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越想长生不老万岁永生越短命 那些爱吃仙丹皇帝

news.xixik.com   2019/9/28 19:25:41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道家追求长生不老,因此道家外丹黄白术便随之产生,将多种金石原料,放入丹炉等容器内,再经高温处理,最后提炼成的混合物。据称服用后可羽化成仙,故名为仙丹。唐代是炼丹术的全盛时期,也是因为吃仙丹皇帝死亡最多的一个王朝,唐太宗、宪宗、穆宗……

人生在世有四苦是必须要经历的,那就是——生老病死。而皇帝总喜欢长身不老,炼丹就有了用武之地。中国炼丹的历史始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这与当时炼铜、炼铁技术的高度发展不无关系。

“鼎”,这是古代的烹饪器,也是记载功勋的礼器,传说黄帝造九鼎,鼎就成了传国之宝。考古发掘的文物,如有名的司母戊大方鼎,说明在当时冶炼青铜(铜锡合金)和铸造技术都已达到极高水平。那时有一批方士(或称术士)想:既然能炼出铜铁,就一定能炼出人造金银或长生不老的“仙丹”。他们认为:鼎中能作到“千年之气,一日而足,山泽之宝,七日而成”。于是就在鼎中放入各种药物,封闭后进行加热烧炼,以为可以炼出贵重的金银来,这样炼金术在战国末期就萌芽了。他们还把人与物质相类比,认为黄金和玉都是不朽不坏的,所以最好能由金和玉中提出精华来给人吃,于是就有“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的理论——这也许就是当今社会吃“豪华金丝宴”的渊源吧!这时炼丹家就希望能炼出一种名叫“金液”的神秘物质,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这便是“丹金术”。当时的统制阶级,正在不惜血本求长生不老药。于是,炼丹术有了市场,应运而生。

中国历史朝代表

中国炼丹术的产生,信仰源自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长生不老理念。“后羿射日”后,从西王母处得到长生不老药。不小心却被嫦娥拿去偷吃了,她便飞奔到月宫,成为长生不老的月中仙子。但是仙丹的成分却没有留下记载。根据晋人编纂的《列仙传》,古时所服食的仙丹包括丹砂、云母、玉、代赭石、石、松子、桂等未经制炼的矿物和植物。

秦始皇开始,皇帝就普遍怕死,从而拉开了无限折腾地寻找长生不死药的序幕。

秦始皇(前259—前210年)作了皇帝,不但想把帝位世世代代传下去,自己也想“万岁、万万岁”,到处求神仙及长生不老药。前219年,东巡途中,齐人方士徐巿(fu福)上书说:“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有神仙及不死药。”秦始皇派三千童男童女,令徐入海求之。前215年,秦始皇“东临碣石(渤海)有遗篇”,使方士卢生入海求仙(及长生不老药)。这位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其帝国只传二世、15年而亡;人也只活到49岁,该是多么大的历史讽刺啊!

汉武帝晚年也怕死,但他比秦始皇“幸运”,因为这时候已经有方士声称可以炼制丹药,不用再去虚无缥缈的海上找了。

方士李少君,自称见过蓬莱仙人安期生。他向汉武帝表示,他有一项神奇的技能,可以化丹砂为黄金,再用这些黄金涂抹餐具表面。一日三餐使用这种特制的餐具,可以延年益寿。寿命足够长了,才能到海上见到安期生,求得不死之药。

李少君这个脑洞开得很大,理论逻辑也没毛病,所以深得汉武帝信任。

不过,他还没帮汉武帝实现长生大业,自己就先病死了。延年益寿的说服力大打折扣。

现在的研究认为,李少君其实就掌握了一项核心技术:朱砂为澒。就是他能够用丹砂烧炼成汞(水银)。

靠这项技术,李少君在帝国的不老之药忽悠版图上,赢得绝对重要的一席之地。

前109年,汉武帝赴东莱(今山东掖县),求神仙(寻长生不老药),无所见。又派方士,求神怪,采芝药,以千数,折腾了20多年。直到前89年,才听从田千秋的建议,罢此事。并且悔悟说:“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而已。”武帝(前156—前87年)活到70岁,那年头算是高寿了。窃以为:其“节食服药”——饭不要吃得太饱,有病用药,是他长寿的重要原因。

