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奇闻趣事 > 正文

安徽亳州是如何从阜阳划出去的?能否再合并?

news.xixik.com   2021-3-1 19:16:53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随着目前皖北城市的崛起,在不少人眼里认为,如宿州与淮北应该合并,亳州应该重回阜阳怀抱等等。尤其是之前作为阜阳地区代管的亳州市于2000年单列设为省辖地级市后,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因此更有建议亳州与阜阳再度合并成为皖北乃至皖豫鲁苏之间的一座特大城市。

中国发生过很多的地域分割的案例,有的是因为历史上的问题造成的,有的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当然别的原因也有很多。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就是重庆,大家应该都知道重庆以前是归四川管辖的,后来西部大开发需要才使得重庆独立成为一个直辖市。但是在大多数四川人眼里看来,依旧认为重庆是四川的一部分。

安徽毫州是如何从阜阳划出去的?

中国历史朝代表

阜阳位居豫皖城市群、华东经济圈、大京九经济带的结合部,长三角经济圈的直接辐射区。是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渡带,具有承东接西、呼南应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是安徽三大枢纽之一。

这个问题在当地人看来都一知半解,说不出个原由来,因此在外地人看来就更加觉得好奇了。所以接下来就要为大家详细的回顾一下这其中的历史缘由,以解答各位心中的困惑。

“阜阳”的命名和疑问

阜阳,古称汝阴、顺昌、颍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众多名人的故里。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的“仲父”管仲,春秋政治家鲍叔牙,战国著名少年英雄甘罗,东吴大将吕蒙,元末农民大起义领袖刘福通,和林则徐并称“二徐”的两广总督徐广缙等,均出自阜阳。

阜阳为什么叫“阜阳”?“阜阳”的含义是什么?现就阜阳地名形成的来龙去脉和可能存在的几种含义,全面地进行探讨,如实地进行分析,以期对历史对社会有所裨益。

安徽省的阜阳市是一座历史非常悠久的城市,在殷商时期,西周层级有好几个封侯都封在阜阳,历史上,阜阳曾称过胡子国、汝阴、汝坟、颍州、清丘、信州、顺昌等等地名。在清雍正十三年的时候,颍州升为颍州府,首置阜阳城,所以,也将颍州改成了阜阳。颍州区,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以北,西、西南部与河南省周口、信阳两市相邻,北、东北部与亳州市相连,南、东南部和淮南市、六安市为邻。境内有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湿地保护区颍州西湖以及文峰塔、奎星楼、刘公祠、白蟹泉等古迹。

作为行政区域地名,阜阳在周代称为胡子国。公元前495年楚灭胡,改称汝阴地;公元前221年,蓁建汝阴县,隶属陈郡;汉代汝阴县隶属汝南郡;三国·魏景初二年(238年)置汝阴郡,治汝阴县;南北朝·北魏孝昌四年置颍州;唐初曾更名信州,北宋末更名顺昌府。州、郡、府之名历代虽有更易,但治所县名仍称汝阴,直到元代至元二年(1265年)撤汝阴县,县地直属颍州,汝阴之名方才取消。明代和清初,颍州治所均未设县。

安徽省阜阳是一座有着历史悠久的的城市,殷商时期为淮夷部落,西周曾在此分封数个诸侯方国。历史上阜阳曾称过胡子国、汝阴、汝坟、颍州、清丘、信州、顺昌等地名。清雍正十三年,颍州升为颍州府,首置阜阳城。

“阜阳”和“颍州”

大约从十几年前开始,就有很多网友表示把“阜阳”改为“颍州”,感觉“颍州”比现在的阜阳好听,并且感觉更有文化内涵了。

很多人不知道“阜阳”一词距今近1800年,而颍州这个地名距现在才有1500年。

颍州,这个名称很容易理解,这座城市有叫做“颍水”河流经过,古代就是如此,有平地、有河流即可为城。

而阜阳,这个词就难以理解。何为阜,何为阳?

