长心目中的地位,一大批高分考生填报该校,所以上海科技大学生源质量非常好。据软科2019中国最好大学生源质量排名数据显示,上海科技大学生源质量排国内第30位,名次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等985高校之上。
无独有偶,于2012年4月在深圳成立的南方科技大学,是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创新型大学,它肩负着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的使命,并致力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广东省在经费上也是大手笔,2020年经费达到41.51亿元,生均收入55.2万元。
上海科技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定位高度相似,南方科技大学2012年建校,2018年就拿到了博士点,这个速度天下第一,超过了中国所有高校。要知道一个高校从本科到博士点,一般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
都是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都是非常年轻的“以理工科为主、小规模、研究型、高水平”的国际化大学。注重与国际科研前线接轨,教学资源和实力足以媲美 “双一流”。
ShanghaiTech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