最早热衷于炼丹术的是西汉的淮南王刘安,他在他的宫中召致了方士千余人修炼金丹和表演特异功能,后来又编写了《淮南子》,还有《淮南万毕术》等著作,但可惜《万毕术》一书现已失传。其著作《淮南子》曾提到用汞、丹砂、雄黄等药物炼丹。至景帝炼金风气流行。西汉末年,王莽也喜神仙思想和炼丹术。另外,道教亦与炼丹术扯上关系,道教创办者张道陵亦精通此术。

东汉末年,国粹道教产生。道教用咒符驱邪消灾,用气功、药物看病,用诵经纳福从事教义活动,并开始提炼仙丹。到了晋朝,炼丹术基本上被道教垄断。社会上的炼丹方士,也被道士取代。东汉人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为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关于炼丹的著作。书中不但记载了炼丹工具、药剂以及人们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记载了水银容易蒸发,也容易与硫磺化合,生成硫化汞等各种化学反应试验。晋朝著名炼丹家葛洪(公元281--361年),著有《抱朴子内篇》。书中不但记述了具体的炼丹方法,还记述了不少医药知识和化学知识,对唐、宋两朝炼丹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现存明朝刻版《道藏》里,收有100多种记述炼丹术的书。

关于长生不老丹,由于中国炼丹主要用五金、八石、三黄为原料。炼成的多为砷、汞和铅的制剂,吃下去以后就会中毒甚至死亡。

据说,头一个吃仙丹的人是三国时期何晏大将军(曹操的义子)。他带头服用“五石散”,说是可以强身健体,于是在社会上“服石”之风盛行。由于“五石散”中主要成份为砷制剂,服后混身发热,甚至要泡在冷水中才能解脱,所以社会上就又流行起宽肥的服装,甚至有人索性躲在竹林中,脱光了衣服混日子,还被誉为高士。

后来炼丹家们又炼出了砒霜(三氧化二砷),只要服用一刀圭(约0.2克)就可得到同样的“药效”。就这样,服用起来就更方便了,结果不是中毒就是发病死亡,这可以说是古代的吸毒潮,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像今天的吸毒者一样,不也是明知有害,也要去寻找刺激吗……

唐代是炼丹术的全盛时期,也是因为吃仙丹皇帝死亡最多的一个王朝,几乎历代皇帝都热衷于炼丹。为什么?因为唐王朝认为:道教祖师爷老子dānshì他们的祖宗。他们不但信奉道教,而且倍加推崇,对炼丹术情有独钟。唐高宗、唐玄宗等,曾亲自选招方士、道士进宫进行“化黄金,冶丹法。”在唐朝,服仙丹死亡的皇帝有:唐太宗、宪宗、穆宗、敬宗和晚唐的武宗、宣宗等六个,中毒的皇帝还不算。

    “上行下效”,许多文化名人也都去炼丹。例如:李白、白居易等也不例外。白居易在晚年有思归诗一首:
退之(韩愈)服硫黄,一病讫不痊。
微之(元稹)炼秋石,未老身溘然。
杜子(杜牧)得丹诀,终日断腥膻。
崔君(崔元亮)夸药力,经冬不衣棉。

可怜以上这四位才满八斗的名家,愚昧仿效朝廷吃仙丹,“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人到中年便一命呜呼!与他们的主子一起,走上不归路……这不禁使我想到:文革期间,我也曾打过鸡血——现代人同样糊涂,同样被忽悠啊……

据说:明成祖朱棣、清世宗胤祯也是因为吃仙丹而亡的。仙丹的成分里含有:汞(水银)和砷(信石),这全是剧毒物质——吃了不死也怪……据说:拿破仑也是因砷中毒而死亡的。他的政敌买通他的随身医生,每天在饭里加少量的砷——日久天长,因砷积聚中毒而亡。

人家汉武帝,求长生不老药,最后迷途知返。那时就有人指出:“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也认为,吃仙丹(含水银)成仙是“妄说”。他指出:“岂不知血肉之躯,水谷为赖,何能堪此金石重堕之物,久在胸胃乎?求生而丧生,可谓愚也矣!”

