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宋朝禁止屠杀耕牛 为何水浒传里却能上二斤牛肉

news.xixik.com   2020-1-12 19:04:25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水浒传》中好汉用餐,动不动几斤牛肉,是确有其事还是吹牛?中国古代不是不让宰杀耕牛么?水浒中最大的谎言是:“上二斤牛肉”?事实上,即便法律规定了不能随意宰杀牛,吃牛肉,并不代表底下人们就真的照办,只要不被查到就行了。

在看《水浒传》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英雄好汉往哪个饭馆一坐,就会大声喊一句:“小二,给我上一壶好酒,再来二斤牛肉!”不管是武松还是鲁智深还是别的英雄,一定都会说句类似的话。《水浒传》有些英雄为人津津乐道的壮举是在酒后发生的,比如武松醉后打虎,打虎前不仅喝了就还吃牛肉,再来是鲁智深的倒拔垂杨柳,也是醉后的行为,有酒那就得有肉,有肉那都是牛肉。在这不得不额外感叹一句:英雄好汉们撒酒疯撒得真别致啊!《水浒传》里本来就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人才算得上英雄好汉。

在传统的农耕文明社会,牛的概念已经不是单纯的一头动物这么简单,它已经上升到了战略物资的存在,成为老百姓开垦耕地的的重要依仗,元朝农业专家王祯就在《农书》里面说:“农为牛本,有功于世”。而在《水浒传》所在的宋朝,律法《宋刑统》规定:“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只有官府养的准备上贡朝廷的菜牛和老病意外夭亡的黄牛,经过官府批文以后,才能够公开屠宰。

中国历史朝代表

因此这基本上只能是统治者所食用的食物,礼记也明确表示:“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那为什么水浒传里面那些梁山好汉动辄就数斤牛肉呢?这里只能够推断,作者施耐庵想表达一种反抗的精神,因此故意设计吃牛肉这个环节,来表达好汉们的豪爽吧!牛肉没了,大家平日里面吃什么呢?

有人说《水浒传》毕竟是明朝的小说,不是历史写实,驳斥水浒传里那些小饭馆里怎么可能端的上来牛肉呢,那是犯罪啊!就算是再赚钱,也不会冒着牢狱之灾和被流放的危险给你宰牛做肉吧,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那掌柜的该是对那些英雄好汉有着怎样深沉的爱啊?所以说,直接到酒家去大声说要吃牛肉,简直是不可能发生的,一旦被举报,吃饭的人和店家都会受到处罚,所以梁山好汉们到了酒馆动辄要几斤牛肉这个场景乃是水浒里最大的谎言!宋朝时期,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那么宋朝民间究竟可以吃牛肉吗?有人说不行,因为朝廷禁止民间私自杀牛,有人说后期已经放开……

古时候,由于社会生产条件比较差,没有我们现代化的机械,更没有我们熟悉的工业,所以古人的吃喝大多数都是从地里种出来的,为了填饱肚子,养活更多的人口,国家对于百姓的耕种看得非常重要,有时候皇帝甚至亲自下地耕种作表率,鼓励农桑,由此可见古代是多么的重视耕种,毕竟这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啊。

和如今不同,牛在古代,可是比较独特的存在,古代没有机械耕种能力,对注重农业发展的国家来说,耕牛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源。

因此大多数朝代建立后,禁止宰杀耕牛,都是一个重要的法律。在民间宰杀牛也是极为败家的一种行为。“宁舍一儿,不杀一牛”,可见百姓对牛的重视。像包拯还判过著名的牛舌案,也是围绕着耕牛发生的。

在古代不管是杀牛还是吃牛肉都是犯法的。中国古代一直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社会,而牛是重要的工具,是生产力的保证啊!所以牛在古代是受到保护的。早在西周的时候就有“诸侯无故不杀牛”;秦汉的时候则是“盗牛,屠牛者斩,食牛者罚”;隋唐时有“屠牛者判一年”。而宋朝,北宋《宋刑统》规定:“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者徒一年”。南宋则规定:“诸故杀官私牛,徒三年”。知道有人偷牛、杀牛却不举报的要连带处罚。皇上大赦天下的时候,杀死耕牛的人不能被赦免。由此看来,古代对于杀牛的刑罚可是很严重的。

可是在水浒这些书籍里面,牛肉好像成了当时人们的日常饮食,梁山好汉们动辄就到馆子里面好好吃一顿牛肉,还动不动就是几斤。

法令下的牛肉

确实,吃牛肉代表着豪爽和阳刚的一面,可真按古代那种规定,好汉们能吃到牛肉吗?还能牛肉管饱?就算在今天,一般小民之家也不能这样吃吧!