而我们今天探寻的就是“阜阳”地名的来历。

的确,知晓阜阳历史变迁的人都知道,从公元528年(北魏孝昌三年)设置颍州开始,唐宋元明清都延续颍州之名。而宋朝时期的“颍州”民风淳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大文豪欧阳修在他的《思颍诗后序》是这样描写颍州的:“来颍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

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皖北重镇阜阳,由北而西分别与苏、鲁、豫三省相邻,自古以来便有“襟带长淮,控扼陈蔡,东连三吴,南引荆汝;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淮海内屏,东南枢辖”之说。

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但从清末到民国,阜阳战火不断,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民不聊生,广大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安徽巡抚王纮认为颍州地域过大,应升为府,于是上奏朝廷:“上江之直隶颍州,界连豫省,地方辽阔,钱谷而外,刑名时间数倍他属,即本州地方之事,忧虞竭蹶不遑,何能再顾属邑。似应将颍州升为府台,设立知府一员。附廓添设知县一员,即以颍州原治地方为新县管辖……恭候钦定佳名。”雍正准奏,升颍州为颍州府,附廓(同城)所设新具赐名“阜阳县”。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府而存县,撤消颍州府,保留阜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阜阳县同城设阜阳专员公署,1971年改为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5年12月于阜阳县城区建县级阜阳市;1979年2月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阜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92年12月撤阜阳县、阜阳市,重新组建县级阜阳市;1996年1月,撤消阜阳地区和县级阜阳市,设立地级阜阳市。今天的阜阳市辖三区五县一市。这也可以算的上是我国改名次数比较多的城市之一了。

自清雍正十三年设立阜阳县以来,随着地方行政区划的变革,无论是地区或是县、市,均冠以“阜阳”之名。但“阜阳”一词的含义是什么,二百八十年来,人们多有疑问。为此,清道光九年(1829年修成的《阜阳县志》曾专文进行了考码证,但其文终无定论,最后不得不把问题推给雍正皇帝,说“阜阳”之名,是皇帝钦定,“无庸以管蠡窥测”。

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八里河风景区为国家AAAAA级风景区、阜阳生态园和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均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阜阳剪纸、颍上花鼓灯、界首彩陶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阜南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龙虎尊被列为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之一。

那么,阜阳要不要改名呢,首先要知道,一个地名本身具有特定的社会公共历史文化产品属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城市而言,这其实就意味着,城市名称一旦发生变化,就极可能埋没这座城市的某些历史文化。也就是说,城市更名,绝不能仅仅考虑经济的利益,而忽略诸如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

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历史上的毫州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毫州是一个历史名城,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古城,历史上曾被称作“谯城”。

早在三国时期,亳州就被封谯郡为 “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 “五都”。历史上的亳州最为辉煌时期曾下辖谯县(今谯城区)、山桑(今蒙城县)、城父(今谯城区城父镇)、临涣(今安徽濉溪)、酂县(今河南永城)、鹿邑县(今河南鹿邑县)、永城(今河南永城)、真源(今鹿邑县)等8县。尤其是在武德时期,亳州还曾作为总管府,下辖着亳、宋、颍、沈、谯等州。这其中的颍就是今天的阜阳,历史上的颍州。

元朝元至正十五年间,红巾军领袖刘福通带领民众奋起抗击元朝,又因为众人的拥戴,使韩林儿称帝,封朱元璋为统帅,“韩宋”政权建都毫州长达三年。而后,朱元璋带领大军攻下毫州后,心胸下载的他怕亳州威胁南京地位就把亳州分拆了,斩断亳州龙脉,这一来便导致了毫州的没落。亳州没落完全是朱元璋一个人造成的,这完全是个人行为。

到了1949年中国成立阜阳专区,不过阜阳那时候也是县级单位,阜阳也叫阜阳县,亳州和阜阳当时统称阜阳地区。1986年亳州独立县级市由省直辖。阜阳1996年成立地级市。亳州2000年成立地级市,管辖谯城区,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三县一区。