我们在批评道家炼仙丹故弄玄虚的同时,也要看到是道家从炼丹的实践中发明了火药——“四大发明之一”,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火药的发明,大约是在唐朝末年(约公元808年)。炼丹家把硝石、硫磺、木炭按不同比例配合在一起——发现见火即猛烈燃烧——被命名为“着火的药”。这种药“以毒攻毒”,能治疗疮癣、瘟疫、有杀虫和逼湿气的功能。炼丹家还发现:对这三种物质改变一下比例,则会发生猛烈爆炸——“黑色火药”诞生了。

炼丹家们通过实践,对氧化、还原、金属置换、酸碱相互作用等物质化学反用,进行了大量试验,并且取得成功。葛洪在其书中说:“丹砂烧制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是人类第一次通过化学手段,得到和天然物质完全相同的物质,是一项伟大创造发明!从汉朝到唐朝,炼丹家们还能:把铁放在胆矾(硫酸铜)溶液里,置换出铜来。了不起啊!不用炉火,就练出铜来。宋朝,已把这种方法用于生产。直到现在,在中学的化学课里,不是仍然在做这种化学试验吗!

炼丹家们:

用水银、猪油配制软膏——比欧洲早800多年;

用水银制剂作利尿药——比欧洲早1200多年;

唐代,用水银、锡和银制作牙齿填充剂——比欧洲早1000多年;

我国的炼丹术,在唐朝传到阿拉伯世界;12世纪,传到欧洲。在中国炼丹术的启发下,阿拉伯人、欧洲人,把这一技术发展成为现代化学——中国人却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在原地踏步——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去反省吗……

好在,这些外国人并没有忘记他们的中国老师,屡屡提到中国炼丹家们的贡献。

那些吃仙丹而死的皇帝们

历史上到底有哪些著名的痴迷于吃仙丹的皇帝呢?

在古代,身为皇帝已经是帝国里权力最大的人了,古代的皇帝,三宫六院,基本上属于“想咋样就咋样的”的状态。而这个时候对于皇帝而言,他们的追求就不仅仅生活上的享受了,而是寻求更高更大的理想——长生不老,羽化升仙!而且有一个特点,就是越是雄才大略的君王,越喜欢求仙问药,因为他们的功业已经差不多到了顶点,剩下的追求就是打破生死界限了。在中国古代帝王中,喜食“不老药”的皇帝很多,特别是秦始皇,秦始皇作了皇帝,不但想把帝位世世代代传下去,自己也想“万岁、万万岁”,到处求神仙及长生不老药。

一开始的仙丹主要是仙草人生果之类的草本植物组成,后来主要以丹砂和金属矿物炼制而成,吃了容易中毒而亡。

秦始皇

说起求仙问药就不能不说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成为了震古烁今的千古一帝,他想要追求的就是长生不死之术,他听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药”,服后便可“长生不老”。秦始皇想成为“长生不老”的神仙,所以他也是第一个大规模寻访仙人的皇帝。

秦始皇曾经派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乘楼船入海求仙山,后不知所终,或许是遇海难,或许是漂到某海岛定居,民间传说是到日本去了。也有人说,秦始皇实际上是找到了仙丹的,如果打开秦始皇陵,会发现里面有水银灌注的大海,始皇帝的尸身至今不腐。

晋哀帝司马丕

这个胸无大志,只愿偏安江南,不愿北伐的小皇帝,也真是够“哀”的,20岁当皇帝,只干了四年,就开始谋划长生不老了,相信了那些专门忽悠人的方士的花言巧语,吃下了他们的长生不老丹药,毒发而亡。

唐朝皇帝爱持仙丹死得多

唐朝的皇室认为道教中的太上老君李耳是其祖先,所以大唐王朝的帝王们对“仙丹”的特别嗜好,唐朝皇帝中因吃仙丹而中毒而死的数量最多。如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都因为服用所谓的仙丹把命给丢了。

唐太宗李世民

唉,说来真是悲哀,这么英明的皇帝,最后把性命断送在方士手里,真是可悲可叹!29岁当上皇帝,52岁就呜呼哀哉了,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到了晚年,生活上就开始放纵,天天在后宫烟熏火燎的带着一帮子人炼丹药,炼着炼着,就搭上了性命。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一代雄主,他早年作为主帅东征西讨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登基后,对内有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对外灭西突厥、东突厥、吐谷浑,被尊称为天可汗。

可是这样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却依然迷信于仙丹,他到了晚年的时候,同样渴求长生不老,在后宫炼药,相信各种术士,最后死于一颗仙丹。旧唐书里就记载:(唐太宗)服胡僧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

据《唐会要》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怠政,追求虚无缥缈的长生,他本人就是吃了古印度方士的丹药染上暴疾死去的。当时朝中大臣都要求杀掉这个印度方士,唐高宗李治处于为父隐讳的打算,怕事情传出去徒让番夷耻笑而作罢。唐太宗以后,中唐的宪宗、穆宗、敬宗和晚唐的武宗、宣宗五个皇帝也是因服食丹药而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唐宪宗李纯