其实,法律规定严格,并不代表吃牛肉,就真的不符合真实历史了。

官府历来确实是不允许宰杀耕牛,当时除了北方草原,应该还没有什么专业养殖肉牛的产业,因此大街上要想随意卖牛肉,可能就会坐牢被杀了。

可是牛肉确实是好东西,千百年来,牛肉一直都是中餐里面的重要一环,在肉类里面牛肉确实是好吃。即便到了现在,牛肉依旧是备受推崇的肉类。

因此耕牛在宋朝时是重要的生产资源,民间吃的牛肉应该是属于菜牛,不论古代还是现在能吃起牛肉的人,都是有身份的人!

古代也是一样,人们很喜欢吃牛肉,即便法律规定了不能随意宰杀牛,吃牛肉,并不代表底下人们就真的照办,只要不被查到就行了。

就拿禁止杀牛最严格的宋朝来说,官府是真管不了,宋真宗下了严令从严处理私自宰牛、吃牛的人。结果他出巡的时候,就发现百姓们杀牛卖肉都成了常事。但是吃牛肉违反法律的人实在太多,监狱都关不过来了一个叫孔宗敏闵的员外郎上书请求皇帝不要深究,宋真宗也只好同意。

后来官府也是不断想要禁止杀牛,可大部分的百姓根本就不吃这一套,官府一开始确实会按照法律严办,问题是吃牛肉的人实在太多了,百姓就爱这口,你再怎么禁止,他们也会想办法去吃的。

朝廷的法律确实可以约束民众,可当国内的民众流行吃牛肉,都好这一口的时候,法律就真的很难管了,总不能把这些人都给处决了吧!

因此,禁令发布后,看到根本就没有效果,百姓该怎么吃还是怎么吃,后来朝廷索性任之了。

好汉与黑店

法律摆在那,底下民众该怎么吃还是怎么吃,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山东莱州牛肉就更加普遍了,当地政府实在禁止不了,干脆开始征收牛肉税。这一收就是70多年,一直到宋朝灭亡。在南宋时,城市里面杀牛买牛都随处可见,朝廷已经完全不禁止这种行为了。可见朝廷在吃牛肉的问题上,已经向民众们妥协了。

像宋真宗、仁宗时期,已经是国家比较强盛的阶段,政府的控制力还是很严的,对牛肉的管控都成这个样子,那么生活在宋末,政府管理能力大幅度下滑,梁山好汉们吃牛肉就更没几个人管了。

到了明朝,关于禁止屠宰耕牛的法律条文更多了,但是不代表就没人吃牛肉了。在明清的小说中吃牛肉的情节随处可见,无论是强盗还是普通老百姓,吃牛肉是狠稀松平常的事。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是说法律禁止了,社会上就没有这种迹象了。

例如现在的交通法规定司机不能酒驾,行人过马路不能闯红灯,但是酒驾、闯红灯的比比皆是。那么几百年后的后人看到我们禁止酒驾、禁止闯红灯,就认为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人酒驾、闯红灯,岂不是很可笑?

那个时候官府们,应该是考虑如何更美味吃牛肉,因为大家都吃。

此外,梁山好汉们有着吃牛肉的便利条件,梁山里面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地方黑势力、流寇之类的。

《水浒传》中卖牛肉的地方大致有三种,一是梁山的黑窝点,比如朱贵、朱福兄弟为梁山设立的情报部门。二是地头蛇的庄园,比如史进的家。三是偏远地区的小店,比如林冲在草料场光顾的小店。这些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根本不怕朝廷的法律文书,官府也查不到那么远。

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不是什么良民,像武松,鲁智深这些人行走的地方,大多都是一些深山老林,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与普通人完全不同。

正常人没几个会去黑店吃饭的,梁山好汉们就经常关顾这类的场所,前面说过,北宋官方对于民间吃牛肉都无法禁止,这些黑店,本来就不是什么正经做生意的地方,他们卖牛肉就太正常了。

环境因素

其实官府禁止宰杀耕牛,是为了保护农业,有过这类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在农民家庭里面,耕牛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有时候耕牛都是家庭的伙伴了。

可禁止杀耕牛,本来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它是注定无法得到民众的支持的,因为古代人们的生活质量,确实是比较低,各类物资的生产能力非常有限。

即便是皇帝,他们的饮食与现代人相比也存在着一些差异,民间百姓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能吃到的肉本来就很少,许多人也可能一年到头都吃不到什么肉,把牛禁了,百姓就又少了一类能吃的东西。

还有一点,像很多耕牛老去之后,它们的死亡是注定的,老了或者生病伤残都无法正常劳作了。

像这类的牛,不吃了的话还是白白浪费了,这类的特殊情况,法律已经很难管到底了,毕竟民众还要生活,不能剥夺了他们主要的需求。

况且吃牛肉这个事情,大部分还真不是民间百姓,穷苦百姓才根本舍不得吃肉,在古代吃肉的主力,还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

除非政府能让这些富贵人也不吃牛肉,才有可能彻底杜绝宰杀牛的风气,这种事情想想也知道是不可能出现的。

所以古代一方面禁止,一方面大家该怎么吃还是怎么吃。梁山好汉们对于法律也不那么在乎,后来都一个个造反了,就别指望他们严格遵守法纪了。

因此梁山好汉吃牛肉,而且一餐吃几斤,倒也不算是虚假之事。

英雄好汉们吃牛肉并不能算 是水浒里面的谎言

吃牛肉确实不易,那么为何水浒传作者还要如此描写呢?