所以要探讨毫州划分出阜阳的原因的话,历史上还要从建国以后说起。

1949年建国以后,中国的经济大幅度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建国前期为了恢复战争中大量损失的青壮年劳动力,国家支持多生政策,这样一来本来毫州人口基数就不小,加上政策与经济的支持,导致毫州人口增长迅速,一个毫州的人口甚至超过了安徽的省会合肥,更何况此时的毫州划分在阜阳区域之内,综合考虑阜阳与毫州综合人口太大太多,不利于治理,因而将毫州独立划分出去。

同样是一样的遭遇为什么宿州和淮北被人淡忘了,为什么亳州和阜阳那么多人记忆犹新呢!因为亳州用了阜阳的电话区号0558,对。国家提倡区号合并,有的好几个城市用一个电话区号,亳州成立地级市的时候由于国家提倡区号合并,所以就没有改成。亳州现在才会这样尴尬。一打座机电话显示阜阳。

除了人口的原因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地域有关。

毫州本身的地域就很大,再加上阜阳,甚至赶上我国个别省的总面积,因为地域太广泛,管理系数太大,为了方便中央的治理,也为了当地的综合影响考虑,最终将毫州拆分出阜阳,独立成为安徽的一个地级市。

除了人口与地域之外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其实毫州也是一个独立的地域,有当地人自己的风土人情,独特文化,虽后来受阜阳管辖,关系紧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仍旧是一个文化独立的区域,因而这可能也是毫州从阜阳划分出去的原因。

除了人文历史之外,亳州还是全国著名的“药都酒乡”;亳州目前还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作为安徽省域交汇中心城市与阜阳同为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而且在最近几年,亳州的各项经济指标增速均是位居安徽全省前列,成为一座最具潜力的年轻城市。

不论何种原因,毫州与阜阳的关系还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所以,尽管毫州划分出去了,但是依旧与阜阳关系密切,休戚与共。而且很多的毫州人也还是认为自己是阜阳人,两地人民交往密切,文化依旧是相通的。

但是亳州眼下与阜阳再度合并希望不大,未来唯有两城共同携手打造皖北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地区发展才是有效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网友建议从阜阳划出的亳州再与阜阳合并,省民政厅:未有共识

阜阳总面积10118平方公里,下辖3区4县1市,2019年全市户籍人口1077.3万人、常住人口825.9万人,全市GDP总量2705亿元,是安徽省第四经济强市,但全市人均GDP仅有32855元。

阜阳是安徽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但经济发展却难以让人满意,人口规模足够多,但是发展空间不足。在目前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的大环境下,阜阳可进行一定的区划调整,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调剂更多的经济资源。

首先,地级亳州市原本是从阜阳划出去的,可再次合并进来。亳州人口规模很大,但是经济根本没发展起来,反而在东北方向阻碍了阜阳的发展,而且亳州市中心三面被河南省包围,对于辖县的经济辐射极为有限;

霍邱县清朝时长期隶属于颍州即今阜阳,新中国成立后划归六安,可再次合并进来,扩大阜阳向南的发展空间;淮南的凤台县也可以划归阜阳,扩大阜阳向东的发展空间;

其次,阜阳目前人口超千万,仅有三个市辖区,市辖区明显不足,合并亳州全境、霍邱县、凤台县后,可将阜南县改为阜南区,颍上县改为颍上区,利辛县改为利辛区,摊大城市框架,合理布局经济,特别是颍上县、利辛县设区后,对于阜阳向北、向南发展意义重大。

届时,阜阳的区划面积将扩大一倍以上,户籍人口规模将近2000万人,经济体量将超过5000亿元,将会成为继省会合肥之后,安徽省的另一个经济发展中心,庞大的人口规模,足以让阜阳在未来几十年来保持经济活力。

近期,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建言“把亳州市和阜阳市合并”,网友称,阜阳是皖西北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发展带动非常大,亳州(城区)西边和北边是河南省,对3县区域发展没有什么带动作用。