在位15年,还是比较有作为,为中兴唐室做了大量工作,结束了藩镇割据,效法祖上,广开言路,征求治国之道。在位后期,脾气变得乖戾起来,暴躁,喜怒无常,突然死去,据说是服用丹药死亡,另一说是被宦官王守澄所杀。

李纯服食仙丹中毒不治,纯粹是自找死亡。当时遍找长生不老的偏方,寻方士给自己进仙丹,有的人被吓跑了,他还下令通缉。负责其日常生活起居的舍人不放心,因为其之前服食之后“日加躁渴”,所以担心有意外。《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七》记载,时舍人裴潾上言,称“除天下之害者受天下之利,同天下之乐者飨天下之福,自黄帝至于文、武,享国寿考,皆用此道也。自去岁以来,所在多荐方士,转相汲引,其数浸繁。借令天下真有神仙,彼必深潜岩壑,惟畏人知。凡候伺权贵之门,以大言自炫奇技惊众者,皆不轨徇利之人,岂可信其说而饵其药邪!夫药以愈疾,非朝夕常饵之物。况金石酷烈有毒,又益以火气,殆非人五藏之所能胜也。古者君饮药,臣先尝之,乞令献药者先自饵一年,则真伪自可辨矣。”力谏李纯不要迷信仙丹,李纯十分恼怒,不只不听劝谏,还把他贬职。

唐穆宗李恒

唐宪宗李纯的三儿子,25岁登基,中了宦官王守澄的招儿,天天在宫内笙歌燕舞,嬉戏取乐,听凭王守澄独揽大权,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整个朝廷弄得一塌糊涂,极度荒淫腐败,服用金石丹药中毒死亡。

术士给李恒进献仙丹的当时,身边人以李纯被丹药毒死一事来劝阻,也反对李恒服食这种药。《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九》记载,时处士张皋者上疏称,“神虑淡则血气和,嗜欲胜则疾疹作。药以攻疾,无疾不可饵也。昔孙思邈有言,‘药势有所偏助,令人藏气不平,借使有疾用药,犹须重慎’。庶人尚尔,况于天子!先帝信方士妄言,饵药致疾,此陛下所详知也,岂得复循其覆辙乎!”,当时,对士术进献丹药一事,“朝野之人纷纭窃议,但畏忤旨,莫敢进言。”结果,丹药中毒,正值壮年的李恒年仅30岁就死了。

李恒迷信仙丹的原因很有趣,李恒宫中生活极为奢侈,嬉戏无度,尤其喜爱看戏。有一次,李恒游华清宫,亲自率领神策军于围猎后回宫,又马上与太监玩球,这时,忽然有一人从马上摔下,惊马直奔穆宗而来,幸由左右救护,才避免受伤。但李恒受此惊吓得了病,两脚抽搐不能着地。在这种情况,有术士建议他服用金石(仙丹),李恒从此上瘾,虽然朝臣屡次劝谏,李恒也表面纳谏,实际上却没有停止服食,以致身体严重受损,病死于自己寑宫长安宫中的清思殿。

“有其父必有其子”。李纯是被丹药毒死的,其子李恒又为丹药所害,而李恒的儿子李炎还是死在丹药上面。由于服食过量的丹药,李炎生前如其祖父李纯一样,喜怒无常。加上荒淫无度,弄了一身病,身体早就不行了,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仅仅比其父亲李恒多活了三年,33岁死于长安的大明宫。当时正是春光明媚的三月份,可惜李炎因为贪食仙丹,不仅未增寿反而折寿,再也不能与宠妃近臣一道玩赏天下美景了。

唐武宗李炎

到了公元840年前后,大唐盛世已经一去不返了,但是他却决心重振大唐雄威,任李德裕为相,勤于政事,事必躬亲,洁身自好,裁撤佛寺,还俗僧尼,但是和他的几位先辈一样,妄想多活几年,服用金丹死亡,年仅32岁。

唐宣宗李忱

论辈份,他还是李炎的叔叔,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自幼装傻而获得帝位,在位13年,励精图治,颇有李世民之风度,后世有“小太宗”之美誉。服用金丹,毒发死亡。死时37岁。