我们知道,虽然《水浒传》讲的是北宋年间的故事,但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人,所以《水浒传》中很多资料和常识都来源于元朝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根本不重视农业,而且游牧民族都是吃肉的。施耐庵是元朝进士出身,家境相对优越,吃牛肉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实际上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体现梁山好汉的抗争

梁山好汉本来就是被朝廷逼得走投无路了,所以他们对于朝廷律法并不是非常遵从,除了杀人放火、攻击官府之外,就是在小事上,梁山好汉做事,也不喜欢听朝廷的话。作者通过写梁山好汉吃牛肉这个情节,就是要从小事反映梁山好汉的反叛、抗争,不服从朝廷!

二、体现梁山好汉的豪气

《水浒传》最开始写出来其实是让说书人说的,因为当时很多老百姓并不识字,而一个故事说出来要引导众人情绪,让别人喜欢,那就必须添加一些与众不同、吸引人的东西。于是水浒传作者便让其中的好汉经常说上二斤牛肉,这个情节不仅突破禁忌、抓人眼球,而且在老百姓看来,梁山好汉的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不怕官府,非常豪爽霸气,令人钦佩。就这样,作者通过设置这么一个情节,成功塑造了梁山好汉的形象,得到了大家的喜欢。

大文豪都爱吃牛肉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里的“八百里”指的就是牛,意思就是烤牛肉分给部下享用。难道说辛弃疾作为将军知法犯法,不仅聚众吃牛肉,还写成诗词流传,简直就是在给牛肉打广告!

我们翻看历史发现,不仅辛弃疾爱吃牛肉,其他大文豪对牛肉也情有独钟!黄庭坚有诗:“酒酣豪气在,尚欲椎肥牛”;司马光更过分:“肥牛白头酒万石,烂漫一日供欢愉”;当然还有盛唐诗仙李白:“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所以水浒传中最大的谎言不是“上二斤牛肉”这句话,这个情节设置得确实巧妙,短短一句话就直接把梁山好汉的形象给生动地描写了出来。在水浒英雄的生活中,可以张口点牛肉就是身份的象征,来自邻桌的异样眼光就是对比,梁山好汉与大众的区别就在这“二斤牛肉”中体现。

古代版:小二,来二两熟牛肉

现代版:(响指)来瓶82年的拉菲

莎士比亚/高尔基/伏尔泰/卢梭/华盛顿/富兰克林/夏目漱石/村上春树曾说过(不啦不啦不啦)一个两岁的小孩,需要的仅仅是一条温暖的爱马仕毛毯,然后再塞一个LV的钱包到他手里,就行了。实在不行,你再给他挂上一条梵克雅宝的项链,喷一点娇兰的帝王之水,这两管猛药一下去,就算是孟姜女投胎,他也立刻闭嘴不哭。

“我说,我饿了。”于是她从刚买的巨大PRADA拎包里拿出一个用高级环保纸包装好的烟熏枪鱼三明治,包装纸上面全都是法文。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顾里盯着那个结冰的湖泊,非常清醒地撩了撩她刚刚找沙宣来上海讲课的外国顶级造型师剪的刘海。

猪肉是怎么流行的?要感谢苏轼?

这和另外一种动物,羊有关,古代中原王朝最好的牧场来自于燕云十六州,养育大批的牛羊,而到了五代十国儿皇帝石敬瑭将它献给了契丹人之后,宋朝就丧失了这片牧场,同时也极大地断掉了羊肉的供应,虽然后来宋辽签订贸易合约,牛羊又得以进口,然而期间还是经过了一段空窗期,包括一些地方县令,都吃不起羊肉了,大家随即找了另外一种代替品,这也就是猪。在对猪肉的推崇上,著名的大文学家苏东坡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他因为政见不和等问题被贬官之后,也消费不起羊肉,因此亲自研究起猪的烹调方法起来,苏东坡岑金写下一手《猪肉颂》,略带惋惜地道出了当时的情形:“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而至于狗肉,虽然也普及,但是狗在古代不太好养殖,饲料和环境都比较严格,古人有着吃狗肉的传统,但也是极昂贵的奢侈品了。因此大家的理解都错了。古代可不是坐下一喊,想吃什么就有什么的。首先你得有银子,而牛肉这种东西,除非是大酒店,平日里面普通的村酿人家,断然拿不出来牛肉给你吃的。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投诉/举报
搜索 牛肉 宋朝 在百度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