安徽省民政厅在回复中表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中的第十五款“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的规定,您建议的内容属于国务院审批事项。按照国务院《行政区划管理条例》第二条中“行政区划应当保持总体稳定,必须变更时,应当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原则,您建议“把亳州市和阜阳市合并”的内容事关重大,涉及面广,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文历史、地形地貌、治理能力等密切相关,属重大区划调整。程序上应由当地政府专题请示,逐级上报国务院审批。

“截至目前,您建议的内容还未有形成共识。”安徽省民政厅介绍。

亳州市是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市,辖涡阳、蒙城、利辛和谯城三县一区,其中谯城区为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全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8522.58平方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亳州市正是上世纪从阜阳划出的。

官方资料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亳州为阜阳地区下辖一个县,称亳县。1986年始改县为市,称亳州市,仍归属阜阳地区。1996年1月,撤消阜阳地区和县级阜阳市,设立地级阜阳市,之后的1998年2月,亳州市从阜阳市划出,由省直辖。

安徽在行政区划上的大手笔

众所周知,安徽省的很多地级市,例如巢湖市,池州市,亳州市等等都是在2000年前后成立的地级市。这些地级市成立后,由于原先的基础薄弱,虽然快速发展,但至今也突显了不少短处。

2011年8月22日,安徽撤销地级巢湖市,并将原巢湖市三分至合肥市、芜湖市和马鞍山市。之后,安徽省也进行了部分调整,例如安庆的潜山县撤县设市成立潜山市,宣城市广德县撤县设市成立广德市。

 

 

网友称安徽地级市数量偏多建议精简 省民政厅回应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安徽省相比江苏省地级市多了4个,县级市少了18个,安徽省相比浙江省地级市多了5个,县级市少了11个。”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表示,安徽地级市数量偏多,而且多而不强,应精简数量重点发展,同时增加县级市。对此,安徽省民政厅答复称,该网友提出的淮北宿州合并、撤销亳州市、蚌埠淮南合并等建议属重大行政区划调整,目前尚不具备调整条件。

此前该网友提议,将安徽地级市数量精简至11个,县级市增加到18个。具体设想包括: 第一,淮北宿州合并,原亳州涡阳县划入淮宿新市。 第二,撤销亳州地级市,设立亳州县级市。 第三,蚌埠淮南合并,原亳州蒙城县划入新蚌埠市,原滁州凤阳县划入新蚌埠市。 第四,阜阳市,原亳州利辛县划入阜阳市。 第五,合肥市,原淮南寿县南部新桥等镇划入合肥市,长丰县北部为原长丰县,南部北城设立合肥北城区,原芜湖无为市划入合肥市,原六安舒城县划入合肥市。 第六,芜湖马鞍山池州合并,设立新芜湖市。 第七,滁州市划出凤阳县,其余不变。 第八,六安市划出舒城县,其余不变。 第九,安庆铜陵合并,设立新安庆市。 第十,黄山市,复名徽州,原宣城绩溪县划入。 第十一,宣城市划出绩溪县,其余不变。 此外,根据区位特征,城镇节点布局增加县级市 ,如太和、蒙城、萧县、颍上、庐江、定远、凤阳、绩溪。

对此,安徽省民政厅2020年12月30日回应指出,国务院《行政区划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行政区划应当保持总体稳定,必须变更时,应当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的原则,坚持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制订变更方案,逐级上报审批。

“您建议的淮北宿州合并、撤销亳州市、蚌埠淮南合并、利辛县划入阜阳市、寿县划入合肥市、芜湖马鞍山合并、安庆铜陵合并等属于重大行政区划调整,涉及面广,与经济发展、历史文化、资源配置、群众利益等密切相关,属于国务院审批事项。目前,尚不具备相关行政区划调整条件。”安徽省民政厅表示。

安徽省人民政府官网资料显示,安徽现有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16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2019年末全省户籍人口7119.4万人,常住人口6365.9万人。


投诉/举报
搜索 安徽 亳州 阜阳 在百度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