唐宣宗李忱是最搞笑的,其前面的多位皇帝都死于丹药中毒让他对道教很厌恶,曾怒杀了多位道士而“倡佛”,积极推广佛教。但后来他也鬼使神差,依懒起了仙丹。实际上,开始服食用,李忱已发现了负作用,神躁口渴,但他还是继续服食。到后来,中毒更厉害了,背上生了大脓疮,《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五》记载,“上饵医官李玄伯、道士虞紫芝、山人王乐药,疽发于背。八月,疽甚,宰相及朝臣皆不得见。”李忱之死应该是活该,惟一值得自慰的是,李忱活了50岁,比其他三位先帝都长。

南唐烈祖李昪

一个孤儿,被杨行密收养,后来被吴国丞相徐温看上,收为养子,937年废吴立唐,作为南唐开国之君,是个有为的皇帝,晚年服丹药中毒死亡。

英明神武的朱棣也迷信仙丹灵药

明成祖——朱棣,因为在外征战多年,而营地里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导致朱棣的身体一直以来都不是很好。朱棣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很相信一些奇招异术,面对自己的身体问题偏偏相信天命、天神,他认为人的一生就是天注定,科学的医疗技术是没有多大的用处的。

现在我们可以发现北京城里有许多神像和福建地区的有着相似之处,这件事就要追溯到明朝了,据史书上记载,派去福建的官员回京之后向朱棣介绍了福建的神灵,据说是很灵验的,于是朱棣要求要将福建的神像都搬到北京城来,以便祭祀供奉。之后,凡遇到事情,朱棣就会占卜祈祷一番。

因为朱棣的这一特殊的喜好,有很多江湖骗子故意投其所好,多次被骗,但是他仍然相信是有用的,吃了这些江湖骗子开的药方他的病不仅没有好,反而更加严重了。

看到自己的皇帝身体日渐虚弱,这时就有一位名叫袁忠彻的相士告诉朱棣,其实这些所谓的仙药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反而还会把身体吃垮。朱棣不但不听取他的建议,反而质问他,这位仁义之臣看到自己的皇帝仍旧执迷不悟很是心痛。但看到朱棣的决心,也就不好再多说些什么了。

有一天朱棣遇到了一位传言已经死了的太监,很是吃惊,于是太监就给朱棣讲了自己起死回生的故事,并且还提到了一个人——名医盛寅。盛寅是江苏人,年龄要比朱棣小十几岁,自由学医,之后被高人指点,医术更上一层楼,那位依传言已经死了的太监就是盛寅医好的。

听到这样的介绍,明成祖朱棣很是心动,决心要会一会这个名医,盛宴一看就知道朱棣是得了风湿病,朱棣一听果然名不虚传,这就是朱棣相信医学的第一步。之后,在盛宴的治疗下,朱棣的身体也渐渐好了起来。

朱棣的康复,最令太子朱高炽头痛,虽然在外朱高炽的评价也是极高的,但是他却对自己的父亲很有成见。因为朱棣更看好自己的次子朱高煦,甚至有过改立太子的想法。看到父亲朱棣的身体日渐康复,他也很怕危及自己储君的地位,所以他是相当仇恨盛寅的。

朱棣在康复之后,更是经常骑马射箭,亲自出征,盛寅等人多次劝阻,可是朱棣就是不听。在永乐二十二年的时候,朱棣的身体状况不如从前,他开始认识到自己确实是老了,但是已经为时已晚,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谁也想不到朱棣居然会死在行军的路上。可见人还是要服老的。

明世宗朱厚璁

大明王朝的皇帝也与大唐帝王样的贪心,后果也差不多。明世宗朱厚熜在未当皇帝前即喜欢炼丹修仙,不好好当皇帝却将心思全花在如何成仙上面。他广招术士,遍征妙方,在宫中设斋醮。当时术士所进献的秘方和炼丹术五花八门,其中有一种“红铅”炼法最为流行,是将处女月经与药粉拌和,焙炼成辰砂。还有一种“含真饼子,也是朱厚熜特别推崇的长生不老药,就是取用小孩刚生下时含在嘴里的血块作为主要成份。为了及时采到处女的经血,道士便用药物催经,不少女孩因此失血过多,有的甚至出现血崩丢了性命。方士称,炼丹所用的水得是露水,朱厚熜便令大批宫女一大早到处面采露水,其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宫女们联合起来,乘朱厚熜熟睡时将他勒死。此即“壬寅宫变”。但由于宫女太紧张,将绳索系成了死结,仅将朱厚熜勒了半死,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说这个明世宗,你可能一下子还反应不过来,说嘉靖皇帝,你应该知道。这厮在位期间,没有干几件好事,极度荒淫,朝政废弛,宠信严嵩父子,关押海瑞,倭患严重,要不是戚继光,江山的半边恐怕被倭人弄去。整天装神弄鬼,崇拜仙道,服用丹药而亡,吃死活该!

对嘉靖皇帝而言,他这一生,都是在崇拜仙道,装神弄鬼,丹药连续吃了40多年!

尤其是嘉靖统治后期,他宠信奸臣严嵩,逐步丧失进取精神,日益腐化,滥用民力大事兴建,而且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长期服用有砒霜,水银,雄黄,朱砂的丹药,这也导致嘉靖帝的身体每况愈下,最终去世。

明光宗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这小子当太子的时候就有妃子数人,两个李姓姑娘颇受宠爱,号称“东西李”,当了皇帝,以玩女人为主业,不几天身子骨就垮了,吃了内医开的药后腹泻不止,一病不起。离他登基当上大明的皇帝,不过十天。

太医们束手无策。只有一个外行的内侍,名叫崔文升,竟然敢给皇帝开了个方子。朱常洛也真是豁出去了,竟然敢照着这个方子配药吃药。

这下可好,大泻不止,皇帝一夜如厕数十次,一度昏迷不醒。

然后,又有个胆大的来献药。

这个人叫李可灼,任职鸿胪寺,举止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他被引荐后,向朱常洛进献了自己调制的“仙丹”。仙丹被藏在一个造型古朴的锦匣内,送至御榻前。

朱常洛迫不及待,就着水服下一颗仙丹。感觉精神立马好了许多,暖润舒畅。大臣们悬着的心也都放下来,欢呼雀跃地退下了。

皇帝觉得自己的病,快好了。

第二天发现已经死去,这就是著名的“红丸案”。

只不过,历史上大多服食仙丹的皇帝或名人,都不是为了治病,而是为了长生不老,或为了升仙。

清朝雍正

到了清朝,依然有皇帝因为吃丹药而死,这就是雍正。

在雍正在位期间,他扭转了康熙末年的吏治腐败情况,让大清逐渐走向繁荣。繁杂的治国压力也耗尽了雍正的精神和体力,面对长期的孤独压抑,他也选择相信丹药。

他当上皇帝后,对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大为推崇,封他为“紫阳真人”,并经常吃道士炼制的一种叫“既济丹”的丹药。他还特许道士在圆明园内升火炼丹。

从雍正八年到十三年这5年间,雍正累计下令向圆明园运送的炼丹所需物资达到了157此,其中包括了黑煤192 吨、木炭42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铁、铜、铅制器皿,以及矿银、红铜、黑铅、硫黄等矿产品,据说就在雍正死前12天,还有200斤黑铅运入圆明园。黑铅是炼丹常用原料,更是一种有毒金属,过量服食可使人致死。常年服用丹药的雍正,即是死于铅中毒。

为何吃了仙丹还短命?

服用丹药的雍正不但没能延寿,反而早早就驾崩了。按说皇帝富有四海,拥有万物。在给道士提供炼丹材料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为什么服食了道士所炼制的丹药后,往往变得寿命短促呢?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其实,原因很简单,看看道士炼丹所有的那些材料,基本上都是毒性极大的铅、汞、硫磺、砷、白矾等物质,重金属积累在人体内,对大脑和五脏六腑侵害相当大。

道士炼丹有两句极具概括性名言: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丹砂就是硫化汞,将丹砂锻炼,其中所含的硫变成二氧化硫,游离出水银。再使水银和硫磺化合,便生成硫化汞。再配上诸芝、五玉、云母、雄黄、真珠、桂、巨胜等等,这些炼丹材料据《抱朴子》所载,服之可延年益寿,甚至是可以成仙。

然而根据现代药物化学分析,这些物质对身体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服用日长,毒性在人体内堆积,会出现慢性中毒的现象,对人体戕害很严重。帝王也是肉体凡胎,死于丹药,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中国皇帝八大离奇死法 被儿子削掉鼻子惊吓致死

古人云: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人总有一死,或这样死,或那样死:吃死,喝死,噎死,憋死,病死,摔死,上吊死,割腕死,自刎死,死法很多。皇帝之死,也是五花八门,被人杀死,失去权力郁闷死,荒淫过度死,极度惊吓死等等,不一而足。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都没有实现长生,更何况古代。对于帝王来说,流下一个好名声,比追求长生更有价值!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